登錄???|???注冊
本書作者提出了一種有我的非還原的物理主義,即把經驗主體和經驗事物作為基本存在物,既承認自然科學語境下的物理事實亦強調日常生活經驗中的經驗事實之重要性。作者首先通過對物理主義的基本介紹,分析了物理概念和物理性質,并回顧物理主義傳統,考察當代物理主義新形式,在“有我的物理主義”觀念基礎上,運用經驗探索和概念分析的二重證據法討論了意識、因果、規范、自我等問題,對于理解我們自身及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提供了一個不同的圖景。
梅劍華 ·理論流派 ·26.5萬字
勒內·笛卡爾(RenéDescartes,1596—1650年),法國哲學家、數學家和科學家,西方現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被譽為“西方現代主義哲學之父”。《沉思集》是笛卡爾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在這部作品中,他通過普遍懷疑的方法,力圖在精神上擺脫一切成見,擺脫感官的干擾,通過理智來獲得確定的知識。本書是作者對笛卡爾《沉思集》的點評與啟示。全書共分為十二章,包括笛卡爾提出的六個沉思以及他對當時哲學家、神學家們對其六組沉思提出的反駁與答辯。采用的是原文呈現與作者根據自己的認識或疑問加入點評相結合的方式。附錄附有英文版本和法文原版。
高鵬 ·西方哲學 ·23.5萬字
作為康德哲學的繼承者,費希特在本書中貫徹了康德的基本立場,既反對了中世紀禁欲主義的宗教道德哲學,也批評了在英國和法國盛行的功利主義、幸福主義倫理學;同時,作為康德哲學的改造者,作者在本書中又發展了康德的先驗主義倫理學。這包括兩個方面:其一,就形式而言,他應用古典公理化方法,從知識學原理出發,演繹倫理原則及其實在性和適用性,得出了倫理學的各條定理和各個范疇,克服了康德演繹中的缺陷;其二,就內容而言,他在廣闊的現實范圍里研討倫理原則的各種條件和人的職責問題,試圖克服康德的形式主義傾向,得出了康德未能得出的結論,而為謝林和黑格爾創建他們各自的實踐哲學提供了重要論點,我們完全可以說,作者的這部倫理學著作既是用科學方法對先驗倫理原則作出的深刻論述,也是以感人激情為人類道德完善表示的熱烈向往。
(德)約翰·歌特利布·費希特 ·倫理學 ·25.2萬字
美學研究、文學研究和哲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內外學術界日益重視。《中國美學研究》旨在立足學術前沿,以現代眼光和方法探討中國美學的各種問題,拓展和豐富美學研究的內容,開展學術討論。《中國美學研究》第六輯主要欄目有“藝術美學”“生活美學”“古典美學”“現代美學”“西方美學”“美學譯文”等。
朱志榮主編 ·美學 ·25.2萬字
“倫理道德的精神哲學形態”包含四個不斷遞進的具有前沿意義的概念:“倫理道德”,“精神”,“精神哲學”,“精神哲學形態”;也包含四個不斷遞進的課題:倫理與道德的關系;倫理道德“精神”家園的回歸;“精神哲學”的方法;“精神哲學形態”的理論。本書的研究對象是“倫理道德”,即倫理與道德的關系;聚力點是“精神”;方法是“精神哲學”;主題是“精神哲學形態”。“精神—精神哲學—精神哲學形態”構成關于“倫理道德”研究的概念體系、言說構架和推進邏輯。“精神哲學形態”的要義和目標是:讓倫理道德回歸“精神”的家園;讓倫理與道德的關系回歸“精神哲學”的理論體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現實發展;讓精神哲學和人的精神世界回歸“精神哲學形態”的歷史傳統和民族精神形態。
樊浩 ·倫理學 ·44.6萬字
在哲學多元主義時代,是否仍然可能為一種足夠復雜的社會政治正義理論進行辯護?為了迎接這一挑戰,法蘭克福學派第四代代表人物之一萊納·福斯特設想了一種基于基本道德辯護權利的“自主”正義結構。他首先從道德哲學的角度來確定辯護權利,由此建構起一種批判的、政治的正義理論,并將辯護權利視為正義的核心問題。福斯特認為,通過采用這種方法,我們可以建構正義原則,這尤其體現在跨國正義問題上。在建立理論的過程中,福斯特與約翰·羅爾斯、羅納德·德沃金和阿瑪蒂·亞森等英美哲學家以及尤爾根·哈貝馬斯、南希·弗雷澤和阿克塞爾·霍耐特等批判理論家進行了對話。在本書中,福斯特橫跨多個學科,從政治、法律到社會抗議和實踐理性的哲學概念,他圍繞一種彈性的正義理論收集了各種爭議性主張。
(德)萊納·福斯特 ·西方哲學 ·23.9萬字
這是一本活躍思維的大型工具書,我們將以圖解的方式幫你挖掘大腦潛能,以有效的形式助你活躍思維,提高分析和解決各種難題的能力。當你跟著本書的指引,通過認真思考和仔細觀察,成功地解決了問題之后,你會欣喜地發現,那些擁有卓絕成就的人所具備的超凡思維能力,并不是遙不可及的。通過本書的閱讀,你可以沖破思維定式,試著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不斷地進行逆向思維,換位思考,無論是參加世界500強企業面試,還是報考MBA等,都能輕松應對。運用從本書中學到的各種邏輯思維方法,能夠幫助你成功破解各種難題,讓你全面開發思維潛能,成長為社會精英和時代強者。
明道 ·邏輯學 ·28.2萬字
本書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傳播史研究的對象和任務、方法論等方面入手,系統梳理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早期傳播、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傳播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解放時期的應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新中國的發展與創新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力求反映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展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傳播歷程。
莊福齡 ·馬哲 ·40.7萬字
本書收錄了伊林·費徹爾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發表的七篇論文。它們或涉及馬克思與黑格爾的學術關系,或涉及青年馬克思與成熟馬克思的思想傳承關系,或涉及現存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在豐富多樣的研究主題之下,費徹爾表達了其一以貫之的核心思想:所謂青年馬克思與成熟馬克思的對立是不存在的,馬克思的思想發展并不存在阿爾都塞所謂的斷裂;黑格爾是馬克思思想的重要來源,離開黑格爾就不能理解馬克思;現存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必須回到馬克思的思想本身。圍繞這一系列核心思想,費徹爾深入考察了馬克思和黑格爾的文本、思想,對比了第二國際時期從考茨基、伯恩施坦到盧森堡直至列寧的思想差異,分析了盧卡奇、科爾施等人與馬克思主義者的理論論爭,研究了現存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活動。費徹爾的理論視野開闊,學術素養深厚、分析精辟深刻,他的思想對于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德)伊林·費徹爾 ·馬哲 ·24萬字
作為一種獨特的西方社會思潮,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研究對于我們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代意義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價值。盡管他們各自的現實視野、研討方式、思想資源與解放策略等各不相同,但都共同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立場,延續了馬克思資本主義批判的焦點問題,即資本主義的社會權力關系構架如何實現自我再生產。不同的地方在于,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社會再生產的研討主要是從嚴格的政治經濟學視野當中展開,即從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當中探討資本主義運動的界限,而西方馬克思主義一方面繼承了馬克思的這一理論基礎,另一方面明確地將關注焦點轉向了生產過程之外的社會生活當中,因而表現出明顯的理論異質性。因此,以資本主義社會再生產為主題,梳理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發展與邏輯變遷,一方面有助于推進我們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整體研究和邏輯把握,更好地評估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價值;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推進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研究。
林密 ·馬哲 ·29.1萬字
《周易》為六經之首,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文化經典,是中華文化重要的源頭活水,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集中體現。易學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而不斷變化,在各個歷史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和發展規律,不同的易學家和易學派別從各個角度對《周易》一書進行解說、詮釋,從而形成了異彩紛呈、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本書共收易學及相關論文20余篇,為易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對了解易學研究前沿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張濤 ·中國哲學 ·30.1萬字
本書基于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首先從理論上闡明家風與社會主流價值觀之間的雙向互動關系,即家風建設需要主流價值觀的引領,主流價值觀也需要良好家風的培育。其次,以中國傳統家風與傳統社會主流價值觀、近代紅色家風與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成功互動為借鑒,從歷史中汲取家風建設和價值觀培育的有效經驗。最后,以當代中國家風現狀為現實依據,深入探討如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家風建設,創建“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優秀家風;如何以優秀家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其融入日常生活當中,真正實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顧莉 ·倫理學 ·23萬字
《自由思想的倫理》初版于1888年,1901年經修改后再版,基本上是皮爾遜1882-1887年間的講演和論文的匯集。本書是皮爾遜精心研究和沉思的結晶,也是他的理智的自由漫游和激情的自然噴涌的結晶,其內容之豐富、資料之翔實、說理之透辟、思想之敏銳、行文之典雅均堪稱典范,不愧是一部名副其實的經典著作。
(英)卡爾·皮爾遜 ·理論流派 ·33萬字
每個人對虛構對象都不陌生,日常生活也從來不曾離開過虛構對象。但是,關于虛構對象的形上學探究并不容易。《虛構對象的形上學》正是對虛構對象的形上學本質進行探究的一本嚴肅的哲學專著。在對虛構對象實在論進行辯護的基礎上,作者對觀念主義、柏拉圖主義、可能主義和創造主義等主要理論形態進行辨析與評估,進而創造性地提出并辯護合取創造主義虛構對象理論,還對相關的語言哲學難題(包括否定存在難題)進行解答。
徐敏 ·理論流派 ·26.1萬字
宋明理學亦稱“道學”,是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時代,占主導地位的儒家哲學思想體系。漢儒治經重名物訓詁,至宋儒則以闡釋義理、兼談性命為主,因有此稱。本書是北大哲學系明星教師楊立華教授所開公選課的講義,全書從韓愈與唐宋儒學復興運動開始講起,系統地介紹了宋明儒學興起的社會文化背景、重點主題、重要的理學家(如宋初三先生、周敦頤、邵雍、程顥、張載、程頤、朱子、陸九淵、王陽明等)及重要的文化事件(如鵝湖之辯等),展現出這一時期儒學思想的蓬勃景象和精神氣質。本課程在北大已經講過四五年,在學生中口碑非常好,楊老師一貫舉重若輕的講課風格使原本相對艱深枯燥的理學,變得興味盎然,非常值得向讀者推薦。
楊立華 ·中國哲學 ·20.6萬字
本書是“什剎海書院經典讀本系列”中的一本。書稿分為概論和經文解讀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對《易經》的內容、版本、創作時代背景、研讀方法等角度進行提綱挈領的概述。第二部分分為經文原文、注釋、翻譯、解讀四個部分,全方位深度解讀《易經》。本書是了解《易經》的較好的入門書,對于中小學教師和家長有極高的借鑒意義。
臧守虎 ·中國哲學 ·24.5萬字
為何私欲的“惡之花”結出的卻是公眾利益的“善之果”?一部影響了亞當·斯密、大衛·休謨、哈耶克等眾多經濟學巨匠的思想啟蒙經典之作!本書是權威的牛津大學1924年版的全譯版。伯納德·曼德維爾在《蜜蜂的寓言》一書中提出了影響深遠的“曼德維爾悖論”——私人惡德即公眾利益。作者還為此作了多角度的論述與駁議。可以說,該書為后來的自由經濟學奠定了思想基礎,因此也被奉為西方經濟學及現代經濟學的思想啟蒙必讀經典。
(荷)伯納德·曼德維爾 ·經典著作 ·41.2萬字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第十二卷:1.《南懷瑾講演錄》一書,匯集了南懷瑾先生2004年以來在上海、海南等地所作的五次演講。其內容既涵蓋了對文明走向和文化教育的深刻體察,也對當下新興媒體與傳統文化的結合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2.《南懷瑾與彼得·圣吉》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圣吉先生,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現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資深講師,長期致力于有關學習與變革的研究。2003年至2006年間,彼得·圣吉及其團隊曾四次拜訪南懷瑾先生,共同探討參禪修持、生命認知等人生問題。一問一答間盡顯東西兩位智者通融的人生態度,也顯示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東西文化融合的必然趨勢。3.《答問青壯年參禪者》一書是南懷瑾先生于2005年專門針對青年出家僧眾有關研習佛法的講演。其內容包括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研習和體悟佛法的正確途徑、佛法實證的精髓等多方面內容。4.《人生的起點和終站》一書是南先生于2006年回答其學友胡松年先生關于生死問題的記錄。全書超越了宗教思想的限制,以更為廣泛的生命變化歷程,結合最新現代生命科學研究的相關成果,使讀者了解了如何建立正確的生死觀。
南懷瑾著述 ·知識讀物 ·45.1萬字
景海峰主編的《國學集刊》(20184總第4輯)約25萬字,共收錄22篇文章。本輯秉持前幾輯的一貫脈絡與風格,在內容選擇上,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涉及中國古代思想、文化、政治等學術問題,如《詩經》、《管子》、南宋詩歌、朱子等;還包括中外文化比較(如中日、中德學術研究)、專訪(訪賀麟有關文化哲學與新文化的建設)、書評(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和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綜述(藏學、敦煌學)等方面。本稿內容詳實,史論豐富,學術嚴謹,行文規范,既展現了具體學術問題的追本索源,又凸顯了大家治學的風范。
景海峰 ·中國哲學 ·22.1萬字
本書分為“論我們知識的材料,特別是論心靈的活動”和“論語言兼論方法”兩卷,包括心靈活動的分析和派衍、論簡單觀念和復合觀念、論語言的起源及其進步等內容。
(法)孔狄亞克 ·經典著作 ·2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