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孟德斯鳩對中國很有興趣,他通過與幾位傳教士的交往,從他們那里獲得了很多有關中國的信息,因此在孟氏的著作中,多處可見對于中國的論述。此次結集出版的《孟德斯鳩論中國》,收錄了散見于《論法的精神》《歐洲游記》《隨想錄》《地理》《隨筆》等著作中有關中國的論述,通過這些論述,今天的讀者可以了解到18世紀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對于中國的觀感。
(法)孟德斯鳩 ·理論流派 ·12.3萬字
《菜根譚》是明代文人洪應明所著的一部格言體人生智慧書,內容主要包括如何做好自己,如何涉世待人,如何過好生活,如何面對命運等方面,從方方面面教導人們如何超越現實人生的苦難和復雜的人際關系,正心、修身、養性、育德,讓自己能夠正義有效而又悠閑從容地活在世間。本書以武進陶湘1927年序刻的《還初道人著書二種》之一的《菜根譚》刻本為底本,從中精選264條,進行注釋、翻譯和點評,以方便現代讀者閱讀理解。
夏荷瑩 唐文秀 ·中國哲學 ·3.2萬字
本書通過對《給維·伊·查蘇利奇的復信》為何四易其稿的分析,揭示了唯物史觀的解釋機制特征。
張培培 ·馬哲 ·14.4萬字
自西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中國皇室日益依靠、重視、獎掖儒生,擴大儒生階層,儒生則通過研習、講述、演繹儒學,極力為皇權辯護,擴大和強化皇權,并使皇權神圣化;皇室和儒生階層逐漸從儒學中獲取日益深厚的既得利益。為保護和擴大他們的既得利益,也是從西漢起,皇室和儒生階層就相互合作以抑制和鎮壓其他學說和社會群體(比如工商業者、科技工作者、游俠等),使中國社會永遠處于一種靠皇權和宗法制度維持秩序的小農經濟狀態。這種統治階級各組成部分既得利益一致社會分層模式,使得統治階級既得利益成為一種非常強大的抵制社會變革的力量。這就是儒學在中國統治二千余年的原因,也是中國社會難以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劉緒貽英文原著 ·中國哲學 ·11.9萬字
本書全新的觀點與實證經驗,支持你徹底從受害者的泥濘中爬出來,以完全不同的愉快游戲的姿態,讓你的直覺、靈感帶領你用天賦才華去創造你偏好的人生。每個人都有獨屬自己的天賦才華,唯有用天賦才華去創造,才能過上偏好的人生。你的天賦才華,可能是你的眼睛能吹熄蠟燭;可能是你內向到一星期不說八句話……你偏好的人生也許是成為一名默默無聞的中醫,也許是一名不知嚴肅為何物的體育老師……《創造者》或許令創造者你眉毛胡子煥然一新。反正,生命無意義,你賦予什么意義,將過什么樣的人生。你賦予你的人生怎樣的意義呢?
鄒中香 ·倫理學 ·4.4萬字
《周易外傳》是明清之際的大儒王夫之的代表作。王夫之曾積極地參加抗清活動,參與南明永歷政權。在這些努力失敗之后,他開始隱居著述。王夫之秉承“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的精神,闡發古典,《周易外傳》即是其中之一。在本書中,王夫之發掘《周易》中昂揚正大、剛健自強的人生精神,出處自靖、生死皆貞的家國情懷。他反思了秦代以來的政治制度,批評其弊端,反思明亡的教訓;又針對佛道教的人生觀,以使人能砥礪奮發。他倡導道器合一、理氣一致的哲學,代表了宋明理學以來的思想新高度。對于易學上的一些重要問題,《周易外傳》也有獨到見解。
(明)王夫之撰 谷繼明導讀 ·中國哲學 ·17.1萬字
現代技術困境的實質是以自然、自由和人本的喪失為表現的技術造成的人類生存的困境。以“自然”“無為”為根本原則,古老的道家智慧高度警惕人類的技術化生存。本書希望融通道家哲學與現代西方的技術批判思想,借助老子和莊子的思想視域展開對現代技術的批判,在揭顯人類技術生存困境之真相的同時,嘗試著為解決現代技術所造成的一系列問題,提供某些啟示性的方向和思想資源。本書是以古典視域透視現代問題的案例,是古代哲學與現代哲學相結合的研究成果。
鄧聯合 ·理論流派 ·19.2萬字
該書原版在我社出版之后,重印了8次,在讀者中具有良好的口碑。而作者本人目前是北大哲學系系主任,越來越具有學術和公眾影響力,這一次想對原來的裝幀和版式進行大的改動,以期能更符合目前年輕讀者的欣賞品位。《莊子哲學》主要研究公認出于莊子之手的內七篇,作者是國內研究先秦諸子,尤其是老子和莊子哲學的著名學者。在這部書中,作者嘗試了一種新的解釋莊子思想的方式,也是一種新的學術專著寫作的范式。作者在對原文精準把握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了莊子哲學的內在精神,描述了莊子與世道那種微妙的張力。在這種精細的探尋中勾勒出了莊子獨特的人格氣質和非凡的精神魅力。可以說這是一部滲透了個人體驗和感悟的學術作品。
王博 ·中國哲學 ·17.4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網絡的魅力、網絡文化、網絡交往、網絡實踐、網絡思維、網絡黑客、網絡生存、網絡與人
馬忠蓮 ·知識讀物 ·18.6萬字
本書認為,當今我們就心靈哲學而言所需要做的工作,根本不是“把心靈哲學的研究模式、研究方法、乃至研究結論推廣運用到社會哲學研究領域”,而是完全相反——只有通過逐步實現對惟理智主義的基本立場、思維方式、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的根本性變革,把人當作在現實生活之中不斷生存繁衍的活生生的人來看待、把心靈當作這樣的人實際上所具有的、不斷生成發展的主觀精神世界來看待,心靈哲學的研究者才有可能真正從其各種各樣的“科學的迷夢”之中醒來,通過盡可能恰當地理解作為其研究對象的現實社會個體所實際擁有的主觀精神世界,逐步開辟并走上能夠使心靈哲學研究得以健康發展的坦途。此一思路無疑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霍桂桓 ·理論流派 ·15.3萬字
《示教千則》共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為韻文篇,后一部分為散文篇。在韻文篇中,商羯羅比較集中地講述了他的哲學觀點,可以把這一部分看作是他所寫成的哲學教科書。在韻文篇中,商羯羅以激烈的語句來對包括順世論、佛教、數論等其他派別加以批判和排斥,可見他哲學的原則性是非常強。散文篇中,商羯羅采用的是溫和的平易近人的師生對話的形式,以導師自己的親身體驗來回答弟子的提問。
(印度)商羯羅 ·西方哲學 ·17.4萬字
這是一本由德國哲學家、諾貝尓文學獎得主奧伊肯和中國儒學大家張君勱合著而成的小書,從通俗普及的角度介紹了中國與歐洲的思想起源及發展歷程。其中歐洲部分由奧伊肯撰寫,他從歐洲思想的發源地——古希臘開始,對中世紀和近代啟蒙運動以及德、英、法等國的著名哲學家進行闡釋,中國部分則由張君勱撰寫,他用精煉的語言對先秦孔孟老莊、宋明理學和朱熹、陸象山、王陽明等思想進行介紹。全書短小精悍,兩位作者均為世界級的一流學者,在不長的篇幅中濃縮了中西思想的精華。
(德)奧伊肯 張君勱 ·知識讀物 ·8.9萬字
本書為明道法師學佛的心得體會,包含了他對佛學、人生及現代社會的諸多思考,用簡單的語言,從日常生活的情境切入,闡明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初心,實現禪心。本書非宗教讀物,而是在禪的語境下體悟人生的散文小品。與本社即將出版的胡百熙先生的《有為法與無為法》,為同類型作品。
明道法師 ·理論流派 ·9萬字
本書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借助現代科學研究成果,對國內外有關科學定律的研究成果、理論學說做了全面、系統的整理、研究與評析,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有關科學定律的知識體系。該體系的研究與闡述,能引導哲學專業的學生全面理解科學定律的本質特征、主要類別、認識功能與形成科學定律的基本過程;能給國內科技哲學與認識論研究者有所啟示,拓展其研究思路,提升其進行科學定律與現代認識論研究的實際水平;能使科學工作者系統了解探索自然規律的基本程序及其科學研究各環節中各種科學方法的運用范圍、認識功能、不足之處與使用時的注意事項,有助于科學工作者加速科研進程、掌握客觀規律、建構科學定律。
朱寶榮 ·知識讀物 ·12.9萬字
本書是1753年盧梭應法國第戎科學院的征文而寫的論文。在性質上,這是一部闡發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僅次于1762年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而在思想體系上,本書可視為《社會契約論》的基礎和緒論。
(法)盧梭 ·理論流派 ·4.1萬字
本書是我國當代著名儒學家楊朝明教授對中國儒學經典著作《中庸》的通俗性解讀作品。全書分為“中庸之為德”“人生難得中庸”“儒家,耕耘在社會中”“哀公問政”“至誠與至圣”等五章,從為人之德、為政之道、治世之法等方面對《中庸》中蘊含的儒學思想進行了詳實的解讀,能夠幫助我們深刻理解儒家文化,為現代人修身正德和現代國家建設提供有益的啟示與借鑒。
楊朝明 楊傳召 ·知識讀物 ·10.2萬字
本書是坎貝爾本人寫作、選編的zui后一本書,收錄了他1981—1984年間在舊金山發表的4篇演講文章,概括了坎貝爾在科技高速發展、人類已經實現航天登月、普遍不相信神話的現代社會,對神話的全新詮釋和理解。是zui貼近現今讀者所處時代和心理特征的一本書,也是坎貝爾的哲思精華“心學”之作:以神話連接內心與外界、過去與未來,對“天人合一”理念的深刻闡釋。坎貝爾通過三章的內容,論證了神話與科技的關系、人類心理與外太空法則的關系;書寫了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的神話,為技術與科技提供新的解讀視角。讀者可以認識到,人的內心與外在時代、境遇密不可分,而藝術作為現代生活中的神話形式,就是一面處在內外交界處的鏡子。透過這面鏡子,我們可以參透過去,預測未來。
(美)約瑟夫·坎貝爾 ·知識讀物 ·9.9萬字
本書把尼采的“自然哲學”視作“道德哲學”的前提,并進而認為,尼采對理性樂觀主義或科學樂觀主義的反思與批判,皆根源于他的自然思想。尼采所謂的“反道德”,并非是“反德性”或“反倫理”,而是“反道德形而上學”。尼采試圖通過反“道德形而上學”來回歸“德性”與“自然”。因此,“德性主義”和“自然主義”是尼采“未來哲學”的兩大面相。尼采的“未來哲學”不僅是批判性哲學,更是建設性哲學。
韓王韋 ·西方哲學 ·13.5萬字
本書收錄了胡適研究中國禪宗思想的精華文章。全書對禪宗的傳播、流布,以及對中國歷史上各個時代思想、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影響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嚴謹細致的分析。胡適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對禪宗的見解,對于那些從事禪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愛好者而言,至今仍有著影響力。
胡適 ·經典著作 ·17.1萬字
本卷收錄的是黑格爾最早創作的全部哲學體系草案的手稿殘篇。黑格爾在此之前已經就邏輯學與形而上學及自然法進行過探索性的闡發,相關文獻被編入歷史考訂版《黑格爾全集》的第5卷。而卷所收錄的這些草稿在“得到闡發的全部哲學體系”這一有限的意義上被看做是黑格爾的“最早的”體系草案。耶拿時期是黑格爾哲學創造的爆發期。
(德)黑格爾 ·知識讀物 ·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