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跨主體性
會員

主體性是最具現代性的一個概念,幾乎就是現代性本身。由笛卡爾發起端,康德總其成。其存在論單位是個人,還有若干的衍生形式,如國家、文化或文明,甚至異質于人類的新主體。趙汀陽這本新著即是檢討現代世界以來,因為主體性的分立、擴張與爭競,而導致的個人主義、地緣政治及文化與文明沖突的諸多問題。他曾從政治哲學角度提出“天下體系”理論,以解決全球政治體系缺乏共識與合作的問題;本書則從形而上學的角度提出“跨主體性”概念,即通過創造思想聚點和文化聚點,超越文明或文化沖突的邊界,不僅在不同主體間形成“相互主體性”,而且要同時超越主體性與主體間性的局限性,從而建構一種能夠超越主體性的獨白話語并化解主體間無法協調一致的關系。全書不僅從概念角度厘清何謂“跨主體性”,提出“文化邊界”“新百科全書”與“綜合文本”等新觀念,而且對近期的熱點話題,如外星文明、元宇宙、人工智能(GPT4)等高科技和未來世界是否會誕生異于人類并凌駕于其上的新主體做出了深入的分析與預判;與歐洲多位哲學同行就“天下體系”的論辯,則是一個“跨主體性”的實踐現場,理解與辯難紛呈,揭示了跨越文化邊界的諸多困境與可能。

趙汀陽 ·理論流派 ·20.9萬字

黑格爾美學思想新探:以“藝術終結”論為中心
會員

本書以大量國內外文獻資料為依據,以黑格爾整個哲學、美學思想及其歷史發展為背景,對其影響巨大但分歧也很大的“藝術終結論”做出新的思考和探討,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見解:如提出應該區分《美學》一書中對“終結”(Ende)與“解體”(Aufl?sung)二詞的不同使用,以獲得黑格爾使用“終結”一詞的真義;應該區分邏輯的與歷史的所謂藝術“終結”或“解體”,著重從黑格爾哲學、美學邏輯構架角度解讀其關于藝術“終結”或“解體”的內在邏輯含義;進而揭示黑格爾對藝術美本質的規定是其藝術“解體”、“終結”論背后的邏輯根據。又如從黑格爾整個哲學、美學體系出發,理解黑格爾關于絕對精神自我認識的三種基本方式——藝術、宗教、哲學——的劃分及其邏輯關系,批判“藝術死亡”說;按照黑格爾辯證思維的邏輯,對藝術、宗教、哲學三個環節的過渡關系,做“揚棄”、辯證綜合的闡釋,駁斥“藝術被替換”說;對藝術的三種歷史類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的環節轉化關系,也做辯證綜合的理解,搞清楚浪漫型藝術的“終結”不等于整個藝術的終結,并指出浪漫型藝術之后,會出現另一種新的當代藝術形態——自由藝術。再如丹托對黑格爾“藝術終結論”的創造性誤讀及美學史上的重大貢獻。如此等等。在此基礎上,進而對黑格爾整個美學思想做出一些新的闡述和評價。

朱立元 ·西方哲學 ·14.4萬字

《論語》注譯
會員

本書是《論語》全譯本。自“學而篇第一”至“堯曰篇第二十”,各篇均分段先出原文,之后是“注釋”“提示”“譯文”。生僻字或多音字隨文括注漢語拼音讀音,便于誦讀學習。作者開篇的“序言——關于孔子和《論語》”,深入淺出地從六方面論述了孔子學說、孔子思想、《論語》的地位,以及關于《論語》的解釋,有助于讀者更全面地理解《論語》,了解孔子。作者還專門談到了《論語》在民族和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用比較的眼光,對國內外關于孔子的評價進行分析,闡述了孔子學說對中國文化、世界文化的影響,孔子學說在今天仍有其獨特的價值。文章有內容,有啟發,很有可讀性。關于《論語》的解釋,本書充分學習古來權威注本,如三國時何晏《論語集解》、宋代邢昺《論語注疏》、宋代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現代楊伯峻《論語譯注》,同時也有自己的研究見解。作者從“語言問題”和“理解問題”兩方面,很好地對《論語》常用語和古詞古義做出準確訓解,并強調應從《論語》的言論背景、各章節間的聯系、人物性格,以及孔子言論的針對性諸方面學習和理解《論語》。注重“以《論語》釋《論語》”,即切實從原文出發,正確理解詞語的原義和孔子的本意,而不是無根據、少根據地外加一些因素,借題發揮。作者說:“念《論語》的同時,也是我們閱讀和判斷能力提高的過程。”這實在是注譯者的研究心得;也是對讀者(無論是初讀者還是再讀者)閱讀經典的最好的提點和啟示。

齊沖天 齊小乎注譯 ·中國哲學 ·15.9萬字

萊布尼茨文集(第8卷):實踐哲學文集
會員

《實踐哲學文集》為編譯者所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萊布尼茨文集》的翻譯與研究”的一項重要階段性成果,列為《萊布尼茨文集》第7卷。在西方哲學史上,畢達哥拉斯雖然如亞里士多德和黑格爾所說,“第一個”講“道德”和“實踐哲學”,但由于他把“道德”或“實踐哲學”“還原為數”,從而并未真正建立起“道德理論”或“實踐哲學”。亞里士多德雖然建立起了以“倫理學”和“政治學”為基本內容的“實踐科學”或“實踐哲學”,但他卻從“人是理性的動物”的角度出發提出了“理論哲學”高于“實踐哲學”的理論公式。在西方實踐哲學史上,萊布尼茨的一項重要功績即在于他首次向亞里士多德的這一理論公式發出挑戰,不僅提出了“實踐哲學高于和重于理論哲學”、理論哲學只不過是實踐哲學的“引論”的原理,而且還從“理性”“自發性”和“偶然性”三要素及其關系的角度對他的實踐哲學的核心概念——“自由”做出了相當細致和深入的闡述,對他的實踐哲學的三個主要分支學科——“道德哲學”、“政治哲學”和“法哲學”做出了高屋建瓴的說明。萊布尼茨的實踐哲學思想是西方實踐哲學史上的一塊重要高地。

(德)萊布尼茨 ·理論流派 ·47.4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靖县| 阿克陶县| 桦甸市| 浮山县| 宁津县| 交口县| 襄城县| 石门县| 陇西县| 北辰区| 长岭县| 色达县| 广汉市| 元朗区| 视频| 镇雄县| 绥化市| 巴东县| 武夷山市| 辽宁省| 伊金霍洛旗| 蒲江县| 象州县| 鹿邑县| 浑源县| 福贡县| 盐津县| 和林格尔县| 德清县| 麟游县| 富阳市| 安溪县| 当阳市| 三门县| 黑龙江省| 于都县| 晋州市| 青田县| 盐边县| 武功县| 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