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王陽明的心學體系建立在明代儒佛道大融合的背景之下,其心學思想形成的全過程都借鑒與吸收了禪宗思想。本書在陽明心學與禪宗思想的基礎上,梳理了陽明心學美學與禪宗美學思想,著重審美過程中的體驗性與主體性;從心學與禪宗的關系、美學思想的異同,以及不同的歷史歸宿等方面,嘗試厘清二者的內在聯系與區別;探尋陽明心學與禪宗美學在審美文化史上的地位與價值。
劉繼平 ·中國哲學 ·21.6萬字
繼《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后,作者在本書中面對現實問題再發聲,將政治哲學的核心概念“權力”“平等”“自由”“正義”等融入日常,通過觀察與分析,既可以后退一步看現實,也可以脫離特定的事件去思考背后的觀念。通過此種言說方式,作者實踐著用日常語言去表述復雜深刻的差異,用理論和智識來診斷現實,最終落腳于現實語境中具體的個人,回歸日常經驗,去真實地生活,真實地說話,真實地思考。
周濂 ·知識讀物 ·19.8萬字
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忙于調整合理的限度。可以說的邊界在哪里?什么時候觸摸變得讓人厭惡?本書作者后退一步,揭示了沖突的核心:自我和社會的日益敏感化。聚焦敏感,圍繞身體、心理、道德、審美四個維度,本書介紹了從中世紀早期到現代的敏感發展史,以辯證的角度,結合不同時代哲學家、心理學家、文學家對敏感的討論,涉及諾貝特·埃利亞斯的文明史、尼采和列維納斯的哲學觀、盧梭和塞繆爾·理查森的小說、弗洛伊德的創傷分析、巴特勒的語言行事觀、托克維爾和羅爾斯的平等觀等,分析當下的創傷、語言傷害、性別問題、同情的限度以及高敏感性人群,引導我們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邊界、分裂社會的身份政治,走出“囊泡化”的傲慢。
(德)斯文婭·弗拉斯珀勒 ·知識讀物 ·11.6萬字
19世紀后半期至20世紀前半期是日本經歷劇烈動蕩的時期。在不足一個世紀的時間里,處于亞洲一隅的日本被卷入世界市場,從建設近代國家到追求成為“世界的日本”,再到最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投降。日本的近代化過程也是不同思想激烈交鋒的過程。面對國家建設,日本的思想家提出了不同的國家構想,包括日本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以翻譯出“哲學”一詞而名聞天下的西周、被稱為“東洋盧梭”的中江兆民、創辦民友社的德富蘇峰、民藝運動的推動者柳宗悅、社會主義理論家幸德秋水、日本的女性主義者平冢雷鳥等。圍繞這些思想家及其代表作,結合時代背景并盡量引用原著,本書以文庫本的體量,依次介紹了啟蒙思想、自由民權思想、國粹主義、人權思想、民本主義、教養主義、民俗思想、科學思想、女性主義等,以此帶我們了解日本近代的思想發展歷程,并看見我們的歷史與未來。
(日)鹿野政直 ·東方哲學 ·15.4萬字
“感知”“理知”“自我認知”是著名哲學家陳嘉映先生長期思考和研究的主題。秉持一貫的論述特點,在本書中,他從精微的概念辨析入手,去分析哲學中此類論理詞背后的理路,進而拆掉概念的圍墻,將其貫穿、打通,讓我們看到它們之間的聯系,以及與我們生活的聯系。不管談感知、理知還是自我認知,他總是連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在談,連著整個時代、人類經歷過來的一個個時代在談。在今天這個理知落幕的時代,面對技術化、數字化的大形勢,如何認知我們在世界中的位置,如何認知我們自身在人之中的位置,本書提供了一個深入而又有新意的視角,讓我們對這個世界重新產生感覺,更有力量去應對當下的問題。這不是艱澀的哲學論文,也不是一部研究性著作,而是一位始終關注人在世界之中如何生活的哲學家將他的多年思考以易懂的方式聊給我們聽。
陳嘉映 ·中國哲學 ·14.5萬字
本書為哲學書,目的不是教我們哲學知識,而是教我們思考日常生活的哲學本質,徹底改寫我們對哲學的看法。覺得不自在怎么辦?因錯失了好機會而懊悔怎么辦?為什么每個人都說“祝你有美好的一天”?我們要慢下來嗎?我們要積極地生活嗎?為什么我們總說“稍后回復你”?……每一天,生活里的各個角落都充滿了哲學的靈光一現。從堵住的水槽到臉上的青春痘,再微不起眼的主題也值得我們的思考與解構……是一本很具閱讀價值和收藏的經典好書。
(法)熱拉爾迪娜·莫斯納-薩瓦 ·知識讀物 ·8萬字
青少年親近哲學,也許就像戀愛一樣,是一種本能。當處于這一成長階段時,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開始對世界投以懷疑和好奇的目光,開始去追問“我是誰”“我的存在有何不同”“人生的意義是什么”……基于青少年的認知和心理特點,立足當下語境,本書邀請八位高校哲學系教師擔任主講人,圍繞自我、生命、幸福、愛、心靈、科學等經典哲學問題,以情景化的方式,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將抽象的哲學概念化為生動的講述,去回應青少年存在的困惑,開啟他們的探究與發問之旅,進而幫助他們跳脫習以為常的思維,形成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并讓內心變得豐盈而深刻。與此同時,對于所有曾在青少年時期有過這種人生之問或者在長大后的某一時刻重新開始思考這些問題的成年人,本書也是一個讓你再次踏上自我思考之旅的契機。
劉擎等 ·知識讀物 ·18.2萬字
本書是美國通俗歷史學家房龍的傳世名著。作者從人文主義立場出發,探尋千百年來人類歷史上“不寬容”的原因,讓讀者能在觸目驚心的歷史語境中,認識昨天、善待今天、期盼明天。
房龍 ·西方哲學 ·18.6萬字
《菜根譚》在參照各種權威版本的基礎上,精心篩選出最具可靠性、時代性、契合度的經典原文。為便于閱讀,我們將全書分為處世篇、修持篇、養身篇、閑適篇,并編制了主題目錄。書中準確流暢的“釋義”和詳盡的“注釋”,更便于您去閱讀和理解。獨特的“新解”,意在揚棄封建糟粕,賦予時代新義,為您處理社會問題時提供有益的借鑒。
魯一帆編著 ·中國哲學 ·8萬字
“四書五經”作為儒家學派的經書,詳細記載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活躍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史實資料,以及影響中國文化幾千年的重要哲學思想,本書主要是對“四書五經”概要和精華的總結和囊括,力求讓讀者更深入地了解。
(春秋)孔子等著 徐夢然編 ·中國哲學 ·36.8萬字
約瑟夫·坎貝爾歷盡多年搜尋閱讀了全球各地的神話與宗教故事,將這些故事中的共通的奧秘匯集在幾百頁的《千面英雄》中,將神話之源輕松顯現在世人面前。坎貝爾告訴我們,英雄的旅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主要階段。啟程:放棄當前的處境,進入歷險的領域;啟蒙:獲得某種以象征性方式表達出來的領悟;考驗:陷入險境,與命運搏斗;歸來:最后再度回到正常生活的場域。這是每一位英雄的必經之路。穿越古今,打通世界神話世界中的經脈,幫助現代人重拾解讀神話的本能,讓神話再度與我們對話。引領人們發現內心的奧秘,接觸終極的真實。鼓勵人們走向試煉之路,開啟生命的旅程,彰顯生命的深層意義,為個人和社會尋找恩賜。英雄就是能夠戰勝個人的和當地的歷史局限性的人,他們能夠了解、接受并迎接命運的挑戰。我們每個人都是人生旅程中接受試煉的潛在英雄,只有接受生活的召喚,踏上考驗的旅程,生命才能達到豐富多彩的境界。[編輯推薦]20世紀神話學大師、拯救人類心靈的哲學家與心理學家,西方流行文化的一代宗師約瑟夫·坎貝爾奠基之作。尋求個人內在覺醒的“圣經”,探尋自我與心靈成長者的必讀之作。華南師范大學、澳門城市大學心理學教授,心理分析師申荷永,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頑石互動CEO吳剛,十分心理創始人王琿,新精英創始人古典,《三體》作者劉慈欣,知名作家苗煒,童話作家粲然,美國總統奧巴馬聯袂推薦。時代雜志評選的自創刊以來最具影響力的100本英文好書之一。新添84張精美插圖,包含200余人的神話故事人物譜,隨書贈送坎貝爾神話系列作品獨家藏書票一枚。美國約瑟夫·坎貝爾基金會獨家授權,湛廬文化出品,坎貝爾神話系列作品。
(美)約瑟夫·坎貝爾 ·知識讀物 ·21.3萬字
孔子編著的《論語全書》是孔子與其弟子的語錄結集,儒家重要經典之一。結集工作是由孔子門人及再傳弟子完成的。《論語全書》名稱的來由,班固《漢書·藝文志》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
孔子 思履 ·中國哲學 ·34萬字
《彩圖全解道德經》亦稱《老子》,或稱《五千言》,是道家學派最具權威的經典著作,它文約意豐,涵蓋哲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其內容博大精深、玄奧無極、涵括百家、包容萬物,被后人尊奉為治國、齊家、為學、修身的寶典。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奇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無論是治學修身、處世待人,還是經商置業、從政為民;無論是高官大吏、富商大賈,還是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總能從《道德經》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春秋)老子著 任犀然主編 ·中國哲學 ·42.6萬字
《傳習錄》是王陽明門人子弟所記錄的王氏講學言論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論學書信的匯編,包含了王陽明思想的哲學體系及基本主張,是研習王陽明心學的最基本的著作。本書從現代人立身處世的需要出發,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闡釋了王陽明在立志、修心、仁愛、至誠等方面修身處世的人生智慧,以期幫助讀者正確地理解王陽明的言論及其心學的基本宗旨。
(明) 王陽明 思履 ·中國哲學 ·43萬字
這是一本介紹邏輯學大師及其思想精華的圖書。它虛擬了18堂神秘課堂,每堂課都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并挑選一位合適的邏輯學大師講授。在授課的過程中,學生與大師們還有互動和交流。雖然,那些大師們是帶著“任務”前來授課的,但他們并不是“聽話”的嘉賓,還會時不時說些自己的趣聞、趣事,如果你喜歡聽關于邏輯學方面的知識,可千萬別錯過了這本書!
董桂萍 ·邏輯學 ·11.5萬字
全書在歷時性分析近代知識觀念與知識結構的總體演化軌跡及其譜系變革的動態特征的基礎上,探討了知識與社會文化的互動關系,既從社會文化的“大視野”給出知識發展的背景性說明,又從知識“小視野”對社會文化的發展給出具有解釋力的闡釋。本書對近代史、知識學乃至國學研究者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傅榮賢 ·中國哲學 ·18.5萬字
《中國哲學簡史(插圖修訂版)》將哲學史經驗與個人哲學心得融為一體,以二十萬字述幾千年中國哲學史,簡明,生動,出神入化,但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由馮友蘭的學生涂又光先生第一次根據英文本譯成中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成為當時學術界的暢銷書。
馮友蘭 ·知識讀物 ·20.9萬字
重拾中西方古典學問墜緒,不僅因為現代性問題迫使學問回味古典智慧,更因為古典學問關乎亙古不移的人世問題。古學經典需要解釋,解釋是涵養精神的活動,也是思想取向的抉擇:寧可跟隨柏拉圖犯錯,也不與那伙人一起正確(西塞羅語)。舉凡疏證詮解中國古學經典、移譯西學整理舊故的晚近成果,不外乎愿與中西方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尋回精神的涵養,不負教書育人的人類亙古基業。本書主題是探討施萊爾馬赫的柏拉圖研究。施萊爾馬赫是德國近代著名的哲學家和神學家,對德國哲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而他的哲學工作很大一部分就體現在他對古代經典的翻譯和詮釋上,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柏拉圖的研究。研究施萊爾馬赫是當代西方古典學界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書收錄的文章是西方古典學研究專家們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書宜歸入哲學思想類著作。
劉小楓 陳少明 ·西方哲學 ·19.6萬字
《孟子》是記錄孟軻言行的一部著作,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共同編撰而成。《孟子》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言辭尖銳,氣勢磅礴,其中的諸多思想閃耀著時代的光輝,蘊含著歷史的真知灼見,在我國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書的篇首部分列出本書中的名言名句和譯文,然后用與名言名句內涵想通的歷史典故或故事來對其進行通俗易懂的解讀。這樣更利于青少年讀者閱讀、理解和記憶。
稚子文化編繪 ·中國哲學 ·9663字
最上乘的思想往往是在意識安歇時出現的。偷閑讓意識暫時空掉,往往是面對緊急事務的最佳方式。懂得傾聽的人通常能掌握全局。品嘗食物的滋味乃是激活思想最愉悅的方式之一。“無所事事”不是教你終日閑散,不做正事,而是幫你從疲憊不堪的生活中解脫出來的生活藝術。當全世界都在催你奮力往前沖時,這本《無所事事的藝術》卻反其道,教你怎么拖延、深呼吸、發呆、打瞌睡、沐浴、品嘗宇宙萬物的美妙滋味……正如英國哲學家阿蘭·德波頓所說:“無所事事才是高貴的光榮。”莫讓唯利是圖的活動塞滿你的人生!
(法)薇若妮卡·魏納(Véronique Vienne) ·思維科學 ·2.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