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并分為88章。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圣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老子編著 ·經典著作 ·7.3萬字
本書是法國著名機械唯物論者拉·梅特里的代表作品,作者在自然觀、認識論、社會歷史觀、無神論和倫理學等許多方面還提出一系列后來為其他法國唯物主義者進一步發展了的思想。它是18世紀法國第一部以公開的無神論形式出現的系統的機械唯物主義著作。
(法)拉·梅特里 ·經典著作 ·6.3萬字
《大學》《中庸》原本是《禮記》中的兩篇,宋代以后與《論語》《孟子》作為“四書”之二,成為每個中國讀書人必讀之書。本書分兩部分。一是歷代注釋文獻,選錄了漢唐至清末《大學》《中庸》代表性的注疏作為文獻選編,以昭示其詮釋的歷史脈絡。二是現代解讀。在研讀歷代注釋的基礎上,作者進行現代解讀,以使今人能夠明白大學之道,修身之法,以之作為現代大學教育、社會教化的基本精神和追求目標。
韓星 ·中國哲學 ·36.2萬字
雖然平等主義在當代社會已經深入人心并成為具有支配性的正義觀念,平等也被看作是最流行、最重要的分配正義原則,但是這些都不是沒有爭議的。關于平等的爭議既存在于平等主義的內部,也存在于它的外面。內部爭議的核心問題是“什么的平等”,即平等主義者所說的平等是指什么?外部爭議的核心問題是平等的規范性,即平等主義如何能夠得到證明?本書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姚大志 ·理論流派 ·33.6萬字
怎么做才對?什么樣的生活才算好?這些我們日日面對的問題,追問下去,就會觸達道德的本質。因此,道德哲學不僅僅是一項學術事業,而是對于什么樣的人生才值得過的省察。追尋良好生活,意味著敢于運用自己的理智,去思索至關重要的問題,而不是想都不想就接受別人給出的答案。為了這樣的道德啟蒙,牛津大學哲學家喬納森·沃爾夫結合幾十年的哲學思考與道德實踐,為每個愿意探索人生幸福根基的人,寫下了這部明晰曉暢的通識著作。他從頭梳理2500年的道德探究,使功利主義、道義論、德性倫理三大流派在交鋒中相互闡明,讓眾多大思想家的洞見成為我們時代的道德資源。從古典時代到21世紀,道德哲學追問至為根本的問題,也不斷回應每個時代中至為切近的問題。理性的思考加上共情的理解,在質疑、挑戰中完善思考與實踐,這是形塑道德人生觀的途徑,也是道德進步的動力。
(英)喬納森·沃爾夫 ·倫理學 ·22.4萬字
《孟子》這本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孟子生于戰國時代,他繼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終為人倫正義,為道德政治奔走呼號。所以在《孟子》書中所記述的,不僅是為政的原理準則,更是人人身心道德修養的基本。《萬章》是《孟子》一書七篇中最短的一篇,但也是最引人入勝的一篇。孟子與萬章師生二人,針對許多話題,展開連串針鋒相對的妙問妙答,問答犀利又充滿禪機,內容所涉及的,有些更是數千年來炎黃子孫心中的疑問。南懷瑾著述的《孟子與萬章》將《萬章》與《禮運篇》、《論語》等儒家經典相互發揮,闡揚儒家學說精髓,并將其中的哲理、甚至整個儒家學說與其他學說、教義進行比較,分析《孟子》對人類文化的深遠影響。
南懷瑾著述 ·東方哲學 ·7.2萬字
無可否認,找到正確的道路很難,因為既要避免大而無當的宣言和過度修辭造成的故弄玄虛,也要避免深奧、乏味、細而又細的條分縷析。換言之,對復雜問題做出易懂、有趣而嚴格的探討,并非易事。……不過,本書的寫作確實有個目標,那就是既讓有悟性的非專業讀者能讀、能懂,又足夠嚴格,能滿足構成本書期望讀者群的另一部分人,即專業哲學家(及有志于哲學專業的讀者)。但愿我取得了恰切的平衡。
(南非)大衛·貝納塔 ·知識讀物 ·11.2萬字
本書是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注釋翻譯王陽明《傳習錄》的哲學經典普及讀物。全書內容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經王陽明先生親自審閱,中卷為王陽明先生晚年親筆著述,下卷為王陽明先生弟子在聽其講學時所記錄整理,記載了王陽明先生提出的“四句教”,雖未經其本人審閱,但也充分反映了其晚年的思想。葉圣陶先生校注的《傳習錄》,早于1927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由于注釋翻譯嚴謹準確、流暢好讀,出版后備受歡迎,后于1980年由臺灣商務印書館修訂再版。葉圣陶版《傳習錄》堪稱《傳習錄》眾多注解版本中頗為權威可靠的版本,值得王陽明心學擁躉和國學愛好者閱讀收藏。
(明)王陽明著 葉圣陶校注 ·中國哲學 ·22.1萬字
本書是著名學者陳鼓應在《悲劇哲學家尼采》之后所做的尼采研究的幾篇重要論文的匯集,在中國的尼采研究中可謂獨樹一幟。書中對尼采哲學的幾個重要概念、尼采哲學的獨創性及其在哲學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義作了精彩而富有特色的詮釋。
陳鼓應 ·西方哲學 ·14.8萬字
本卷研究用感性因素創造出作品中所形成的各門藝術體系,因為只有憑這最后的形象塑造,藝術作品才成為具體的,實在的,本身獨立自足的個體。
(德)黑格爾 ·美學 ·25.2萬字
本書分為兩卷和兩個附錄,第一卷為“論上帝”,第二卷為“論人和屬于人的東西”,附錄一為“論實體、自然、上帝”,附錄二為“論人的心靈。第一卷有十章內容,對上帝的存在、上帝是什么、上帝的作用等問題進行了論述;第二卷有二十八章內容,闡明了他關于人的境況的看法,對人如何受被動感情的影響、人的理性的御用以及用什么方法能夠達到人的康樂和完善的自由等問題進行了闡述。
(荷蘭)斯賓諾莎 ·理論流派 ·10.3萬字
《傳習錄》是心學代表人物王陽明的論學語錄與書信集,是陽明心學的經典,也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經典,其中有許多充滿思想智慧至今仍令人回味無窮的經典語言。《傳習錄百句》擇取和提煉了《傳習錄》且適當采用《王陽明全集》中的部分經典語句,并結合陽明的思想做了啟人心智的解讀,舉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萬物一體”等心學核心思想于此皆有充分體現,于此引導更多的讀者進入心學世界的大門。
吳震 ·中國哲學 ·8.6萬字
《藍皮書和褐皮書》是維特根斯坦在牛津大學時期小范圍授課的筆記。1933-1934年,維特根斯坦在牛津大學向他的七個學生口授了一部分講稿,并把這部分講稿打印了二三十份,送予羅素等友人征求意見,這部分講稿裝在一個藍色的封皮內,后被稱作《藍皮書》。1934-1935年,維特根斯坦在牛津大學又向兩個學生口授了另一部分講稿,這部分講稿只打印了三份,裝在一個褐色的封皮里,被稱作《褐皮書》。這兩本書被學界視為《哲學研究》一書的基礎材料。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西方哲學 ·18.4萬字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自由主義》認為,把自由主義作為一種理論進行探討時,其最初的理論就是以洛克、盧梭和潘恩等人為代表的天賦權利論,或者稱之為自然秩序理論。其主要論點是:一個人無法孤立地實現自己的自然權利,他只有同他人簽訂協議,并為此目的建立政府來保護他在社會里的權利。他在訂立契約時為服從共同規則不得不放棄一些權利,而得到的是公民的權利。人民是主權者,政府是人民的代表。政府只能按照社會條件的許可保護人的天賦權利,其他什么都不能做。書中提出的第二種自由主義理論就是邊沁的“快樂原則”。這個原則認為它是一個行為、一個機構或一項社會制度的唯一的和最高的原則。大的愉快勝于小的愉快,不含痛苦的愉快勝于包含痛苦的愉快。痛苦可看做負數量的愉快。因此,它要求每個人必須作為一人來計算受影響的個人的數目。一個人必須毫無偏見地考慮獲得的快樂或受到的痛苦的數量,要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或公正。這個原則還認為,自由不是主要的,它是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人民主權不是主要的,因為一切政府都是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
(英)霍布豪斯 ·知識讀物 ·8.2萬字
卡爾納普是20世紀著名的分析哲學家,維也納學派的領袖之一。《世界的邏輯構造》是他早期的代表作。本書運用弗雷格、羅素肇始的邏輯分析方法,將一切科學領域的概念都分析、還原到直接經驗的基礎,用“原初經驗的相似性記憶”這個基本關系的概念,逐步地給所有其他概念以定義,有層次、有等級地把各個科學領域的概念重新構造出來,即所謂“理性的重構”。卡爾那普認為,這樣一個概念的構造系統不僅揭示了概念的邏輯次序,而且體現了認識的次序;同時這種構造也是一種有力的武器,可以將不能還原到經驗基礎亦即不能加以構造的一切形而上學的概念和命題從哲學中驅逐出去。
(德)魯道夫·卡爾納普 ·思維科學 ·23.1萬字
本書完整收錄了弗洛伊德后期的三篇成熟作品:《超越唯樂原則》《群體心理學與自我分析》《自我與本我》,簡練地表達了精神分析學的理論要點和學說精髓,被公認對人的心理及其活動做出了新穎的、革命性的描述。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方哲學 ·11萬字
1868年,位于巴黎貧民區的醫學院街,一間簡陋、骯臟的閣樓,一名男性自殺身亡,旁邊放著一本自傳的手稿。1897年,這本自傳以《阿萊克西納·B的故事》為名,被一名法醫學家編輯出版,人們這才發現了一位生活在黑暗之中的雙性人的故事。這部雙性人的自傳以感情充沛的筆調講述了一位年輕女孩經受的折磨和動蕩,以及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男性絕望的苦澀。1978年,在研究性史的過程中,福柯發現了這名“聲名狼藉者”的生活。福柯把這部自傳連同那些討論“真實性別”所依據的醫學和法律文件一同編輯出版,并附上一篇重要導讀,闡釋了雙性人的身體如何成為話語/權力管控的對象。福柯借助“無確定性別”的快感概念,回應了19世紀以來醫學和司法要求確定“真實性別”的做法。
米歇爾·福柯 ·經典著作 ·11.7萬字
本書針對2019年實施的《中華通韻》,配合現代韻體作品創作者的用韻需要,將古今新舊韻書匯編成書。本書可謂“小而全”,可以兼容當前使用的各種普通話音系韻書;并且可以有比較地使用傳統的《詞林正韻》(含《佩文詩韻》《平水韻》)、《中原音韻》,充分體現了“知古倡今,雙軌并行”的用韻原則,是一本便于攜帶、方便檢用、適合現代人進行舊體詩詞創作的小型韻書,是廣大韻體文讀者和創作者不可或缺的必備工具書。
湖北省荊門聶紺弩詩詞研究基金會 ·中國哲學 ·4.5萬字
《分析哲學:回顧與反省》由上、下兩編構成:上編是“西方哲學家論分析哲學”,我選擇了13篇論述分析哲學的文章,它們大都由當今一流的西方分析哲學家所撰寫,具有相當的權威性;并約請了一些國內同行將其譯成中文。我盡可能認真地審看了所有譯文,做了一些譯名統一工作,并在個別地方根據原文作出了修改。下編是“中國哲學家論分析哲學”,收入了由大陸、臺灣、香港、美國30位已故或健在的中國哲學家所撰寫的分析哲學論文,這實際上可以看作是中國分析哲學研究的一個總結或匯集。除已故哲學家的文章不做任何變動外,我對其他論文都做了或多或少的編輯加工,如全書統一使用腳注,所有外國人名第一次出現都附加原文,其譯名全書大致保持同一,改正個別錯訛之處,等等。
陳波 江怡 ·理論流派 ·98.9萬字
世間萬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都是黑與白、好與壞、善與惡、美與丑的調和,生而為人的我們亦如是。當我們無法接納自己的陰影部分時,就會活在假想的面具下,心理的天平就會失衡,痛苦便油然而生。當我們能夠敞開心扉,與自己的不完美特質握手言和——擁抱自己的恐懼與弱點時,我們就對所有人、對整個世界敞開了心扉,并讓真實的自己獲得成長。生而為人,我們需要為了更好的生活不懈努力,卻也可以在疲憊時幫助自己卸下盔甲;我們需要鼓勵自己保持積極的狀態,卻也可以在沮喪時允許自己掩面哭泣。我們不需要成為多么完美的人,只需要成為完整的自己,而完整就意味著光明與黑暗共存。一切也如榮格所言:“唯有從容接納黑暗的人,才有資格享受光明。
米蘇 ·倫理學 ·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