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西方思想的起源——古希臘哲學史論》是一本從中國學者自己的思想視野出發對古希臘哲學的正本清源之作。它不重在知識的梳理與介紹,而重在思想的分析與檢討,上溯公元前6世紀的米利都學派,下迄公元6世紀的新柏拉圖主義,上下1200余年的古希臘哲學,深入其思想內部,探尋其內在的本體論和認識論的思想根底與究竟,力求勾勒出西方思想最初的源流與脈絡,指陳其思想深處的得失與轉捩,闡明其對二千余年西方思想的奠基意義與形塑作用。
聶敏里 ·西方哲學 ·20.7萬字
本書是皮爾士作品的第一個單卷本選集,收錄了其創作于不同時期的代表性名篇,如“論一個新范疇表”、“信念的確定”、“怎樣使我們的觀念清楚”,意在為其符號學理論提供一個清晰的概貌。18和19世紀早期西方的個人主義,其對于民主、自由以及自由市場的信仰,很大程度上基于直接可得的對自我意識的信念。而皮爾士的符號學,正代表了對笛卡兒的二元論和洛克的自我意識信念的拒斥。皮爾士的符號學否認思想具有脫離自然限制的絕對自由,它在準許思想進入實在世界的同時,使我們理解為什么思想、語言和文化是實在的歷史力量成為可能。
(美)查爾斯·皮爾士 ·西方哲學 ·21.3萬字
思想是一種懷疑,而不是意識形態。第86屆普利策獎最佳歷史類圖書,從內戰的陰霾到平權運動和冷戰,以思想的歷史照見未來。美國經歷了一場內戰,其政府形態卻沒有遭遇變革。內戰期間,美國沒有拋棄憲法,沒有暫停選舉,也沒有發生政變。但從其他幾乎所有方面來看,美國變成了另一個國家。戰爭本身沒有讓美國變得現代,但戰爭標志著現代美國的誕生。對于親歷內戰的那一代人來說,戰爭似乎不只是民主的失敗,也是文化的失敗,思想的失敗。創痛深沉的內戰使戰前的信仰和期望轟然崩塌。在戰后的新世界,這些信仰顯得極為過時。內戰掃除了南方的奴隸制文明,隨之也幾乎完全掃除了北方的知識分子文化。美國花了幾乎半個世紀才發展出可以取而代之的文化,找到一整套理念、一種思考方式,來幫助國人應對現代生活的種種情形。這場上下求索就是本書的主題。
(美)路易斯·梅南 ·西方哲學 ·31.9萬字
全書圍繞在世界范圍內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及世界帶來的巨大沖擊,分析應對疫情的中西方思想文化差異和沖突,進而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在比較的視野中探討自由與生存、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情與理等如何相互融合、共生共存,實現偶然性與必然性、情與理的有機統一,并指出,用中國傳統生存智慧的“情理合一”來最終化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身心,直至人與諸文明等之間的矛盾,從而把人類遇到的各種災難的悲劇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劉悅笛 ·中國哲學 ·8.6萬字
文化是當今哲學關注的熱點,文化問題是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文化自信中的傳統與當代》以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出發點,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對文化及其基本問題、歷史唯物主義與中國道路、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以及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闡述,熔文史哲于一爐,富有哲學的崇高、史學的深邃和文學的優美,對于提高民族文化自信、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陳先達 ·馬哲 ·13.6萬字
在印度哲學史上,凡承認吠陀圣典的權威性的婆羅門教哲學都被稱為正統派哲學,凡否認吠陀圣典的權威性的哲學流派被稱為異端派。前者因為共有六派,所以又被稱為“六派哲學”。本書對印度的流派哲學進行了系統的考察。這六派包括吠檀多哲學、數論派哲學、瑜伽拍哲學、勝論派哲學和正理派哲學。作者對其起源、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對后世的影響都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孫晶 ·東方哲學 ·26.9萬字
《法律哲學概論》全書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作者比較和批評了德國近代兩位法學家——柯勒和施塔姆勒的學說,后半部分闡述了自己的法律哲學。霍金并非法學家,在本書中,他以哲學家的思維探討了非法學者所不敢嘗試的法學問題。本書不僅能使不學習法學的人知道怎樣去思考法學問題;也能鼓勵學習法學的人充分運用自己的思維。
(美)威廉·歐內斯特·霍金 ·理論流派 ·8.1萬字
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末晉國溫(今河南溫縣)人,孔子的學生,為莒父宰。學術界歷來主張,《子夏易傳》為后人偽撰,而托附于子夏名下,《四庫全書總目》認為“其偽中生偽,至一至再而未已者,亦莫若是書”。但其內容卻有—定的參考價值,孕含了較多漢唐時期的《易》學思想,其對研究、探討《周易》古義,仍為它書所不可替代。此次導讀校點,以四庫全書本為底本。
(春秋)卜商撰 呂相國導讀 ·中國哲學 ·10.8萬字
本書是一部寫給中學生閱讀的倫理學普及書。作者潛心思考、研究倫理學基本問題幾十年,并取得豐碩的學術成果。為了面向中學生普及倫理學,作者對自己的學術成果進行了高度的濃縮和創造性的轉化,將每一個理論問題都化為活生生的案例,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及簡潔精練的語言把倫理學的基本原理、重要知識、日常運用等講解給中學生聽,是一部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可讀性很強的普及讀物。
王海明 ·倫理學 ·15.7萬字
黑格爾的《美學》第二卷“理想發展為各種特殊類型的藝術美”,內容分為三部分:象征型藝術;古典型藝術;浪漫型藝術。
(德)黑格爾 ·美學 ·23.8萬字
《化書》和《無能子》是中國道教思想史上有著獨特地位的兩部哲學著作。《化書》唐末五代譚峭撰。共六卷,分道、術、德、仁、食、儉六化,一百一十篇。書中又用大量篇幅論述了社會演化,揭示動亂的原因,提出對策。全書在內容上,基本發揮了老莊學說,并把一切皆化的自然觀和小農平均主義理想的社會觀作為主軸進行論述,又兼有一些凹凸鏡方面的知識,涉及面很廣泛。在思想上,本書中具有同情人民的社會觀與歷史觀;既有對傳統道教思想的稟承,又有對其的闡發,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無能子》全書分上、中、下三卷,近萬言,現有三十四篇。指責君主專制制度違反自然,提倡道教的服氣和坐忘修煉法,并宣揚儒家的宿命論、仁義道德和近似佛教禪宗思想的“無心”。
李似珍 金玉博譯注 ·中國哲學 ·14.5萬字
《九十思問》一書是著名哲學家張世英教授對九十余年人生及學術的回顧,也是對中華文化未來走向的思問。第一部分“歸途——我的哲學生涯”著重記述了作者在西南聯大時的故人往事,兼及各個重要時期作者的求學歷程及其時代背景。第二部分“隨想漫談”是近兩年來的學術隨筆,主要內容是講自我的獨立自由和個性解放。
張世英 ·知識讀物 ·15.7萬字
本書是一部探討中國文明起源的著作,作者潛心研究中國歷史、哲學和文化多年,力求洞悉中國文明的內在脈絡。作者聚焦于中國文明起源過程中的理性要素,通過追溯這個時期理性要素的形態,試圖還原中國文明最初的萌發過程。本書沿著中國古代思想觀念發展的進路,回溯發端,探究這個時期決定歷史走向的觀念是怎樣的,歷史是怎樣被這種觀念所決定的,以及這種觀念的來源和后續發展,以此來逐漸揭開中國文明起源發展的印記和規律。
徐亞 溫平 ·中國哲學 ·34.8萬字
闡發《論語》的現代價值,讓其活在當代,成為當代人的思想和精神資源,是《論語》研究者一個美好的愿望。如何才能實現這一美好的愿望?除了考察《論語》的外圍問題,比如產生的時代背景,從時代需要去考察其現代價值以外,從《論語》自身的材料出發闡發其自身的哲學義理的工作,彰顯《論語》自身的思想結構及思想的合理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書揭示《論語》所代表的儒家哲學的原始內涵,說明孔子在《論語》中所揭示的意義世界的格局,把握孔子在《論語》中顯示出來的哲學思考方式,有助于實現儒家哲學的發展和振興。
周海春 ·理論流派 ·39.1萬字
第一卷收《論黑格爾的哲學》《論黑格爾的精神哲學》《自我實現的歷程--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解讀》三書,系統論述了黑格爾的精神哲學。
張世英 ·知識讀物 ·46.3萬字
“空間生產”是近年來西方馬克思主義社會現象形態批判的一個新視野。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一些學者用社會批判的思維和方法對資本主義空間生產的機制和過程作了解讀,形成了社會批判研究的“空間轉向”。本書注重以馬克思的歷史辯證法,考察時代背景和理論淵源,并采用多重視角考察列斐伏爾“空間生產”理論形態的形成軌跡。
孫全勝 ·理論流派 ·36.2萬字
本書收錄的兩部著作,其前身均為熊十力在北京大學任教時的自撰講義。《唯識學概論》系熊先生講授唯識學的第一部講義,1924年由北大印制。本書忠實于此前在南京支那內學院所學,以玄奘、窺基之學為旨歸,簡明扼要地概述唯識學的思想體系,適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為唯識學的入門書,亦可作為研究《新唯識論》的參考。《因明大疏刪注》亦為熊先生在北京大學講授因明學的講義。其淵源有自:古印度著名論師陳那改造舊因明學,號稱新因明之祖,所著《因明正理門論》(簡稱《門論》)乃因明學奠基之作,其弟子天主(音譯商羯羅主)為便后學,刪述簡括該書而成《因明入正理論》(簡稱《入論》);玄奘東還,相繼譯出二論,其弟子窺基又為《入論》作疏,成為后世研治因明的*威讀本,故尊稱為《大疏》。熊先生此書,乃是為適應現代學者的需要,刪注窺基《因明入正理論疏》而成,刪削疏文,疏通大義,增設新注,闡發奧蘊,允為治因明之津梁,研唯識之預科。
熊十力 ·東方哲學 ·18.9萬字
《物性論》為讀者帶來一個警告:它是想改變你的生命。許多作者相信他們的著作將使讀者感到一個真實的沖擊,但是很少會想象到這種野心給讀者所帶來的變化。……想象一下,有滿足之感,并想得到一個可靠的對宇宙的理解以及生存的自然規律,從而再沒有對突如其來不愉快的驚訝,沒有怪物從我們的無知的陰暗角落向我們發動攻擊,而現在整個宇宙為自然規律的知識所照耀。想象沒有權力、金錢、愛情甚至生命本身的野心。你應放棄所有的這些東西,一滴眼淚也不掉。你應當享受生命已經給了你的,而不應先追求這以外的東西。你應保持安詳、滿足和智慧。在《物性論》的末尾,盧克萊修說,你也應有像這樣的一個生命。因此,這首詩并不是為炫耀其深奧聰明的觀念的一部枯燥的哲學論著,更不是一位疲憊的詩人,碰著一個問題專注于把希臘哲學用拉丁詩體來表示出來。
(古羅馬)盧克萊修 ·理論流派 ·16.9萬字
《正氣浩然:孟子讀本》是錢遜先生研究《孟子》的學術普及讀本。全書按照《孟子》的順序進行講解,包括經文原文、注釋、大意和解讀。另有概論針對《孟子》的基本思想和研讀方法進行提綱挈領的論述,方便讀者掌握《孟子》的思想要點。本書譯注詳實簡明,講解深入淺出,適合大眾讀者和中小學語文教師。
錢遜 ·中國哲學 ·17.9萬字
本書是中日兩位儒學大師在21世紀來臨之前的一次有關中國哲學、儒家學說、東西方思想的重要對話。像這樣的兩位東方世界的重量級人物,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舉行這樣的“世紀對談”,以前沒有過,今后也不可能再有。此次對談的內容,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愈加顯示出它的價值和意義,尤其在當今動蕩不安的世界格局當中,其意義和價值就更加凸顯了出來。
錢明 難波征男編譯 ·東方哲學 ·16.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