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探究”為核心范疇,把杜威的哲學標示為一種探究型的哲學思想,打通探究、知識與邏輯之間的關聯,并且通過社會探究這一范疇,使杜威哲學過渡到社會層面,杜威哲學的整體面貌得以顯現;概括了杜威哲學的五個基本方法論,并將其用于分析杜威的各個哲學領域,從而使杜威哲學的晦澀和模糊變得清晰而生動;著重關注杜威的邏輯理論,探討杜威早期的邏輯思想和后期邏輯思想的關聯。
徐陶 ·西方哲學 ·26.2萬字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邏輯》關注的是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邏輯進程,將其邏輯進程置于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形態變遷的理解和分析的基礎上。《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邏輯》涉及了盧卡奇、柯爾施、葛蘭西、精神分析學派、批判理論、存在主義、消費理論等,在分析具體人物與流派時,不僅關注這些人物與流派自身的思想邏輯,而且關注其歷史情境以及這種歷史情境對人的思想意識的建構作用,力圖達到對哲學理念與歷史生活之間的溝通。也只有如此,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才能真正構成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重要資源。
仰海峰 ·理論流派 ·27.4萬字
傳統《易學》主要分象數易和義理易兩派,漢魏以象數為主,自王弼出,義理易大興,而象數易式微,其說賴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而得以保存。《周易集解補釋》(全二冊)所收主要為漢唐象數易學,以納甲、卦氣、互體、爻變等說解說《周易》,是了解象數易最重要的書。《周易集解補釋》(上冊)含《周易集解補釋序》《周易集解序》《“易”學流源辨》《李氏易解所集三十餘家及補解所集諸家考》,之后卷一起從乾卦起編,按次序下編。
曹元弼著 吳小鋒整理 ·理論流派 ·25萬字
本書是一部探討中國文明起源的著作,作者潛心研究中國歷史、哲學和文化多年,力求洞悉中國文明的內在脈絡。作者聚焦于中國文明起源過程中的理性要素,通過追溯這個時期理性要素的形態,試圖還原中國文明最初的萌發過程。本書沿著中國古代思想觀念發展的進路,回溯發端,探究這個時期決定歷史走向的觀念是怎樣的,歷史是怎樣被這種觀念所決定的,以及這種觀念的來源和后續發展,以此來逐漸揭開中國文明起源發展的印記和規律。
徐亞 溫平 ·中國哲學 ·34.8萬字
朱熹是中國經學史上最具典范意義的學者。元明至清代前期,禮學以朱熹為宗;近代以來,朱熹則以哲學思想為學者所重,禮學漸被淡忘。回顧兩千年經學史或禮學史,朱熹尤其重要,一則以其元明前后五百年主導學術之重要歷史意義,二則以近兩百多年來學術界對朱熹禮學的陌生。本書正是一部探討朱熹禮學的論文集,共收錄22篇文章,分別從不同角度討論朱熹禮學的特點、朱熹禮學逐漸形成的過程以及特性、禮制與禮學的關系等問題,同時對研究朱熹禮學的核心文獻《儀禮經傳通解》進行版本詳考。本書內容豐富多彩,同時主題明確,對朱熹禮學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礎及豐富的啟發。
葉純芳 喬秀巖 ·中國哲學 ·30.5萬字
《法義》是柏拉圖最長的作品,以探討“政制與禮法”為主旨,極具寫作藝術、政治性和虔敬色彩。在西方法哲學史上,柏拉圖首次考察了立法的目的及其哲學基礎、立法與德性等根本問題。但是對這部作的研究歷來不足,國內更是鮮見。本書編者對《法義》有專門深入研究,不僅重新翻譯了《法義》文本,對現有研究文獻掌握也頗為全面。本文集以“立法與德性”入手,所選文章皆為《法義》研究精粹,為推進我國相關研究的深入積累了很好的材料,也是我們借以探索現實問題的理論資源。
林志猛 ·西方哲學 ·22.8萬字
本書的主題是整個希臘倫理學歷史,包括悲劇,史詩,前蘇格拉底哲學,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希臘化羅馬的伊壁鳩魯、斯多亞哲學、懷疑論、普魯塔克等,內容較為齊備,涉及廣泛。本書在學術上建立在對中外研究文獻的扎實的考察分析上,同時提出自己的一系列倫理學觀點,包括道德的四個維度體系和價值的一階與二階關系等等,從而使得對各個倫理學家的討論富于深度和一致。此書在寫作上注意生動性和可讀性結合,凸顯古典時代的倫理學與生活緊密相關的特點,而非現代倫理學那么抽象化,相信會擁有廣泛的讀者群。
包利民 ·倫理學 ·25萬字
本期主題是“笛卡爾的精靈”。主要探討近代著名哲學家笛卡爾的哲學思想。尤其是他的名作第一哲學沉思錄。笛卡爾是古典世界通往現代社會的重要人物,一向被視為現代性的前驅,本書從古今之爭的角度,探討笛卡爾思想的多面性:古典與現代、宗教與非宗教,等等。作者多為活躍在國際學術界的名家,內容豐富。中國傳統部分收入易學大家潘雨廷先生的《易學史入門》,該文具有重要意義。
劉小楓 陳少明 ·西方哲學 ·22.6萬字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以“三大批判”為主體的龐大而完整的主觀唯心主義體系,給哲學界帶來了一場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隆重推出的《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以普魯士王家科學院本(通稱“科學院版”)為底本,全部直接從德文譯出,原文為拉丁文的則直接從拉丁文譯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參考了各種已有的中文版本,同時也對一些術語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譯者以其在西方哲學、宗教學方面的深厚學養,以及十年如一日的苦心孤詣,對康德翻譯與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本卷包括康德前期重要著作如《活力的真正測算》、《一般自然史與天體理論》、《論火》、《形而上學認識各首要原則的新說明》等。
李秋零主編 ·經典著作 ·33.8萬字
本書首先擷取功利主義、康德主義及儒家美德倫理,提煉其倫理價值與公共行政的契合性,分別作為行政倫理之利益論、義務論和德性論基礎,并整合其為公共政策所依憑之“綜合倫理”。接著以中西官僚制為典型的公共組織類型,探討其在結構、文化和價值方面對行政人行為的影響,并分析行政人在其組織倫理困局中的可能出路。最后深入論證行政人的角色和責任,深度挖掘其責任之源,竭力凸顯行政人之公民角色定位、民主型人格及道德成熟之本土化特征。
王云萍 ·倫理學 ·27.8萬字
《理想國》是柏拉圖創作的哲學經典著作。本書借蘇格拉底與格勞孔、色拉敘馬霍斯、阿德曼托斯等人的對話,描述了一個理想國家的藍圖,還討論了諸多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比如正義、財產、教育、品德等。本書圍繞如何實現大多數人的幸福這一問題,討論絲絲入扣而親切有趣,細細品味,余香四溢。本書作為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一個源頭,震古爍今,是理解西方政治文化的之書。
(古希臘)柏拉圖 ·經典著作 ·20.8萬字
本書立足馬克思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基本理論,以不同社會形態中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關系的比較描述為基礎,對“人的現實”即特定社會時期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一致性關系問題予以研究。從學理層面探索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一致的實踐路徑,現實層面上對在“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推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金建萍 ·馬哲 ·23.1萬字
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是先秦思想家老子的故里,是中國道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渦陽縣委縣政府與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合作舉辦了“中國渦陽老子道文化國際學術論壇”,并精選部分學術論壇上發表的論文,編為《老子道文化研究》,以學術研討的形式弘揚傳統文化。本輯為創刊號,收錄了14篇文章,主要涉及老子和道家思想、道家經典解讀、道教與社會,以及道家歷史文獻文本考證等幾方面內容。
何建明主編 ·中國哲學 ·22.9萬字
本書是馮契的兩種著作——《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展》和《中國近代哲學的革命進程》的縮編本。雖是縮寫,但不是簡單的縮寫,還加入了陳衛平先生的思考心得。全書運用哲學史和哲學相統一的研究方法,系統梳理了中國哲學發展的脈絡,介紹了從遠古夏商西周時期到元明清近現代時期中國有代表性的哲學思想及其代表人物,為讀者展現了從古至今中國哲學思想的淵源與發展。
馮契 ·中國哲學 ·34.2萬字
本文主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柯布的生態思想作了較為全面的研究:生態理論方面涵蓋了柯布的生態神學、生態哲學、生態倫理等;生態實踐方面則主要探討了柯布的生態經濟學、生態農業和生態城市。書中第五、第六章分別將柯布的過程生態思想與生態女權主義、中國的儒家、另一位著名的生態神學家莫爾特曼以及深層生態學進行比較研究,以期通過比較來闡明他們的異同點、優缺點,加深對過程生態思想的較全面理解。最后闡述了柯布的過程生態思想所遇到的主要挑戰及柯布本人和懷特海派(Whiteheadian)的回應。
柯進華 ·理論流派 ·20.7萬字
本書立足《新唯識論》在近現代中國哲學發展歷程中的曲折際遇,深入剖析了熊十力在本體論、心性論、方法論、修養論等層面所進行的儒佛會通的理論建構嘗試,特別闡發他以唯識學反思儒家傳統的思想特色、致思路向及其對現代新儒家的影響,從而彰顯《新唯識論》獨特的學術價值和思想意義。
黃敏 ·理論流派 ·25.7萬字
近年來,人工智能發展非常迅速,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它必然會強烈沖擊并深刻變革人類既有的生活模式。實際上,除技術問題外,人工智能的邏輯基礎和倫理基礎與哲學之間的關系也十分密切。有鑒于此,本書從與人工智能緊密相關的哲學問題入手,關注如下話題:強人工智能是否可能;近代唯理論和經驗論爭論對于人工智能的影響;蘇聯、日本及歐盟在人工智能發展歷程中的哲學教訓;航空器自動駕駛背后的哲學難題;軍用機器人的倫理是非;儒家與人工智能等。作者從邏輯架構和歷史經驗出發,展望了未來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相應的社會和倫理影響。
徐英瑾 ·知識讀物 ·21.5萬字
本書分為十章,從作者的奮斗歷程、創業經歷、對未來的暢想等方面,寫出了自己對生活和事業的觀點和態度,也可以讀出一個策劃人的語錄,讀出一個奮斗者的心路。激發青年讀者對事業的熱情和積極性,激勵其成長和進步。
張默聞 ·倫理學 ·24.3萬字
本書以一問一答的形式為讀者展示充滿智慧的中外哲學大家、源遠流長的哲學流派、晦澀難懂的哲學概念、發人深省的哲學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學名著、綿延不絕的哲學斗爭、異彩紛呈的哲學學說和令人津津樂道的哲人軼事。讓讀者輕松領略哲學的魅力與智慧。
雅瑟 楊麗麗 ·經典著作 ·40萬字
1.《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全書共分九個章節,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愛、快樂、幸福、智慧、情緒為主題,教我們如何對待生命中的困惑與迷茫,增強面對世事無常的內在力量。2.《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有人問佛陀,你今生得到了什么呢?佛陀說:“我今生什么都沒得到,我失去的只是我的無知。”沒有什么比失去無知更讓人安心、歡喜。如果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越早失去無知,越來越多的時候失去無知,我們就能享受得到佛陀的加持,改變“一切是常,一切都不會變”的執著,終于懂得“無常,就是無限的可能性”,從此不再盲沖瞎撞,開始勇猛精進,把無常變為奇跡,把充滿缺陷的人生轉為圓滿。也從此,活得歡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3.《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3》:本書是這一系列的完結篇,加措活佛在書中對于學會放下后,人生如何精進等問題給出了暖心開示。全書共分七個章節,以自我、內在、逆境、情緒、相處、快樂、生活為主題,詳細講述了我們在遇到人生種種困頓、挫折、痛苦時,如何有效地實現自我、突破自我,活出生命美好的樣子。
加措 ·知識讀物 ·27.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