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匯集了從公元前15世紀至當代100多場經典戰役,再現了3500多年中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和地區所經歷的血與火的洗禮,以時間為順序,將漫長的世界戰爭史具象化,幫助讀者在短時間內掌握重點、理清思路。對每場戰役,都詳細敘述其爆發的背景,全面講解戰役的過程,重點介紹戰爭雙方在戰役中的軍隊部署、戰術運用、指揮得失,并對戰役的影響進行分析和總結。希望通過對本書的閱讀,能使人們對人類社會所發生過的那些經典戰役更為熟知,并加深認識。
張卉妍 ·軍事史 ·24.2萬字
《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10:從德黑蘭到羅馬》忠實地記錄了二戰后期,在結束意大利戰事之后,各盟國之間審時度勢、密切配合,精心擬定了向納粹德國展開總攻的最終戰略。從德黑蘭到羅馬,各盟國首腦相繼進行了一系列緊湊而富有成效的會晤,推動了戰爭的最后勝利,也大致確定了戰后世界版圖的劃分。與此同時,在南斯拉夫、希臘及緬甸等地,戰爭仍然在艱難地繼續,然而,勝利的曙光已經初現天際。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5.7萬字
本書以翔實的史料,紀實文學的手法描寫了秦基偉將軍馳騁沙場,九死一生的革命經歷和鐵骨錚錚、英雄柔腸的人格魅力,紕漏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
徐貴祥 ·軍事史 ·24.1萬字
首度公開51區真實秘史!51區,是美國政府從未承認其存在的軍事禁地。很多人以為51區的命名出于隨機,實際上它與1947年羅斯威爾墜毀飛碟的殘骸有關。機艙內印著一行從未對外公開的文字,殘骸旁還有幾具畸形尸體,它們是外星人還是飛行員?安妮對此深入調查,竟然牽扯出第三種觸目驚心的答案……雅各布森通過深入調查,首度披露51區秘史。二戰后,美蘇大肆掠奪前納粹科學家,為何德國工程師霍頓兄弟是關鍵獵物?51區竟與古巴導彈危機有著極深的淵源?將二者聯系起來的竟是領先時代40年、驚世駭俗的新型飛機?1969年以前,每九架美軍飛機就有一架被蘇聯米格戰斗機擊落,讓美軍聞風喪膽的米格-23緣何出現在51區的跑道上?21世紀的高空偵察成了無人機的天下,但技術的高速發展緣何又給五角大樓和中情局帶來新的“有害問題”?無疑,51區已經變成一個舉世矚目的符號。經由此書,嚴守60年的國家機密就此炸開……
(美)安妮·雅各布森 ·軍事史 ·29.7萬字
忠實地記錄了二戰后期,在結束意大利戰事之后,各盟國之間審時度勢、密切配合,精心擬定了向納粹德國展開總攻的最終戰略。從德黑蘭到羅馬,各盟國首腦相繼進行了一系列緊湊而富有成效的會晤,推動了戰爭的最后勝利,也大致確定了戰后世界版圖的劃分。與此同時,在南斯拉夫、希臘及緬甸等地,戰爭仍然在艱難地繼續,然而,勝利的曙光已經初現天際。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0.4萬字
主要記述了從1944年6月6日美英部隊在諾曼底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登陸戰,到1944年底軸心國軍隊節節敗退,盟軍勢如破竹解放歐洲的全過程。盟軍由諾曼底向巴黎挺進,蘇聯在巴爾干的大勝以及攻克意大利,這些戰役的成功使歐洲迎來了最終的勝利。作者在書中還敏銳地觀察到戰后英、美、蘇幾個大國在劃分世界版圖過程中的利益紛爭。全書語言緊湊,內容詳實,讀者在字里行間就能體會到二戰末期同盟國壓倒性的“勝利浪潮”。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39.3萬字
在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戰役中,志愿軍一八〇師陷入重重圍困,傷亡慘重,數千將士被俘。師長鄭其貴由此成為志愿軍第一敗將,彭德懷聲稱要槍斃了他;毛澤東也親自過問此事。這支敗得極為慘烈的部隊,甚至成為解放軍戰斗史上有名的失敗案例。“全師覆滅”“軍旗被繳”“師長被槍斃”……傳言不斷,迷霧重重,真相到底如何?本書通過對健在的一八〇師老兵采訪,全面展示志愿軍一八〇師在第五次戰役中慘烈的實際戰況,探討了一八〇師失利的真正原因,顛覆了長期流行于民間關于一八〇師的種種不實傳言和對抗美援朝戰爭的傳統敘事,帶人們走入最為真實的朝鮮戰場。對那些為了信仰和民族而浴血的老兵,即使他們曾遭受失敗,仍不妨礙我們對他們深深的敬意。
關捷 關霄漢 ·軍事史 ·20.6萬字
威廉·麥克尼爾在《競逐富強》這部集軍事、技術和社會于一體的歷史巨著中,致力于探索人類在上一個千年的跌宕起伏,并追溯我們其來有自的發展路徑,讓我們看清世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當今不得不面對的可怕窘境。本書首先從約公元前3500年人類開始在美索不達米亞使用青銅武器和盔甲說起,談到前1800年武器變革,前1000年出現職業軍隊。然后分十章重點敘述了在公元1000年后世界東西方主要國家工業進步、武器制造、政府管理、社會秩序演變,歐洲人戰爭業務、戰爭技藝的提高,暴力官僚化帶來的壓力,法國政治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對軍事的影響,簡述了20世紀的世界大戰特別是1945年以來的美蘇軍備競賽和計劃經濟。本書的核心論點是:自11世紀出現的世界范圍的商業轉型導致了軍事行動日益屈從于市場力量的調遣和統治者的指令。麥克尼爾認為,只是到了我們這個時代,計劃經濟才開始取代市場力量對大規模人力活動的操縱。本書直面公元1000年來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其中的發現、假說和廣博的學識足以令讀者重新審視我們這個時代,為我們未來更明智的決策提供堅實的理據。
(美)威廉·麥克尼爾 ·軍事史 ·28.9萬字
阿姆斯特朗公司位于英格蘭北部的紐卡斯爾市的泰恩河畔,晚晴時期,它是清朝中國海軍軍艦重要的設計、制造廠家。本書以大量保存于英國各機構的檔案為基礎,以當年引進的各型號軍艦為經,以清朝中國各級機構和官員的相關活動為緯,詳細敘述了清朝中國海軍建設過程中從戰艦型號的設計、修改、確定到如何接引戰艦回國、戰艦的服役、戰斗經過直至最后結局的歷史過程。
張黎源 ·軍事史 ·48.4萬字
歷史寫作的巔峰,銷售累計超過2000萬冊的全球超級暢銷書,震撼36國讀者心靈的史詩巨作,不讀“二戰史詩三部曲”,就等于不了解二戰!這不是軍事史,而是人的故事。著名歷史作家、戰地記者瑞恩不僅是戰爭的親歷者,也是戰爭的研究者。二戰后,他歷時30年尋訪幸存者,在大量的口述材料、文件檔案的基礎上,運用獨創的“新聞與歷史寫作”手法,真實再現了20世紀最大規模全球沖突中的三場經典戰役。全書讀來,沒有宏大的概念,沒有抽象的臉譜,只有鮮活的人物和細節。打開這本書,你能看到隆美爾焦灼的神情,能聞到戰場上濃濃硝煙味,能感受得到戰斗中士兵的恐懼……太特么真實了。原來,這才是戰爭!
(美)科尼利厄斯·瑞恩 ·軍事史 ·38.9萬字
在中國古代,君臣關系處于治理體系的中心,而詔策與奏疏則是治理能力優劣的集中反映。本書的研究向人們展示出漢代詔策、奏疏的生動面貌與獨特地位:內容博大精深、形式豐富多彩、文筆雄健典雅。這是中國詔策與奏疏走向成熟定型的時代,為后世君臣的交流與互動確立了寶貴的經驗與教訓。首先,漢代的詔策奏疏或可成為當代中國如何審時度勢吸取外來先進文化與傳統優秀文化的典范。漢代吸取秦代唯法至上、獨尊法術的治理方式,在早期試行了休養生息、謙和守成的“黃老之治”,造成了文景之治的一度繁榮,但是董仲舒看出了其中蘊藏的與高度中央集權相悖的文化危機,漢武帝采納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在中國歷史上開創了“尚法尊儒”并穩定2000年之久的文化格局與治理方式。其次,漢代的詔策奏疏可為中國當代邊患的“戰”、“和”互補戰略提供啟示。本書所列的漢代詔策與奏疏向人們清楚地顯示了漢代應對匈奴及南越邊患的兩手策略,其征戰詔策以漢武帝最多,不少詔策義正詞嚴,道出了反抗侵略的微言大義,如《欲伐匈奴詔》:“朕飾子女以配單于,幣帛文錦,賂之甚厚。單于待命加嫚,侵盜無已,邊境數驚,朕甚閔之。今欲舉兵攻之。”《益封衛青》詔:“匈奴逆天理,亂人倫,暴長虐老,以盜竊為務,行詐諸蠻夷,造謀籍兵,數為邊害。故興師遣將,以征厥罪。”在征討打擊之外,也有不少涉及和親、禮待、防守等和平方式的詔策奏疏,如漢宣帝的《以客禮待單于詔》:“蓋聞五帝三王教化所不施,不及以政。今匈奴單于稱北蕃,朝正朔,朕之不逮,德不能弘覆。其以客禮待之,令單于位在諸侯王上,贊謁稱臣而不名。”而諸侯王及大臣這方面的奏疏更多,如淮南王劉安的《上書諫伐南越》,韓安國的《匈奴和親議》,董仲舒的《論御匈奴》,主父偃的《上書諫伐匈奴》,等等。這些或可成為當代中國處理周邊關系的借鑒。
王娜 ·軍事史 ·23.6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軸,講述19世紀初至20世紀初這一個世紀里,日本從閉關鎖國到被迫國門,從明治維新到發動日俄戰爭的整個崛起、擴張過程。著重闡述了在這個風云變幻的百年里日本的歷史進程、軍事變革、陸軍與海軍的組織形式、裝備的武器以及發動的歷次戰爭。
潘越 ·軍事史 ·20.3萬字
“二戰史詩三部曲”包括《最長的一天:1944諾曼底登陸》《遙遠的橋:1944市場花園行動》《最后一役:1945柏林戰役》,是著名歷史作家、戰地記者科尼利厄斯·瑞恩在親歷二戰后歷時近30年創作完成的史詩級巨著,通過二戰期間的三場決定性戰役,生動再現了那些決定世界命運的偉大歷史時刻。在《最后一役》中,一方面是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另一方面卻是柏林平民尤其是女性所經受的夢魘般的厄運。與他的另外兩本書一樣,瑞恩深入到軍事和政治層面的內核,探討了生存這個更為直接的問題。正如作者所說,在這段黑暗歲月里,“吃飯比愛更重要,躲藏比戰斗更有尊嚴,忍受比贏得勝利在軍事上更正確”。對戰爭以及戰爭深淵中個體生存與命運的深刻書寫,使得這本書成為“論述戰爭的最為不朽的著作之一”。《最后一役》講述的是平民和士兵的故事,是戰爭深淵中人的故事,是在殘酷世界中人性黑暗和光輝的故事。這些故事值得我們世世代代銘記。
(美)科尼利厄斯·瑞恩 ·軍事史 ·32.5萬字
普利策獎獲獎作品,非虛構寫作的至高典范,歷史敘事的盡美極則。該書以1588年英西大海戰為核心,詳細描繪了無敵艦隊戰役的背景、過程及其對歐洲歷史的深遠影響。不僅有對宏大戰役的精彩描寫,還有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細膩刻畫,通過豐富的史料和生動的敘述,展現當時歐洲各國錯綜復雜的政治關系、軍事戰略以及關鍵人物的命運。
(美)加勒特·馬丁利 ·軍事史 ·28.5萬字
1943年6月至12月,盟軍合力攻克西西里島、迫使墨索里尼垮臺,從而進一步收緊對納粹德國的包圍圈。而隨著戰爭形勢的逐漸明朗,二戰后國際秩序的雛形初步形成。追蹤再現了盟軍戰勝意大利的全過程,觸及了美英法等盟國之間復雜而微妙的關系。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5.4萬字
美國海軍五星上將回憶錄,二戰美軍戰略規劃及決策的權威著作。威廉·丹尼爾·萊希,美國海軍五星上將。美國參加二戰后,擔任新設置的總統參謀長職務并主持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是事實上的第一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參與了二戰時期盟軍的一系列重大軍事決策。1944年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獲五星上將軍銜的軍官。《身歷其境》是萊希將軍的回憶錄,根據其日記整理撰寫而成,是研究美國在二戰期間戰略規劃和決策過程的一部權威著作。書中極為詳盡地記錄了萊希主持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英美聯合參謀長會議和參加盟國最高級政治會議的情況,極具史料價值。
(美)威廉·丹尼爾·萊希 ·軍事史 ·44.7萬字
喬良將軍、王湘穗教授聯袂推薦!戴旭、薩蘇、方軍傾情作序!被廣大軍迷追捧,全面揭開朝鮮戰爭臺前幕后隱秘歷史的必讀書。本書是一部全景式再現朝鮮戰爭歷史命運的經典作品,以恢宏的氣勢、凝練的語言、多維度的視角記述和分析了朝鮮戰爭成因、決策過程、五次戰役及板門店停戰談判等重大事件,包括戰前國際國內形勢、重要戰役戰況、雙方將帥決策過程及這場戰爭中涌現的堪稱“軍神”級人物,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同時,本書通過翔實的史料全面揭開朝鮮戰爭臺前幕后的諸多歷史真相,如中美蘇朝最高領導層的博弈較量,朝鮮人民軍南征的真相,中國出兵朝鮮真相,中美軍戰力真實對比,蘇聯對華軍援、空軍參戰的內幕,志愿軍戰俘的真實境遇,板門店談判過程等等,破除了有關朝鮮戰爭的種種迷思與誤解,非常真實出彩。本書曾被廣大軍迷譽為朝鮮戰爭題材國內品質扛鼎的作品,暢銷近30萬冊,本版在原有精彩內容基礎上,新增了百余幅朝鮮戰爭歷史照片,給讀者以極強的代入感。
李峰 ·軍事史 ·46.4萬字
《抗美援朝記》是中國軍史專家傾心奉獻的普及讀物,對于人們正確認識和評價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有著重要的意義。作者依據所掌握的珍貴歷史檔案,以平實的筆觸客觀再現了抗美援朝重大決策、重要部署,再現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的戰略思維、指揮藝術和崇高風范,再現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指戰員以不畏強敵、敢打必勝的英雄氣概所創造的戰爭奇跡,再現了志愿軍官兵的英雄群像和全國人民全力支援最可愛的人、一切為了前線、為了勝利的感人事跡。
郭志剛 齊德學等 ·軍事史 ·36.6萬字
《東線》系列叢書,由著名軍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寫。它全面而詳細地講述了二戰中蘇德戰爭的整個過程。《東線:從哈爾科夫到庫爾斯克》講述了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后,從1943年初到當年夏天,蘇德戰場南部的戰爭進程。1943年初,德軍在東線南部遭受連續慘敗,直到在哈爾科夫反擊之后才穩住陣腳。蘇德戰場因此迎來較長的平靜時期。而隨著戰局的改觀,交戰雙方都在考慮以何種方式結束戰爭。因此需要一次戰役來檢驗新的力量對比。1943年夏季,德軍集中了龐大的裝甲部隊,在庫爾斯克發動了蘇德戰爭中的最后一次戰略進攻,但很快失敗。紅軍乘機收復了哈爾科夫和奧廖爾地區。
朱世巍 ·軍事史 ·21.5萬字
本書論述了福建本地在抗日戰爭時期,在前線兵源不足時,福建地方兵役機構嚴格執行政策,落實兵員動員宣傳工作,積極征兵,為前線充補大量兵員,也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全書分為六個部分,分別是緒論、福建兵員動員的背景與有利條件、福建兵員動員的法規體系與組織機構、福建兵員動員的準備,以及重點描述了福建兵員動員的具體實施情況及兵員動員的成效與影響。
蘭雪花 ·軍事史 ·23.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