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95年是中國發展,城市發展最快的95年,歷史遺跡在城市空間重構進程中舊貌換新顏,變化巨大。作者組織了黨史研究者、攝影家歷時半年,重走中國共產黨創立之路,探訪創黨的革命遺址遺跡,從北京、上海、長沙、武漢、濟南、廣州等城市以及法國、日本等地相關遺址遺跡上千幅圖片中精選300幅圖片,通過圖像,串聯起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的重要遺址遺跡,勾勒了從五四運動至中共一大召開期間中國共產黨的創立歷程,撫今追昔,通過今昔對照,實現對激情歲月的歷史穿越,實現精神之旅的再出發。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國史 ·1.1萬字
《中國近代史》分為五個部分,包括中國近代史講義、中國近世史前編、中國近百年史概說、中國近世文化史補編和日俄戰爭。前三個部分內容基本上一致,都是就同一內容作者在不同時期的講義集結而成;后兩部分則是就前一部分在某些領域的進一步深化詳解。多角度闡釋了近代中國的百年歷史,意義深遠。
呂思勉 ·中國史 ·28.6萬字
《梅州市梅縣區革命老區發展史》是《廣東省革命老區發展史》叢書的一種。本套《叢書》集中體現了當地老區人民革命斗爭史,注重突出老區革命精神和光榮傳統的弘揚和宣傳,促進老區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圖書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做到歷史的真實性、事件的準確性與內容的可讀性相統一,對推動老區脫貧攻堅,振興發展具有實用性和參閱價值。《梅州市梅縣區革命老區發展史》主要內容有:老區區域和革命老區概況,以及挖掘了老區在土改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的歷史情況,同時也講述了革命老區的建設發展歷程,還附錄有革命歷史文獻資料。
《梅州市梅縣區革命老區發展史》編委會 ·中國史 ·21.3萬字
此書涵蓋整個新界租期百年的歷史,是作者幾十年來研究新界及其原居民的成果。此書致力提供關于這個迷人地區的概述,既揭示內情底蘊,又包含廣泛知識,為新界歷史的研究奠下基礎。
許舒(James Hayes) ·中國史 ·20.4萬字
本書收錄了不同作者的回憶性文章三十余篇,以當事人的親歷、親見、親聞,再現了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使廣大讀者重溫歷史,牢記深重災難,發揚愛國主義精神,致力振興中華,勵精圖治,感恩和平,我社決定將此書納入我社“文史資料百部經典文庫”進行重新包裝、修訂再版,既是對中華兒女勿忘國恥的提醒,也是對歷史真相的還原,具有非同尋常的社會效益。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中國史 ·11.2萬字
《民國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專刊,主要刊載關于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相關史實與理論的研究文章。現為CSSCI來源集刊。本輯為總第35輯,共收錄了16篇文章,分為“民國政治與外交”“民國經濟與生活”“民國教育”“學術綜述”四個欄目。
朱慶葆主編 ·中國史 ·22萬字
本畫冊的幾位編者均為香港歷史明信片的收藏家。他們從大量的藏品中,精選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共一百五十多幀香港歷史明信片成書出版,以饗讀者,實為一件難得的好事。編者對書的內容悉心安排,簡要而生動地紀錄了近半個世紀香港外貌與社會的變遷,是不可多得的既具欣賞價值,又具參考價值的畫冊。
唐卓敏 ·中國史 ·1.8萬字
以24場戰役,講述兩漢四百年的風云變幻!以24場交鋒,揭露沙場之上廟堂之中那些被歷史迷霧掩蓋的真相!有明顯優勢的劉邦為何會被圍困在白登山?漢武帝時代,漢軍騎兵橫掃匈奴的法寶是什么?為何漢武帝親手選中的霍光,敢冒險廢掉皇帝?為何上臺前受萬民擁護的王莽,上臺后卻遭萬民唾棄?昆陽之戰的真的有隕石幫劉秀殺敵嗎?為何年輕時誅滅權臣的漢桓帝,卻縱容宦官掌權?
渤海小吏 ·中國史 ·22.1萬字
本書以《史記》和《漢書》等史料為基礎,結合大量考古發掘和實證研究,對秦漢時期的史實進行了較為完整的敘述和簡明扼要的評論。作者不僅介紹了秦漢時期豐富有趣的歷史知識,而且注重從不同的角度啟發讀者對這段歷史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由于實證的研究方法及詳細考證,本書可謂是歷久彌新,是普及秦漢歷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著作。
(日)日比野丈夫編著 ·中國史 ·16.9萬字
本書借助大量圖文資料,從歷史淵源、藝術特征、代表性劇目和著名藝術家等方面,系統而生動地向讀者展示了柳子戲的形成、發展和現狀。通過閱讀本書,人們能全面了解柳子戲,從而重新認識并更加喜愛、關注這一劇種,使它盡快擺脫“鮮為人知”的局面,這也正是作者的初衷與使命。
劉元貞 ·中國史 ·5.5萬字
中國女性從秦迄清兩千多年間,在經學歷史上是否沒有一人可登經師之席?在史學領域中是否有班超堪冠史家之名?她們又如何訓課子女、啟迪后代?本書篇章是作者多年來爬梳文獻、鉆研央料的學術成果,信為中國女性史研究補苴罅漏之作。全書分為通論及專論兩部分,對古代女性之治學與課子情況詳加論述,從而展示中國歷史文化中女性跋涉的足跡。
劉詠聰 ·中國史 ·26萬字
《歷史大變局:形塑中國三千年》是龔鵬程教授主編的一部特殊的中國歷史讀物,全書收錄歷代經典文章139篇,按照縱向的時間順序,全面展現了中國歷史的發展軌跡。書中收錄的文章,起于堯舜,終于孫中山先生過世,可分為改變了歷史的文章和標記了歷史改變的文章。中國的歷史因這些文章改變了命運,而這些文章不僅記載了歷史,也解釋了歷史,更直接形塑了中國,是歷史變動的直接證詞。全書依照簡介、原點、譯文、背景說明、影響五大塊解析相關文章,條分縷析。該書分三冊出版,本冊為該書中冊,主要收錄了從唐中期到明初的文章。
龔鵬程主編 ·中國史 ·21.9萬字
2018年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最強盛的唐朝建立1400周年,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唐人”“唐風”“唐藝”甚至“唐裝”作為大國盛世的印記,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引為自豪。本書是作者唐史研究的總結匯集,著重梳理了唐史中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現象及焦點問題。
葛承雍 ·中國史 ·27.1萬字
本書以“宋學”為核心,深入探討了宋學產生的時代背景及發展的各個階段,揭示了宋學若干重大主題和以議論精神為主的宋學基本精神,論述了宋學與宗教哲學、文學藝術以及科學技術等等北宋文化各層面之間的相互關系,展現了北宋社會文化中無所不在的宋學及其時代精神。作者博通文史,淹貫群書,在宏大的文化史架構之下,細致耐讀的考證隨處可見。既是宋史研究的典范之作,又可作為了解宋代文化的入門讀物。
陳植鍔 ·中國史 ·33.9萬字
《超有趣的中國史》系列是皇帝群聊中國歷史的完整版,真正做到了將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挨個拉入群聊。每當有新皇帝進群,群里就會圍繞他展開一輪妙趣橫生的大討論,通過這種歡樂好玩的對話,把每個皇帝在位時期內的個人政績、歷史事件、名人軼事、文學藝術等都聊全了、聊透了。中國歷史上的所有皇帝依次出場,無縫鏈接中國各個朝代。在皇帝們紛紛現身說史的群聊中,權力的更迭、文明的興衰不再神秘遙遠,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也清晰完整地呈現出來。一千個人有一千種讀史方式,而這一次我們是聊著天讀完的。
歷史氪 ·中國史 ·259字
本書以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定于2013年籌辦國際漢學大會期間征集的海內外著名專家的論文為基礎,從《世界漢學》前四期選錄部分文章,共60余篇,匯輯編選而成。全書集中國、美國、法國、德國、英國、比利時等多國漢學家的學術成果于一身,內容涉及對漢學研究觀念、方法和范式的反思,漢學研究學術史的梳理、前景展望,各國漢學流派、漢學機構研究成果,著名漢學家的學術傳記,對傳統中國歷史經驗的總結,對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重構的探討,等等。
王文章主編 ·中國史 ·71.1萬字
結合歷代關鍵文物、重大事件、史家觀點、思維導圖等內容結構,按時間脈絡清晰展現中國歷史文化精粹,以簡練故事呈現中國古人的卓越智慧。集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于一體,涵蓋人們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常用的歷史知識。
桑宜川主編 ·中國史 ·15.1萬字
本書為“蔡東藩說中國史”的明史通俗演義,上下冊共一百回,從明朝建立、永樂盛世,到仁宣之治、土木之變,再到內亂不斷、北虜南倭,最后萬歷怠政、思宗失國,精彩演繹了朱元璋參加起義軍到明思宗殉國270多年的興亡歷程,重現了這一時期幾經分合、治亂相雜的歷史畫面。作者博采正史,間取稗官野乘,敘述平實流暢、有條不紊;自評自注,語言風趣,情理兼備。翻閱本書,如同一幅明朝的歷史畫卷緩緩展于眼前,時而金戈鐵馬,時而溫柔繾綣,時而內亂紛爭,時而忠奸博弈……讓人目不暇接,感慨萬千。
蔡東藩 ·中國史 ·27萬字
從時間上看,中國古代武術主要是指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三個時期的武術活動和與武術相關的一些活動形式和內容。中國古代武術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表現出不同的發展特征,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其內涵不斷充實,形式愈加豐富。本書通過敘述中國古代武術的發展概況及運動技法如拳術、刀術、槍法、劍法、棍法等的特點及流派,全面展示了中國古代武術的發展脈絡及傳統武術項目的基本技法,對系統了解中國古代武術的歷史狀況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喬鳳杰 馮宏鵬 肖亞康 王剛 ·中國史 ·17.2萬字
中西區,香港的商業與金融命脈。經過百多年光陰的洗禮,繁華依舊。那些往年今日的比照,再三展示著傳統與現代混雜的商機與活力。從山頂出發,著名收藏家鄭寶鴻以珍貴舊圖片,再配以同一角度的現貌近照,為中西區的今昔作出對比,帶領讀者漫步大道、流連街角,感受殘留至今的昔日人情。全書分為中環、皇后大道中及橫街、德輔道中及海旁、上環和西區五個部分,除了大家熟悉的荷李活道、皇后大道中、德輔道中等貫通中西區的主要干道外,本書亦沒有忽略一條條充滿傳統風情的橫街窄巷。書中共約一百組新舊照片,攝影年份跨越一個世紀,組合出由英治時期開始香港中西區的變遷故事,也重現了二十世紀初、中期的昔日香港面貌。
鄭寶鴻編著 ·中國史 ·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