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從浦東開發的百年夢想談起,用精煉的文字和百余幅精美圖片再現了一個而立之年、生機勃勃的浦東如何一路走來。全書包括“國家戰略時代使命”“高起點規劃高標準開發”“浦東的速度浦東的高度”“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而興”“推動轉型升級開拓發展空間”“現代化城區高品質生活”“自貿試驗區開放新窗口”“核心承載區科創新高地”八個部分,以翔實的材料和生動的事例,展示了在黨中央和上海市委堅強領導下,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年的光輝歷程與舉世矚目的成就。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國史 ·17.5萬字
清水江岸,有一個名叫“苗北”的寨子。明清以降,其作為“皇木”的輸送地,被零碎地記載在正史里。或許人們對她的了解不只是“皇木”,還有那與“改姓”“破姓開親”“定俗垂后”等重大歷史事件相勾連的有關房族與姻親之間不斷轉換為“他者”的歷史過程,以及在這個歷史結構中孕育出的帶有江湖韻味的神話情感故事。關于這一切,她愿用極美的契約文字和展演形式,將其呈現給想讀懂她心思的人。
劉彥 ·地方史志 ·18.4萬字
《史與物》所及一九○九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中國學者和學術機構等寫給法國漢學家伯希和的三十八封信,以及與此相關的十三個附件,是為研究過去兩個多世紀以來,中國近現代學術的起源以及覆蓋歐亞大陸的思想遷徙和運動所收集的相關史料,和基于這些史料的研究擴展。該書對漢學、國學、漢學與國學相遇的概要式回顧,將作為把這些珍貴信件回置到當時場景的背景表述;而史與物,則是編著者對信件,和信件可供回溯的中國人文社科知識體初建期學術盛況和中外學術互動的分析與展示。
祖艷馥 (西)達西婭·維埃荷-羅斯 ·史學理論 ·5.6萬字
曾親歷南京大屠殺的英國記者田伯烈說:“日軍占領南京后,日本報紙上很少記載,或者簡直可以說沒有什么記載。翻閱日本出版的英文報紙,關于日軍在南京及其他城市的種種暴行,也看不出什么痕跡。日本報紙卻想把南京粉飾成為太平的地方。”他曾將所見所聞的日軍暴行,擬成電鎬拍發孟卻斯德導報,不料被日方扣留。后來他才決定進一步搜集文件憑據,以證明所發電鎬的真實性,當他根據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的文書、通訊及個人日記、信函等獲得許多確鑿的憑據后,“發覺事態之慘,殊出人意表”,于是寫成此書,將事實公諸于世。本書第一次向世人報道了日軍在南京制造大屠殺的真相,痛斥日軍制造了“現代史上破天荒的殘暴紀錄”。
(英)田伯烈 ·民族史 ·10.6萬字
一部輕松好看的真實三國故事。小故事連綴大故事,歷史規律貫穿其中,細節處生動,壯闊處恢宏,讓讀《三國演義》覺得疲憊、看三國史論覺得繁瑣的讀者們,在輕松有趣中領略一部不走偏門、敘事透徹的三國史。歷史方家寫三國,寫規律,寫探微;熱血作者寫三國,寫戰紀,寫陣仗。而本書重在寫三國,寫人性,寫情懷,能讓讀者為曹老板的志氣而嘆惜,為諸葛丞相的心懷而傾慕,為周公瑾的炫亮而驚艷,為陸大都督的悲涼而心疼……總之,用一句概括就是:輕松說故事,深入挖人性。
劉雅茹 ·普及讀物 ·17.2萬字
本書是日本講談社“中國的歷史”系列“清末·中華民國”一卷。本卷作者將19世紀中葉到1936年為止作為一個時代進行敘述,把此階段的歷史歸結為“復興中華的嘗試”。作者指出,中國存在地方文化的差異與聯系,嘗試“以南方邊地吹來的新時代之風的視角”來重新認識這一時代。他認為,洪秀全、孫中山以及后繼者蔣介石等本書中的出場人物,皆以南方邊地為出發點,后來北伐作戰。從南方農村根據地興起的毛澤東的邊區革命也是朝著黃土高原的延安一路撒下了新時代的種子。雖然全書基本上還是以政治史的敘述為主要線索,但作者仍注意到對文化予以特別的關注,用較多的筆墨描寫了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為我們理解中國近代史提供了一個新的讀本。
(日)菊池秀明 ·中國史 ·19.1萬字
在《美國的故事》中,作者以其淵博的學識,簡潔、流暢的筆觸敘述了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至20世紀30年代在北美大陸上的風云變幻。對美利堅合眾國的形成、誕生和發展敘述頗詳。對歷史事件,西方文明、科技發明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美國的政治生活都有祥盡的闡述,內容豐富、資料翔實、涉及范圍廣泛、知識量大,非一般美國歷史書籍所能及。本書文筆生動、活潑,寫人述事,栩栩如生,不乏奇文妙語,讀來饒有趣味。
房龍 ·世界史 ·19.2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劉邦斬蛇舉義、張良得兵書、破釜沉舟、鴻門宴、暗渡陳倉、韓信背水一戰、霸王烏江自刎、冒頓興匈奴、漢高祖殺馬立誓、白登被圍、呂后執政、蕭規曹隨、張釋之執法如山、周亞夫平七國之亂、飛將軍李廣、衛青霍去病威震匈奴等內容。
李楠編著 ·中國史 ·5.5萬字
作為漢代特殊的喪葬藝術品,漢畫像石經歷了三百余年的發展進程,其在藝術史與文化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漢畫像石雖存在空間分布上的差異與時間發展上的不均衡,但各地漢畫像石在題材內容與構圖形式上卻存在明顯的趨同性與程式化特征。基于這一認識,本書從整體上揭示了漢畫像石圖像藝術所具有的主題思想——漢代生死觀,并以魯南、蘇北、皖北、豫東一帶漢畫像石為例分析了其圖像藝術所展現的漢代生死觀的發展演變歷程,揭示了該地域漢畫像石所具有的重要史學價值。另外,“宇宙空間圖式”乃是貫穿于整個漢畫像石發展始末的一條重要線索。本書深入分析了這一圖式與漢畫像石圖像藝術主題思想之間的關系,并揭示了其所產生的文化淵源。
劉茜 ·文物考古 ·8.3萬字
考研政治名師徐濤《歷史的面孔》系列第二本。縱觀幾千年世界諸文明,從未有過似中華文明這般具有穩定性的,也罕有似中國人這般愛好穩定生活的。只要穩定,生活總是可以被解釋得非常美滿。然而,鴉片戰爭以后,滾滾而來的世界大勢砸碎了綿延已久的安穩,將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拽進了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之中。誠然,這是每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國家民族之大變局。但是,若我們將視角聚焦個體——大變局之中的一個個人、一個個家庭,我們會更加震撼于一段段鮮活的人生在變局之中是如何被拉扯的。站在變局發端的林則徐,從狀元郎到實業家的張謇,從家庭婦女到革命家的秋瑾,從立憲專家到共產黨員的楊度,從精通西學到捍衛傳統的辜鴻銘,從書齋走向曠野的建筑師林徽因,無不在變局之中掙扎迷惘、上下求索。歷史,終究是人物譜寫的歷史。而人格的力量足以穿透歲月,給后世以感召和激勵。成功者的榮耀固然可敬,而那些趟路者的艱辛歷程更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財富,值得年輕的讀者關注、參詳、借鑒。當我們陷入困頓和迷惘時,每每會回到歷史中,汲取先輩的智慧和力量,重新上路,去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
徐濤 ·中國史 ·10.3萬字
帶你深入探索中國古代的諸多謎團和歷史秘聞。從隋煬帝楊廣的死因之謎,到北魏太子拓跋晃的早逝之謎,再到慈禧太后的死亡陰謀論,本書通過詳實的史料和生動的敘述,為你揭開歷史真相。書中不僅呈現了權謀斗爭和愛恨情仇,還展現了古代社會的風俗民情與文化背景,讓你在趣味中了解歷史的復雜與深邃。無論是歷史愛好者還是普通讀者,都能在本書中找到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劉慕言 ·逸聞野史 ·11.2萬字
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戰爭過后,他們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日本的昭和時代充滿了激變,國家在戰前一步步邁向戰時體制,在戰時樹立國家總動員體制,在戰后初期飽受饑餓與貧困之苦,然后迎來奇跡般的經濟復興。那是日本遭遇挫敗又重新奮起的時代。日本大學教授古川隆久在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政治、經濟、外交、大眾文化的廣泛視角,遵循戰前、戰時、戰后的時間維度,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帶領讀者輕松俯瞰昭和時代的歷史全貌。昭和是尚未完結的過去,它留下的遺產至今仍然保持著影響力。這是一部權威學者將昭和激蕩的64年盡收其中的“決定版”。
(日)古川隆久 ·世界史 ·16.9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希伯萊文明的源起背景、獨特的民族、獨特的信仰、獨特的地域、迦南文化的影響、希伯萊文明進程、希伯萊民族的誕生、寄居埃及、摩西率眾出埃及等。
李劍橋 竭寶峰編著 ·普及讀物 ·3.7萬字
殷墟被譽為中國考古的圣地,殷墟考古九十年來,發現了豐富的殷商文化遺存,出土了大量陶質類文物,可分為普通陶器(或稱粗泥陶)、白陶、硬陶、原始瓷和釉陶等類。通過對包括陶質類文物在內的殷墟文化遺存的綜合研究,建立起了晚商文化的分期體系,可與《殷本紀》記載的、經殷墟卜辭中王譜訂正的商王世系大致對應。以研究殷墟文化的內部構成以及形成、變化為基礎,可進一步探討商文化、商文化與周邊青銅文化的關系以及人群的互動等問題。
牛世山 岳洪彬 岳占偉主編 ·文物考古 ·7.2萬字
這是一本獻給歷史愛好者的經典書。其中包含諸多荒謬往事,令人深思。本書講述了從周厲王姬胡的“弭謗”到清朝文字獄等歷史上的諸多荒謬往事,集中反映的是中國歷史上很多不為人知的陰暗丑惡的一面。書中所提到的中國歷史上令人震驚和發指的事情均非道聽途說,胡編亂造而來。它們絕大部分出自各個朝代的官修正史,包括“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鑒》,另外很少一部分出自一些史料價值較高的札記和筆記。在書中,筆者把這些人和事統稱為“歷史上不可理喻的片段”。閱讀本書,讀者會更加豐富所學的知識,更加了解祖國的歷史,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劉杰 ·普及讀物 ·16萬字
《哈里發國家的浮沉》內容始于610年伊斯蘭教的誕生,結束于1258年蒙古軍占領巴格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伊斯蘭文明的興起;二、哈里發國家的變遷;三、哈里發時代的中東經濟與社會生活;四、異彩紛呈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公元632年,伊斯蘭教的創立者穆罕默德逝世之后,穆斯林經過百年努力,建立起一個西起大西洋、東至帕米爾高原、北迄高加索、南達阿拉伯海和亞丁灣的龐大帝國,這就是哈里發國家。在“三洲五海”的宏大舞臺上,那些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等在歲月的磨礪中共同締造了光彩奪目的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它承前啟后,匯流東西,使人類文明之薪火得以續傳,使相互孤立之民族融通交流,為世界由分散走向統一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哈全安 周術情 ·普及讀物 ·14.6萬字
《古墓疑云》用不一樣的筆觸將中外考古中發生的趣聞逸事用一分鐘的時間為你講述,帶你穿越時空到達遙遠的國度,讓你零距離地感受古代的文明。
盛琳 ·文物考古 ·14.2萬字
本書是歐洲學界普遍認可的權威著作,講述了16世紀歐洲上半期復雜多變的歷史,以哈布斯堡和瓦盧瓦兩個王室爭奪意大利、角逐歐洲霸權為主線,以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蘇萊曼一世之間血雨腥風的戰爭、縱橫捭闔的外交斗爭為落腳點,夾雜著宗教改革、發現新大陸等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深刻解讀了國家權力與國際權力、君權與教權紛繁復雜、此消彼長的關系,非常值得一讀。
(英)阿瑟·亨利·約翰遜 ·世界史 ·18萬字
《南朝秘史》敘述自東晉以迄宋、齊、梁、陳200余年間的歷史,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讀者,本書值得一讀。作品情節大體符合史實,然宮闈密聞等細節部分則出自稗官野史或作者虛構。作者較多地描寫了宋武帝劉裕、齊高祖蕭道成、梁武帝蕭衍與陳武帝陳先四位創業君主,又以宋朝劉裕的事跡為多。
杜綱 ·普及讀物 ·19.8萬字
本套叢書記載了從神話傳說夏商西周——直到清末的歷史,采用手繪畫風和歷史圖片相結合的方式,選配近千張彩圖與珍貴文物照片,經過嚴謹考據,加上寫實技法表現歷史事件與人物裝扮,讓孩子身歷其境,借以傳達正確的歷史常識,更可豐富孩子的美感經驗。本書以孩子能懂的經驗、語言,講述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人、事、時、地、物,讓原本抽象難懂的觀念或復雜背景,變得生動活潑、逸趣橫生,給孩子樹立一個清晰的中國正史概念。
何孝榮主編 ·中國史 ·8.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