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先秦史》是呂思勉先生的“四部斷代史”之一,也是他斷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一部,代表了他最精華的學術成就。該書寫于20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呂先生對其也頗為重視,屢次修訂,并稱,論古史材料,古史年代,華夏起源及西遷,宦學制度等,自謂最佳。該書分十五專題論述先秦歷史,所引資料從神話傳說至考古資料,皆有引述,甚為詳贍。是其重要學術著作之一。
呂思勉 ·中國史 ·37.4萬字
本書是著名中國近現代史紀實作家關河五十州繼《一寸河山一寸血》《虎部隊》之后,再次解讀國民黨軍隊的一部力作。所謂“無川不成軍”,抗戰期間川軍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占全國抗日軍隊總數的五分之一!本書揭秘了國民黨軍川軍系的前世今生,以“四川王”劉湘的發跡史為軸,通過對20世紀初期四川軍閥混戰全景式的透視,展示了民國時期各路軍閥混戰之機謀權變、風起云涌。英雄熊克武、梟雄尹昌衡、奸雄胡景伊、川中呂布楊森、川版曹操劉文輝……群雄并起,征伐不休。人稱“劉莽子”的劉湘雖出身低微,卻氣貫長虹,矢志天下,這位蜀中“劉備”,到底有何異于群雄的質素,讓他笑到最后,制霸天府之國?當塵埃落盡,劉湘“挾天下以令諸侯”借蔣介石的寶劍號令群雄,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四川王,但這場對天下的爭奪戰遠遠沒有結束,他與蔣介石之間的權爭才剛剛拉開帷幕,而另一面,日本軍隊對中國虎視耽耽……
關河五十州 ·普及讀物 ·26.6萬字
《蓮湖年鑒》是蓮湖區編纂的綜合年鑒,將系統記述蓮湖區的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情況,為區內外各界人士了解蓮湖、研究蓮湖和建設蓮湖提供全面、系統、可靠的資料信息,是展示和宣傳蓮湖區的重要窗口。
西安市蓮湖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地方史志 ·31.9萬字
《明史講義》為明清史研究開拓者孟森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這本講義是根據他20世紀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學授課時的講稿編纂而成。全書分為二編:第一編總論,主要介紹了明史在史學上的地位和明史體例;第二編分論,分為“開國”“靖難”“奪門”“議禮”“萬歷之荒怠”“天崇兩朝亂亡之炯鑒”“南明之顛沛”七章,對明朝各個時期的史實進行了高度概括,見識高遠、考證翔實、輪廓清晰,在明史研究領域有著深遠的影響。
孟森 ·中國史 ·24.2萬字
軍事修會(騎士團)出現在十字軍戰爭期間,他們是羅馬時代以來第一支訓練有素的西方軍隊。本書是18世紀以來第一部關于騎士團的通史,展現了從12世紀騎士團創生到近現代騎士團轉型的漫長歷程,其中可見醫院騎士團與圣殿騎士團在圣地興起,條頓騎士團從圣地轉戰波羅的海地區、開拓普魯士,西班牙各大騎士團參與再征服運動,圣殿騎士團瓦解,醫院騎士團退守羅得島和馬耳他,近代騎士團的困境和轉變,現代時期歐美各地的圣約翰騎士團組織。在英雄傳奇之中,作者介紹了各大騎士團的組織結構和標志,闡明了騎士團修道和戰斗的雙重特征,不同的騎士團力量對近東、波羅的海、伊比利亞半島、東地中海歷史的參與和影響,近代騎士團軍事角色的衰微以及騎士團向修道和慈善角色的轉型。
(英)德斯蒙德·蘇厄德 ·世界史 ·23萬字
『南京大虐殺史』是《南京大屠殺史》的日文版。張憲文教授等一批歷史學家,十多年來深入各國檔案館、圖書館,在掌握大量第一手原始文獻和口述史料的基礎上,經過潛心研究,撰寫了南京大屠殺史,對日軍在南京的屠殺暴行、性暴行、城市破壞及劫掠暴行,進行了全方位研究,厘清了南京淪陷時日軍對國民政府首都的軍事、經濟和社會控制的史實,展示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保護和救援難民的人道主義善舉,再現了中外媒體和國際社會對日軍暴行的反應,披露了戰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判決,揭示了歷史的真相,有力地駁斥了日本右翼否定南京大屠殺史實的謬論。它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南京大屠殺這一人類的大慘劇。
張憲文 ·中國史 ·48.6萬字
庚子國變期間,京津淪陷,秩序大亂,南北交通中斷,大量京官和難民危在旦夕。上海紳商在李鴻章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中國救濟善會和東南濟急善會,發起、組織和實施大規模的救援。非常時期由上海紳商發起、各省疆吏合力促成的大救援,其規模之大、動員之廣、施救對象之眾、效果之著,史所罕見。庚子國變及其庚子救援的發生,除了與19世紀中外貿易的南北差異有重大關系,本質上仍是以鄉誼為基礎的救援行動,李鴻章稱之為“造端于各人各家親友之相賑,擴充為同省同旗官民之普濟”,讓以往潛而不彰的“省籍”意識浮出水面,成為清末新政時期“省界”意識勃發的前奏,而正是“省界”意識深刻影響了新政時期的社會和政局,并最終改變了歷史。
馮志陽 ·史學理論 ·35.4萬字
本書收入作者幾十年中關于邊疆、史地研究的論文二十余篇,有對我國幾十年史地邊疆研究的回顧,也有對具體的史地邊疆問題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呂一燃 ·歷史地理 ·26.1萬字
作者這兩年專于明末弘光朝的寫作。《黑洞:弘光紀事》寫了十個專題。這一本寫人物,有末代皇帝朱由崧,弘光樞臣史可法,稱為“明代蘇武”的左懋第,以兵變致南明解體的左良玉,目為南京禍根的阮大鋮,秦淮河畔苦悶的青春叛逆群體,大思想家黃宗羲,少年天才夏完淳,傳奇說書家柳敬亭,“遺民現象”的典型徐枋等……他們的身份,涉及帝王、武人、士大夫、學生、妓女、藝人、學者、隱士、起義者,覆蓋了當時社會多個層面。
李潔非 ·中國史 ·28.9萬字
安德魯·杰克遜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總統,也是第一任民主黨總統。美國政治社會從“杰弗遜時代”進入“杰克遜時代”之后,經濟和工業的爆發式發展給美國憲政民主的原則帶來了巨大威脅。面對一系列挑戰,安德魯·杰克遜在任內大力加強總統職權,維護聯邦統一,開創了“杰克遜式民主”。著名歷史學家小阿瑟·M.施萊辛格深入剖析了這一時期美國的歷史、文化、經濟和政治生活,重新詮釋了“杰克遜式民主”,并尖銳地指出進步主義史學所面臨的雙重危機。1946年,二十八歲的小阿瑟·M.施萊辛格憑借本書一舉獲得普利策歷史獎,成為該獎當時最年輕的獲獎者,而本書至今仍是這一題材的權威史書。
(美)小阿瑟·M.施萊辛格 ·世界史 ·48.3萬字
一幅波云詭譎的宮廷畫卷,畫卷里描繪出的是,最殘酷的后宮斗爭,最高明的生存智慧最浪漫的愛情故事,最隱秘的宮廷奇聞。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一張張世間最嬌艷的容顏次第綻放,雖是三千如花嬌顏,卻帶著危險的芳香。心機深沉,權謀詭計,寂寂深宮,步步驚心。君不見,芙蓉帳下深宮淚,權力之巔血染塵。
霍晨昕 ·普及讀物 ·28.2萬字
太平天國(1850—1864)是鴉片戰爭后中國歷史舞臺上的一幕大劇,短短十余年,神州為之搖撼,眾生為之沮抑。它是中國農民起義史的終點,卻又逾越了農民起義的一貫特征,而結合了近代的各種因素。它呈現的形態特別值得研究和認識,從中可以找到近代以來許多問題的根須,作為古代和近代歷史轉型背景下出現的重要事件,包含豐富深刻的內容。
李潔非 ·普及讀物 ·45.3萬字
這不是歷史課本,而僅僅是一本故事書。學校的歷史課講了很多史實,那些內容對孩子們來說只是功課。有些課本上的故事,我們沒有講;有些我們講的故事,課本上沒有——據聰明人說,這些故事不能算歷史,只能算童話。但在作者看來,這些也是我們島國故事的一部分,不應該被遺忘。另外,還有很多本書沒有提到的故事;這些,毫無疑問,也不應該被遺忘。作者雖然希望你們不要把本書和學校課本放在一起,而是與《羅賓遜》《諾亞方舟地理》等放在一起,放在書架的另一端。但我也希望它能激發你們對歷史課本前所未有的熱情,并且,當你們長大后,會愿意親自讀一讀那些美麗宏大的歷史故事。正是它們幫我寫出這本給小孩子看的小書。然后你會發現,還有那么多故事,本書沒有提到。但是,請不要生氣——記住,有些故事,等你大一些再看,既易于理解,又趣味十足;而年幼之時,卻體會不到。也請記住,我并不是在教授歷史課,僅僅是在講一個故事。
(英)亨里埃塔·伊麗莎白·馬歇爾 ·普及讀物 ·22.1萬字
本書充分汲取改革幵放40年來渤海國史研究所取得的豐碩成果,采用紀傳體、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相結合的方法,系統記述唐代渤海國興起、繁榮、衰落的歷史進程,全面梳理政治制度、經濟貿易、地理交通、對外交往、文化教育、民族習俗、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的發展與進步,客觀評價重要歷史人物,考查論證若干存在較大爭議的問題,充分闡釋作者的見解。本書的特點是史料翔實,觀點鮮明,深入淺出,富有新意。
魏國忠 楊雨舒 ·民族史 ·39.7萬字
陶思炎,中國民俗文化學博士,現任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他致力于民俗、宗教、藝術研究,共發表相關論文200余篇,本書收錄了其中的40余篇。本書收錄的論文內容涉及民俗學、藝術學,從藝術的角度對民俗進行了進一步的剖析,表達了作者個人對民俗文化研究體系的學術理解。
陶思炎 ·中國史 ·20.9萬字
本書是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組織撰寫的一部多學科融合的學術著作。實現文明史既是人類的創造史,也是人類的演進史這一觀點,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別對應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社會的組織方式以及人的心靈世界,展示其錯綜復雜的關系,做出總體性的描述,以突出是中華民族的創造力以及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過程。本書將中華文明分為四個時期,以中華文明史上重大的轉型作為分期的依據,細致地描繪了各個時期文明的特點、亮點,及其承上啟下的關系,彰顯那些對文明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物,探討對文明發展起關鍵作用的各種因素,從而全面論述了中華文明發展的歷程,提示了若干發展規律和歷史經驗。本書力圖將中華文明放到世界格局中進行考察,寫出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進程中所處的地位。在論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資料與文獻資料的結合,力求史筆、議論、才情三者相結合。本卷函蓋先秦文明。
嚴文明主編 ·中國史 ·31.1萬字
本書集結了著名歷史學家王晴佳先生有關中國史學史的討論共16篇。文章所論時段集中在20世紀中國近代史學轉型時期。作者以“現代歷史意識的產生”,作為理解和把握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史學革新的核心,除疑古史學、科學史學、后殖民主義、后現代主義等經典話題外,也有部分內容將中國歷史研究置于全球史學之中作橫向比較,或以新式研究方法對舊問題提出新解。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思潮與特征”探討20世紀中國史學的整體轉向和發展趨勢,第二部分“人物和思想”著眼近代以來眾多名家、學派,提出作者個人的獨到見解。
王晴佳 ·史學理論 ·28.9萬字
本書收入中國古代史研究文章46篇,以明史為主,既有對史實的考辨,又有對史事的論述。陳梧桐先生從事明史研究數十載,對朱元璋及明初歷史著力尤多,《劉基死因考》《胡惟庸黨案再考》《藍玉黨案再考》等文章,借助豐富的史料,通過細致,去偽存真,還原歷史真相,是極有分量的佳構。
陳梧桐 ·隨筆 ·42.2萬字
超有料漫畫大全套,包括中國史3冊,世界史2冊,人類史1冊,唐詩2冊。通過漫畫+圖注的形式,再現了中外歷史的發展進程以及人類進化史的主要脈絡,用另類的方式重新解讀經典的唐詩。書中漫畫均是根據故事情節精心繪制,再配以史實準確、幽默生動的圖注文字,使讀者在輕松搞笑的氛圍中知曉歷史,記住歷史,對于對學習歷史有興趣的入門級讀者,可起到普及歷史知識的作用。
韓明輝 ·普及讀物 ·20.5萬字
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一共存續了405年,歷經29帝,創造了諸多歷史記錄,至今影響猶存。自“赤帝子”劉邦通過楚漢之爭建立漢朝后,漢初發生了白登之圍、諸呂之亂、七國之亂等重大歷史事件,好在文景之治使得國力得到了恢復,強勢的漢武帝,因對匈奴的打擊永載史冊。兩漢一波三折,在經歷了王莽篡位后,也有光武中興,更有明章之治,但經歷戚宦之爭、黨錮之禍和黃巾起義之后,漢獻帝劉協被廢為“山陽公”,漢朝滅亡,留下的卻是不盡回響……
飄雪樓主 ·普及讀物 ·2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