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主要深入探討了公元前三千紀以來絲綢之路上東西方特殊商品、特別器物長途交易及技術交流等問題,填補了海洋史與東西方交流史研究中的若干空白。與此同時,書中所收論文還在占婆史、越南史研究,日本“風說書”與明清鼎革研究,萊茵河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開發研究,山東與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以及2018年中國海洋史研究新進展等方面,均有獨到見解,呈現當前國際海洋史研究的前沿成果。
李慶新 ·世界史 ·33.3萬字
本書詳細記錄和剖析了中國近代海軍在晚清五十年間(1861—1911)創建、發展及衰落的曲折歷史,對海軍購艦、教育、訓練、基地建設、經費收支、海軍戰略等領域,都進行了獨到的觀察和分析,清晰展示了近代海軍同中國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聯系。作為我國近代海軍史研究的扛鼎之作,本書既有對重大歷史事件的獨立見解,又有對鮮為人知的幕后問題的闡幽發明;既有統攝全局的廣闊視野,又有考證細節的精確功夫;既有對近代海軍發展過程的動態研究,又有對諸如艦船性能等問題的靜態專題分析;既是一部近代海軍發展史,又是一幅晚清政治生態圖。在本次增訂中,作者特地對清末龍旗做了研究,補入有代表性的合肥李鴻章故居陳列館、英國海事博物館珍藏的兩面龍旗實物照片,以及北洋海軍“靖遠”艦官兵合影這樣的珍貴舊照,全書插圖400余幅。另外,增加“收復東沙,巡閱西沙”一節,充實了對廣東海軍的歷史研究,也以此向當年為保衛國家南海權益的先輩和當下奮戰在南海一線的軍隊致敬。
姜鳴 ·普及讀物 ·28.5萬字
本書與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齊名,都是公認的古典時期的學術佳作,多層次、寬角度、有條理地講述了公元前29的奧古斯都成為羅馬帝國的“元首”到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在蠻族的入侵下滅亡的505年的歷史,以深刻的思想總結了羅馬帝國歷代王朝的興衰的經驗與教訓。
(愛爾蘭)托馬斯·凱特利 ·世界史 ·32.9萬字
《匈奴帝國七百年》是一本關于匈奴的信史。作者陳序經本著嚴謹的考據態度,研究、整理了各類有關匈奴的史料,不僅包括以《史記》《漢書》為代表的中國歷代史書,還涵蓋了《羅馬帝國史》《編年史》等外國學者的研究成果。作者沒有簡單的對史料進行羅列,而是加以分析,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閱讀參考。《匈奴帝國七百年》描繪了從公元前3世紀頭曼時代到公元5世紀阿提拉去世約700年的豐富歷史。史學大師陳序經以時間為線索,從頭曼單于建國,冒頓單于弒父自立,呼韓邪單于降漢,郅支單于西遷,直到上帝之鞭阿提拉再造輝煌,同時巧妙細致地勾畫了匈奴帝國700年社會發展歷程,內容涵蓋白登之圍、匈漢百年戰爭、中亞建國、阿提拉征服歐洲等。
陳序經 ·中國史 ·34萬字
《明史講義》為明清史研究開拓者孟森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這本講義是根據他20世紀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學授課時的講稿編纂而成。全書分為二編:第一編總論,主要介紹了明史在史學上的地位和明史體例;第二編分論,分為“開國”“靖難”“奪門”“議禮”“萬歷之荒怠”“天崇兩朝亂亡之炯鑒”“南明之顛沛”七章,對明朝各個時期的史實進行了高度概括,見識高遠、考證翔實、輪廓清晰,在明史研究領域有著深遠的影響。
孟森 ·中國史 ·24.2萬字
軍事修會(騎士團)出現在十字軍戰爭期間,他們是羅馬時代以來第一支訓練有素的西方軍隊。本書是18世紀以來第一部關于騎士團的通史,展現了從12世紀騎士團創生到近現代騎士團轉型的漫長歷程,其中可見醫院騎士團與圣殿騎士團在圣地興起,條頓騎士團從圣地轉戰波羅的海地區、開拓普魯士,西班牙各大騎士團參與再征服運動,圣殿騎士團瓦解,醫院騎士團退守羅得島和馬耳他,近代騎士團的困境和轉變,現代時期歐美各地的圣約翰騎士團組織。在英雄傳奇之中,作者介紹了各大騎士團的組織結構和標志,闡明了騎士團修道和戰斗的雙重特征,不同的騎士團力量對近東、波羅的海、伊比利亞半島、東地中海歷史的參與和影響,近代騎士團軍事角色的衰微以及騎士團向修道和慈善角色的轉型。
(英)德斯蒙德·蘇厄德 ·世界史 ·23萬字
《杭州學刊》原名《杭州研究》,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屬部門的專題性工作調研的成果發布、杭州市社會科學成果發布的平臺,主要探討杭州城市領域的理論與實際問題,跟蹤城市學研究的國際學術前沿,特別關注在杭州城市經濟、管理、社會、法律、文化等發展進程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時,亦關注杭州都市圈發展與合作。
杭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杭州市社會科學院 ·中國史 ·20.9萬字
呂思勉編著的《兩晉南北朝史》一共四冊,集中闡述了兩晉的政治形勢、南北朝朝代的更迭以及這一時期的社會組織、人民生活、文化、學術和宗教。呂公以嚴謹之精神、專業之筆觸、高尚之情懷將兩晉南北朝史娓娓道來,旁征博引,一氣呵成。個中滋味,令人掩卷深思。稱其為斷代史中的之作、精品之作絕不為過。
呂思勉 ·中國史 ·29萬字
明朝是歷史上相對最清廉,作風最強硬的一個朝代,但仍然逃脫不了封建帝國的歷史規律。本書從明太祖鐵腕治國鋪開,從建國伊始的絕對清廉、零容忍開始,到逐步出現輕微的裂痕,最后積重難返,終于付出了最慘痛的代價。從財政、科舉、朝綱等角度,細說大明王朝三百余年的歷史。從朱元璋時期的“洪武四大案”,到景泰帝的“奪門之變”,再到憲宗朝的“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其中有懷抱赤子之心的忠義之士,有為歷史所不齒的千古罪人,也有一味明哲保身的朝廷小人。朱元璋、于謙、唐伯虎、張居正、魏忠賢……這些廣為人知的歷史人物,在作者的講述下,帶給了我們新的啟發。
黃如一 ·普及讀物 ·23.6萬字
超有料漫畫大全套,包括中國史3冊,世界史2冊,人類史1冊,唐詩2冊。通過漫畫+圖注的形式,再現了中外歷史的發展進程以及人類進化史的主要脈絡,用另類的方式重新解讀經典的唐詩。書中漫畫均是根據故事情節精心繪制,再配以史實準確、幽默生動的圖注文字,使讀者在輕松搞笑的氛圍中知曉歷史,記住歷史,對于對學習歷史有興趣的入門級讀者,可起到普及歷史知識的作用。
韓明輝 ·普及讀物 ·20.5萬字
讀完三國,要看兩晉十六國——中國歷史上最亂的年代。本書從公元265年西晉開國寫起,到公元439年北涼滅亡為止,其間174年,包括了西晉、東晉十六國、北魏初年、南朝宋四個階段。全書涉及七十多個國家,近兩百名國君,三百多個性格鮮明的將臣謀士,四百多場戰爭,一百多場政變,四十多個典故,大小權謀計策不計其數。文中有許多卓越的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對當時社會形勢以及未來發展的精辟論述和分析,也有失敗者對經驗教訓的總結和反思。當然也少不了悲壯與豪情的故事,感慨與激昂的場景。這是一部歷史大劇,是一個群雄匯聚的舞臺。
張軍 ·中國史 ·27.2萬字
蘇格拉底的一生動蕩不安。他出生于貧民區,卻成長為一名思想家和戰士。他喜歡在雅典街頭赤腳漫步,隨機向人提問,質疑習以為常的觀念。他關心生命和真理,關心美德是什么。然而,這個西方偉大的思想家卻始終是一個謎團。為了還原他的一生,作者走遍希臘的考古現場,帶我們來到古雅典人的家庭、街道、會場、酒宴,結識政客、將軍、商人、工匠,參觀熱鬧非凡的市政廣場,經歷雅典民主的繁榮與衰敗,并看到自由與智慧的巨大力量。
(英)貝塔妮·休斯 ·世界史 ·33.5萬字
為反映和記錄《中華思想通史》項目研究進展,充分展示項目參與人員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中華思想通史﹥項目實施方案》和編委會統一部署,編委會辦公室組織出版《中華思想史研究集刊》。《中華思想史研究集刊》以每年一屆的中華思想史高峰論壇會議論文集為基礎,每年出版1集。本書為第2集
《中華思想史研究集刊》編委會 ·中國史 ·36.5萬字
今天的毛里塔尼亞位于非洲西北部。歷史上,毛里塔尼亞在世界舞臺處于邊緣地位,然而在當今世界,毛里塔尼亞是值得關注的國家。本書對毛里塔尼亞的現狀,包括地理特征、人文狀況、經濟結構、政治體制等基本情況進行梳理,并按歷史演進的過程,分別闡釋了毛里塔尼亞的史前文化、古代柏柏爾人及其南遷、柏柏爾桑哈賈聯盟的興衰、穆拉比特王朝治下的毛里塔尼亞、阿拉伯人遷徙,直至法國的殖民統治與毛里塔尼亞的自治、第一共和國的發展與發展中的波折。最后,作者分析了新世紀以來毛里塔尼亞的動蕩時局,以及與中國的友好合作關系。該書是“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叢書”中的一本,該叢書由王鐵錚教授主編,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研究成果。
王鐵錚主編 ·世界史 ·24.9萬字
本書通過對明代一系列科舉文獻的綜合研究,發現了文獻記載中存在的種種問題,解決了明代科舉制度研究領域的若干重大難題,比如洪武十八年榜的準確名單、明代進士榜的確切科次和登科總數等等。在此基礎上,對明代江西一省登科進士的人數及其分布進行了統計分析,并對相關文獻在記錄江西進士時存在的錯誤或疏忽,進行了詳盡的考證,最后得出一份明代江西進士的人物小傳。本書的研究結果,有助于讀者深入了解明代科舉文獻,從而合理利用相關文獻;準確把握明代江西進士的基本信息,促進相關文化產業的開發。
邱進春 ·中國史 ·24.8萬字
帝國的年代是一則寫滿矛盾的擴張和死亡故事,無與倫比的和平造就出無與倫比的戰爭。進步的希望隱藏著日漸不安的恐懼,不費吹灰之力的征服孕育了無力招架的毀滅,它似乎斷裂了過去,卻又直接聯系著現在,我們已不在其中,但不知它還有多少在我們里面。當一撮先進國家操刀瓜分落后世界之際,經濟排擋由自由競爭小企業轉換到保護主義大集團,政治動力由中產精英下移到群眾,工人運動從經濟興隆處迸發,資產階級從財富跌落,民族主義揮舞著國旗向右走去,新女性掙出黑暗現身歷史,大眾藝術完成了前衛人士志在促成的文化革命,科學革命瓦解了確定穩固的宇宙真理。古帝國掀起革命巨浪,新帝國籠罩戰爭陰霾。
(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普及讀物 ·29.2萬字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作者張高評教授研究《左傳》四十余年,學術心得積累無數,現取精用宏,粹選《左傳》名篇二十四,分敘事、辭令、議論三大單元,每單元分原典、為便利讀者,分原典、鑒賞、評林、語譯四大欄目,尤以鑒賞一欄彰顯作者學養和功力。該書原名《左傳英華》,取韓愈《進學解》“含英咀華”之意,現納入道善文化公司“人與經典”叢書系列,以原典命名。該書脈絡清晰、難易適宜,實為初學者研讀《左傳》的階梯,探索《春秋》的津梁。
張高評 ·史家名著 ·23.3萬字
20世紀20年代出生的“魏瑪一代”德國人,經歷了20世紀幾乎所有重要事件:第三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屠殺、戰后重建、冷戰分裂,以及柏林墻倒塌后的統一與復蘇。私人生活與歷史進程罕見緊密地交織在一起。當他們回顧一生的經歷時,曾經的熱情因看清獨裁政權的真相而幻滅,有人懺悔,有人以無知和被蒙蔽作為開脫的借口,也有人聲稱德國人同樣是受害者以博取同情。基于七十多部自傳和回憶錄的一手敘述,《破碎的生活》描述了普通人視角下的20世紀德國。其中既有參與前線戰爭的士兵,也有在后方挨過蕭條歲月的女性;有種族清洗的加害者,也有納粹暴行的受害者。透過對德國民族身份的重新審視,本書試圖回答:為何如此多人支持了希特勒的戰爭與納粹的殘暴,他們最終又如何與種族主義和獨裁政權切割并重新擁抱人權,從軍事侵略者變為歐洲的民主支柱。
(美)康拉德·H·雅勞施 ·世界史 ·28.8萬字
《明清史評論》(第三輯)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編,一年兩輯。本輯共收錄文章13篇,包括樊樹志教授訪談1篇、專題論文9篇(包括海外漢學研究譯文2篇)、文獻整理1篇、學術評論1篇、學術動態1篇。作者均為當今明清史研究領域國內外的名家、專家,文章既聚焦于熱點論題,也有新的發現與開拓,代表了當今學界有關這一領域特別是區域史、社會史研究的前沿水平。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 ·史學理論 ·21萬字
由《西晉之亂》一篇組成,記敘了晉武帝死后外戚專權、后宮干政、“八王之亂”及西晉滅亡、東晉建立的過程。這一時期,戰亂頻繁,社會動蕩不安。北方少數民族紛紛內遷,建立政權,而西晉王朝內部則爭權奪利、不斷內訌,走向滅亡。司馬睿在南遷士族的支持下建立東晉,地位逐漸鞏固。此時期雖然經濟遭受破壞,人民生活困苦,但加速了民族的融合,是中華民族形成的重要時期。
袁樞 ·中國史 ·23.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