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選取了西雙版納哈尼族僾尼人作為研究對象,將社會性別理論與人類學的視角有機結合起來,以文獻資料分析和田野調查為主要研究方法,探討了僾尼人以“磨盤雙合”為典型意象的社會性別關系、角色構成模式及其文化運作機制,詮釋了社會性別關系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群體中的多樣性演繹。本書所呈現的不僅是學術,更是人生,它充滿了對純真質樸世態的體驗、對文化真諦的感知,以及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生動演繹。
顏寧 ·中國史 ·13.7萬字
本書是研究秦漢時期馬政的專著,作者對秦漢時期的馬政職官、交通用馬、養馬、馬匹管理以及馬文化等內容做了一番梳理。馬政是國家行政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反映了我國古代社會政治控制經濟的歷史特點,也體現了我國古代社會結構的特點。縱觀我國古代歷史,凡馬政大發展的時期也是社會發展的高峰時期,正所謂“漢唐之所以能張者,皆惟畜牧之盛也”。而秦漢時期作為中國古代馬政的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又顯得尤為重要。故馬匹的作用不僅限于軍事,它也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和使役工具,對中國古代馬政的研究理應成為重要的歷史研究課題之一。
陳寧 ·專業史 ·12.5萬字
巴布亞新幾內亞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全境共有600多個島嶼,1975年9月16日獨立。巴布亞新幾內亞資源豐富,經濟發展不平衡。礦產、石油和農業經濟作物是國家經濟的支柱。旅游資源豐富,開發潛力較大。對外奉行中立政策,主張各國和平相處。同中國建交以來,兩國關系保持穩定發展,雙方建立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戰略伙伴關系。本書綜合國內外資料,力求全面地向讀者介紹巴布亞新幾內亞。
韓鋒 趙江林編著 ·世界史 ·15.7萬字
《讀史識中華》是一本給中學生看的通俗讀物,作者都是中學一線歷史教師。在中學課改背景下,作者嘗試以落實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為理念,選擇《史記》等五本對中學生有益的歷史經典著作撰寫五篇導讀,冀望引導青少年正確地品讀歷史書籍,領略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進程,感受中華民族自強、自信的民族精神,并從中學會閱讀歷史書籍的基本方法,提升歷史方面的基本素養。
李峻等 ·普及讀物 ·6.5萬字
“黃同學漫畫二戰史”系列三部曲。第一部作品,作者通過漫畫的形式,帶大家重回硝煙彌漫的二戰戰場,重溫反法西斯戰士們為了全人類的和平,用熱血抒寫的恢宏史詩。本書內容包括著名戰役、名將傳奇、戰場逸聞、武器簡介等,通過本書,讀者將對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爭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深的體會。第二部作品系統地講解了1914年至1941年的歷史故事,向讀者還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背景、起因和戰事經過,包括德國崛起、閃擊波蘭、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列顛之戰、珍珠港事件、莫斯科保衛戰等;另外,還揭秘了納粹藏寶,盤點了意大利的軍事實力。第三部作品是一本通俗歷史書,作者用輕松、幽默的畫風,按照二戰發生的時間軸,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將那一段宏大的二戰歷史漸次展現,讓讀者輕松地記住二戰這段歷史。內容涵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代表性的武器,知名戰役以及傳奇人物。如:V系列導彈、武器排行榜、希特勒和他的國民黨衛軍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等。
那個黃同學編繪 ·世界史 ·3.8萬字
《寬容》是一部人類“不寬容”史,也是一部人類沉痛史,更是一部人類的抗爭史。房龍在書中通過一系列影響世界兩千多年的著名歷史人物的悲慘遭遇,剖析了人類為追求思想的權利所走過的悲劇性歷程,揭示出一條無數人付出血與淚的代價才換來的真理——只有寬容不同的思想,人類才可能獲得進步與解放。從古希臘,中世紀到啟蒙運動,房龍不厭其煩,將一部歐洲的“思想解放史”寫成了一部寬容與專橫的斗爭歷史。
房龍 ·普及讀物 ·18.9萬字
《圖說天下·典藏中國:圖說史記》一書是“圖說天下·典藏中國”中的一種,《圖說天下·典藏中國:圖說史記》是一部對歷史經典著作《史記》進行了精選后翻譯的,配備大量精彩歷史片,堪稱圖文并茂的國學讀物。全書以司馬遷的《史記》原著為底本,精選了40余篇,進行通俗易懂的翻譯。這些精選的歷史內容,如三皇五帝、孔子世家、廉頗藺相如列傳等,歷來被人們喜聞樂見,因此被廣為流傳。書中插配了近200張與《史記》相關的圖片以及山水人物畫,有力地提升了該書的閱讀性和藝術品位。《圖說天下·典藏中國:圖說史記》條目清楚,解讀通俗易懂,圖片精美,是一部適合大眾閱讀的國學讀物
王正剛 ·普及讀物 ·17.2萬字
《太平洋島國研究》是由聊城大學主辦的學術集刊,旨在探討太平洋島國歷史與現實諸問題,重點研究太平洋島國的歷史文化、政情政制、對外關系、經貿旅游以及區域一體化。本書是第5輯,設政治、外交、文學與藝術、教育、人文交流、書評、資料等欄目,作者從不同的學科領域、多維的研究視角對太平洋島嶼地區和太平洋島國的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教育和歷史進行了理論分析和學理探索,為深入太平洋島國研究做了有益探索。
陳德正主編 ·世界史 ·17.4萬字
綏遠城駐防作為清朝在漠南蒙古地區設置的重要軍事駐防地,對清朝綏服蒙古,維護其在蒙古地區的統治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書在文獻資料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綏遠城駐防的起因、經過、組織機構、運行機制及駐防將軍的職能演變等進行了分析,力圖多角度地勾畫出綏遠城駐防的歷史發展軌跡,以期達到更好地認識清朝對蒙古統治政策演變史的目的。
黃治國 ·史學理論 ·17.9萬字
隨著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在過去幾十年留存下來的中國墻壁上的老標語將會逐漸消逝,本書作者歷時三年,跑遍10余個省市,拍攝了從中國共產黨創建到十一屆三中全會,近60年里各個時期的標語300多條,講述了標語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歷史細節等。將歷史通過生動的圖像展現出來,讓曾經生活在那些年代的人們緬懷過去,讓沒有經歷過那些年代的人們領略我們特有的歷史,是我們的使命。
陶永燦 ·史料典籍 ·12.9萬字
本書是共和國鋼結構事業的開創者李瑞驊先生的回憶錄。李瑞驊先生20世紀20年代出身上海中產階級家庭。曾就讀于上海交通大學土木系,后赴多倫多大學獲得工程學碩士,主修的是鋼結構設計;1952年回國。因抗美援朝之故,不得不繞道歐亞,歷時1月有余,方達到上海。在華東工業設計院任副主任工程師。1954年,李瑞驊奉調北京工業建筑設計院,后又調建工部金屬結構總局設計室任主任工程師,負責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156項重大工程中的軍用和民用重點工程。在他的主持下,承擔了數以千計的綱結構設計項目。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僅塔桅桿結構一項,就有如輸電塔、電視塔等1000多座,我國的廣電事業大發展打下了基礎。
李瑞驊 ·隨筆 ·18.1萬字
本書在近一個世紀中國考古學取得的豐碩成果的基礎上,從史前時期文明串起,勾勒并重現了中國古文明不可磨滅的光輝軌跡。全書共分九大章節,圖文并茂,作者精心挑選了327幅圖片作為文字的輔助說明,諸多文物和考古發掘照片十分稀見,闡述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可謂大家小書。全書既有著越江跨海的視野,又不乏富有溫度的細節,張弛有度,收放自如,極富閱讀感,可引起普通讀者的興趣并繼續去仔細探尋,不斷取得對中國古代文明日益深入而全面的認識。
楊泓 ·文物考古 ·18.3萬字
本書是一部融人類學、文明史、醫學思想、醫學狀況、醫生人物、民間傳說和人類災難史為一體的通俗易懂的醫學史著。它講述的是瘟投的歷史和人類對抗瘟疫的精神史。它全面回憶了自古至當代人類面對過的各種瘟疫的特征和過程,深刻地揭示了醫學的進步,病毒的威力和文明的演化之間的關系,為人類認識瘟疫的真面目提供了藍圖,為防治瘟疫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歷史證明沒有瘟疫的時代是稀少的,人類始終伴隨著瘟疫,也就是說瘟疫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是人類永遠要與之作斗爭的對手。霍華德·馬凱爾的著作證明了病毒學之父巴斯德的論斷:“瘟疫和死亡的規律,總是在設想著破壞性的新手段,而和平、工作和健康的規律,則始終在謀求把人類從瘟疫中解救出來的新方法。
(美)霍德華·馬凱爾 ·專業史 ·11.3萬字
蒲臺島,被稱為香港的“南極”,早于一四二五年所繪制的《鄭和航海圖》上已有蒲臺島的記載。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蒲臺島村民人口曾高達二千人,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亦有采集及售賣紫菜、昆布等產品。但隨著漁業的沒落,原居民紛紛搬到港島南區的公共屋邨,現時僅余不到二十人,并以長者居多。蒲臺島獨特的自然景色,豐富的人文資源,包括三千多年古石刻、嶙峋的奇石、天后寶誕、太平清醮……令蒲臺島成為著名的旅游勝地。本書是第一本全面介紹蒲臺島的專著,包括自然環境、地貌、經濟活動、人口與宗族、教育、古跡、習俗,更有原居民的訪問,讓我們對這個香港境內最南端的島嶼有深入的認識。
蒲苔島村公所 萬興之友 《蒲臺島風物志》工作組 ·地方史志 ·3.9萬字
本書以紀實性為主,通過事件、人物、故事來描述中國李莊,文化抗戰的港灣。該書集思想性、資料性、可讀性、故事性、傳播性于一體,從多視角、多層次、全方位展示了李莊文化抗戰的豪邁景象,為傳承中華文化命脈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羅鳴 ·隨筆 ·14.6萬字
“大野澤-梁山泊”作為歷史時期黃河下游曾存在過的大湖,與政區沿革、河渠水利、屯墾括地等史地問題密切相關,同時也以宋金時期的“漁者窟穴”和“盜藪”而揚名,一直受到古人的格外關注。本書以現代歷史地理學方法,在還原其發育和消亡過程的基礎上,分析黃河影響其下游湖泊演遷的一般規律,并探討魯西南地區黃河、湖泊以及人類活動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
賈長寶 ·歷史地理 ·17.5萬字
佛教的傳播必然需要立足之地及具體的場所,于是佛寺就成為佛教在某地發展情況的重要標志物。濁漳河流域是佛寺較為集中的區域,這凸顯了佛教在本地區的興盛。故而,對該地區的佛教寺廟進行一次較為系統的梳理就顯得勢在必行。具體而言,本書主要探討以下幾個問題:一、濁漳河流域佛寺的時空演變,本部分按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十國、宋、金、元、明、清、民國的時間順序,排列佛寺的興建情況。二、佛寺與國家的關系。本部分重點探討濁漳河流域的佛寺建造與國家政治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其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三、佛寺與民間社會的關系。本部分主要關注佛寺與民間基層社會在籌資建廟、財產捐獻、廟會祭祀、財產歸屬與經營等方面的關系。尤其關注社、會在信仰維持方面的作用。
朱文廣 ·中國史 ·10.9萬字
全書收錄約二百幅精選舊照片,生動展現鄭寶鴻所收藏的香港,循著香港人走過的足跡,反覆嚴謹考證圖像與文獻,本書作者鄭寶鴻以個人經歷作引子,帶領讀者從民生居住、攤販商貿、「紅白」儀式與玩樂消遣、交通等方面細味舊日人情。地踎大牌檔、大馬路走地雞、OL午餐專人送到、單車電車拍拖駛過……
鄭寶鴻 ·中國史 ·4.3萬字
蛙人紋是半山馬廠時期彩陶的特色紋飾,學術界對其稱謂與內涵關注已久,形成了不同的學術觀點。本書在對目前已發表的半山馬廠彩陶蛙人紋圖像及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梳理的基礎上,重點探討其所體現的史前美術的相關特征,圍繞所收集的資料分析半山馬廠彩陶蛙人紋圖像的構成方式、組合方式、文化內涵、藝術源流,探究其藝術特征。
莊會秀 ·文物考古 ·12.5萬字
從西漢立國到南朝覆滅的近八百年間,是浙江從困頓到再次崛起的一段重要歷史時期。在這一時期里,浙江本土傳統文化因素得以傳承創新,并經與漢文化的逐漸融合,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江東地區考古學物質文化。中原人口的南遷,帶來了知識技能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浙地亦產生了一批世族,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本書以考古資料為線索,連綴起社會文化史,對漢六朝時期浙江社會歷史文化演進過程和物質文化面貌予以生動闡釋。
劉建安 ·文物考古 ·13.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