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收錄了北京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三四十位教師在2016年度的論文,文章類型涉及了翻譯理論研究、語音學研究、教學法探討與教學習得、教學管理及實驗教學的探索等,語種以英語為主,兼有法語、日語。這些作者中有教授、副教授、講師,有博士、碩士、海歸學者,他們都具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并且目前都工作在外語教學的第一線。作者以自己的親身體會結合經典理論形成了獨特的文風和對實踐有指導意義的觀點。
劉紅艷 劉明宇 ·語言文字 ·19.6萬字
文無定式,但有章法。法學論文寫作,也有普遍的規范和共通的方法。眼下的法學院重視法律知識的傳承灌輸,卻很少教授(更少系統訓練)法學論文的寫作。很多學生,包括已經讀到博士的學生,還在為怎么寫論文而苦惱。市面上有幾本講法學論文寫作的書,但總體而言,所講的東西比較粗疏,規范的細節不多,方法的實例更少。本書作者在英國讀書寫論文時,曾在名師指導下受到過專門的學術訓練,此后在《中國社會科學》做過編輯,對于論文寫作有深入的了解。本書分選題、文獻、調查、論證、部件、行文、倫理七個部分,每部分從學生最常見的問題入手,用通俗易懂且輕松有趣的語言,用詳實的例子,細致講解了法學論文的寫作。本書對于法學本科、研究生以及博士生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何海波 ·語言文字 ·17.5萬字
《漢語應用語言學研究(第7輯)》以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主辦的年度國際會議及其他重要學術會議為依托,根據漢語應用語言學學科發展和漢語國際傳播所面臨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需求確定研討主題,并圍繞主題組織和遴選稿件,使相關討論得以在一個大題域內全方位、多層次、多視角地展開。
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 ·語言文字 ·13.2萬字
本書首先從法律上而非語言學上界定了地域方言的概念,分柝了其與通用語言法律上的關系,提出了確定地域方言法律地位的關鍵因素,包括國家目標的定位、對語言選擇自由的容忍度、語言群體的實力等。本書重點分柝了地域方言權的涵義、性質,還闡述了地域方言權與表達自由的關系、與受教育權的關系,詳解了地域方言權在公立教育、行政、司法等領域的具體內容。最后,本書研究了地域方言權理論對我國推廣普通話法律和政策的啟示。
耿焰 張朝霞 ·語言文字 ·17.2萬字
本書以PIRLS和PISA這兩個國際性的閱讀素養測試切入比較研究,建構以知識力為基礎,學習力為核心,實現情與理的融合的閱讀素養冰山模型的能力綜合體,在信息搜集能力、推理解釋能力和反思評價能力三個層面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知識力增長路徑,為閱讀素養培養提供理論基礎。通過對PIRLS和PISA測試比較研究建構閱讀素養培養的漢語言文化特質,充分考量漢語言文化的獨特性:漢語表義性特征;漢語閱讀文本語義多樣性;漢民族文化獨特性,為閱讀素養培養奠定社會文化基礎。
李功連 ·語言文字 ·22.9萬字
這本《語言分析綱要》(作者B.布洛赫、G.L.特雷杰)的目的是想簡要地介紹一種學習外語所必需的分析方法。這種方法就是跟說本地話的人合作并且用歸納的方法描寫出一種語言的語法系統。這種語言材料可以由一個班級或小組在有訓練的語言學家的指導下集體地研究,也可以由個別的研究者單獨地研究。編者相信這本小冊子對中學和大學語言課的專業教師也會有用處;作為一本入門書——介紹語言學的方法以及學習語言的科學態度,那么就是對于不研究語言學的人也是有用的。
(美)B.布洛赫 G.L.特雷杰 ·語言文字 ·8.6萬字
《職場文書寫作》以服務職場人士為出發點,立足職場文書寫作實際。緊貼工作需要。從職場行政文書寫作、職場事務文書寫作、職場禮儀文書寫作、職場宣傳文書寫作、職場經濟文書寫作、職場會務文書寫作和職場專用文書寫作等七個方面,對職場常用文書進行了詳細解析。全書精選了優秀范文,可供借鑒和模仿:選取了部分職場閱讀材料,職場人士寫作時可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職場文書寫作》內容實用,體例新穎。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示范意義。《職場文書寫作》既可以作為公職人員、企業人員的必讀書,也可以作為高等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文秘、中文、行政管理等文科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
李展 ·語言文字 ·23.4萬字
社會是語言存在和發展的依托,社會的興衰常常決定語言的命運。因此,研究語言應當密切聯系社會,聯系使用該語言的民族的歷史與現狀。本書以當今西藏為實例來考察語言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作者通過實地調查,為西藏的藏語規劃工作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和諸多建議以及重要的參考。
周煒 ·語言文字 ·35萬字
本書從關聯理論角度分析翻譯的全過程,澄清人們對關聯翻譯理論的一些誤解,從而證明該理論對作為跨文化語言交際的翻譯活動有著充分的解釋力,是中國文學翻譯不可或缺的理論指導。并用大量文學翻譯實例,以林語堂的《浮生六記》英譯本、延安文學作家作品英譯以及賈平凹的作品英譯為例,進一步討論直接翻譯及間接翻譯的應用,說明這兩者和諧統一于關聯理論的框架之內,并指出關聯理論和中國文學翻譯有著很好的兼容性,關聯理論對翻譯有著迄今為止最強的解釋力。以延安文學英譯為例,探究其歷史和文化根源,為中國現當代文學與世界的對話提供豐富的理論與實踐依據,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席東 ·語言文字 ·11.1萬字
本書是作者運用歷史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對日語祈使表達的使用規則和體系在日本近現代的歷時變化過程以及相關歷史社會成因進行系統研究的總結。作者在書中選取了小說、歌舞伎臺詞本、戲劇臺詞本、戲作、落語速記等能夠代表日本東京語口語狀況的重要文獻資料,通過深入分析和探討所收集到的大量語例,不僅總結出日語祈使表達各類形式的相互關系以及與使用者使用意識的關聯性,并且繪制出日語命令形功能分化派生過程圖,最后還構建了一個日語祈使表達的實用指南。本書的研究成果在近現代日語語法體系的理論架構和教學實踐上都有著深遠意義和重要價值。
陳慧玲 ·語言文字 ·17.7萬字
語言篇講述公文寫作在語言運用方面的獨特性,尤其與文學性語言的異同。作者從公文寫作中最常見、個體特色較突出的講話稿入手,分析不同類型、發表于不同場合的講話,適用何種風格的語言;要如何在語言上體現不同性格領導的個人特色,避免文稿被反復打回修改;也引申到一般的職場演講、辯論、述職等口才和文才的鍛煉。
謝亦森 ·語言文字 ·18.6萬字
本書匯聚了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的三位學者過去十年的學術論文寫作編輯和教學經驗,從作者、編輯和審稿人的不同視角出發,囊括英文學術寫作的理論、方法、案例和工具,從寫作思維到行文邏輯,從用詞用語到寫作風格,從常見誤區到破解之法,從寫作模板到技術工具,從失敗經驗到成功秘籍,試圖為英文學術寫作的新手和熟手都提供適合自己的腳手架,可以作為一線科研人員常讀常新的手邊教材和實用手冊。相較于其他寫作教程,本書側重實戰,針對中國作者常見的問題展開論述,提供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希望借助本書,真正推動中國優秀科研成果更好地走向世界、影響世界,講好中國的學術故事。
范逸洲 (德)童士敦 毛君 ·語言文字 ·17.3萬字
本書從明清小說互文現象的發生學依據、明清小說創作中的互文現象(跨文本互文、文本內互文)及其意義生成機制、明清小說文本接受中的互文性意識以及明清小說對現代文化的參與等四個維度對明清小說互文性研究提出體系構想。力圖從發生學角度探討中國古代小說互文現象發生的原因;從狹義互文性的詩學、修辭學角度對古代小說互文現象展開具體描述,并分析其意義生成機制;從闡釋學、接受美學角度破解古代小說互文現象的解讀機制,尤其是特殊讀者對于古代小說文本的介入與“重寫”;從社會歷史文本(廣義文本)角度觀照古代小說對現代文化語境的參與和貢獻。
王凌 ·語言文字 ·23.5萬字
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前夕。生活在南方的少女郝思嘉從小深受南方文化傳統的熏陶,可在她的血液里卻流淌著野性的叛逆因素。隨著戰火的蔓廷和生活環境的惡化,郝思嘉的叛逆個性越來越豐滿,越鮮明,在一系列的挫折中她改造了自我,改變了個人甚至整個家族的命運,成為時代時勢造就的新女性的形象。
(美)瑪格麗特·米切爾著 龐冬編譯 ·語言文字 ·7.3萬字
《勵耘語言學刊》2022年第2輯(總第37輯)刊載學術論文共22篇,內容涵蓋文字學研究、音韻學研究、訓詁學和詞匯學、語法學、語言學史等多個方面。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 ·語言文字 ·25.4萬字
本書從地理語言學角度,通過比較深入細致的田野調查,對湖南省衡山和南岳兩地方言做了研究,主要內容包括聲調、聲母、韻母、詞匯、語法等幾個方面。全書收入100幅語言地圖(包括全國,湖南省,衡山南岳方言地圖)。
彭澤潤 ·語言文字 ·11.7萬字
本書從“認識篇”“行動篇”兩個層面入手,著力解決寫作者在寫作中遇到的邏輯思維、質量控制及過程管理等問題,幫助寫作者認清寫作本質、弄清寫作要求、理清寫作過程,并創意性地設置時間安排(打卡)和事項管理(清單)制度,力求在約100天內解決寫作者的自我認知、自我管理及自我檢測的難題,全方位輔助、支撐、督促寫作者走出寫作困境。
田洪鋆 ·語言文字 ·14.1萬字
本書旨在弘揚中華文化,用英語介紹與中華文化有關的知識,從而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了解中華文化和國情,因而可以在與國際友人交往中介紹自己的祖國。
黃建濱 ·語言文字 ·1.9萬字
教材主要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需要,選擇了“能力本位”的編寫體例:在內容方面,以聽記能力、表述能力、閱讀能力、翻譯能力、寫作能力和遷移能力為本位并統帥課文選擇,分別構建了“聽辨與表述能力”“閱讀能力”“繁體字識記與文言翻譯能力”“能力遷移”4個教學單元;每個教學單元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教學項目(有的還有二級子項目),每個項目下均有若干篇精選課文作為教學的基本支撐。在結構方面,總體上采用板塊式單元結構;單元內部采用“單元教學目標+單元教學提示+項目”結構;項目內部則釆用“項目教學目標+項目教學提示+基礎知識+(學練子項目)+課文”的復合型結構。
王輔政 張平 向穎等編著 ·語言文字 ·18.7萬字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學語文各套教材中,魯迅作品都占了較大比重,入選作品數量排在課文作家首位。對中國一代又一代改革者和知識分子來說,魯迅對國家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文學領域,他的作品鼓勵人們對社會進行反省。魯迅在語文教材中“老大哥”地位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本書著重研究收入中學語文教材中的魯迅作品,對其歷史根源、時代變革、現實意義等等進行探索,是一本優秀的現當代文學通識教材。
曹禧修 ·語言文字 ·19.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