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當我們談寫作時,我們在談什么?怎樣講好一個故事?怎樣說清一個道理?怎樣寫出感人肺腑的文字?怎樣寫出驚心動魄的文案?本書匯總了漢語大師夏丏尊、葉圣陶二位先生畢生的寫作經驗,通過深入淺出的七十二堂課程,以體系為綱,以文章為例,以體裁為切入點,輔以課后練習,幫你有步驟地掌握寫作的內在規律與訓練方法,真正實現寫作的高位進階。
夏丏尊 葉圣陶 ·文學評論 ·8.4萬字
曹雪芹創造了豐富的人物:“假正”的賈政、“情不情”的賈寶玉、理想的鏡花水月林黛玉、“無情”又“無緣”的薛寶釵、豪爽的女漢子史湘云、大小姐出身的少奶奶王熙鳳、高門庶女賈探春,還有賈寶玉的粉絲群——怡紅院的丫鬟們。人物不分大小,都是有血有肉,都有合理的行為動機,都是曹雪芹的化身之一。怎樣才能理清《紅樓夢》中紛繁復雜的人物關系呢?這本書也會教給你一些方法:比如,《護官符》到底怎么讀,怎樣像記十二星座那樣記清十二釵。幫你把人物分析變成游戲,總覽《紅樓夢》的全局。《紅樓夢》不是一本政治斗爭教科書、不是一本宮斗小說、不是一本戀愛過程流水賬、不是一本“正經書”,也不是供你做填字游戲的笨謎語、不是雍乾政治生活的日記、不是至高無上的圣典。她是一部小說,一部架空的小說,也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小說,是成年人對少年生活的追憶。《紅樓夢》的人物設定具有典型性,人物的身份決定了人物的性格表現。
張一南 ·文學評論 ·19.7萬字
本書共計12篇網絡文學評論研究類作品,內容包括網絡現實題材寫作的理論與實踐考察、激發網絡作家自發寫作與自我約束的內在動力、網絡文學批評的有效性原則、新文藝群體批評的媒介語境與主體建構、網絡文學理論評論要引導提升創作質量等。
桫欏 ·文學評論 ·8.6萬字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學家,其在詩、賦、文等各體文學創作上都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就。但縱觀歷代對其研究的視角,大多停留在個別問題與個別篇章之上,而很少對其文學創作進行整體審視。本書即從貶謫、感傷、儒釋道思想、文體意識、藝術思維五大主題出發,對其文學創作進行整體性的研究,同時將其創作與同時代作家進行必要的比較,并作歷時性的梳理,追本溯源,沿波討流,以期對其文學創作給予準確的歷史定位。
王大恒 ·文學評論 ·13.3萬字
本書選取歐芝克的十三篇短篇小說、三部中篇小說以及五部長篇小說作為目標文本,主要包括緒論和五個章節的內容以及結論。從非猶太人視角,解讀歐芝克小說表現出的猶太性。運用流散理論,從女性主義、新歷史主義、后現代敘事研究等視角,闡釋其文學觀、歷史觀、自然觀、女性觀,分析歐芝克如何繼承、發展當代美國猶太小說呈現猶太性的主要特征,將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統一,表現出獨特的猶太性,豐富了當代美國猶太小說猶太性的文學表現。為我們了解這位女性作家提供了一種研究途徑。
肖飚 ·文學評論 ·18.3萬字
一把經典名著的入門之鑰,一場現代婚姻家庭的反思之旅!本書是作者對托爾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讀書心得和個人闡釋。作者圍繞著“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一名句出發,按原著的情節順序梳理了書中各個家庭的關系,分析了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并結合諸多學者的評論,對托爾斯泰在本書中展現的婚姻觀、家庭觀、貴族觀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力圖跳出傳統的解讀視角,從家庭社會學的角度對這一經典文本做出新的闡釋。
林鵠 ·文學評論 ·9萬字
本書收錄的二十多篇文章都是作者在2008年至2012年期間,在《文史知識》上陸續刊登的有關詞的一些文章,有的傾向于詞本身的鑒賞,但更多的是通過詞為入口,來解說詞中涉及的文學藝術、審美情趣、歷史故事、詞人典故、詞學公案、作詞技巧等,文筆輕松流暢,娓娓道來,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而有關的知識與典故則是不動聲色地蘊含在這種娓娓道來的輕快與嫻熟中。
張宏生 ·文學評論 ·17.9萬字
本書分六個專題,通過居、游、觀、友、隱、憂六個面向的深入解讀,呈現沈周生活、藝術、心靈的豐富細節。透過遺存的詩文繪畫,還原一位生活在明代中葉、居住在蘇州鄉下、終生不遠游的文士的所見、所思、所感,展示沈周如何在應對生活中獲得藝術的靈感與心靈的力量:對樂趣的發掘,對憂患的闊達。本書的六位寫作者,都是在沈周研究領域不斷耕耘的青年學者。就今日學科體系劃分而言,三位來自美術史界,三位來自文學史界。對于六位寫作者來說,此書的寫作,既是對日常學術寫作范圍及寫作方式的一次打破,也是一次深入沈周心靈的旅行與對話。
湯志波 秦曉磊 ·文學評論 ·6.7萬字
與《論語》等儒家經典不同,《尚書》因其晦澀難懂,是一本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并不了解的著作。目前市面上關于《尚書》的圖書全部是很學術的專業圖書,令普通讀者望而生畏,本書則是面向大眾的通俗讀本,以期對《尚書》這部經典著作的普及作出努力。為什么要讀《尚書》?因為它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歷史文獻,經典中的經典。自孔子編出第一版之后,就一直流淌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孔子以《尚書》為教材培養了三干弟子。從漢代開始,它就作為居于權威地位的教科書備受推崇,數千年間,一直充當著塑造中國心靈、中國固有文化的核心經典。《尚書》上起傳說中的堯帝,下至春秋時期的秦穆公,反映了這個時期若干代表性君臣的代表性言論,偶爾也記錄了他們的一些行跡。君臣們的言行雖然指涉甚廣,內容宏富,但幾乎都聚焦于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政治政之道與治之術。
喻中 ·文學評論 ·16.1萬字
本叢書是由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組織的國子監大講堂系列講座中編輯整理而成的,主要目的是向國家公務員和普通社會人士普及國學知識、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本冊為“文苑英華”,介紹了從先秦到清代的有代表性的經典文學作品和代表人物,以期使讀者了解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更進一步地理解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共兩輯,這是第二輯,共12講,收錄從晚唐五代到清的文學經典和有代表性的文學家,包括五代詞、宋詩宋詞、元雜劇、散曲、明清傳奇、小說、三言二拍、戲劇等內容。
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 ·文學評論 ·14.7萬字
《紅樓夢》,是成書于清代乾隆年間的一部章回體古典長篇小說,曾用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等,為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首。本書是針對《紅樓夢》一書中,主要人物在小說創作中的剖析。
李海維 龐敬合編著 ·文學評論 ·11.7萬字
《閱微草堂筆記》,漢族文言短篇志怪小說,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慶三年(1798年)年間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以筆記形式所編寫成的。在時間上,主要搜輯當時代前后的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等之流傳的鄉野怪談,或則親身所聽聞的奇情軼事;在空間地域上,范圍則遍及全中國遠至烏魯木齊、伊寧,南至滇黔等地。
(清)紀昀 ·文學評論 ·18.8萬字
蔣勛先生按照五代、北宋、南宋的時間脈絡,將李煜、馮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幾道、歐陽修、柳永、蘇軾、秦觀、周邦彥、李清照、辛棄疾、姜夔等重要詞人的佳作一一道來。
蔣勛 ·文學評論 ·14.2萬字
《范疇篇解釋篇》包含《范疇篇》和《解釋篇》是亞里士多德邏輯學著作《工具書》一書中較短的兩篇。《范疇篇》敘述了邏輯學理論,制定了范疇學說;《解釋篇》闡述了論證的一般原則,研討了三段論法的問題。我們要以正確的分析態度與研讀這部著作,汲取對我有用的精華,剔除其不合時宜的糟粕。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文學評論 ·8.1萬字
繼《蔣勛說唐詩》《蔣勛說宋詞》之后,蔣勛先生全面系統梳理中國文學脈絡,以美學視角詮釋從先秦到現代近三千年的中國文學之美。在本冊中,蔣勛先生憑借深厚的美學功底及對現實生活的敏銳洞察,以平實的語言將唐代至現代中國文學中的經典作品娓娓道來,以文學特有的意境,觀照當下人們的內心世界,幫助大家重拾對美與生命的感動。
蔣勛 ·文學評論 ·15.3萬字
在《少有人看見的美》這本以繪畫為主題的書里,作者以強烈的個人視角為切入點,從思想角度解讀藝術名作,進而剖析偉大藝術作品背后指涉的社會問題,從而讓藝術在社會學和哲學的維度更增添了新知色彩。該書為當代著名思想隱士熊逸的唯一一部藝術文化隨筆,有極為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技巧。它不是一本常規意義上的學術讀物,它無意引起任何感動,只希望激發一點思考。如果你恰恰和作者一樣,也是一個對智力趣味情有獨鐘的人,并且對美術史懷有幾分興趣的話,那么你就是這本書所要尋找的讀者。
熊逸 ·文學評論 ·12萬字
本套書系的特點是全景展現,縱橫捭闔,內容采取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敘述,語言通俗,明白曉暢,圖文并茂,形象直觀,古風古韻,格調高雅,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欣賞性、知識性和延伸性,能夠讓廣大讀者全面觸摸和感受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增強中華兒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創造未來中國特色的先進民族文化。
秦貝臻編著 ·文學評論 ·6.9萬字
本書的作者精心選取了宋詞中的精品之作,并從詞中的用字、用典細致講起,旁征博引,更結合了詞人的生平經歷闡述詞作意境,對中國古詩詞意象、風骨、內涵、感悟進行鑒賞解讀,或豪放、或清麗、或幽怨,選材廣泛,豪情壯志,吟花詠月,社會風情,無奇不有。
八月安妮 ·文學評論 ·8.6萬字
本書為初中生閱讀輔導類書。以經典名著為閱讀材料,通過填空、閱讀理解、寫文配圖等形式,讓學生加深對經典名著的理解,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鍛煉寫作和表達能力。內文配有插圖,精致活潑,能夠鍛煉學生的聯想能力。
北京景山學校遠洋分校 ·文學評論 ·3.1萬字
十里綺羅外灘煙,海派文化共潮生。評論家王春林以巨量文本作為積淀,聚焦當代六位海派作家的十部長篇小說,寫就《海派長篇小說十論》。從王安憶到金宇澄,從吳亮、范遷、夏商再到“寫上海最為準確的作家”唐穎,王春林通過文本細讀對其作品抽絲剝繭,“在弄堂里的洋氣上海人身上,看到最本土的中國文化真髓”。“王安憶在《天香》中所采用的就可謂是一種字字珠璣,讀來倍覺錦心繡口,具有典雅、中正、含蓄、雋永氣象而又書卷氣十足的小說語言。”“《繁花》最值得關注處,就在于金宇澄以其建構城市詩學多年之久的隱伏修煉,為中國現代城市詩學的建構做出了自己一份可貴的努力。”“被譽為浦東地區‘清明上河圖’的夏周《東岸紀事》,文學批評家吳亮華麗轉身后的長篇首秀《朝霞》等,則構成了文學界一股特別強勁的‘上海旋風’。”……王春林深入透辟地分析海派長篇小說中的歷史詰問與日常敘事,從知識分子的命運精神到風情長卷的閨閣傳奇,從昔日王謝堂前燕到上海人在紐約的情欲戰爭,細致爬梳海派文學的前世今生,發掘出活色生香雅俗共賞的海派文化的賡續與傳承。
王春林 ·文學評論 ·17.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