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發(fā)凡”者,乃是發(fā)凡起例,以明文學欣賞循序漸進的過程。本書有別于傳統(tǒng)的詩話、詞話等,在吸納前人前說的基礎上,闡述了作者的“一家之見”,因此,這是一本個性獨特的古典文學欣賞之書。于端志、明誠等立身務本的精神,獨多闡發(fā),“修辭立其誠”,不僅是做人的根本,且尤是學文的先導,指出文學欣賞始于自我人格的馴制。
傅庚生 ·文學評論 ·16.4萬字
這本小書是獻給讀者的“學習朗誦和演講的小禮物”。編著者在介紹朗誦與演講的一般常識之后,又征引28篇京味兒濃郁的名家文章,一一進行內容欣賞和技巧層面的具體指導。這對于每位在北京求學、工作、耕耘、奮斗的朋友來說,無論是從經受文化熏陶、獲得心靈滋養(yǎng)的角度,還是從提高語言表現力、建立交流自信的角度,都會有所助益。
劉征 ·文學評論 ·8.7萬字
李登峰日記作品是20世紀末咸陽文化界最驚人的發(fā)現。本書共分五章。第一章,李登峰作品的定位;第二章,李登峰作品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分析;第三章,李登峰作品的價值;第四章,李登峰作品的創(chuàng)作動機、階段劃分及藝術特點;第五章,李登峰作品的命運。
楊生博 ·文學評論 ·14.4萬字
本書以廣闊的視野和客觀的態(tài)度,給予這些作品深入細致的分析和評價。其中的作者如梁啓超、黃世仲,雖為人熟悉,但他們對粵語寫作的貢獻卻鮮為人知;而鄭貫公、廖恩燾、陳榮袞等,雖然在粵語寫作或母語教育方面有重要地位,卻很少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本書正好填補了這個學術空白。
李婉薇 ·文學評論 ·19.9萬字
《歌德談話錄》是德國偉大的文學家歌德晚年思想和實踐經驗的總結,其中涉及哲學、美學、文藝理論、創(chuàng)作實踐以及日常生活和處世態(tài)度,是一座“象征歌德思想和智慧的寶庫”;它曾被挑剔的尼采譽為用德文寫出的最重要的散文,是一部體味智者之言、走近世界著名文學大師歌德的世界文學經典。
(德)愛克曼輯錄 ·文學評論 ·18.9萬字
本書以歷史的演變?yōu)閿⑹鼋嵌龋嬲撌隽酥袊壩膶W從形成直至發(fā)展到當代的演變過程。六朝以迄唐宋,是駢文學形成的階段,但駢文理論還不成體系,主要以一種“四六話”的形式散見于各種著作之中;清代則是駢文理論全面成熟的階段,出現了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駢文理論著作;民國時期的駢文學建立起了現代駢文學的理論體系,出現了許多駢文理論著作,這種狀況一直延續(xù)到當代。全書包括草創(chuàng)時期的六朝駢文學、粗具規(guī)模的唐代駢文學、四六時代的宋代駢文學、日臻完善的清代駢文學、現代轉型時期的民國駢文學以及亟待突破的當代駢文學等六個部分。書稿以點帶面,通過對歷代具有代表性的駢文學現象研究,探討駢文理論發(fā)展演變的歷程,研究駢文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
莫山洪 ·文學評論 ·19.3萬字
本書共計11篇網絡文學評論作品,內容包含新時代以來網絡文學發(fā)展觀察、2021年網絡文學發(fā)展狀況綜述、在精品化和經典化過程中創(chuàng)造新的文化可能性、在無限世界里展現人的豐富性、類型多元化兼容題材多樣化,現實題材崛起形成新動能等。
桫欏 ·文學評論 ·6.4萬字
《世說新語》是一部記載三國兩晉時期名士軼事雋語的典籍,集中反映了當時士大夫的精神風貌和人生志趣。它是一部記錄名士風流的典范之作。該書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主持編纂,因其紀事簡略,至南朝·梁朝時期,劉孝標為之注,增補了很多相關的史料,從此正文與注文密不可分,一并流傳。《世說新語選》擷采菁華,并對原文中難懂的字詞、人物、典制等做了詳細注釋,于閱讀理解大有裨益。
(南朝宋)劉義慶著 黎臻選注 ·文學評論 ·13.7萬字
本書作者從《紅樓夢》飲食文化說開去,透過虛實食單、南北食材、茶事析疑、飲具鑒真、酒與酒令等妙趣橫生的單元,品讀紅樓滋味,重溫中國傳統(tǒng)文化醇厚豐富的細節(jié)。
周嶺 ·文學評論 ·0字
本書系林庚先生于1936至1937年在國立北平師范大學講授新文學課程的授課講義,原是著名學者羅根澤教授的舊藏,近年才被發(fā)現整理而為世人所知。講義是對當時剛剛逝去的新文學的“現場”總結,簡約而完整地記錄了抗戰(zhàn)之前新文學的發(fā)展樣貌,堪稱中國新文學二十年的即時反思錄。這部完成于八十年前的講義,也凸顯了林庚先生作為一位文學研究者和現代詩人的雙重視角,提供了一系列原生態(tài)的文學圖景,洋溢著彌足珍貴的新鮮氣息和元氣淋漓的現場感。
酉堂 ·文學評論 ·6.9萬字
本書首先對多麗絲·萊辛的生平與作品做了簡要介紹,隨后將萊辛部分作品中的語言美分為語言的聲色美、語言的聯系美、語言的均衡美、語言的側重美、語言的變化美、語言的含蓄美六大類,并將各類語言美所賴以實現的、萊辛在其作品中嫻熟運用的二十一種修辭手段予以較為系統(tǒng)的分析,每一種修辭手段的分析都是以例句為中心,結合語境,從語言美的角度作文學效果分析。本書可以幫助萊辛作品的讀者從修辭角度欣賞其作品中的文學效果和語言美,同時也能幫助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更多地了解、更好地掌握英語修辭手段,提高語言欣賞能力。
張金泉 ·文學評論 ·18.2萬字
本書為國家一級作家和谷先生文集,共14卷本,收錄了作者在不同時期公開發(fā)表的重要作品,分為散文、詩歌、紀實、傳記、小說、劇作、文論若干分卷。其中包括了原版于陜西人民出版社的《原野集》《市長張鐵民》《和谷詩選》《1983安康大水災》,作家出版社的《柳公權傳》《還鄉(xiāng)》,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遠行人獨語》《國風》,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無憂樹》,百花文藝出版社的《野生地》等,反映了作者四十多載文學寫作收獲之概貌。
和谷 ·文學評論 ·16.5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詩、詞、歌、賦、曲、聯額、酒令、燈謎、揭帖、乩文、神簽、偈語。
杜沛彤杜桂林 ·文學評論 ·17.5萬字
《杜甫論》是研究杜甫的為人,包括詩人一生的生活和思想。詩人杜甫是中國的極為偉大的人物,主要的原因是他接近人民,他的生活,表現在詩里的他的思想感情,都是與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思想感情交織在一起的。杜甫說:“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在當時那樣用功,作為千古后的讀者,我們完全可以感到他的一枝驚人的筆,讀了他的詩真喜悅,而且能夠推知他是怎樣下功夫的。杜甫的價值和杜詩的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從古及今,可以說是得到普遍的承認的,杜甫繼承而且發(fā)揮了我國民間文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廢名 ·文學評論 ·4.1萬字
近代著名詩人學者俞陛云為家中孩童授課所寫的啟蒙讀物,觀點獨特,品評精到。
俞陛云 ·文學評論 ·9.9萬字
本書定位在專修與選修之間,具有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和簡明性。在知識性方面,三個版塊的常識都包含有逾千年的文化積淀。在實用性方面,注意到韻文學的創(chuàng)作手法,通過深入淺出的敘述,推薦一條入門的路徑,達到學以致用的再教育目的。在趣味性方面,體現在選取各種體裁和風格的作品欣賞上,希望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已經陌生的傳統(tǒng)文化,重新經歷一次認識、親近和熱愛的過程,成為文化承傳的生力軍。在簡明性方面,在刪繁就簡時作適當的裁量,讓愿意采用此教材的院校,在開設編排課程時可以靈活處理。
呂君愾 ·文學評論 ·15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的《難得瀟灑》、《“好漢奸”論》、《文人風骨》、《街上流行》、《文人的怪》、《話說王倫》等三十余篇文學評論。
李國文 ·文學評論 ·19.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