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一位沒有進過名校,沒有得到名師指點的人,如何做出一流的成績?一位樸實無華、普通地方學校的教師,如何成為全國教學名師,受到歷屆學生的由衷景仰與無限懷念?本書收錄著名學者劉學鍇、董乃斌、莫礪鋒等人的悼念文章,陶文鵬、羅時進、戴偉華等人的挽詩,也集結了各個時期親受余先生之炙的學子們的追憶文字,從不同角度展示了余先生的學術成就與人格風范。書后附余恕誠先生年表、著述目錄等,這些會幫助大家走近余恕誠先生,了解其獨特的為學為師之道。
胡傳志 ·名家作品 ·19.4萬字
《魯彥作品集》講述了美麗的雪花飛舞起來了。我已經有三年不曾見著它。
魯彥原著 蕭楓編 ·名家作品 ·19.4萬字
《追憶逝水年華》太長,可以從《駁圣伯夫》開始——了解普魯斯特的第一本書。王道乾譯本,名家名譯,絕版多年之后,再次出版。此書既不是論文也不是小說,而是一部藝術作品。一塊小瑪德萊娜蛋糕,牽引出絲絲縷縷、連綿不絕的無意識回憶,然后筆鋒一轉,尖銳犀利。作者強烈抨擊權威批評家圣伯夫批評方法的機械和錯誤,以及因此造成的對當年法國文壇所有文學天才的輕視與誤讀。全書既有抒情的敘述,又有理性的思辨,兩者相輔相成,相互映照。書中有近半篇幅筆調與《追憶逝水年華》相似或呼應,是作者思想精華的濃縮,為后來的文本主義和結構主義批評奠定了第一塊基石。
(法)普魯斯特 ·名家作品 ·19.3萬字
本書收錄了太宰治的眾多代表作品《人間失格》《Goodbye》《維庸之妻》《斜陽》《雪夜》《美男和煙》等。而《人間失格》是其極為重要的作品。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后記,以及主角大庭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描寫主角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痹自己,終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借由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一生與思想刻畫其中,這部小說一直被認定為他的自傳性作品,并且藉此提出身為人真切的痛苦問題,從滯澀的行文中更可體會其內心深切的苦楚,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終歸還是選擇了投水的方式,為自己劃下句點。
(日)太宰治 ·名家作品 ·19.3萬字
作為中國現代著名的女性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冰心的散文始終貫穿著母愛、兒童、自然三大主題,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和辨識度。她善于擷取生活中的片斷,用優美的文字和自己的情感交織在一起,把內在的深情和外物的觸發交匯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給讀者以美而崇高的享受,如《笑》《我和玫瑰花》《我的童年》等;而《寄小讀者》系列等散文則充滿著對少年兒童的愛和希望,沒有空泛的說教和生硬的訓誡,而是用促膝談心的方式,以親切、委婉的語調,述說自己生活中的見聞和內心的感受,促使孩子們在激動、快樂、振奮中,不知不覺地受到作品所表現的主題思想的啟迪,從中得到教益。
冰心 ·名家作品 ·19.3萬字
《上下古今談》,全書別具風格,行文沖淡,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幽默風趣,寓莊于諧,真個是嘻笑怒罵皆成文章,讓讀者在忍俊不禁掩口葫蘆中,又感到淋漓酣暢的痛快。
張恨水 ·名家作品 ·19.3萬字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為"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以喚醒國魂,爭取光明"編印了魯迅逝后第一版《魯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負責編校,編輯委員有蔡元培、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諸先生。《全集》總目以魯迅親定的著述目錄為基礎,增加了譯作部分,并力求各冊字數大致相當。全書大致分創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內容按時間先后排序。全書總計六百余萬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發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這一版《魯迅全集》作為底本的。在編輯過程中,盡可能的保留原版的風貌。全書內容和編排體例均與原版相同。按原版編排,……
魯迅 ·名家作品 ·19.2萬字
《我的思想與觀念:愛因斯坦自選集》是英語世界廣泛流傳的愛因斯坦通俗著作集,自1954年出版以來,長銷不衰。本書在愛因斯坦本人親自監督和協助下編選而成,收錄了英譯本《我的世界觀》《晚年集》《我的世界觀》中的重要篇目,及未出版過的新文章,共計121篇,是認識和研究愛因斯坦的必讀書。本書匯集了從愛因斯坦青年時代到去世前的文章精華,內容涉及愛因斯坦對人生、科學、文化、教育、戰爭、友誼及社會問題的思考與見解,顯示了愛因斯坦豁達的人生態度、敏銳的洞察力和對人類命運的深摯關切。
(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名家作品 ·19.2萬字
本書完備地收錄了汪曾祺不同時期創作的代表性的小說,如《受戒》《大淖記事》等,讀者可以從中體味汪氏小說的獨特韻味。汪曾祺曾自我評價:“我的小說有一些優美的東西,可以使人得到安慰,得到溫暖。但是我的小說沒有什么深刻的東西。”而恰恰是這看起來波瀾不驚的文字,以及市井細民的尋常生活、人情世故,“浸透了古典中國的文化精髓,包括絕妙的機智和散淡的性情”。
汪曾祺 ·名家作品 ·19.2萬字
《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后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后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記》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后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它包羅萬象,而又融會貫通,脈絡清晰,翔實地記錄了上古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狀況。《史記》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從史學價值看,它保留了幾千年的史料,具有非凡的史學價值,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它開創了紀傳體記事法,受歷代史官、學者推崇。從文學價值看,它的描寫語言生動,形象鮮明,敘理透徹,記事靈活。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本版本為一百三十一篇,除原有的一百三十篇外,還將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也收錄在內,便于讀者更全面、更精準地理解司馬遷的理念與思路。
(西漢)司馬遷 ·名家作品 ·19.2萬字
貴族少男少女清顯和聰子,青梅竹馬。隨年歲漸長,小伙伴感情轉為男女情愛。兩人未能適應情感的變化,產生了猜忌和隔閡。直到聰子受父母安排與皇室訂婚,兩人才慌亂行事。本可自然發展成熟的愛情,此時變成了危險偷情。倉促中聰子懷孕,將家族命運拖入危機當中。為保護家族,聰子打掉胎兒,削發為尼。清顯思念聰子而不得,患肺炎而離世。這個感人故事,原是京都和奈良寺廟中的一個傳言。三島依據該傳言創作成《春雪》,純愛中貫穿了“優雅的犯忌”和“褻瀆的快樂”,并在這種對立中發現美、創造美,又毀滅了美。技巧上融匯日本古典的王朝小說和現代小說技巧,享有“媲美《源氏物語》”的贊譽,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呼聲最高的杰作。
(日)三島由紀夫 ·名家作品 ·19.2萬字
本書是錢理群的代表作之一。用作者自己的話說,本書的任務僅在于描述:描述兩個文學幽靈跨越幾個世紀的門檻,從西方走到東方的故事;描述東、西方各國作家怎樣出于對人類(首先是知識分子)某些重大精神命題的共同關懷,按照自己民族文化的傳統,自己所處時代的要求,以及個人精神氣質的特點,一面接受前人思想、藝術成果,一面又豐富與發展前人的思考,有如思想與藝術接力棒的相互傳遞,共同創造了兩個世界文學的不朽典型的故事。正是這一充滿迷惘、痛苦與生命活力的創造過程,把生活在截然不同時空里的幾位藝術大師、思想家一一從英國的莎士比亞,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德國的海涅,俄國的屠格涅夫,到中國的魯迅,以及他們周圍的一大群作家、知識分子連接在一起,從而反映了從17世紀到20世紀人類精神發展、世界知識分子心靈歷程的某一個側面。而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氣質,他們與世界知識分子的內在精神聯系,也是這部書考察與描述的重點。
錢理群 ·名家作品 ·19.1萬字
魯迅生前,關于魯迅的研究性專著不多,李長之的《魯迅批判》是一部很有特色的魯迅研究的專著。全書除序外,共有五章,從“魯迅之思想性格與環境”的關系說起,分析了魯迅“精神進展上的幾個階段”,然后重點考察魯迅文學創作上的成就,最后歸結到“魯迅之本質”,構成一個嚴密而完整的體系。本次特別增加了上世紀后寫的關于魯迅的一些新的文章,如談魯迅的翻譯、魯迅美學思想初探、文學史家的魯迅、魯迅和嵇康等。
李長之 ·名家作品 ·19.1萬字
葉兆言是當代著名小說家,同時也是學者型散文的代表之一。其筆耕不輟的創作,陸續出版了《流浪之夜》《舊影秦淮》《葉兆言絕妙小品文》《葉兆言散文》《雜花生樹》《陳舊人物》等40余部散文集,并且以其鮮明的沖淡平和的敘述筆調、豐富駁雜的題材,簡練平實的語言而獨具特色。此次編選,特邀請了浙江傳媒學院文學院副教授葉煒來編選并撰寫導讀,是對葉兆言散文創作的一次完整權威的梳理。
葉兆言 ·名家作品 ·19.1萬字
孫郁“文革”后期在東北插隊,開始文學創作。早年受俄國文學影響,后喜讀古典哲學,遂走向文學批評之路。80年代畢業于沈陽師院中文系,獲文學碩士。他的研究與寫作,以民國文化為核心,觀察舊時代的文人氣象,審度當下的寫作風向。文辭儒雅溫潤,體察靈魂的苦痛,傳遞生命的悲喜,經他講述的思想和人生,沉重、真實,倍感親切。他的散文融深刻的人性表達、中正的人文立場、豐富的人間情感于一體,是視野、學養與良知、趣味相洽的知識分子寫作的典范文本。
孫郁 ·名家作品 ·19.1萬字
本書為“中國現當代名家散文典藏”叢書之一,收錄了作者鮑爾吉·原野的經典散文作品,由吉林大學教授韓文淑編選并撰寫導讀。在鮑爾吉·原野燦若繁星的散文作品中,含金量最高的是他描寫草原和蒙古族牧人生活的篇章。這些文章既有抒寫大自然之美,探討自然與人的關系,也有對生命、大地、過往和現在耐人尋味的思考。作為一位擁有清醒文體意識和自覺審美追求的散文家,鮑爾吉·原野的作品開闊也獨到,渾實也精致,達觀也守心,具有鮮明的個人視角和寫作風格。
鮑爾吉·原野 ·名家作品 ·19.1萬字
《神曲》講述意大利詩人但丁在其“人生旅途過半”時,在某個夜晚誤入了一座幽暗險惡的森林。當太陽升起時,有三只兇猛的野獸——獅、豹、狼分別擋住了但丁的去路,這時偉大的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出現了。維吉爾受但丁心愛的女子——圣女貝雅特麗齊之托,幫助但丁脫離險境并帶他游歷了地獄和煉獄。在到達地上樂園時,貝雅特麗齊出現并接替維吉爾的向導工作,帶領但丁游歷了天堂,使他最終見到了真善美,感受到了真正的愛與歡樂。
(意)但丁 ·名家作品 ·19萬字
許地山(1893-1941),現代作家、學者。名贊,字地山,筆名落花生。祖籍廣東揭陽,生于臺灣臺南一個愛國志士的家庭。回大陸后落籍福建龍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學,曾積極參加五四運動,合辦《新社會》旬刊。1920年畢業時獲文學學士學位,翌年參與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1922年又畢業于燕京大學宗教教學院。1923——1926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和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宗教史、哲學、民俗學等。1927年起任燕京大學教授、《燕京學報》編委,并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兼課。1935年去香港大學任教授。抗日戰爭開始后,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分會常務理事,為抗日救國事業奔走呼號,后因勞累過度而病逝。他的創作在文壇上獨樹一幟。作品結集出版的短篇小說集《綴網勞蛛》、《危巢墜簡》,散文集《空山靈雨》,小說、劇本集《解放者》、《雜感集》,論著《印度文學》、《道教史》(上),以及《許地山選集》、《許地山文集》等。
許地山 ·名家作品 ·18.9萬字
李國文,是當代作家里的常青樹。1957年發表小說《改選》。其長篇小說《冬天里的春天》獲1982年茅盾文學獎,后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其晚年偏于散文寫作,文字自在老辣,見修養,也見性情,有洞明世事的敏銳的觀察力,有一顆超然的自由的心,其散文隨筆集有《罵人的藝術》《樓外談紅》《中國文人的非正常死亡》等。《李國文散文》選收了他代表性散文作品。
李國文 ·名家作品 ·18.9萬字
全書收入《我的學生時代》《創造十年》《創造十年續篇》《今津紀游》《水平線下》五集,為郭沫若“學生時代”之完整記錄。雖然彼時的郭沫若已絕非“學生時代”之年歲郭沫若的文字處處彌漫著不老的青春情懷。因其自傳文字不似別的名家的“回憶錄”,而回到“當時”,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個“當時”的郭沫若、“真實”的郭沫若,一個浪漫多情與天性風流的郭沫若、個性張揚與勇于自我解剖的郭沫若。
郭沫若 ·名家作品 ·18.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