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孫郁
作品粉絲 141 人
全部作品
《思于他處》是原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原魯迅博物館館長、第十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得主、年度文學評論家孫郁先生的全新隨筆作品集,共三輯三十二篇文章。在這些文章中,作者品評了包括魯迅、卡夫卡、周作人、普希金、錢鍾書、黑塞、王小波、莫言等多位形作家及其作品,也藉由這些形形色色的作品,進入這些人的文學世界與個人命運,從“他處”迸出新思,重構語言的生命力,展示思想之美。全書文字優美洗練,表述別開生面,讀來酣暢淋漓。
孫郁 ·現當代隨筆 ·15.5萬字
孫郁“文革”后期在東北插隊,開始文學創作。早年受俄國文學影響,后喜讀古典哲學,遂走向文學批評之路。80年代畢業于沈陽師院中文系,獲文學碩士。他的研究與寫作,以民國文化為核心,觀察舊時代的文人氣象,審度當下的寫作風向。文辭儒雅溫潤,體察靈魂的苦痛,傳遞生命的悲喜,經他講述的思想和人生,沉重、真實,倍感親切。他的散文融深刻的人性表達、中正的人文立場、豐富的人間情感于一體,是視野、學養與良知、趣味相洽的知識分子寫作的典范文本。
孫郁 ·名家作品 ·19.1萬字
《閑話汪曾祺》為孫郁研究著名作家汪曾祺的著作,以傳記形式呈現,又區別于普通意義上的傳記。《閑話汪曾祺》以汪曾祺的人生軌跡為經,以他的人際交往為緯,展開筆墨。通過《一個儒者》《愛的文學》《詩人教授》等章節來寫汪曾祺各個時期的重要事件,同時將汪曾祺同廢名、沈從文、黃永玉、林斤瀾,以及阿城、賈平凹等結合起來評述。用作者孫郁自己的話說“是想通過汪曾祺,來寫這么一群人”。
孫郁 ·文學家 ·15.4萬字
一本不同于學院派的中國現代文學史。孫郁先生集多年之所學所感所見所得,從獨特的角度論述民國時期的文學風格與流派,品評作家和作品。全書共分15個專題,內容涉及清末民初的文學生態,新文學起點、舊派小說、舊詩詞、新詩、學人筆記、梨園筆意、左派小說、草根文學等歷史敘述,以及魯迅、周作人、老舍、曹禺、沈從文、張愛玲、錢鐘書、蕭紅等多位作家及其作品評價,別開生面的還原了民國時期的文學現場。見解深刻,文字優美,讀來趣味盎然。
孫郁 ·文集 ·21.9萬字
本書為錢理群先生主編的“文學經典讀本系列”之一,叢書目標是從文學的角度,以文學的方式,有助于大、中學生和一般讀者的語文訓練和人文修養。具體編寫以文學經典為中心,選名家名作,力圖通過有線的選文凸顯一條文學史的線索,一種文化傳統,一種"層累"的過程。書前有總的導言,每篇選文前有編者撰寫的作家作品概論和述評,后有思考題、名家點評(部分存目)。本書為當代文學部分,由孫郁編著。
孫郁 ·現當代隨筆 ·27.5萬字
本書是中國現代文學學者、著名作家孫郁為張中行先生所作的傳記。他從自己與張中行先生的交往中的感性印象出發,以飽含情感的筆觸勾勒出這位有故事的老人的豐富一生。其間既有時間脈絡,也有生命體驗的線索,不僅敘其事,更畫其魂。它的別致之處也在于,作者和傳主的心靈之交,讓這部傳記在嚴謹客觀之余,更多了以情動人的力量,對于想真切了解以至理解張中行的讀者有很大幫助。
孫郁 ·文學家 ·19.1萬字
本書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魯迅研究專家孫郁所寫的一組學術隨筆的結集。全書著眼于以魯迅為代表的現代文壇人物,并以宏闊的視野將古今中外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進行多維度比較,從而提出了一些具有深度的問題,給讀者以啟示。體現了學術含量和理論深度。
孫郁 ·名家作品 ·10.8萬字
苦雨齋是周作人書房的名字。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周作人為核心,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文人群體。他們既迥異于以魯迅為旗幟的左翼知識分子,也不同于以胡適為代表的所謂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本書以隨筆形式,自由、生動、形象地描述了這一文人群體的文化心理、價值選擇、人生姿態和社會取向。本書系作者舊作的修訂本。在舊版基礎上,作者對部分文字表述作了修改和潤色,增寫了《弟子之五》《佛門風景》《與路吉阿諾斯為伍》三篇,刪除了《后記》,顯見,初版十余年后,本書作者對周作人及其歷史影響在認識上有所深化。
孫郁 ·現當代隨筆 ·16.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