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運維名著《鳳凰項目:一個IT運維的傳奇故事》的姊妹篇,從軟件開發人員的角度繼續講述無極限零部件公司的故事。瑪克辛是開發主管兼架構師,因公司工資系統事故而被“流放”去做鳳凰項目的文檔工作。在這樣一家剛剛度過百年華誕的老牌公司里,在電子商務已然風生水起的當下,瑪克辛能否拯救那個已令數百名開發人員深陷其中的項目?作者在本書中提出“五大理念”,并相信有了這五個理念,企業就能打破壁壘、力排萬難,在數字化洪流中力挽狂瀾。
(美)吉恩·金 ·外國隨筆 ·23.6萬字
《戰后世界進程與外國文學進程研究》(共四卷)以戰后現實主義文學、后現代主義文學、全球化視域下的當代外國文學、新世紀外國文學發展趨勢為框架結構,從歷史和審美的角度梳理不同時期外國文學的發展脈絡,在觀照歷史的基礎上,解讀具有重大影響的文學現象,將具體作家和作品放到歷史語境去考察,分析并描述文學的產生、流通、變化與社會存在之間的復雜關系,綜合立體地展示戰后外國文學演變的歷程,全面深入地探討當代外國文學的發展趨勢及特點。第一卷對現實主義進行理論建構,分析現實主義“現實/虛構”的內在悖論,通過詳盡討論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主體現實主義、結構現實主義、道德現實主義、自覺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地域現實主義、現代現實主義等,對世界各國現實主義文學進行較為系統研究,揭示戰后現實主義的多元發展態勢及其豐富內涵,獲得對現實主義新的認識和理解。
王守仁等 ·外國隨筆 ·36.6萬字
菲利普·拉金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英語詩人之一,開創了一代詩風,《應邀之作:拉金隨筆》濃縮了拉金一生的主要審美理想和藝術觀點。德里克·沃爾科特、謝默思·希尼、克萊夫·詹姆斯盛贊,文筆凝練,亦莊亦諧,充滿妙趣與機鋒。菲利普·拉金是蜚聲國際的英國詩人,其作品影響大、流傳廣,為一眾知名作家如德里克·沃爾科特、謝默思·希尼、克萊夫·詹姆斯等所稱道,許多詩人更是將其作品視為寫作靈感的來源。《應邀之作:拉金隨筆》收錄拉金1955年至1982年間應報刊、雜志等媒體約稿發表的五十余篇隨筆、雜文、書評和樂評等,在其創作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說濃縮了拉金一生的主要審美理想和藝術觀點。拉金文筆凝練,亦莊亦諧,許多文章雖篇幅不長,卻字字珠璣,向為歐美讀書界所推重。
(英)菲利普·拉金 ·外國隨筆 ·24.6萬字
“‘不’對他來說并不代表‘不’。”“我知道好萊塢的每個人——我是指所有人——都知道正在發生什么事情……但每個人都害怕得不敢說一句話。”“我希望他們也足夠勇敢。要知道,這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他們的女兒、母親和姐妹身上。”2017年,《紐約時報》和《紐約客》先后報道了數十名女性遭好萊塢著名制片人哈維·韋恩斯坦性騷擾、性侵事件。本書作者羅南·法羅在《紐約客》發表的相關報道獲得2018年普利策新聞獎“公共服務獎”。本書基于作者對韋恩斯坦事件歷時2年的新聞報道而成。在本書中,作者全面回顧了自己以記者身份調查、報道韋恩斯坦性騷擾、性侵事件的全過程,以及在此過程中遭遇的阻撓、威脅和監視。整個過程扣人心弦、跌宕起伏,揭露出韋恩斯坦長達20年不正當行為的全貌,顯示了權力與財富是如何被用來逃避懲罰、掩蓋罪行,讓整個媒體噤聲的。更重要的是,那些作為受害者的女性,她們勇敢地站到聚光燈下,重新撕開自己的傷口,因為她們相信,這樣做就是在保護其他女性。
(美)羅南·法羅 ·外國隨筆 ·22.6萬字
“我從沒說過自己有憑空編故事的本領;我往往需要一個事件或是一個人物才好動筆,不過我總是運用想象力、創作力以及戲劇感,把素材變成我自己的東西。”毛姆如是說。從一八九二年他十八歲開始,毛姆就養成隨時記錄各種創作素材的習慣,這一習慣他一直堅持了五十多年。一九四九年,已經七十五歲高齡的毛姆從他保存的十五冊筆記、備忘錄和旅游札記中精挑細選并加以簡明的按語,出版了這本《作家筆記》。這無疑是毛姆最為重要也最為真實的作品之一,等于是在正式放棄虛構文學創作后將他“寫作素材的倉庫”亦即他創作的終極秘密公之于眾了。雖然之后還出版了《隨性而至》和《觀點》這兩本隨筆和評論集,《作家筆記》可以看作毛姆一生文學創作的起點和終點,是他對自己一生漫長的文學生涯的告別。
(英)毛姆 ·外國隨筆 ·24.2萬字
《審判·城堡》包含《審判》《城堡》兩部小說。《審判》敘述的是主人公約瑟夫·K在30歲生日那天突然被捕,他自知無罪,找律師申訴,極力加以證明,然而一切努力均屬徒勞,沒有任何人能證明他無罪,法院是藏污納垢的骯臟地方,整個社會如同一張無形的法網籠罩著他,最后被殺死在采石場,這就是官僚制度下司法機構對他的“審判”。《城堡》敘述的是土地測量員K.受命赴某城上任,不料卻受阻于城堡大門外,于是主人公K.同城堡當局圍繞能否進入城堡之事展開了持久煩瑣的拉鋸戰。城堡就位于眼前的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而不可即;它是那樣冷漠、威嚴,像一頭巨獸俯視著K.;它代表了一個龐大的官僚機構,那兒等級森嚴,有數不盡的部門和數不盡的官吏,可又有數不盡的文書塵封在那里,長年累月無人過目,得不到處理。面對這座強大的城堡,K.很無奈,直到最后也沒有進入城堡,也沒有見到城堡當權者。小說自始至終籠罩著一種神秘的、夢魘般的氣氛,寓意深刻,令人回味無窮。
卡夫卡 ·外國隨筆 ·35.9萬字
這是當代海外著名歷史學家余英時先生歷年來最重要的學術文化隨筆集,結集出版,分為“價值篇”、“文化篇”、“歷史篇”、“士人篇”、“儒學篇”、“讀書篇”、“懷舊篇”和“坐隱篇”、“母校篇”和“自述篇”。
余英時 ·外國隨筆 ·27萬字
本書收錄了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一九七〇年至二十一世紀初的隨筆作品,包括書評、文論、創作談、訃告等等。這部隨筆集更像一本非正式的自傳,為讀者展示了一段充滿好奇的人生。她是一位詼諧的評論家,對厄普代克、安吉拉·卡特等人的作品提出頗為獨到的見解;她也是一位冷靜的懷疑論者,對加拿大歷史和小說中“女性的不良行為”保留自己的觀點。她的人生就像她的敘事一樣精彩:鬧鬼的農場、厭女的采訪主持人、食物中毒的北極探險、全球各地的文學節活動,令讀者目不暇接。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經典作品的創作回顧,《使女的故事》《別名格蕾絲》《羚羊與秧雞》等等。阿特伍德用自己豐富多變的視角引領讀者踏上文學的旅程,也深入時光的逆流,回溯了二十世紀一些里程碑式的事件,見證了我們通向二十一世紀的來路。
(加)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外國隨筆 ·22.6萬字
蒙田(1533-1592)是法國文藝復興后最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也是一位人類感情冷峻的觀察家,1572年開始撰寫被稱為“十六世紀各種知識的總匯”的《隨筆集》。在十六世紀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樣受到現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啟蒙運動以前法國的知識權威和批評家,亦是對各民族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進行冷靜研究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從他的思想和感情來看,人們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個時代出現的一位現代人。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學隨筆,因其豐富的思想內涵而聞名于世,被譽為“思想的寶庫”。由馬振騁先生獨力翻譯的《蒙田隨筆全集》曾榮獲首屆傅雷翻譯出版獎,本版《蒙田隨筆》由譯者特為我社選出,可以說三卷“全集”的精華盡入其中,真正稱得上一部選目全面而又精當、譯文上乘考究的蒙田隨筆選本。
(法)蒙田 ·外國隨筆 ·21.9萬字
本書記述的是海明威于1953—1954年第二次偕同第四任妻子瑪麗·威爾什去非洲游獵的經歷。他們夫婦倆與跟隨他們作為助手的幾個當地人追獵一頭作惡多端的兇悍獅子,沿途并射獵瞪羚、豹子、沙雞等非洲特有的野生動物,表現了作家對憨厚、忠誠度非洲土著居民純真友好的感情以及他們這一段幸福快樂的伉儷生活,當然也深切地反映出海明威對于最能丈量人性極限的冒險活動的終生癡迷。本書是海明威的第二部“狩獵專書”,是讀者零距離感受海明威獨特魅力的最佳讀本。
(美)海明威 ·外國隨筆 ·21.2萬字
風流才子卡波蒂的半生奇緣錄,收錄非虛構犯罪小說《手刻棺材》,一部可比《冷血》的佳作,一個其貌不揚的南方文字殺手,一個天生慧眼如炬的社交動物,社交狂人卡波蒂的人類觀察速寫簿。《肖像與觀察》收錄了在卡波蒂的一生中給為他留下心靈烙印的各色人物,從星光燦爛的好萊塢明星到冷血變態的連環殺手,一幅幅肖像亦真亦幻,栩栩如生。卡波蒂后半生整日出入于上流社會,鮮衣怒馬,日日笙歌,但他卻有著一顆極度細膩敏感的心靈和一支同樣的細膩的筆觸。那些如旋轉木馬般從他眼前閃過的各路名流——瑪麗蓮·夢露、葛麗泰·嘉寶、卓別林——撥奏出的是一個個觸動心弦的精妙音符,你會詫異于他們一個簡單的眼神,一句無意的話語能夠觸發這樣的情感湍流。而另一部堪稱《冷血》姊妹篇的非虛構犯罪小說《手刻棺材》呈現出則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卻又充滿魅力的惡棍,讀者很難分清這個形象有多少是真實的血肉,有多少是卡波蒂心中最黑暗的夢魘。
(美)杜魯門·卡波蒂 ·外國隨筆 ·41.7萬字
《序跋集》是《奧登文集》中一部重要的隨筆集。《序跋集》中所收錄的隨筆,寫作時間橫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內容涉及文學、神學、哲學、藝術甚至日常家居,材料翔實嚴謹,文筆縱橫捭闔,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歷史價值和美學價值。《序與跋》是作者W.H.奧登撰寫的一部有關詩作前言、后跋的集子。這些詩歌創作前言和后跋反映作者的創作思想、創作過程和創作感受。如有關1937年創作的長詩《西班牙》,他在前言中寫道,作為救護車駕駛員,1937年他參加了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武裝斗爭。關于《戰地行》(1939)的前言中,他道出了與小說家衣修午德一起到中國戰地采訪的感受。這些有關創作的前言和后跋對讀者了解奧登的創作全貌有一定的幫助。
(英)W.H.奧登 ·外國隨筆 ·36.3萬字
《辛德勒名單》是布克獎的獲獎小說,以高度紀實的手法,刻畫了二次大戰時期德國人奧斯卡·辛德勒冒著生命危險,傾注所有財力和智慧,營救數百位猶太人生命的真實故事。自問世以來,這部小說以其撼人心魄的真實性和洋溢于字里行間的人道主義的光輝,感動了無數讀者,被斯皮爾伯格改編成電影以后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澳)托馬斯·基尼利 ·外國隨筆 ·30.1萬字
她是森林的女兒,從小在森林中長大。從女伐木工到提出新觀點的年輕女科學家,在女性備受歧視的領域,她屢遭排擠打壓,仍抱著一腔熱愛堅韌前行,成了廣受認可的“樹維網之母”、森林生態領域當之無愧的大咖。她曾痛失至親,家庭破裂,也曾罹患重疾,是深愛的森林和家人好友給她力量,治愈創傷,助她恢復活力。在這本書中,西馬德講述了自己的獨特人生旅程。她的人生與探索森林隱秘地下網絡的研究并行。森林中的樹木與真菌互利互惠,構建一張錯綜復雜的“樹維網”,就像我們的神經網絡或者互聯網一樣,養分、水分都能通過它傳遞;樹木之間借此交流信息,守望相助。樹維網的中心是母親樹,它們用強大的力量連接并維持著周圍所有的后代。在一片有活力、能自我復原的森林中,競爭關系并非永久的主題,樹木之間、樹木與真菌之間的合作關系遠比我們想象中重要,利他才能自利。人類同樣如此,我們與親人、愛人、朋友之間的關系交織成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網絡,為我們提供難能可貴的支撐和幫助,是我們前行中不斷回顧和汲取能量的根源。這本書會永遠改變我們看待樹木的方式,也賦予我們治愈創傷的力量。
(加)蘇珊娜·西馬德 ·外國隨筆 ·22.9萬字
在高爾基誕辰150周年之際,選擇出版高爾基自傳體系列,以有助于讀者了解作家,從而更好地了解其作品。其中的《在人間》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和外祖母討生活的日子。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歷盡坎坷,認識了許多人,讀了許多書,決心“要做一個堅強的人,不要為環境所屈服”。他懷著這樣的堅定信念,離開家鄉奔赴喀山。
(蘇)高爾基 ·外國隨筆 ·21.1萬字
這本小說,只是想成為一種證據,證明在那些于一九四五年開始自己文學實驗的人中,他們中的一個,從其時到如今,是如何追隨那個去捕捉一種味道、一道閃光、一聲吱嘎響、一種生命的調子的幻想的。一首艱難的田園詩,一段艱難的記憶,一份艱難的愛情,一種艱難的生活。在這四卷短篇小說集里,卡爾維諾讓他的故事自己說話,對我們期待的東西緘口不語,讓我們獨自去解決猶疑,去聆聽生命不息的節奏,去探尋宇宙隱秘的規律。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外國隨筆 ·37.5萬字
要實現文學思想研究的真正創新與突破,尚待更多的文學史、文學批評史,特別是20世紀以來哲學、人類學、歷史學、詩學資源的積累與反思,需要建立在跨學科意義上的原創性理論的建構。《文學思想研究》即是從這個角度人手,試圖進行跨學科的文學思想研究,這種“跨學科”更多的是期望從不同的學科出發,“思想”文學并使之問題化。無論是戲劇研究、當代散文研究,還是古典詩學研究、德語思想研究,都試圖從不同的面向出發,把“文學思想”變成“思想文學”的永遠在途的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學思想研究”應該是通過文學而思想,就像通過精神分析而思想一樣。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廣州大學文學思想研究中心編 沙紅兵主編 ·外國隨筆 ·21.7萬字
普拉斯這一冊日記集記錄了她從少女時期到結婚初期的生活。里面有青春洋溢的日子,充滿著少女成長的甜蜜和酸澀。這本日記最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清晰準確地抓住了心緒千結的少女情懷,抓住了由少女成長為女人的動人時刻,像破繭的蝴蝶歷經千辛萬苦,忍受百般疼痛,只為綻放出美麗。這一部成長史,領著我們走進普拉斯的精神世界,讓我們深刻地了解普拉斯的成長歷程和人生軌跡。
(美)西爾維婭·普拉斯 ·外國隨筆 ·22.6萬字
本書為錢理群先生主編的“文學經典讀本系列”之一,叢書目標是從文學的角度,以文學的方式,有助于大、中學生和一般讀者的語文訓練和人文修養。具體編寫以文學經典為中心,選名家名作,力圖通過有線的選文凸顯一條文學史的線索,一種文化傳統,一種"層累"的過程。書前有總的導言,每篇選文前有編者撰寫的作家作品概論和述評,后有思考題、名家點評(部分存目)。本書為外國文學部分,由郜元寶編著。
郜元寶 ·外國隨筆 ·28.1萬字
本書對改革開放以來30年國內的外國文學研究,以個案和問題為中心,分為“作家作品”“文學史與翻譯”“文學理論與概念”“國別文學研究的整體反思”四個板塊,共十五章,每章選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國文學研究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作家、作品、事件、現象、概念、體裁、問題等進行深度探討。“作家作品”板塊中的文章以所論作家的出生年月為編排順序,依次涉及德國作家萊辛、歌德,英國作家羅斯金,俄國作家契訶夫,印度作家普列姆昌德,阿拉伯作家紀伯倫,法國作家杜拉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等八位作家。他們在各自國家的文學中都具有很高的代表性,但本項目把他們作為重要個案來考察,則主要是針對他們在我國三十多年研究中的典型意義,目的是對他們在我國的接受、傳播、闡釋、翻譯、誤讀等方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象進行反思和總結。
羅芃 ·外國隨筆 ·33.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