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一本別樣的20世紀歐美文壇導覽,知名譯者、書評人黃昱寧二十年經典評論文章集結。本書收錄了一系列對于外國文學作品、文學現象以及知名文學家生平的記述與解讀。其中眾星云集,包括了卡波蒂、柯南道爾、菲茨杰拉德、喬伊斯、E.B.懷特、麥克尤恩等人的私人經歷以及寫作歷程。黃昱寧以獨到角度做出了生動的評述,講述那些“不廣為人知”的作家故事。書中還包含大量名作家的第一手材料,以幽默的筆觸還原了這些人的真實歲月。
黃昱寧 ·現當代隨筆 ·25.2萬字
作者以古老的詞的體例,將作者在現代生活中的真實感受和風花雪月表現出來,試圖用傳統的文學方式表達當代的新聲。由此作者經過篩選編輯此書供給對詞有興趣的讀者閱讀。或許能在弘揚傳統文化中有添一塊磚的作用。
賈柯夫 ·現當代隨筆 ·21.7萬字
《重返八十年代》選取洪子誠、李陀、程光煒、王堯、李楊等人撰寫的14篇研究80年代文學的文章,雕刻集體歷史與個人記憶的肌理,對80年代有一個前沿、多面而深入的展示。“80年代”不僅是個人記憶,也逐漸成為重要的學術研究對象。
洪子誠 ·現當代隨筆 ·20.1萬字
本書通過歷史觀念、學術思想、榮辱觀念(面子觀念)和所謂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抄襲鹽谷溫《中國文學概論講話》事件的分析,揭示了魯迅和顧頡剛矛盾和分歧的內在文化意義,指出魯迅和顧頡剛的矛盾和分歧實際是在魯迅以“立人思想”為核心的現代文化觀念與顧頡剛在受教育過程中形成的中國現代學院精英知識分子文化觀念的差異和矛盾中形成的。
王富仁 ·現當代隨筆 ·22.4萬字
該書共20萬字,分為《山水寫意》和《鄉梓風情》兩部分,由保康籍著名軍旅作家陳可非作序。全書描述了保康山水的美麗與妖嬈,記錄下人們奮發進取的過程與成果,展現了當下保康,尤其鄉村生活的快樂與幸福。其中,“山水寫意”表現了保康山水、田園風光和旅游勝景,“鄉梓風情”在新舊對比中書寫出保康今與昔的巨大變化,歌頌當下山鄉生活的幸福。
喻金剛 ·現當代隨筆 ·20.2萬字
本書是北大共青團的刊物《北大青年》編輯部組織的一本反映北大青年學生2014年相關微信的文章結集。全書分為三大部分:我們的關注,我們的聲音,我們的責任,共八十篇文章,反映北大歷史、北大校園、北大學生、北大教師、北大學術以及國家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作者均是北大學生,文章觀點正確、文筆生動、活潑、流暢,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可讀性強,相信會有讀者和市場。
《北大青年》報社 ·現當代隨筆 ·26.7萬字
《魯迅的故家》是周作人晚年回憶其兄魯迅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有關魯迅全面、立體的回憶錄之一。《魯迅的青年時代》是一本關于魯迅文學修養的回顧和總結,它集中描述了魯迅前三十年的人生經歷和文學思考,在這一階段中,魯迅求學態度的轉變過程也就是其文學創作從稚嫩漸趨于成熟的過程。《魯迅小說里的人物》系統地剖析了魯迅小說主角們的現實指向與文學隱喻,從創作源頭、表達手法、背景聯系等多方面入手,將“祥林嫂”“阿長”“閏土”等一眾小說角色們逐一還原,穿插著精準獨到的文學評價,試圖帶領廣大讀者,從魯迅的朋友圈和時代背景,去觸碰魯迅的思想溫度。
周作人 ·現當代隨筆 ·29.5萬字
本書以“60后”男主人公在家族文化土壤中的品格養成為起點,粗線條地記錄了其成為有擔當,有血性、個性、創造性、韌性特質的有為青年。本書圍繞主人公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為主線全面深刻地再現了“60后”建立在真善本質基礎之上的價值觀,映射出“60后”的人性品格中家國情懷的精神光芒。“60后”們融真善美的價值觀和家國情懷的精神與改革開放的春風于一體,折射出改革開放讓國人趕上了世界發展的步伐,新時代更是給人以文化自信,凸顯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華文明中的繼承和發揚。
梁林 ·現當代隨筆 ·41.9萬字
史鐵生的長篇小說。《務虛筆記》是史鐵生半自傳式的作品,由二十二個段落合成。《務虛筆記》敘述了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社會嬗變帶給殘疾人C、畫家Z、女教師O、詩人L、醫生F、女導演N等一代人的影響。我們將默默地凝望,隔著咫尺空間,隔著浩瀚的時間,凝望生命的哀艷與無常、體味歷史的豐饒與短暫。他抑或我、不動聲色卻黯然神傷。
史鐵生 ·現當代隨筆 ·32.7萬字
《詩書人生》是我國著名翻譯家許淵沖先生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所收錄的幾十篇文章記述了他求學、交友、工作、生活的種種經歷,另附有近年來的部分演講、序跋等。作者運筆其中,向我們展現了他出國留學前后的成長經歷,歸國工作之后的見聞感受,伏案翻譯過程中的求實見解,與師友、家人相知相處時的逸聞趣事,以及對自己百年人生歷程的回味感悟,從中可以了解時代的風云變幻對他的影響與改變。作者記憶力超群,至今仍對個人生活中的過往記憶猶新。字里行間用情頗深,從頭至尾飽含濃情厚意,讀來意趣盎然。
許淵沖 ·現當代隨筆 ·21.9萬字
本套裝包含《可愛的中國》和《多余的話》兩本紅色文學經典。其中《可愛的中國》是方志敏的散文,也是他的遺著。1935年寫于獄中。作者以親身經歷概括了中國從“五四”運動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以來的悲慘歷史,憤怒地控訴了帝國主義肆意欺侮中國人民的種種罪行。他滿懷愛國主義激情,象征性地把祖國比喻為“生育我們的母親”,堅信中華民族必能從戰斗中獲救。
方志敏 瞿秋白 ·現當代隨筆 ·22.6萬字
本書收入了作者撰寫的教育教學心得、文學藝術評論和鑒賞文章,以及若干隨筆。作者涉獵的題材多樣,寫作方法也靈活,很多是有感而發,隨事而發,讀來別有味道,令人深思。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飽含愛國愛家之情,筆端文字浸潤對家鄉的贊美,比如收錄的“駐馬店文化傳奇”篇目,目的只為讓人們看懂駐馬店,為駐馬店點贊,為駐馬店加油,使這個新興的充滿活力的城市煥發出新的光彩,創造出新的歷史輝煌。
劉杰超 ·現當代隨筆 ·21.9萬字
本書是重慶涪陵作家何龍飛繼《松蔭荷韻》《種瓜種豆種文字》之后出版的第三本散文集。這本散文集共144篇、30萬多字,按其內容分為“鄉愁悠悠”“大愛無垠”“流年碎影”“閑情逸致”“只言片語”5個小輯。
何龍飛 ·現當代隨筆 ·23.3萬字
晚清民國學術名家輩出,佳作如云,既有研究還相當不夠。《晚清民國的學人與學術》從具體歷史情境出發,關照到文本的前后左右,論述由整體而具體,從宏觀落腳細部,對于近代中國新史學、學術史上的道統與派分、社會學人類學對史學的影響有深度剖析,對于當時的學術交往、學會活動與學術爭論也力求和盤托出,文筆簡潔有力,讓人在歷史的繁復之中領略學術與學人的魅力。著者所揭示的學術史研究路徑,無疑也給人相當啟發,值得有心人細心揣摩。
桑兵 ·現當代隨筆 ·30.4萬字
本書稿為作者所公開發表的文章的匯集,全書共七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王家衛的電影《東邪西毒》的一篇影評;第二部分關于上古歷史的一組論文;第三部分是關于先秦史的一組論文;第四部分是關于先秦儒家思想的一組論文;第五部分是關于秦文化的兩篇論文,源于長安文化研究的課題;第六部分是關于唐代詩人王維和凈土宗祖師善導大師的兩篇論文;第七部分是《從推背圖三、九兩象看唐代的恐怖政治》《候補文官群體與晚清政治》兩篇書評。
王向輝 ·現當代隨筆 ·25.2萬字
讀書是人類智慧生活的重要內容。有筆記的讀書即有思想的讀書,是激勵增進人類智慧的重要途徑。《曾康霖讀書筆記》,作者曾康霖教授從教以來,數十年中,涵泳書海,不懈思考,閱讀馬恩經典著作,學習外國名著、權威文件、專業文件,認知理論,評價學說,解讀社會經濟、金融、法律、歷史、文化等信息,以其有思想的讀書,拓展視角,啟迪后學,交流思想,耕耘業。
繆明楊 ·現當代隨筆 ·40.9萬字
作者用清新優美的筆觸,飽蘸豐沛濃烈的情感,表現了故鄉的古橋水井、秋蟬夏月,春韭榆錢、艾草桑葚等鄉村圖景,傳達了作者濃得化不開的鄉愁。除此之外,通過對人間友誼、骨肉親情、英雄事跡、道德典范、海外見聞等的細膩描寫,表現了作者的誠摯的家國情懷、心香情暖。
周博瀟 ·現當代隨筆 ·22.5萬字
《我為論語講故事》是一部以《論語》和《孔子家語》為基礎,由作者匠心獨運編著而成的書。作者借圣人孔子之口講其人其事,把《論語》由語錄體轉變為生動的故事,可以說既是一部解讀《論語》的入門之書,又是一部研究《論語》的創新之書。說它是“入門之書”是因為本書以故事的形式,展示了《論語》中每則話語之后的背景故事,讓讀者可以更加具體、全面、系統地了解《論語》,讀懂《論語》;說它是“創新之書”是因為作者把相關的事件聯系起來,不僅連接了故事情節,豐滿了人物形象,還恰到好處地詮釋了《論語》的內容,可謂曲盡其美,直盡其妙。本書分為三部分,分別命名為“經歷篇”“誨人篇”和“成長篇”,文末附有《論語》全文,以便讀者對照研讀。經歷篇寫圣人一生的經歷,讓我們對孔子其人其事做全面細致的了解;誨人篇敘述圣人教授弟子的故事,具體到弟子其人,可以說教育的智慧富含其中;成長篇講解圣人學樂一生的收獲,包括學習認知、體道悟道、立德樹人、言行禮儀等。雖道不盡圣人的“言性與天道”,但也可窺豹一斑,圣人的睿智之心、仁愛之心、賢德之心、堅韌之心、期許之心,輝耀千古!
飛紅霞編著 ·現當代隨筆 ·21.2萬字
一年又過去了,現在已經是秋天了,秋天的夜晚和夏天的晚上就是不一樣,一絲絲涼風撫摩著皮膚,街上圍滿了大大小小燒烤小店,讓人有一種思念的感覺,怪怪的……我會在這里等你,一直到你來到這個小房后,我會一直等你來到這里的那一天,孤獨的夜要你陪我才不寂寞;下雨的天要你陪我才不凄涼;繁華的街要你陪我才不疲憊;獨自的我要你陪我才是完美,下面這首歌是我送給你的希望你會珍惜只不過會慢一點你可要慢慢等呀……
石地 ·現當代隨筆 ·23.7萬字
我愛你……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棄一切——包括你。失望,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因為有所期待所以才會失望。因為有愛,才會有期待,所以縱使失望,也是一種幸福,雖然這種幸福有點痛。世上最凄絕的距離是兩個人本來距離很遠,互不相識,忽然有一天,他們相識,相愛,距離變得很近。然后有一天,不再相愛了,本來很近的兩個人,變得很遠,甚至比以前更遠。愛情使人忘記時間,時間也使人淡忘愛情。孤單不是與生俱來,而是由你愛上一個人的那一刻開始。
石地 ·現當代隨筆 ·24.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