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講述了作者從初到麗江遇到的各色各樣的人物到如今已經在麗江嶄露頭角的各色人物,其中包括麗江的打工人、麗江的導游、麗江的游客、麗江的本地人、麗江的過客等等。本書全面而精彩地展示了20多年來麗江的發展和當地的風土人情,詳細地描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執著創業人,記錄了一個美好的時代,給當代青年以豐富的啟示。
沈三 ·紀實文學 ·12.2萬字
一夜之間,小鎮和冰毒成了同義詞。《美國小城鎮的死與生》一書以美國中部艾奧瓦州小鎮奧爾溫為主要對象,考察了美國數以千計小城鎮在近30年里的發展狀況以及當地人為改變現狀所做的努力。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下,這些小城鎮被土地整治和農業產業化發展所遺忘,當地經濟一蹶不振,人口外遷,在農業轉型中受困于低收入、失業。此時,毒品趁虛而入,不僅撫慰了貧困無助者的心靈,更在當地形成了毒品經濟,一些人開始以此維生。毒品的大行其道,反過來又讓疲弱的小鎮更加千瘡百孔。染上毒癮的奧爾溫,只是美國各地成千上萬個小鎮的縮影,它反映了全球化力量之下美國當代小城鎮惡性循環的社會現狀。而幾乎與此同時,歐洲也出現了毒鎮現象。對此做道德評判,呼吁個體守法自律,幾乎是徒勞的,因為這種現象的實質是經濟,更關乎政治。作者出生于小城鎮,為寫此書回故鄉定居數年,他觀察毒品的產量和消費,結識了自己酗酒但致力于掃除毒品的醫生、處理涉毒案犯罪的檢察官、與毒癮斗爭多年的癮君子等小城鎮居民……從這樣的人身上,觀察和呈現美國小鎮的死與生,警醒世人。
(美)尼克·雷丁 ·紀實文學 ·18.1萬字
本書真實記錄了作家在梅里雪山60年一輪回的本命年,隨當地藏傳佛教徒一起完成內轉、外轉朝圣之路的奇特經歷,為準確詳細地展示了完整的轉經路線,途徑的各個站點,沿途的自然景地、民俗民情、神話傳說,以及作家對藏族人轉經文化的親身體驗和深刻感悟。
范穩 ·紀實文學 ·8.4萬字
本書以紀實文學兼調查報告的形式,將這些以女性為主角的案件公諸于眾。在冰冷的卷宗里面,在殘忍的犯罪背后,在凄涼的悲劇終點——探尋那些關于家庭、關于社會,關于金錢、關于情感的根源之問。
楊同柱 海劍 ·紀實文學 ·14.1萬字
商業精英與權力精英共謀,踐踏普通人的生活。正義是否還在?兩名維權律師,一位出身社會底層、一位出身律師世家,維護司法公正的信念,使他們走到了一起。然而,他們的對手卻是煤炭帝國掌門人布蘭肯希普。在這起歷時十四年、歷經多次峰回路轉又一波三折的訴訟中,商業帝國如何與法官和公權力勾結,擠壓小企業的生存空間,無視百姓的權利乃至生命,踐踏司法的公正?《紐約時報》知名記者勞倫斯·李默爾,在庭審紀實作品《正義的代價》一書中,全方位呈現美國縣法院、州上訴法院和聯邦最高法院的審判現場,追蹤布蘭肯希普煤炭帝國發家史,講述美國大企業利用巨額資金操縱地方法院法官選舉、干預司法公正和最高法院力挽狂瀾的故事。
(美)勞倫斯·李默爾 ·紀實文學 ·28.9萬字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本書是追述抗戰老作家們以愛國主義精神追尋夢想的中國故事。作者以采訪者、親歷者的身份,通過親自接觸、專題訪問,真實再現了抗戰老作家尋找夢想、追求夢想的奮斗歷程。
趙郁秀 ·紀實文學 ·9萬字
這是一個令人恐懼的真實故事。1976年到1986十年來,一個神秘而暴力的男子在加利福尼亞瘋狂作案,十年間共實施了50起強奸,13起謀殺。隨后銷聲匿跡,再沒作案。期間多名警察、偵探,調查人數超過8000人,展開撒網式搜捕,但始終無法抓到兇手。三十年后(2016年),犯罪學記者米歇爾·麥克納馬拉創建了一個名為“真實犯罪日記”的網站,同時四處走訪調查,決心找出這名“金州殺手”。《我將遁入黑暗》提供了美國歷史上這一特殊時期的清晰筆錄,它近乎直白地記述了“金州殺手”駭人聽聞的犯案特寫。這也是一個記者對真理的執著和不懈追求的寫照,也幫助警方揭開金州殺手的面紗。
(美)米歇爾·麥克納馬拉 ·紀實文學 ·19.2萬字
在簡短的介紹了蒙古的歷史和政治上的棘手情況之后,作者記述了在蒙古以及中國西北長達一年的探險經歷,避開了作者作為博物學家的過多專業敘述。探險隊起初開車趕路,以便拍攝草原上的羚羊和狼群。書中庫倫(今天的烏蘭巴托)部分的章節非常有趣,描述了今天已經消失的當地寺廟祭奠儀式。為了多停留一段時間,作者和他的妻子與當地牧民一起騎馬踏上回程。而后作者還曾去蒙古北部的森林打獵。書中有些觀點貌似略顯陳舊,例如最后一章中,很多動物被宰殺,目的是為了將它們制成標本;打獵的描述也有些粗暴。但書中也記錄了彼時的人性與信念。書中的描述沒有過分的同情語調,十分客觀。作者對風景、顏色等的描述都很出色,當然也包括作者最關注的動物。
(美)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 ·紀實文學 ·13.4萬字
該書包括四章,約40萬字,主要記錄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至抗美援朝時期的波瀾壯闊、幾經曲折、負重奮起、動人心弦的30年間的高密紅色歷史征程,描寫刻畫了宋國瑞(1927年至1928年任高密縣委書記)、夏侯蘇民(膠東軍區主力第五師十三團團長)、單際友(抗美援朝“特等功臣”)等革命先烈和傅書堂(中共高密黨組織的創建者、曾任山東省委代理書記)、王德順(解放戰爭“爆炸英雄”)、杜秀蘭(婦救會干部)、徐學建(志愿軍“殯葬兵”)等老黨員、老戰士以及老百姓共50多個人物形象,聚焦再現了多個紅色堡壘村在烽火年代艱辛而光輝的歲月。這是一部全景式書寫和映現高密早中期紅色歷史的長篇報告文學。
邱昭山 ·紀實文學 ·25.3萬字
《徒步寧夏》這本書,記錄了近年來我徒步寧夏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反映了當代寧夏的變遷,也是徒步過程的真實寫照。
唐波 ·紀實文學 ·14.5萬字
第一部作者李幺傻十余年來通過尋找并采訪參加過隨棗、百團、上高戰役的抗戰老兵和幸存者,真實還原了三大戰爭的場景,首次披露諸多不廣為人知的真相.第二部講述了正面戰場上比較有影響的防御戰,包括石牌保衛戰、常德保衛戰、衡陽保衛戰、桂林保衛戰。這些防御戰盡管都打得慘烈悲壯,然而除了石牌保衛戰外,其余的都失敗了。第三部講述了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在三個戰場作戰:敵后戰場、正面戰場、印緬戰場。這本書,通過很多親臨印緬戰場的老兵的講述和回憶,串起這場戰爭的進程。
李幺傻 ·紀實文學 ·45萬字
一直以來,小微企業的故事就是掙扎求生的故事。技術進步,口味變化,市場轉型,新競爭對手出現,都會讓小微企業頻頻陷入困境。近幾十年來,小微企業的生存愈發困難。在美國,有三分之一的小微企業活不過兩年;有一半在開業后的五年內倒閉;能堅持十年的不會超過三分之一。洪水、颶風、火災、供應鏈斷裂、銀行的歧視,尤其是對婦女和有色人種的歧視:任何小微企業能夠幸存下來都是一個奇跡。2020年,布魯金斯學會宣布新冠疫情是“美國小微企業面臨的最大生存威脅”。一些人預測,每四家小微企業中就有一家會因大流行而永久關閉。其他人則將這一數字定為三分之一或更高。在2020年春季進行的幾乎所有調查中,超過一半的地方企業表示,它們面臨著倒閉的風險。小微企業對經濟的健康至關重要,這是所有人的共識,美國的就業增長幾乎完全是由小微企業推動的。然而,作為美國最小的政府機構,小微企業管理局一年的預算抵不上國防部一天的支出。2020年8月,在疫情肆虐中,普利策獎得主加里·里夫林再次上路,采訪了200多名對象和60多家小微企業主。原本,他擔心會見證和記錄一場大規模的小微企業倒閉潮,未承想,卻發現了那么多出乎意料、饒有興致甚至是令人振奮的故事。
加里·里夫林 ·紀實文學 ·20.3萬字
《世紀之水》用文學藝術的形式,全景式地展現烏溪江兩岸人民,在物質條件極度貧乏、施工環境極端惡劣、施工裝備又十分簡陋甚至原始的情形下,用自已的血肉之軀,在奔騰洶涌、桀驁不馴的烏溪江上,建起了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黃壇口電站和湖南鎮電站。被譽為“中國水利水電建設的搖籃”、“浙江第一顆夜明珠”。是迄今為止第一部全景式、立體式地以烏溪江為書寫背景的長篇文學作品。
顧志坤 ·紀實文學 ·11萬字
本書講述了新時代“鐵人精神”代表的鋼鐵1205鉆井隊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該作品講述了“鐵人”王進喜帶過的大慶鋼鐵1205鉆井隊,作為“鐵人精神”的發源地,作為鐵人鉆井隊,68年來始終銘記黨的恩情,轉戰南北,為國找油,創出了4項世界紀錄、15項全國紀錄,累計鉆井315萬米,為祖國的石油工業立下了赫赫戰功,揚威海外,為民族爭氣,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持續奮斗,創造了驕人的成績。?
陸有軍 張嘉孝 ·紀實文學 ·16萬字
《浙電記憶》是由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組織編寫的大型口述訪談項目,主要采訪對象為浙江電力史上重大事件、重要活動的歷史親歷者,并對受訪者的錄音、視頻及相關資料進行規范整理和校對核稿,征集其書信、日記、照片、實物等其他檔案材料,建立浙電口述歷史檔案庫,最后匯編成冊。本書為第一輯,主要采訪了27位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的離退休員工。全書內容描述生動,口述者既有曾經工作在一線的技術工人,也有曾經經歷過改革的政策變化的親歷者,回顧過去,他們用樸素的語言,親口描述當初的情景,最終鋪成了一幅浙電發展的輝煌歷程。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 ·紀實文學 ·37.4萬字
本書聚焦中國重大刑事案件中的謎團。為什么會發生這些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動機是什么?警方是如何解開這些謎團的?通過對一個個重案的深入分析,帶你探索犯罪的心理世界,了解刑偵技術的發展,感受正義與邪惡的較量。
鄭宇澄輝 ·紀實文學 ·12.4萬字
《繡春風》是一部反映脫貧攻堅主題的文學作品。《繡春風》以非遺技藝“盛京滿繡旗袍”的鄉村扶貧道路為經,以駐村“第一書記”和廣大農民群眾的基層實踐為緯,經緯交織,真實記錄了當下鄉村的時代變化,小切口、大情懷地反映出脫貧攻堅的難度、深度和成就,在遼寧大地上織繡出一幅“春風起,萬物生”的田野畫卷。
佟麗霞 ·紀實文學 ·11.7萬字
本書以揭秘的形式,將被歷史的塵埃和人們的誤解深深掩蔽著的舊中國土匪的各種內幕盡可能的客觀如實的加以剖析。
鶴年編著 ·紀實文學 ·62.9萬字
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從武漢擴散到全國。在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一場舉世矚目的疫情防控戰正在進行中。戰“疫”甫啟,廣大醫務人員沖鋒在前,用智慧與生命踐行著白衣天使的使命擔當,被譽為“最美逆行者”。本書以人物記述為主,分出征、戰斗、心聲三部分,展現這些當代最可愛的人踏征程、戰一線、抒情懷的情景與過程。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司 ·紀實文學 ·8.7萬字
許岙戰斗發生在1945年6月,浙東游擊縱隊根據華中局的指示,并經新四軍軍部、蘇浙軍區的批準,決定集中兵力,對已公開投降日軍的田岫山部發起“討田戰役”。6月7日,根據何克希司令員的命令,由縱隊參謀長劉亨云、政治部主任張文碧指揮的許岙決戰開始打響,經我軍14晝夜連續作戰,共克碉堡28座,殲敵1000余人,并有大量繳獲。至6月21日,曾被田岫山狂妄吹噓的所謂“攻不破的浙東馬其諾防線”被徹底摧毀。被困上虞縣城的田岫山,在許岙失守和援救無望的情況下,于6月30日率殘部及家屬棄城西竄,上虞縣城獲得解放。許岙戰斗,是浙東游擊縱隊成立以來向敵人發起的一次規模最大、戰果最輝煌的攻堅戰,它不僅拔除了田岫山這顆釘在四明山根據地的釘子,更使上虞地區十幾萬人民獲得解放,三北、四明、會稽3塊抗日根據地連成了一片。
顧志坤 ·紀實文學 ·8.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