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報告文學的方式記錄了影響當今中國社會的一些重案要案,介紹了犯罪分子的違法犯罪事實,從法律的角度分析了犯罪分子的犯罪動機以及他們給國家和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作者將真實的第一手資料,以其獨特的敘事手法,真實地再現了案件發生的場景,生動地描繪出犯罪分子一步步走向犯罪的心路歷程,以及由此引發的發人深省的血的教訓。本書為廣大法學工作者提供了研究的實際案例,對于完善我國法制建設、提高社會治安具有一定的意義。
丁一鶴 ·紀實文學 ·11.8萬字
《牛棚雜憶》是季羨林對文革時期經歷的一本回憶錄,他以幽默甚至是調侃的筆調講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這一本小書是用血換來的,是和淚寫成的。作者希望本書帶去的不是仇恨和報復,而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照見惡和善,丑和美,照見絕望和希望。
季羨林 ·紀實文學 ·11萬字
鄔霞曾參與拍攝紀錄電影《我的詩篇》,穿著吊帶裙走過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紅毯,也登上過央視、鳳凰衛視《冷暖人生》《魯豫有約》等節目,被《三聯生活周刊》《看電影》等媒體報道。她在一個又一個工廠輾轉,青春漸漸消逝。城市在發展,制造業外遷,倒閉,這個城市的工廠被高檔寫字樓替換,再也見不到過去的蹤影。她和家人失業后,不想再進工廠,卻又經歷了無數的艱辛,那是有別于工廠的另一番生命記錄?!暗鯉埂笔且环N隱喻,雖經歷種種磨難,仍然心生美好,想要像城里女子一樣,穿著吊帶裙,走進都市,成為真正的城里人;仍然相信愛情、渴望婚姻,不放棄對生活的希望,始終向著陽光奔跑。
鄔霞 ·紀實文學 ·15.8萬字
《對話百家》叢書是青年報社對在新中國成長起來的130位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訪談的結項成果。叢書主編為青年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李清川。以134位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的最新作品為主線,在文人、文章、文脈、文鑒這一邏輯下,致力捕捉那些既可以沉淀為歷史,又可以預見未來的文化視點,關注那些不是流行的、潮頭的,但一定是動態的、發展的、有力量的、有靈性的,為年輕人指引正確方向的精神血脈。
青年報社編 李清川主編 ·紀實文學 ·17萬字
《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和日本人》是美國著名哲學家約翰·杜威到日本和中國游歷時的所見所聞,記錄了1919年的中國與日本,堪稱一百年前的時代見證。約翰·杜威詳實地記錄了上個世紀中國和日本的民間風貌,其中不乏一些有趣的歷史細節,例如中國學生“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繁華的上海、富庶的杭州、日本人的鞠躬、物價和食物、天皇出行時民眾對天皇的敬畏、宇治的茶葉等,這些記錄在今天看來都是寶貴的一手史料。在《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和日本人》中,約翰·杜威認為,日本的背景依舊是古舊的,但內里已經長出了新芽,就像是春天的樹木一般,努力散發出新生的氣息。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力量和強烈的責任感,與紐約迥異的氣候和景觀,無與倫比的生活哲學,都帶給杜威非常大的震撼。
(美)約翰·杜威 ·紀實文學 ·8.6萬字
本書以紀實文學的形式,聚焦近期北京發生的重大刑事案例,交待其來龍去脈、細述庭審始末,審視、洞悉社會轉型時代的非常態生活現象。
丁一鶴 ·紀實文學 ·19.9萬字
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沖突,可以追溯到一百年以上的歷史,或許是這個星球上綿延至今,最古老的戰爭,讓全人類束手無策,至今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兩年在加沙的生活,讓當時作為新華社常駐記者的周軼君直面生死,容不下矯情造作。在沖突仍頻的加沙、圣地耶路撒冷生活的人們,和平或許只是戰爭與戰爭之間的幻影。戰事令人厭倦,領袖也隨風而逝,留下來打敗時間的是蕓蕓眾生的日常。
周軼君 ·紀實文學 ·7.8萬字
本書為“紅色起點”系列叢書之一,是一部紀實文學作品。作者根據翔實的報刊史料取精用宏,對1921年7月上海發生的時事作了系統梳理,逐日描寫上海這座城市在那個炎夏發生的故事。故事中既有革命浪潮的暗流涌動,也有平民百姓的生活日常;既有高官巨賈的燈紅酒綠,也有販夫走卒的酸甜苦辣,試圖還原出一個真實的上海灘。從這一角度來說,本書也可以看作一部上海史、一部市民生活史,讀者可以從中體會上海紅色文化的堅實根基和城市變遷。
吳海勇 ·紀實文學 ·19萬字
日本四大冤案之一,“財田川事件”全記錄。以蠻勇追求正義的精神,揭露司法機關的過錯和怯懦,讓“財田川事件”這個逐漸被世人遺忘的、不值一提的小案子從暗處浮出水面。
(日)鐮田慧 ·紀實文學 ·12.4萬字
她從小就患上了不治之癥,導致全身百分之九十的關節變形、強直。更不幸的是,一直照顧她的母親撒手人寰。她克服重重困難,擺脫依賴。她想出了發明“自理工具”,來完成“自理”。躺在炕上,她開了淘寶網店。她躺著打包裝手指磨出了血,躺著寫快遞單髖關節磨破了皮。從癱瘓十八年,到網絡創業先鋒,她開辟出了一條不能自理的重殘疾人、自立自強的生存之路。她躺著把店里的產品賣到了全國32個省市和自治區,還賣到了香港……她被譽為“中國淘寶張海迪”。
李梅 ·紀實文學 ·14.3萬字
鈷是當今生產的所有鋰離子充電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們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和電動汽車提供動力的電池。本書通過剛果人民自己的證詞,首次揭露了鈷礦開采對剛果民主共和國人民和環境造成的巨大損失。作者記錄人們為鈷而生活、工作和死亡的證詞。為了揭開殘酷采礦行為的真相,卡拉調查了民兵控制的礦區,追蹤了從有毒礦坑到面向消費者的科技巨頭的開采鈷的供應鏈,并收集了那些忍受巨大痛苦甚至死于鈷開采的人的令人震驚的證詞。在這本直率而關鍵的書中,卡拉認為我們都必須關心剛果正在發生的事情——因為我們都被牽連其中。本書為2023年英國《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圖書。
(美)悉達多·卡拉 ·紀實文學 ·15.9萬字
本書以報告文學的形式,用真實生動的人物、故事,來書寫中國的偉大創造建設創新能力和中國智慧。2012年6月27日,“蛟龍”號成功下潛到7062米,創造了同類作業型載人潛水器的世界紀錄。本書講述了“蛟龍”號這件深海利器怎么誕生的故事。理性的學術記錄完全用文學的方式表達出來。生動真實地記述了當代中國的偉大科學奇跡,是一部中華海洋兒女共同寫就的大書。
許晨 ·紀實文學 ·15.5萬字
本書詳細記錄中國高鐵崛起故事細節:全景展示中國高鐵崛起之路;深度內容獨家披露;以故事記錄歷史,從細節探究真相。全書內容詳實,紀錄了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再到自主創新、高速發展,最后成為高鐵強國的全過程。
高鐵見聞 ·紀實文學 ·17.1萬字
本書以李春燕為主人公,以日記的形式真實展現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近三十年來中國社區工作和社區工作者的成長歷程,塑造了社區工作者的群像,展現了打通基層治理“一公里”的艱辛和成就。以李春燕為代表的社區工作者,不畏辛苦、克服萬難,在繁瑣的工作中奉獻自己,積極創新基層黨建服務模式,不斷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體制,增強社區公共服務能力,將社區打造成百姓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
安子 李春燕 ·紀實文學 ·6.5萬字
《毛板船》以“撐著石頭打浮球”的嚴謹態度,以反映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梅山船商和水手們勇于創新、敢于冒險、不畏艱難困苦的霸蠻精神為主線,全景式地描述了兩百多年前巨無霸毛板船在資江、洞庭湖、長江航運的壯觀場景,全過程描述了漢口碼頭一百多年爭奪戰的激烈、血拼、壯觀的場面,本質而生動了再現了早期的湘商精神。細致而曲折地展現了梅山武術名家在這一百多年爭奪戰爭所發揮的作用,同時對梅山武術的挖掘也非常深刻。不僅如此,《毛板船》還從哲理的高度,延展性地展開了對毛板船航運史給梅山地區經濟、文化、教育、軍事等多方面的影響,特別是毛板船航運史對湘軍統帥曾國藩、喚醒國人覺醒的陳天華,以及中國同盟會、辛亥革命等的影響。《毛板船》對“后毛板船時代”即1949年以后漢口碼頭收歸軍管,國家修建柘溪水電站使毛板船成為歷史,國家對毛板船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也進行了簡要而精準的敘述。
袁杰偉 ·紀實文學 ·15.2萬字
《大漠特高壓:上海廟±800千伏換流站工程建設者風采實錄》是一部反映上海廟±800千伏換流站工程建設者風采實錄的作品集,圖文并茂地反映電力工作者不畏艱辛,扎根基層,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直流建設分公司 ·紀實文學 ·8.7萬字
《平原深處》是作者深度參與扶貧工作的記錄,真實再現了新時代脫貧攻堅戰中的喜怒哀樂,刻畫了扶貧隊員的艱辛與歡悅。作品注重選取代表性細節,以時代細節、環境細節、人物形象細節、對話細節、心理細節為要素,架構起作者對偉大時代、對脫貧攻堅戰的文學性記錄與解讀語言樸實,情感真摯,具有較高的思想性、藝術性。
靜言 ·紀實文學 ·10.8萬字
眾口盛贊梁經理“風流不在談鋒健,袖手無言味最長”——功績靠干弗在說,懿行遠勝舌如簧!眾口盛贊梁經理,只緣一貫做榜樣——敬業奉獻數十載,時代精神大弘揚!甲方贊其“最能干”多年來,梁福來為人處事的金貴品格,使他在本村、本公司和甲方等方方面面,都贏得了旺盛的人氣和眾口同聲地盛贊!
李順興 ·紀實文學 ·7.7萬字
在上海,張愛玲輕易不見人,在美國,張愛玲更是洞穴里的老鼠,對自己的親人也是嚴加防范,她是忍者,她的人生亦如一部隱之書;又由于,每當人生發生變化,她必定搬家,因此,這兩部書的線索是一串串的地址和門牌號碼。這是由一串地址和號碼組成的張愛玲的人生履歷,即使門上小小的貓眼,也是一個橋段。
淳子 ·紀實文學 ·7萬字
1934年作者調查了英國北部煤礦工人的生存狀況,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工人階級的存在,并被礦工們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惡劣的生存環境以及他們表現出的勇氣和忍耐深深地打動了,他在北部工業區停留了兩個月,深入走訪礦工家庭,實地考察礦工井下作業,作了大量翔實的筆記,回去后整理出版了這本長篇紀實文學。
喬治·奧威爾 ·紀實文學 ·11.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