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1948年10月,華北野戰軍發動太原戰役,對閻錫山經營38年的“碉堡城”展開攻堅。徐向前指揮20萬大軍,歷經半年血戰,掃清外圍據點百余座。1949年4月24日總攻發起,僅4小時破城,全殲守敵12.4萬人,終結閻錫山在山西的統治。此役為解放戰爭最慘烈城市攻堅戰,解放軍傷亡4.5萬人,摧毀國軍“模范要塞”,拔除華北最后反共堡壘,為西北戰場解放奠定基礎。
林可行 ·紀實文學 ·21.6萬字
《詞源》為宋末元初張炎所著詞論專著。彼時宋亡,張炎身世浮沉,于漂泊中著此書。書中剖析五音十二律、律呂相生及宮調管色,厘析精允,涵蓋制曲、句法、清空等篇章。是詞學領域經典,對后世影響深遠。
(宋)張炎 ·文學理論 ·1.5萬字
本書輯錄著名學者、歷史地理學家、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撰寫的各類隨筆七十余篇,寫作時間橫跨幾十年,包括序、跋、引言、后記等多種形式。讀自己的書,讀他人的書,讀學生的書,其內容或是陳述個人作品的主旨、創作的經過,或是對朋友、同道著作的點評,或是對學生作品的寄語。葛劍雄教授的學術研究之精、涉獵之廣,可窺一斑。這些文字既有思想價值,又內涵豐富,充滿了讀書的樂趣和人生的省思,集中展示了作者在學術和寫作上的研究與思考。
葛劍雄 ·文集 ·35.7萬字
在醫學院三年級實習期間,戴維·費根鮑姆常常因不明原因的虛弱躲進空病房休息。這位曾叱咤球場、綽號“野獸”的前大學四分衛,此時卻虛弱不堪。急診檢查顯示他的多個器官正在衰竭,卻無法確診。最終,他被診斷出患有一種極為罕見的疾病——特發性多中心型卡斯爾曼病。與ALS等罕見病不同,該病幾乎無人知曉,更無有效療法。幾乎被宣判死刑的戴維,卻將個人厄運轉化為使命。憑借不屈的求知欲,他多次復發仍堅持研究,最終揭示了該病的機制。如今,盡管該病仍屬罕見,但已建立起由專業醫生和研究人員組成的協作診療網絡,使患者不再因認知不足或資源匱乏而失去希望。
(美)戴維·費根鮑姆 ·紀實文學 ·17.2萬字
1950年2月,第二野戰軍第13兵團追擊潰逃的國民黨第8軍殘部,分兩路挺進滇南。在傣族民兵配合下,于2月17日解放車里(今景洪),19日控制勐海、勐臘,終結國民黨對滇南邊疆的統治。此役殲敵1200人,保全傣族佛寺、茶山等文化遺產,打通中緬邊境通道。西雙版納解放標志云南全境光復,為解放軍建立進藏前沿基地奠定基礎,開創“民族團結解放邊疆”的典范。
林可行 ·紀實文學 ·17.5萬字
1948年7月,中原野戰軍第6縱隊奔襲鄂北。王近山指揮部隊實施“掏心戰術”:桐柏軍區強渡漢水斷敵退路,主力三面強攻城垣;經14晝夜血戰(7月2—16日),炸塌明代石墻突入核心,全殲守敵2.1萬人,俘獲特務首腦康澤(第15綏靖區司令)。此役首創“棄山攻城”戰法,保全仲宣樓、綠影壁等古跡,控制漢水中游黃金航道,使桐柏與江漢解放區連成整體,為淮海戰役開辟南翼門戶。
林可行 ·紀實文學 ·19.1萬字
本書是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的極簡生活記錄,以優美的筆觸描繪了瓦爾登湖畔的自然風光,記錄了作者兩年多里的所見、所聞和所思,表達了他對人與自然、社會、人生的深刻思考。自1854年首次出版以來,《瓦爾登湖》打破時空限制,持續影響世界。在文學領域,它開創并引發了自然文學的寫作潮流。在哲學領域,力促梭羅與愛默生并為超驗主義兩大巨擘。它還直接孕育了環境保護思想,是當代方興未艾的極簡主義美學和生活方式的真正發端。通識圖解版,內含大量精細圖解,直觀呈現梭羅哲學思想、文中典故以及相關自然博物知識,開創性地提供了一套讀懂《瓦爾登湖》不可不知的“知識百科”。
(美)亨利·戴維·梭羅 ·名家作品 ·22.6萬字
《發宋陵寢》是古代文獻中,明確寫及盜皇族墓的很早的文章。行文以元初西域僧人楊璉真迦盜掘南宋皇陵為核心事件,展現了宋元政權更迭中的一幕轉瞬即逝的悲劇。1285年,江南佛教總管、藏教僧侶楊璉真迦借元廷權臣桑哥之勢,率眾掘毀紹興宋六陵,將高宗、孝宗、理宗等六帝及后妃陵墓洗劫一空。珍寶遺失無數,宋理宗更以倒懸尸身瀝取水銀、割取頭顱制作法器。無數行為今日看來都令人發指。這場持續數月的劫掠,讓宋王朝顏面盡毀,文物散佚殆盡。整場盜墓事件背后暗藏的復雜政治博弈、宗教狂熱、文化符號等都引發了后世長久思考。
(元)陶宗儀 ·古代隨筆 ·1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近年來的個人隨筆,內容廣泛,包括經典文學、戲劇、歌劇、音樂以及對日常生活的細致觀察和深刻感悟。其文字風格由青澀逐漸蛻變為成熟,真實地展現了一個熱愛閱讀與寫作的少年的成長歷程。
段皓語 ·現當代隨筆 ·14.5萬字
1948年10月,東北野戰軍對長春實施150天軍事圍困。通過經濟封鎖與政治瓦解,迫使守軍分化,10月17日,第60軍軍長曾澤生率部2.6萬人起義;10月19日,東北“剿總”副總司令鄭洞國率余部4.7萬人投誠。此役兵不血刃解放首座省會城市,保全偽滿皇宮、第一汽車廠等設施,殲敵9.6萬,切斷沈陽國軍北逃退路,創“久困長圍”戰略典范。
林可行 ·紀實文學 ·21.7萬字
1949年1月,東北野戰軍以34萬兵力發動天津戰役。劉亞樓指揮部隊采取“東西對進、攔腰斬斷”戰術,經29小時激烈攻堅,于1月15日全殲守敵13萬人,俘獲國軍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此役摧毀國民黨軍精心構筑的堡壘化城防,以火炮、坦克協同突破深溝高壘,切斷北平守軍海上退路,迫使傅作義接受和平談判。天津解放成為解放軍現代化城市攻堅的典范,為北平和平解放奠定勝局。
林可行 ·紀實文學 ·19.8萬字
1947年12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在徐向前指揮下發起運城戰役。解放軍以坑道爆破結合步炮協同戰術,經19晝夜血戰,于12月28日攻克晉南戰略要塞運城,全殲守敵1.3萬余人,繳獲火炮112門。此役首創“土工作業破碉堡群”范例,摧毀國軍黃河防線樞紐,打通晉冀魯豫與西北解放區通道,為后續臨汾、太原攻堅積累經驗,奠定解放山西的基石。
林可行 ·紀實文學 ·21萬字
1948年4月,西北野戰軍經青化砭、羊馬河等戰役消耗敵軍后,乘勝追擊潰退的胡宗南部。4月22日,解放軍未發一槍收復延安,終結國民黨對陜北解放區長達1年1個月的占領。毛澤東提出“用一個延安換全中國”的戰略構想實現,極大鼓舞全國解放戰場士氣。
林可行 ·紀實文學 ·16.9萬字
這是一部關于女性成長故事的詩集,它記錄了一個單親媽媽從踏入社會、成家、離異、以及獨自撫養兒子成人的生活點滴和心路歷程。它訴說了她的孤獨、迷惘、軟弱、糾結、喜樂、敏感、細膩、天真、堅定、執著,也呢喃了她細膩夢幻的情感世界。平凡,強調了生活的普遍性,拯救則暗示了自我救贖、生命的重生、他人和社會的拯救和幫助,以及作者在生活中懷揣著希望的不懈努力。它關注了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的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時刻。
苔米 ·現當代詩 ·8613字
《風土記》是晉朝人周處的一部地方志類作品。記錄了晉代時期江南的風土人情。內容短小精悍,涉風俗、地貌和民間傳說。因成文較早,年代久遠,多散佚,留存至今幾經輾轉即今天呈現之貌。周處在吳、西晉都入朝為官,在身殉前一直都是地方官員,有著相當豐富的治理經驗。他記錄下的風俗和社會狀況,是后人了解當時政治、經濟及文化變遷的珍貴資料。今人通過一部微型地方志,了解古代江南風土人情,亦了解周處本人多面的呈現,是一種難得的收獲。
(晉)周處 ·古代隨筆 ·3868字
本書運用文化傳播學、比較文學等文化、文學理論,依據西方文化與東亞現代文學關系的翔實史料,在世界歷史、社會和文化的廣闊視域下,論述西方文化的歷史演變及特點,闡述西方文化在東亞各國的傳播和影響,研究西方文化影響下東亞各國對西方文化認同心理的形成以及東亞各國現代文學觀念的確立,分析西方文化、文學對東亞各國現代文學的形成和發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徐志英 于在照 ·文學理論 ·24.8萬字
這是一部紀實性、自傳性長篇散文作品。描寫了作者西加奈子在2021年加拿大的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被確診為乳腺癌。從發現癌癥到階段性治愈,作者歷經了緊張又特殊的8個月,而后在長期的未來里身體中也將埋藏著更多的未知,同時,加奈子在今后的日常里也要不斷學會迎接幸福與恐懼并存的明天。在這八個月里,加奈子從了解自己的疾病開始,不斷接受自己的弱小;從坦然地面對死亡開始學習堅強地一步一步克服恐懼,接納并愛上并不完整的自己。直到手術后,她在文中寫道:“和她(護士)聊過后,我意識到失去乳房還有失去乳頭,好像和我從今往后的生活并無任何關系(沒錯,那種感覺就好像在討論假睫毛一樣)。
(日)西加奈子 ·紀實文學 ·11.6萬字
1948年12月1日,淮海戰役第二階段,國民黨杜聿明集團棄守徐州南逃。華東野戰軍趁勢進駐,兵不血刃解放這座“五省通衢”戰略樞紐。此役繳獲火炮1700余門、坦克裝甲車250輛及海量軍需,切斷國軍最大兵團陸上退路。徐州解放使華東、中原解放區連成一片,為合圍杜聿明集團于陳官莊奠定基礎,加速淮海戰役勝利進程,毛澤東譽其為“南線決戰的總鑰匙”。
林可行 ·紀實文學 ·19.3萬字
本書選取了三部“王爾德式悲劇美學”經典作品。第一部《王爾德童話集》:只此九篇童話,就將王爾德送上世界童話大師的殿堂,《夜鶯與玫瑰》的故事和隱喻舉世皆知。第二部《道林·格雷的畫像》:既是王爾德唯一一篇長篇小說,也是將王爾德送進監獄的罪證。第三部《自深深處》:寫給情人的刮骨削肉般袒露靈魂的長信,也是王爾德人生中最后一部作品,被評為“100部最偉大的非虛構類作品”。這三部作品,不僅是文學意義上的王爾德代表作,也是串聯起王爾德一生的“命運般的”作品。請各位讀者伴隨每部作品之間前后穿插的導讀小序和譯后記,就這樣從童話讀到長信,循序漸進、逐漸深入其思想世界,用一本書,閱盡他一生的心碎。
(英)奧斯卡·王爾德 ·名家作品 ·32.9萬字
1945年8月24日,膠東八路軍趁日軍投降之機,強攻煙臺殲滅日偽軍5000余人,成為中共首個解放的沿海港口城市。1947年秋國民黨軍短暫重占,1948年10月15日山東兵團二次解放,全殲守敵8000人。此城三度易手終歸人民,保全張裕酒廠、造船廠等民族工業,開啟解放區海上貿易通道,被譽為“膠東解放的鑰匙”,更為1949年解放青島提供前沿基地。
林可行 ·紀實文學 ·2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