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戰前運籌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最后勝利,頑固堅持獨裁的方針,采取假和談,真備戰,一邊邀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共商和平建國大計”。妄圖消滅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武裝。

中共中央對形勢的發展作出了清醒的估計。要求八路軍、新四軍集中力量擴大解放區,組織強大的野戰軍,把向解放區進攻的國民黨軍隊,堅決、徹底、于凈、全部消滅之。

一、中共中央五大書記縱論東北形勢,達成共識:利用國民黨軍內部矛盾,瓦解敵人,實行軍事打擊和政治攻勢并重方針。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最后勝利。國民黨政府不顧全國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強烈愿望,依仗美國政府的支持,頑固堅持獨裁的方針,妄圖以內戰手段,消滅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武裝力量和人民政權,建立蔣介石集團的一統天下,繼續把中國人民拖入黑暗的痛苦的深淵。

人民反對內戰,中國共產黨反對內戰,各民主黨派反對內戰,國民黨內一部分開明人士也不贊成內戰,蔣介石一心要打內戰,可是,他發動全面內戰的準備工作需要時間,于是,欺騙全國人民,采取兩手策略:一手是假和平,邀請共產黨舉行和談,妄圖以“溶共”方式吞并人民武裝,取消解放區民主政權;一手是真備戰,加緊調兵遣將,向解放區推進,對解放區實行分割包圍。

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蔣介石給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連發三次電報,邀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共商和平建國大計”。29日國共兩黨開始談判。但就在談判開始第一天,國民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下令印發了蔣介石在1933年“圍剿”紅軍時編寫的《剿匪手本》。不久,蔣介石發布密今,進攻解放區,調運兵力沿嚴綏、同蒲、津浦鐵路向解放區大舉進攻,妄圖奪取華北戰略要地,打開進入東北通道,占領全東北。

中國共產黨抱著一片和平成意,由毛澤東、周恩來等于8月28日飛赴重慶,同國民黨政府當局談判。經過43天曲折復雜的斗爭,雙方于10月10日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亦稱《雙十協定》)。《紀要》接受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但在軍隊整編與解放區政權兩個根本性問題上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中共中央對形勢的發展作出了清醒的估計。一方面從人民的愿望出發,高舉和平、民主、團結的旗幟,為爭取實現國內和平而堅決斗爭;另一方面對全面內戰的危險保持了高度警惕,一再告誡全黨全軍,對蔣介石不應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要把一切工作的立足點放在國民黨背信棄義大打內戰的基礎上。要求八路軍、新四軍集中力量迫使日偽軍投降,從日偽軍手中奪取一切可以奪取的城鎮和交通要道,擴大解放區,特別是要大力爭取和發展東北,要求各解放區迅速實行戰略轉變,組織強大的野戰軍,把向解放區進攻的國民黨軍隊,堅決、徹底、于凈、全部消滅之。

東北是國共兩黨爭奪最激烈的地區。這一地區幅貝廣闊,土地肥沃,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省和內蒙古東部,面積130萬平方公里,人口3800萬。有鋼、鐵、煤、木材、黃金等豐富資源。有冶金、紡織、機械制造等工業。有鐵路、公路和水上的便利交通。東北地區是中國現代工業較發達地區。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蔣介石以不抵抗政策,將東北地區送給日本侵略者。在東北被日寇鐵蹄蹂躪的14年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聯軍,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為了奪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蘇聯政府遵照雅爾塔協定,于1945年8月8日對日宣戰。8月9日,蘇聯紅軍分三路出兵中國東北,迅速擊潰了日本關東軍。為配合蘇軍對日作戰并收復東北,抗聯派出大批人員隨蘇軍行動,擔任偵察和作戰任務,并將在中,蘇邊境整訓人員分別派往東北57個大中城巾,在一部分原地堅持的抗聯部隊配合下,先機控制戰略要點,為東北解放和收復取得先機有利的條件。

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的聲明。8月10日、11日,朱德總司令連續發出7道命令,命令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抗日軍隊立即向日偽軍發起最后攻擊。按照中央指示和朱總司令命令,冀熱遼李運昌所部向遼吉進發;呂正操所部由山西、綏遠現地向察哈爾,熱河進發;張學思所部由河北、察哈爾向熱河、遼寧進發;萬毅所部由山東現地向遼寧進發。冀熱遼軍區,地跨長城內外,受命進軍東北,具有天時地利優勢,最先進入東北,解放了山海關、錦州、遼陽、鞍山。14日下午,李運昌率冀熱遼指揮所進入沈陽。冀熱遼部隊先機進入東北,為我軍后續部隊進軍東北,創造了便利條件。在中共中央統一號令下,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各一部,從各解放區開往東北,有的徒步,有的渡海,克服了時間緊迫、路途遙遠、時近寒冬、衣單被薄、水土不服、醫藥匱乏、供給不足等種種艱難困苦,勝利完成進軍東北的任務。先后進入東北部隊10萬人,地方干部2萬人。

與此同時,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組織關內各戰略區在平綏路、平漢路和津浦路實施了平綏、上黨、平漢、津浦路徐(州)濟(南)段戰役,殲敵10萬余人,鉗制了國民黨軍,成功地掩護了八路軍、新四軍主力一部挺進東北。

1945年10月31日,進入東北的部隊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林彪為總司令,彭真為第一政治委員,羅榮桓為第二政治委員。1946年1月14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林彪任總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員,羅榮桓任第二政治委員,呂正操、周保中任副總司令,肖勁光任副總司令兼第一參謀長,伍修權任第二參謀長,陳正人任政治部主任。同時,組成東滿、南滿、西滿、北滿4個軍區。部隊深入發動群眾,開展剿匪斗爭,擴大主力,反擊國民黨部隊的猖狂進攻。

世人皆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犯中國東北,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統治集團采取不抵抗主義,拱手讓出東北,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罪責。抗戰勝利后,蔣介石集團爭先恐后的搶奪勝利果實。出于對東北地區戰略地位的考慮,蔣介石決意要把東北搶到手。美國政府也積極支持國民黨軍占領東北。蔣介石在一次秘密軍事會議上宣稱:“國民黨命運在東北,蓋東北之礦產、鐵路、物產均甲冠全國,東北為共產黨所有,則華北亦不保。”為了爭奪東北,國民黨政府重新劃分東北行政區,任命行政長官。1945年8月31日,國民黨政府決定成立東北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東北行營,劃分東北三省為遼寧、遼北、安東、吉林、松江、合江、黑龍江、嫩江、興安九省和哈爾濱、大連兩市。

9月1日任命熊式輝為東北行營主任。9月5日,任命了九省主席和兩市市長。

9月4日任命蔣經國為國民黨政府外交部駐東北特派員。

10月26日,又任命杜聿明為東北保安司令長官。

為把東北搶到手,蔣介石夜不安枕、食不甘味,電催各部加速進軍。田民黨13軍、52軍相繼在秦皇島登陸后,即沿北寧路向山海關進攻。東北我軍與敵激戰半月,殲敵1000余人,終因裝備簡陋,寡不敵眾,陣地為敵所破。為爭取主動,即于1945年11月15日晚撤出戰斗。隨后,我軍在興城、錦州節節抗擊敵人,遲滯敵軍進攻。國民黨軍戰線拉長,兵力不足,又要擴大內戰,于是進一步欺騙人民,于1946年1月10日,與中共達成停戰協定,但聲稱不包括東北在內,軍事調處執行小組的美方代表亦不制止國民黨破壞停戰的行動,形成關內小打、關外大打的局面。在此期間,國民黨依靠美軍的飛機和軍艦,把五大主力的新1軍和新6軍,以及71軍相繼運進東北。東北國民黨軍隊得到后續梯隊的加強,即組織大兵團向南滿、北滿發動猖狂進攻。東北我軍主動放棄一些地方,集中主力抗擊國民黨軍進攻,尋求在運動中殲敵。同時,分兵剿匪,發動群眾,創建根據地。

1946年3月13日,國民黨52軍以從蘇軍手中接收的方式進占沈陽,隨后配合新1軍,新6軍,以沈陽為中心,向沈陽以南、以北、以東展開進攻,相繼占領遼陽,撫順、鐵嶺。4月初,蔣介石又將云南部隊60軍和93軍調到東北,進一步加強了東北內戰的兵力。至此,國民黨已調入東北7個軍,共25萬人,加上地方部隊,總兵力超過30萬人。進攻規模擴大,一部主力向南進攻,妄圖一舉消滅或驅逐我南滿主力。一部主力北進,企圖攻占四平,奪取長春、哈爾濱、齊齊哈爾。

為了打擊國民黨軍的囂張氣焰,東北我軍主力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在蘇軍撤出之后,于4月18日至28日,接連解放了長春,哈爾濱和齊齊哈爾,殲滅國民黨收編的武裝2.7萬人,清除了北滿腹地之敵,鞏固了北滿根據地,加強了中國共產黨和東北民主聯軍在東北的地位。

1946年4月,延安的春天,陽光明媚燦爛,透過窗欞,照射在雪白的窯洞墻壁上,寬敞、明亮的窯洞內,毛澤東、朱德,劉少奇、任弼時都沐浴在金色的陽光里。

毛澤東高大魁偉的身影在窯洞內來回走動著,邊走邊風趣幽默地說:蔣公又在吹牛皮,說大話。幾個月內要占領全東北。他以為有美國的支持,有美軍的飛機、軍艦、美式裝備的機械化部隊,就可包打天下,真是一廂情愿。

朱老總操著濃厚的四川口音搶著說:蔣介石動了老本,把他的五大主力中的新1軍,新6軍、以從嫡系部隊13軍、52軍、71軍用到東北戰場,還把云南的60軍、93軍也調到東北打內戰,看來,是要和我們一決雌雄啊!

“在東北戰場,蔣介石很猖狂。”戴著大眼鏡的中央書記處書記任弼時不慌不忙地說。中共中央的幾位領導人在毛澤東居住的窯洞兼辦公室里一起研究東北戰局。這時,朱德從桌子旁站起身,詳細地介紹東北戰場的情況:“我軍正頑強地抗擊國民黨軍的進攻。南線我軍自4月1日至7日,三次保衛本溪作戰,先后擊潰新6軍14師、52軍25師以及60軍182師的進攻,擊傷52軍副軍長鄭明新、25師師長劉世懋,共斃傷俘敵4000人。北線我軍于興隆泉一線殲敵新1軍38師一部。4月15日,又集中14個團兵力,將進攻之敵左路71軍87師誘至大洼、八面城地區預設袋形陣地,突然發起攻擊,將其大部消滅,并擊潰援軍91師,共殲敵5600余人。現在,新1軍連日進攻四平,以較大之傷亡,獲微小之進展,銳氣大減”。

一直靜聽大家發言的劉少奇,睜大眼睛,興奮而深沉地說:“國民黨軍原以為東北民主聯軍只能打游擊,不能打正規戰,尤其不能守城。此次本溪、大洼兩次正規戰,四平頑強固守,均出于他們之意外。蔣介石幾個月收復東北的牛皮是徹底吹破了。”

會議的議題,回到新調入東北的云南部隊60軍和93軍身上。毛澤東風趣地點將:“朱老總是云南講武堂出身,了解滇軍的根底,你最有發言權嘍。”

朱老總亦不推辭,從根到梢地講起滇軍的組建和發展過程,作戰特點,以及與國民黨中央軍的矛盾。

抗戰初期,由云南原有的6個步兵旅組成3個師1個軍,編成番號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60軍,軍長是盧漢,這個軍參加過臺兒莊戰役,戰斗很英勇。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盧漢奉蔣介石命令,率8個師到越南受降,乘云南部隊離開滇境之機,蔣介石暗令杜聿明指揮部隊搞垮龍云,杜于10月2日發動“五華山事件”,逼龍云去了重慶。因此,滇軍對蔣介石忌恨很深。后來,蔣介石為了籠絡滇軍,發布盧漢繼主滇政,云南部隊官兵的情緒才有所緩和。

1945年11月,入越受降的部隊在越南進行整編。8個步兵師整編為各3個師的第60、第93兩個軍。60軍轄第182、184和暫編21師,調升184師師長曾澤生為60軍軍長。原暫23師師長潘朔端改任184師師長,182師師長為白肇學,哲21師師長為隴耀。以18、20、22共3個暫編師編成第93軍,盧浚泉任軍長。1946年4月,按照蔣介石的命令,60軍和93軍很不情愿地開到東北投入內戰。蔣介石對60軍和93軍想使用,又不放心。蔣介石及其嫡系將領對非嫡系部隊的歧視,在滇軍特別是60軍將領心中,投下了不易消逝的陰影。云南部隊與國民黨嫡系部隊的矛盾在不斷加深。

“我們要利用敵人的矛盾,瓦解敵人。”毛澤東重又走到軍用地圖前,用藍色鉛筆在60軍、93軍標志下重重杠了兩筆,堅定地說,“對滇軍,實行軍事打擊和政治攻勢并重。”

劉少奇接著說:“在這兩個軍里,都有我們的人,黨組織有活動。”

毛澤東充滿信心地一揮手說:“瓦解滇軍的工作,就由朱老總和少奇負責吧。”

二、朱老總宴請劉健、祿時英夫婦,劉少奇分析形勢,交待任務,滇籍干部肩負特殊使命,踏上新的征程。

丁鈴鈐,丁鈴鈴——。1946年4月下旬的一天,延安中央黨校二部辦公室里一陣陣電話鈴響。值班員拿起話筒問:“哪里?”

話筒里傳來中央組織部通知:“朱德總司令請劉健、祿時英二位同志,立即去王家坪談話。”值班員小張一溜小跑通知劉健。

劉健和祿時英夫婦是云南籍干部,眼下,都在中央黨校二部學習。接到通知,二人心情急切而興奮。雖說在延安學習,見到總司令的機會不少,可是專門約請談話還是頭一次。他們琢磨,肯定有重要任務。于是,快步直奔王家坪。

一進八路軍總部的門,劉健看見幾位熟悉的面孔,原來是在云南從事地下工作的同志:艾思奇、柯仲平、劉惠之、蘇民、左仲平。老戰友重逢,格外親切,相互握手問候。

不一會,朱總司令來了,他與大家一一親切握手。拉著劉健的手,老總微笑著說:“你們都是云南人,我也算是半個云南人吧!咱們今天是老鄉聚會格外親啊!快坐,都坐下談。”

朱老總慈祥的笑容,和藹的態度,很快解除了大家拘謹的情緒,像同長輩拉家常一樣地談起來。

“蔣介石背信棄義,調兵遣將進攻解放區。他以接受主權為名,大量增兵東北,搶占東北戰略要地。今年1月停戰協定以來,全國就形成了關內小打、關外大打的局面。”朱老總開門見山地講了當前的形勢。接著說:“黨中央為了粉碎國民黨的大舉進攻,已確定了‘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戰略方針。這個戰略方針的關鍵是控制東北,如果蔣介石控制了東北,就對我們形成了南北夾擊的形勢。倘若我們控制東北,就可以擺脫四面包圍的態勢,還可以與熱河,察哈爾解放區連成一片,背靠蘇聯,朝鮮,依靠東北發達的工業,豐富的物產,建設成戰略根據地,與全國各解放區配合,使我們處于極為有利的地位。”

朱老總板指頭數著:“為了控制東北這個極為重要的戰略要地,黨中央已派去了4名政治局委員,16名中央委員,2萬干部和10萬多部隊進入東北。”

他加重了語氣,接著說:“蔣介石為了搶占東北,不遺余力,他早已調去精銳部隊5個軍,現在又將云南的第60軍和第93軍從越南調了過去,準備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今天找同志們來,就是研究一下怎樣做好滇軍工作的問題。加強敵軍工作,是我軍政治工作的三大任務之一,做好滇軍工作,是對全東北解放的一大貢獻,也是對云南父老兄弟做一件大好事。”

說到云南部隊60軍和93軍,在座的幾個云南人就打開了話匣子,你一言,我一語:

“要阻止云南部隊參加打內戰,不給蔣介石當炮灰。”

“總司令,您說,交給我們什么任務?”

朱老總微笑而又嚴肅地說:“派給你們的重要任務,就是到東北去,利用老鄉、同學、親屬等各種社會關系,做爭取滇軍的工作。”

劉健一直沒插話,他全神貫注地聽著,明確了這次談話的重要意義及所要接受的新使命。當即表示:“黨中央把爭取滇軍的重要任務交給我們,是黨中央對我們的信任,貴任重大,也很光榮,我們愿意去東北,堅決完成做好滇軍的工作。”其他同志也紛紛表態。

“很好!”朱老總高興地拍著劉健的肩膀說;“任務就這樣定了,回頭毛主席和少奇同志還要接見你們哩。”

同志們起身要走,朱老總急忙攔住說;“莫慌嘛,今天我留大家一起吃晚飯。”

坐在后面的祿時英,一邊認真地聽著,一邊端詳著朱老總。只見朱老總穿著灰粗布軍裝,腰束一根皮帶,腰板挺拔,顯得很威武。臉寵豐滿,胡須重,剛刮過,下傾泛著青色。眉毛又粗又黑,兩只眼睛炯炯有神,投來的目光是親切的,慈祥的,他不由想起著名抗日愛國人士范續亭初次見到來德后寫的一首詩;“敵后撐持不世功,金剛百煉大英雄,時人未識將軍面,樸素渾如田舍翁。”

不一會兒,警衛員先上一盤炒雞蛋,又上一個燉豆腐,還有盤羊肉,雜燴湯,總共有七八個菜,很豐盛。一張古舊的八仙桌,七八個人圍坐起來。朱老總拉著劉健和祿時英坐在他兩旁,還不時地給他們夾菜,朱老總邊吃飯邊同大家嘮。他問祿時英,“聽說你父親是云南憲兵司令祿國藩?”

祿時英有點緊張,說,“是的,我的出身不好。”

朱老總爽朗地笑起來:“我和你父親在云南護國軍是同事吶!我在第6支隊當隊長,你父親在第5支隊當隊長。你們姐妹幾個可不簡單噢,偷看了你父親要抓人的名單,向我們黨通風報信,有這回事吧?”

祿時英驚訝地看著總司令,心想這些細小的事中央領導都知道得這樣清楚,真令人欽佩和感動。

左仲平好奇地問:“向地下黨通風報信是怎么一回事?”

祿時英簡述了事情的經過:“那是憲兵司令部擬定了一個捕人的名單,爸爸回家把名單放在桌子上,被我妹妹祿厚坤看見了,她告訴我憲兵隊要搞一次大搜捕,我立刻轉告劉健,通知了地下黨組織,很多同志都及時轉移了。”

祿時英和劉健都是云南人,祿時英還是彝族,與盧漢、盧浚泉、隴耀都有親戚關系,對云南上層情況比較熟悉,又有一些地下工作經驗,所以,中央決定派他們去完成爭取滇軍的工作。那次晚飯后,朱老總交待,“回去做好準備工作,過幾天,中央領導同志還要找你們談話,布置具體任務。”

4月29日,劉健夫婦接到中央組織部廖志復同志的通知后,來到王家坪八路軍總部。窯洞前,朱德和劉少奇正交談,看到劉健夫婦立即迎上來,親切握手。朱老總說:“今天,帶你們去棗園。”

棗園,是毛澤東主席的住地。朱德、劉少奇和劉健、祿時英進了毛主席的窯洞。毛澤東放下手中的筆,轉身同劉健、祿時英握手,讓大家坐。

劉健環視主席住室,發現屋內陳設極為簡陋,里間有一張木床,一個裝衣服的木箱子,一個小木凳。外間是辦公室,一個舊書架,一張飯桌大小的舊方桌作辦公桌,桌上有盞玻璃罩的煤油燈,放著十幾本書,一個硯臺,三只毛筆,一疊白紙,一摞沒寫完的手稿,地上擺放著十幾個小方凳,這是供來人或首長們開會時用的。進來的4個人就分別坐在小木凳上。

毛澤東十分高興地說:“你們的情況,總司令都和我講了,爭取滇軍的工作,任務很艱巨,很光榮,一定要做好!從延安去東北,路途遙遠,你們要準備吃苦呦!”

祿時英面對毛主席,她細心聽著,兩只眼睛上下打量著,毛澤東背窗欞而坐,照射進來的陽光,更顯現了他魁偉高大的形象。臉上沒有胡須,極富生動表情。講話語言精煉、深刻幽默,不時打著手勢,隨著頭部的擺動,那黑黑的頭發跟著一動一動的,有一種瀟灑而又和諧的美。過去做地下工作,聽到許多毛澤東的傳奇故事,今天親耳聆聽領袖的談話,心里充滿崇敬和喜悅之情。

最后,毛主席又詢問了一些云南的情況,說:“中央研究了滇軍的工作,由總司令和少奇同志負責,具體任務由他們向你們交待。”

來到劉少奇辦公的窯洞里,警衛員給每個人倒了一杯水。劉健和祿時英靜等兩位首長分配仨務。

少奇同志十分嚴肅,講話語氣也很重,他說,“目前斗爭很激烈,人民要和平,蔣介石不答應,要打內戰,搶奪人民抗戰勝利的果實,我們黨就要帶領人民進行反搶奪的斗爭。東北戰略地位非常重要,蔣介石已經調去幾十萬軍隊,與我們爭奪東北。我們的最終任務,就是要把東北國民黨軍隊,全部徹底地消滅在東北境內。在這個長期艱苦的斗爭中,要積極做好瓦解敵軍的工作。滇軍占東北國民黨軍隊三分之一,以后可能是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滇軍與國民黨嫡系部隊歷來矛盾很深,蔣介石導演了‘五華山事件’,把龍云逼到重慶控制起來,引起滇軍無比憤恨。滇軍到東北后,很受歧視,更加深了與中央軍的矛盾。”

朱老總接著說:“如果我們能爭取滇軍一部或大部分反蔣,對于我們集中力量消滅東北蔣軍是有重要作用的。”

“但這是一個較長時間的艱苦工作,需要去克服困難,不斷進行工作。”少奇同志又說,“我們對滇軍的爭取工作,應當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依靠我黨在滇軍中的地下組織,從滇軍內部工作;二是依靠我軍的威力和黨的政策,在前方不斷對滇軍開展政治攻勢,三是利用各種可能,直接與滇軍將領接觸,對他們進行影響。”他還指出:“在滇軍中,我們黨地下組織基礎比較好,如果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爭取和迫使滇軍一部或大部起義,是有可能做到的,就看我們有沒有信心和勇氣!”

劉健和祿時英很受鼓舞,聽黨中央首長談話,劉健站起來,信心十足地表態:“我們一定不辜負中央首長的期望,就是犧牲生命也要完成任務。”劉健的態度堅決誠懇。兩位首長滿意地點點頭。

朱老總語重心長地說:“做爭取滇軍的工作,是去一個新的地區,新的工作對象,完成一項新的重要任務,困難會很多,要依靠東北局和東北民主聯軍,同滇軍中的黨組織接上關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克服一切閑難,爭取成功!”

劉少奇同志明確指示:“滇軍中地下黨員的關系,全部由劉健負責聯系,領導開展工作。并把滇軍中的共產黨員張士明、楊重、寧堅、王立中、楊守沫、黃致平6人組織關系和聯系辦法交給劉健。”并進一步交待;“在你轉到東北局前,你的工作直接和我們聯系。為防范被敵人知道,最好把你的名字劉健改一下,給你在中央立個案,以后你的報告就用劉浩名字。”

接著,兩位首長同劉健夫婦又分析滇軍中的將領。朱老總特別介紹了隴耀的情況,說他是龍云和盧漢的心腹和親信,對盧浚泉、曾澤生都有影響。隴耀這個人仗義疏財,敢作敢為,在滇軍候補生中很有威信,一定要設法做隴耀的工作。盧浚泉是盧漢的么叔,當然也是親信,但此人老謀深算,看風使舵,不好對付。但人不是鐵板一塊,也可以接觸做工作。談到曾澤生,劉健說他剛升軍長,對蔣介石還抱幻想,但人有正義感。

朱老總強調,要從實際出發,隨機應變,多向中央請示,把工作做深做細,我們等你們的勝利消息。

兩位首長囑咐劉浩一個人先去北平,找葉劍英、李克農同志,其他幾位云南同志晚些時候再走。

朱老總樂呵呵地開玩笑說:“小祿啊,劉浩一個人先去東北你放心嗎?”

祿時英一甩頭干脆地回答:“中央首長都放心把那么重要的任務交給他,我還有啥不放心的!一定能出色完成任務。”

“好!很好!”兩位首長高興地大聲說,“黨校的學習活動你們就不要參加了,這幾天做些準備工作。”

最后,朱老總將寫給盧浚泉、曾澤生,隴耀的信,交給劉浩。

兩位首長談笑著送劉浩夫婦走出窯洞。在同首長握別時,劉浩看到兩位首長期待和信任的日光,頓感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增添了無比的信心、勇氣和力量。

離開王家坪,天已黑了,一彎新月,嵌在湛藍湛藍的天空上,滿天星星眨著眼睛,劉浩和祿時英漫步在皎沽柔和的月光里,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依偎著,交談著,感到難得的溫馨、甜潤。

“老劉,這坎你一個人去東北,人生地不熟,又不會講東北話,怎樣盡快打入敵人內部去?困難不少啊!”祿時英不無擔心地說。

“唉!在首長面前你可是響叮當,這會又不放心了!”劉浩將雙手搭在祿時英的肩上,將了妻子一軍。

“誰不放心吶!”祿時英辯白,“我是在幫你分析情況。去東北可不像在云南!”

“是咧,云南雖然上層派系多,但親里套親,可利用的關系也多,再加上你有個當憲兵司令的爸爸作掩護,開展活動就方便得多了。這次沒有賢內助陣,我就失去一只肩膀,要獨臂闖關東了!”劉浩說著,高舉右手作沖鋒狀。

“多大人了,還沒正形。”祿時英嗔怒地說,“我和你說的是正經事,這次是打進敵人組織嚴密的軍隊里活動,千萬不能麻痹大意!要把困難想得多一些。”

劉浩正兒八經地說:“紅軍長征二萬五千里,沒有過不去的雪山草地,對待困難我有辦法。”

“有辦法!有辦法!你呀,什么時候都有辦法!”祿時英深情地凝視著劉浩,劉浩拉過她的胳膊,肩并著肩往前走。

1946年5月6日,天剛蒙蒙亮,劉浩和祿時英就起床了。準確地說,他(她)們是一宿沒睡。劉浩今天要去北平,新的使命,新的征程,新的考驗,劉浩的思緒,如漲潮的海,一浪接一浪涌來。

送丈夫遠行,祿時英更有說不盡的話,道不完的情,千叮嚀,萬囑咐。

微風吹打著紙窗沙沙響。劉浩拉著祿時英親切地說:“時英,天還早,咱們到外邊走走。”祿時英依偎在劉浩身邊,深情地說,“我最喜歡黎明時的云,潔白、無瑕,它和啟明星同在。我愿意在太陽升起前望著它,遐思、幻想。你吶?”祿時英抬頭問。

劉浩親昵地撫摸一下妻子白嫩細潤的手說:“我也喜歡。你看旭日升起來了,我更喜歡縈繞旭日的那種云。它那么燦爛,那么輝煌,那么奪目。朝霞,美麗的朝霞,盡管它預示著風,預示著雨,可那算什么!革命者就要經風雨見世面,做暴風雨中的海燕。”

兩人走到延河岸邊,深情地環視著這山山水水。朝霞映紅了寶塔山,光暈灑向延安城。

通向城外的大道上,背著農具,趕著羊群的農民開始了他們一天的勞作。中央警衛團的部隊正在出操。“一二一!一二一!”一個連隊跑步從他們身邊掠過。馬上要離開延安的劉浩,對這里一草一木、一人一畜,都倍感親切。想起幾年來在黨中央,毛主席身邊學習和工作的生活,是那樣充實豐富、愉快,眼下要遠離尊敬的首長、親密的戰友,去闖陌生的大東北,能不眷戀這塊黃土地!

“笛——笛——”中組部的小汽車開到劉浩的住處,戰友們也紛紛來為劉浩送行。戰爭年代的行裝特簡單,劉浩分外仔細地摸摸縫在風衣襟里的朱老總信件。

劉浩同大家一一握別,堅定地說:“我先走一步,等你們盡快地到東北去,我們一道開展工作。”

小汽車一遛煙,經過王家坪,急馳飛機場。

北平,東長安街與王府井交會處是中外馳名的繁華市區,車來人往,川流不息。一幢褐黃色大樓尤其輝煌耀眼。這就是當年“軍調部”中共代表團下榻的北京飯店。由國共兩方軍隊和美軍代表組成的軍事調處執行部,簡稱“軍調部”。顧名思義,這是進行軍事沖突調解的組織,可是,由于國民黨方面在美方支持下決心要打內戰,“軍調部”其實只是做做樣子。

一位身穿“軍調部”校官軍服的軍官快步登上6樓。這就是剛下飛機的劉浩。葉劍英、李克農熱情地把劉浩迎進608房間。劉浩向兩位首長匯報。

“我想盡快到東北去,先到93軍見盧浚泉。”

李克農推推架在鼻梁上的大眼鏡,略有所思地說:“盡快去東北是必須的。現在有兩個問題需要研究。一是去東北的路線問題,二是你的人身安全問題。”

對于老首長的關心,劉浩由衷的感激。他看了看兩位慈祥的首長說,“估計不會出什么事。抗戰時期,我一直在云南搞地下工作,在184師老師長張沖家里不止一次見過盧浚泉,同盧浚泉是至親本家,我登門造訪,不至于加害。現在的問題是怎么去,走哪條路線。”

葉劍英點點頭,放心地說:“安全就好,怎么去,既要便捷迅速,又不要引起敵人注意。”

李克農分析道,“現在,北寧路已被國民黨軍控制,沿途哨兵很多,對過往的行人盤查甚嚴,如乘火車去93軍駐地,很容易惹出麻煩。還是繞道張家口,迂回冀察冀邊區,再轉去冀熱遼邊區。”

“這樣比較穩妥。”葉劍英肯定地說,“我給你寫封信,帶給聶司令員和劉瀾濤副政委,由他們給你安排行程。”

葉劍英起身到辦公桌前,拿起毛筆,鋪開紙,刷刷點點,寫畢一封短信。

翌日,劉浩乘美軍代表團飛機抵達張家口。

到達晉察冀軍區后,立即向聶榮臻和劉瀾濤呈交信件,并向兩位首長匯報了情況,講明中央首長指示和身負的使命。聶司令員親自安排車輛,將劉浩送往冀熱遼邊區政府所在地——承德。

汽車一路飛馳。劉浩坐在車上,腦子比車輪轉的還快。他思謀著,深入敵軍,見到盧浚泉怎么做工作,一條條思路,一個個腹案,想千條,慮萬條,他比較、選擇。隨機應變,相機行事,是最重要的一條。

吱——一聲,汽車剎住,承德到了。

此時,劉浩才回過神來。車門打開,一股清風撲面吹來,聞到一股新的氣息。

五月的承德,柳枝吐綠,河水淳淳,山青水秀,大地一片生機盎然。遠處的避暑山莊、小布達拉宮,外八廟紅墻金頂,富麗堂皇。昔日皇家選此圣地避暑休閑,也真有眼光。劉浩心里咳計著,等戰爭結束了,一定來這里飽覽風光。可眼下,重任在肩,無心觀景。他迅速來到軍區司令部。

一幢二層樓房,靠西頭一間不大的會議室,冀熱遼軍區領導正召開專門會議。會議決定派聯絡部部長潘振武帶1個班,另配一部電臺,護送劉浩到距93軍駐地最近的遼西支隊。

距離滇軍越近,劉浩的心里發條上的越緊。

60軍分布撫順周圍,93軍駐防錦州一帶,兩個軍中都有地下黨同志活動,可他們又在哪師哪團任何職務?目前,滇軍處境怎樣?軍師長政治傾向如何?一切都是未知數。但有一條是明擺著的,劉浩去的是敵營,是蔣介石號令下的滇軍。可是,多年從事黨地下工作的劉浩更清楚一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品牌:大呂文化
上架時間:2025-08-27 09:28:26
出版社:北京大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大呂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春市| 平定县| 滦平县| 望城县| 安宁市| 武城县| 莫力| 仙居县| 丰宁| 靖江市| 邵武市| 宜丰县| 革吉县| 囊谦县| 渝中区| 万州区| 宝丰县| 丹棱县| 建水县| 建水县| 剑阁县| 登封市| 宝清县| 岫岩| 进贤县| 贺兰县| 寿光市| 囊谦县| 浦江县| 阿巴嘎旗| 宿州市| 新宾| 九江县| 广汉市| 鲁山县| 宜州市| 朝阳市| 紫金县| 安康市| 临湘市| 双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