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堂聽了就會上癮的唐詩課,500000+人皆稱“這就是我夢想中的唐詩課,高老師就是我夢想中的語文老師!”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高盛元,將唐詩分為“愛與被愛的”、“旅途與故鄉”、“離別與重逢”等十二個人生主題,重新詮釋唐詩的意義。高老師用極富感染力的講解,生動展現詩人的思緒,令讀者在閱讀間與詩人產生共情,與詩人在當時的境況中相遇,讓讀者在讀懂唐詩的同時,感受自己與唐詩的精神共振。原來唐詩離我們并不遙遠,唐詩與讀者永遠存在情感共鳴。
高盛元 ·古詩詞 ·10.8萬字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作品。本書包含漢德克三個劇本《不理性的人終將消亡》《形同陌路的時刻》《籌劃生命的永恒》。《形同陌路的時刻》中,各種人物輪番登臺亮相,他們在這個中心相互碰面,相互妨礙,共同組成群體,然后又使之解體。在作者充滿寓意和諷喻的筆下,這個包羅萬象、千奇百怪、最終變得昏暗的世界舞臺或許就是漢德克所感受的現實世界的微縮。《不理性的人終將消亡》描繪的是一幅被資本和財富扭曲了心靈的眾生相。籌劃生命的永恒》被作者稱為“國王劇”。故事發生在“從上一次戰爭至今以及未來”的時代里,地點是一片四面楚歌、持續遭受戰爭威脅的飛地。是一部人物關系復雜、結構多層交織和結局呈開放性的劇作。
(奧地利)彼得·漢德克 ·戲劇 ·11.6萬字
著名作家劉醒龍在這本書中敞開自我,暢談祖輩與父輩,談妻子與孩子,談朋友與同道,談文學與創作,談自己的人生與經歷,一個作家的真實心境完全呈現。這是一場與讀者的深入全面的談心,讓我們感受著名作家最真實的精神世界與內心脈絡。
劉醒龍 ·文集 ·13.7萬字
“我忽然明白:要和這難弄的家伙不分離,只剩一條路,就是,持續寫他……我不想限制篇幅,不愿遺漏種種細節。這是木心以自己的性命的完結,給我上最后一課。”——陳丹青張岪,是木心為陳丹青起的筆名。1982年,陳丹青、木心,先后赴美,在紐約地鐵相遇,此后亦師亦友,近三十年。2011年木心去世,陳丹青開始書寫木心,八年過去,乃有此集。書中以極盡寫實的筆墨,慎重懇切的文字,從終點出發,追憶木心的文學旅程。罕有一個人的死亡,被如此細致地描摹,也罕有這樣的文字,如此深情地凝視死亡。《張岪與木心》,記述了文學的死亡,自身亦成為死亡的文學。
陳丹青 ·現當代隨筆 ·11.7萬字
《清冽的內在》是慶山(安妮寶貝)2023年全新散文集。曾經的慶山,要么安居家中,要么四處旅行。人生曾經大半時間以這個節奏度過,這幾年因環境而改變軌道。旅行消失。在家里停留太長時間。相較往昔密集的旅行、寫作及與他人的相會,這幾年的慶山如同山洞靜居閉關。這一切也并不由自己選擇,而是臣服于自然發生的安排與秩序。這是慶山尋找自己的故事,該散文集分為三個部分,夢中游玩、愛、花園,輔以大量圖片,從這些圖文中看到一位作家成長的內在心跡。
慶山文字·攝影 ·現當代隨筆 ·4.1萬字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1941),是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913年,他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泰戈爾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最后的詩篇》等。這次選了他的《吉檀迦利》和《新月集》。
(印)泰戈爾 ·外國詩歌 ·2.5萬字
作者王懷凌整理精選了近年來創作的詩歌,分為《驚蟄》《風吹過湖面》《靜謐》《秋聲慢》四個部分。在本書收錄的詩歌中飽含著作者對故鄉的深情,對生活的美好記憶和生活的種種折射,詩歌中除了詠情,更詠物、詠志。可讀性強。
王懷凌 ·現當代詩 ·3萬字
這11位教授都是“天子腳下”的臺風眼里人。俞平伯、王瑤、傅鷹、周培源、賀麟、馬寅初、湯用彤、馮友蘭、馮定諸位先生都是北京大學的“頭面人物”,蔡旭、陳垣兩先生則分別任職于北京農業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這里的記述乃是根據當時官方材料的記錄和大量原始檔案,復原出舊日“景觀”。雖然事隔半個世紀,但并非“往事如煙”、“流年碎影”一類個人記憶,而具有歷史化石的意味。這11位教授的命運,反映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更縮影了中國教育、中國文化的悲劇,也是中國歷史悲劇的一幕。
陳徒手 ·現當代隨筆 ·13.2萬字
魯迅是現代文學史上的旗幟人物,是思想家、文學家,他的創作對中國現當代影響很大。他的作品也一直是當下圖書市場的常銷書品種,這本《魯迅散文》在珍藏本叢書中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品種。本書圖文兼具,篇目選自魯迅《野草》《朝花夕拾》及各個雜感集等,選錄精當,體現了魯迅的思想深度和寫作風格,可使讀者從中一窺魯迅深邃的精神世界和犀利的批判鋒芒。本書屬再版書,是中華散文珍藏版叢書重新規劃后的保留書目,正文篇目內容不動,擬變換裝幀。
魯迅 ·名家作品 ·13.5萬字
“中國現代文學名家作品集”叢書實質是中國現代文學肇基和發展階段的創作總集,收錄了幾乎當時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蕭紅原著 蕭楓編 ·名家作品 ·15.7萬字
一部《封神演義》,沉淀著千年的文化基因。讀懂“封神”,就讀懂了人心。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殷商末年,一場神話大戰因何而起?讀懂“封神”,需要哪些文化知識?神仙、英雄與妖魔各有什么來歷?是什么力量讓一部神魔小說流傳千古?神話從不只是神的故事,更關系著人的內心與一個文明的精神內核。北大博士、文化學者卞恒沁,潛心研讀考據,用40個問題抽絲剝繭,為你講透“封神”背后的歷史真相、神仙譜系、文化源流,一起讀懂屬于中國人的文化史詩。
卞恒沁 ·文學評論 ·16.1萬字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為"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以喚醒國魂,爭取光明"編印了魯迅逝后第一版《魯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負責編校,編輯委員有蔡元培、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諸先生。《全集》總目以魯迅親定的著述目錄為基礎,增加了譯作部分,并力求各冊字數大致相當。全書大致分創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內容按時間先后排序。全書總計六百余萬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發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這一版《魯迅全集》作為底本的。在編輯過程中,盡可能的保留原版的風貌。全書內容和編排體例均與原版相同。按原版編排,……
魯迅 ·名家作品 ·19.2萬字
《只緣身在此山中》為簡媜專事寫作以來結集之第二本書,收散文三十余篇,分為五輯,以誠摯好奇之心體會佛山方外的人生意境,悄然感動,衷心禮贊;又寫親情醇厚,文有境而意無境;再寫男女愛戀的細致覺悟,緣若在卻以無緣了篇。簡媜心思鎮密,敏感多才,舉目傾耳,周遭人事莫不有情;她自古典文章里練就一種圓融的句式,觸類旁通,大有可觀。
簡媜 ·現當代隨筆 ·6.9萬字
這一本小書里的,是從本年一月底起至五月中旬為止的寄給《申報》上的《自由談》的雜感。
魯迅原著 蕭楓編 ·名家作品 ·13.7萬字
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4.6萬字
不僅有許多文章是反常規的寫法,還有一大創新就是用了一百多方各具藥理的中草藥名來補白這個我看就是很好的表達方式。所以雜文也不光是板著面孔的它是形式多樣的它需要良好的方式。讓觀點和思想插上藝術的翅膀它們的影響自然更大生命力自然更強。
陸春祥 ·文學評論 ·15.7萬字
《浮生六記》是清代文人沈復寫作的自傳散文,共六卷,依次為《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全書記錄了沈復及妻子陳蕓閨中兩情相悅、舉案齊眉的平凡生活、坎坷際遇,以及各地的浪游見聞。全書語言質樸,感情真摯,渾然天成,獨樹一幟,向來為文學愛好者和研究者重視。其真言述真情,從不刻意造作,流傳至今已成經典,有“晚清小紅樓夢”之稱。
沈復 ·古代隨筆 ·12.6萬字
《何必活得那么辛苦》讀書,寫作,聽爵士樂,練書法,拍電影,玩手杖,研究西裝……這是蔡瀾的優雅生活。旅行,做“網紅”,開網店,聽錄音書……這是蔡瀾的不老生活。針灸,得濕疹,回憶過去,笑看生死……這是蔡瀾的苦樂生活。你的生活是什么樣的?披星戴月,“996”?何必活得那么辛苦?快和蔡瀾一起痛快地“玩”生活!
蔡瀾 ·現當代隨筆 ·9萬字
本書為哈佛經典叢書第十八卷——“現代英國戲劇”中的一部。這里所指“現代”為本書編著者所處年代的時代劃分方式。現稱“古典主義”。《欽契恨歌》是雪萊著名的悲劇,這部五幕悲劇應屬英國道德劇的優秀典范。雪萊根據發生在意大利歷史上的一個真實案例,創作了本劇。雪萊在劇中,用簡練的線索和詩意的語言,除了道盡人性的美丑外,還描寫出了“神權”、“君權”、“父權”如何一步步地釀成了這場大禍。
(英)珀西·比西·雪萊 ·戲劇 ·5.4萬字
阿赫瑪托娃是以抒情詩和愛情詩見長的偉大詩人,《我的夜晚是對你的狂想:阿赫瑪托娃詩選》精選了其重要的抒情詩集《黃昏》《念珠》《白色的一群》《車前草》《耶穌紀元》《第七集》中的大部分作品,以及史詩—組詩《安魂曲》全部。在她的筆下有初戀的少女、有熱戀的情人也有被愛拋棄的失意者,其中不乏生活的哲理。大自然在她的筆下是會說話的精靈,是主人公最親密的朋友。
(俄)安娜·阿赫瑪托娃 ·外國詩歌 ·3.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