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唐代教育與文學
會員

該書從唐代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內容對唐代文人和文學產生切實影響的角度切入,認為唐代教育制度與政治環境、經濟狀況、書籍流通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唐代教育資源的社會化;尊圣崇儒作為唐代基本教育思想,在唐初、高宗武后、盛唐、晚唐不同時期對文人思想和文學創作所起作用各不相同;唐代經學教育有完整體系,官方經學教材《五經正義》的編纂使儒家經典作為語言和典故材料融入文人知識儲備庫從而進入了他們的文學創作。盛唐時期經學教育偏重《孝經》,強調倫理,這與此一時期雅正雄渾文學風格的形成不無關聯。安史亂后經學教育重心下移,由中央官學主導轉而為由私學中士人主導,這帶動了士人在社會思想和文化領域中主體意識的增強,從而使用以表達士人在社會思想領域探索的詩文中文與道的關系進一步密切;唐代文學教育主要內容是類書、《文選》、詩格等,文學教育的具體活動就是依托于這些教育內容傳承文學知識和創作經驗,這使得在文學教育和學習方式上也體現出從閱讀積累到模仿熟練再到體會感悟的逐級提高過程。唐代文學教育的內容在唐人創作中留下了較為鮮明的印跡,在內容的借鑒、題材的取資、典故的吸納、對偶的采用方面最為明顯。

郭麗 ·文學理論 ·40萬字

去國的悲哀·西北的剖面
會員

《去國的悲哀》寫于1923—1928年,講述了他自己于1923年在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之后,由家人出資,赴德國慕尼黑大學學習古生物和地質學,師從古生物學家施洛瑟的經過。他在本書中記錄了自己由華縣出發,經北京、上海,然后坐船從上海出發到慕尼黑(他在書中稱之為明興)的經歷;還記錄了留學期間,與老師同學在瑞典以及德國的其他城市進行地質考察的見聞。當時國內軍閥混戰,外交亦處于下風,楊老一路走過,見到農村瀕臨破產,城市建設無望,百姓生活疾苦,心情十分悲涼。在國外見到一切正值發展上升階段,尤其是每每到博物館、陳列館參觀,看到別人欣欣向榮,不由得想到自己國家政治經濟情形落后,更別說科技文化的發展了。總之,楊老這種矛盾復雜的情感,在他這一路中,無時不刻不在流露著。我們跟隨楊老的腳步,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去國外一游,也能夠感受到他的心情。《西北的剖面》首版于1932年,作者在山西西部、陜西北部一代旅行調查三個月,又去東三省不到一月,然后參加中美考察團前往內蒙古二連浩特東部一帶,最后是參加中法科學考察團,由張家口出發一直向西到吐魯番、烏魯木齊,然后取道西伯利亞回到北平。楊老將這四次旅行的經過和感受記錄下來,匯集成冊,取名“西北的剖面”,由翁文灝做序。

楊鐘健 ·文集 ·22.1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州市| 赞皇县| 英吉沙县| 乡宁县| 寿光市| 望都县| 百色市| 东兰县| 泌阳县| 博爱县| 新津县| 绵阳市| 德庆县| 辽源市| 阿拉善盟| 左云县| 阜南县| 花莲市| 乌审旗| 普洱| 错那县| 饶河县| 丹凤县| 琼结县| 集安市| 博爱县| 九台市| 德化县| 深水埗区| 平阴县| 松潘县| 贵德县| 西林县| 紫阳县| 河源市| 彭泽县| 四子王旗| 华容县| 巴林右旗| 永城市| 临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