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陳獻章詩編年箋校
會員

陳獻章(一四二八:一五〇〇),字公甫,號石齋。新會白沙里人,世稱白沙先生。是明代思想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廣東唯一一位從祀孔廟的明代碩儒,主張學貴知疑、獨立思考,提倡較為自由開放的學風,逐漸形成江門學派。受學于吳與弼。正統十二年(一四四七)舉人。后絕意科舉,以薦授翰林院檢討,乞終養歸。自后屢薦不起。居鄉講學,創白沙學派。修養主靜坐,以達靜悟自得之境,開明代心學之先聲。《明史》卷二八三有傳。本書擬以編年的方式,收錄傳世的全部陳獻章詩作,以清康熙四十九年何九疇刻《白沙子全集》六卷本為底本(藏中山大學圖書館),參校明弘治九年吳廷舉刻《白沙先生詩近稿》十卷本(簡稱吳本,藏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萬歷元年何子明刻《白沙先生全集》二十一卷(藏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萬歷九年何上新刻《白沙子全集》九卷本(藏中山大學圖書館);清順治十二年黃之正刻本(簡稱黃本,藏中山大學圖書館)。并參考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中所錄羅僑、林齊、高簡、蕭世延、何熊祥、王安舜諸家刻本之校記(簡稱孫校)。另從《陳獻章詩文補遺》轉錄集外詩二十九首,從他書輯得集外詩若干首,附于卷末。白沙先生集版本甚多。作者主持《全粵詩》的編纂工作,負責整理白沙詩,對白沙先生的集子極意訪尋,獲得了最早的吳廷舉刊本《白沙先生詩近稿》(簡稱吳本)。吳本《白沙先生詩近稿》,是陳白沙先生晚年手定本,十卷,收錄自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至弘治七年甲寅(1494)的詩作。除了是傳世最早的陳白沙詩集外,吳本中的編年詩,為考證白沙生平、交游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數據,對今后編訂白沙先生年譜很有價值;校勘方面亦有很大的價值,各本的一些誤字異文、亦可據吳本校正;吳本中有些自注,各本刪去;此外,吳本尚有一些詩為各本所無,可供輯佚。

陳永正 ·古詩詞 ·34.5萬字

新眼界·國外印象記·訪蘇兩月記
會員

《新眼界》是楊老的歐美考察游記。時值“二戰”后期,他從重慶出發,飛往美國加利福尼亞,游歷了邁阿密、紐約、華盛頓、波士頓等地,還去了加拿大、墨西哥,之后返回美國,然后到英國,參觀倫敦、劍橋等地的地質古生物科研機構,訪問并學習。后又從美國返回中國,此時中國已取得勝利,他十分歡欣,對國家的未來充滿了新的希望。這一趟歐美之行,除了自己的行程路線、飲食起居等,楊老對國外研究機構和博物館的情況,有相當篇幅的介紹;此外對目之所及的外國經濟、文化的發達也進行了記述,并時常有“我們何日可以達到”的慨嘆。他在美國聞聽“二戰”勝利的消息,和美國人民分享了喜悅,回到中國之后,又看到國內慘勝局面,自然對國民經濟的恢復特別是學科建設有了一番新的憧憬。此次歐美之行,楊老將涉及專業學術的問題在另外一本書——《國外印象記》中進行了歸納整理,以記古生物和地質學科的人物事件為主。按照楊老自己的話說,是將游歷過程中印象“最深刻者,用綜合方式,列為專題,一一記述”。其中對美國的地質機構、博物館,學科發展、學人簡事,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等,有比較系統的介紹;進一步與我國的學科狀況進行了對比,指出其中哪些為我們可以取長者,而哪些為不值得學習者。楊老一手構建我國的古脊椎動物學,目前頻出的很多新成果仍然要感謝楊老當時對學科的規劃和運籌。1956年8—10月,楊鐘健先生與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同事周明鎮、趙金科以及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斯行健一同,應邀訪問蘇聯。歸來寫成《訪蘇兩月記》。此書記錄了楊老在蘇聯的見聞,特別是與蘇聯古生物學家的交流,以及在各地進行野外考察和參觀的情景。通過文字,我們得以一窺蘇聯當時的國家面貌和科研實力,了解蘇聯的古生物學家,并體味當時中蘇真誠的友誼。

楊鐘健 ·文集 ·22.7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庐县| 石家庄市| 吴忠市| 山阴县| 资源县| 出国| 西藏| 胶州市| 贵德县| 张家口市| 龙江县| 翼城县| 宝山区| 德安县| 东丰县| 淮北市| 陇南市| 琼结县| 方城县| 峨边| 十堰市| 海安县| 房产| 五指山市| 洪江市| 泾源县| 临清市| 建水县| 板桥市| 仁布县| 太和县| 哈尔滨市| 宜黄县| 井冈山市| 昌吉市| 阿拉尔市| 格尔木市| 石家庄市| 当雄县| 扎鲁特旗| 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