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在書寫最真實的自己,對應躲躲藏藏不想面對人生的自己。二十多年的成長歷程,包含溫情、感動、善良、柔軟。用最情懷的語言,寫最美好最打動人心的故事。它們存在于兒時的記憶、當下的經歷、對未來的期許……少年的怦然心動,青春的美麗印記,成長中的傷與痛、笑與淚,奮斗中的追尋與迷失、對愛情的憧憬與醒悟,通過《請你溫暖,無論這世界多冷漠》,與你分享。讓你在最深刻的感動中,獲得最撫慰人心的共鳴與領悟。
夏風顏 ·現當代隨筆 ·7.2萬字
《王佐良譯愛情與自由》隸屬“中國翻譯家譯叢”第三輯,收入蘇格蘭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羅伯特·彭斯的六十首詩歌。其中《愛情與自由》是一篇出色的長詩,既逼真、生動地呈現了下層社會,挑戰了統治階級的虛偽道德。其中的獨唱個性鮮明,豪放的大合唱傳達了聚集在小酒店里的流浪者的情緒。彭斯的詩風樸素、新鮮、生動,音樂性強,首首可唱。此外還收錄王佐良所譯威廉·布萊克、約翰·彌爾頓等逾二十位詩人的百余首詩作或片段。
(英)彭斯等 ·外國詩歌 ·12.6萬字
20世紀中國鄉土小說史上,五四鄉土小說和八十年代尋根文學雖相隔半個多世紀,但呈現出諸多相似性和內在的聯系。本書從六個方面對二者進行了比較研究:對文學發生的歷史文化語境的比較,對民族傳統文化態度的比較,在啟蒙意義上的比較,作家情感和對風俗描寫的態度上的比較,人物形象系列的比較,悲劇風格的比較。通過一系列的比較,可以看出文學的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在相類似的歷史文化語境下文學創作會呈現出相類似的狀態。
王曉恒 ·文學理論 ·14.2萬字
《花間集》是后蜀趙崇祚編的一部詞集,成書于后蜀廣政三年(940)﹐收錄晚唐五代時期十八位詞人的詞共五百首。這些詞大多數描寫離愁別恨、相思閨情,比起同時期的詩歌來要顯得大膽、直白,被稱為“花間詞”,并受到了歷代詞人的關注。不少詞的格式,基本上依據《花間集》而定。另外,《花間集》中的詞,大多善于營造精美的人物情態與環境,具有美麗的色彩和強烈的畫面感。因而,在詞的創作中,“花間詞”常常是詞人效仿和模擬的對象。本次我們選注《花間詞》,在擇取精華的基礎上,加以注釋、評析。評析中,介紹相關的詞牌格律知識,希望對有意填詞的初學者有所幫助。
劉淑麗評注 ·古詩詞 ·8.7萬字
詩集精選詩人張國辰近年來創作的49首詩歌,選取的篇目多以具體地點為起緣,寫出個體的情境認知和交錯感受。作者獨白解析的語感,把自己同北方的地域關聯進行了一次真切的描述,記錄了自身經歷的來自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現實和幻夢,風格樸實、節制、堅定。
張國辰 ·現當代詩 ·2萬字
《仲夏夜之夢》,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青春時代最為成熟的喜劇作品,同時也是威廉·莎士比亞最著名的喜劇之一,講述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
(英)莎士比亞 ·戲劇 ·4.4萬字
本書分作家論、作品論、讀者論、比較論、附錄五大部分,主要內容涵蓋張恨水生平與創作道路、張恨水的文學成就、張恨水代表作的藝術特色、張恨水小說熱持續不衰的社會與文化根源、張恨水與同時代作家的交往與比較等,把張恨水及其作品放在中國文化和中國文學大背景下考察,引導讀者走進張恨水的文學世界。
燕世超 ·文學評論 ·18.2萬字
詩人寫詩都寫些什么?是怎樣寫出來?又如何去讀?本書以系列講座的形式,征引古今中外的詩作與詩論,就博弈、滋味、聲文、肌理、玄思、情色、鄉愁、死亡等話題,來展開有意義也有意思的討論。每一講都以獨具魅力的作品,用別開生面的分析,給讀者感性與知性的雙重滿足。既能用于學詩入門,也可作為詩學進階。
江弱水 ·文學理論 ·8.2萬字
本書以38首美到窒息的草木古詩,寫數十位天才詩人的年少心動。關于破碎和救贖,關于青春與不朽,每個故事串聯著更多絕美詩詞,涵蓋了中國古代經典詩詞近百首,書中每一句曾被眼淚打濕的古老詩行,都是一艘光陰的小船,帶我們穿越千年,抵達詩人激蕩的內心。于是,無數或傳奇或平凡的情愛與悲喜,從此便可借著瀟瀟的風雨,在時間的茫茫河流里,相映相照,相期相會。
紀云裳 ·古詩詞 ·10.6萬字
本書分為作家與作品兩個部分。上編為作家部分,主要對江左樵子、呂熊、王猷定、王煒、嚴首升、賀貽孫等6位代表作家,在生卒年、遺民身份、是否為小說作者等懸疑問題上進行了詳細考證。同時,本書還對王猷定、王煒二位作家的年譜進行了簡編。下編為作品部分,主要對《樵史通俗演義》《梼杌閑評》《女仙外史》《諾皋廣志》《闡義》及李闖小說等代表作品,在創作特色、遺民意識、人物形象、嬗變規律、傳播接受等方面進行了論述。它們自成體系,以個案形式展現了清初遺民小說的整體面貌。
楊劍兵 ·文學理論 ·17.3萬字
本書以語言學理論為指導,對奧斯丁的主要小說的文本進行分析,旨在全面系統地研究揭示人物關系的語言藝術。作者根據合作原則、人際意義和言語表達理論對簡·奧斯丁不同時期三部重要小說《傲慢與偏見》《愛瑪》和《勸導》中刻畫人際關系的語言進行系統詳盡的研究。
魏麗娟 ·文學理論 ·5.6萬字
加減乘除是成語嗎?阿貓阿狗是成語嗎?置之死地而后生是成語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是成語嗎?是的,這些都是成語。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固定用語。成語是在歷史中產生的,不同時代的成語反映著不同時代的歷史風貌。《順著歷史學成語》是蒙曼老師專門給中小學生量身打造的成語課。按照從先秦至元明清的歷史發展順序,緊貼課本,串講100+重點成語。探尋成語的由來,講透成語背后的典故,理清成語的含義及用法。讓孩子學會舉一反三,活學歷史,活用成語。
蒙曼 ·古詩詞 ·6.7萬字
納蘭性德,清初著名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并稱“清詞三大家”。全集共分為四冊,第四冊為賦、雜文和其他一些內容:雜文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二十一篇外,另增加兩篇,即《節錄嵇中散<與山巨源絕交書>并書后》和《曹司空手植楝樹記》。書簡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五件外,另增加三十六件。經解諸文除《通志堂集》中的六十五篇外,另增補二篇。
(清)納蘭性德 ·文學評論 ·8.7萬字
《彷徨》是魯迅的第二部短篇小說結集,收錄了1924至1925年間所作的短篇小說十一篇,包括《祝?!贰对诰茦巧稀贰缎腋4蠹彝ァ贰陡呃戏蜃印贰缎值堋贰秱拧返取W髌芬浴氨憩F得深切”、“格式的特別”開創了小說現代化的特征。當時正值五四落潮,新文化運動陣營內部出現分化,魯迅先生的心境已經產生了變化,處境也是“兩間余一卒,荷戟獨彷徨”。他不再吶喊,轉而關注在封建勢力重壓之下的農民與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在深廣的歷史圖景之中,寄寓他對人生、對前途的執著探索。他的作品堪稱中國社會發展和變革的一面鏡子,不失為現代文學的典范。
魯迅 ·名家作品 ·7.1萬字
老狼的這些年,徐浩峰的年輕歲月,還有直播女孩與機核少年,故事隨處上演,人人粉墨登場。本書是《正午》系列的第三本,精選自界面新聞旗下的非虛構平臺“正午故事”?!疤貙憽睓谀?,是正午的主打故事,我們盡力去尋找那些被忽視的人、被遺落的事。本期的《戀戀老狼》和《四平藝人》都屬于此類故事。在“隨筆”欄目,我們希望添加更多的文學性,以一種更自由的敘述方式去寫作。本期邀請了覃里雯,為“正午”撰寫了《柏林的野豬》。作家張亦霆為我們描述了他的朋友徐浩峰?!皞€人史”其實是口述史,挖掘那些被埋沒卻值得紀念的回憶。第三期正午還開設了一個新欄目,叫“個人意見”。我們采訪了那些在專業領域有所成就的人,試圖探討影響過他們的人和事。本期我們走訪了畫家劉小東和音樂人周云蓬。
正午故事 ·現當代隨筆 ·13萬字
人在智力上能夠取得多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品格有多么高尚。孩子的成長,是一個不斷犯錯、不斷改善的過程。父母要培養孩子能夠反省自己錯誤的能力,這比父母或他人指出其錯誤再改正,效果更好。每個人都會犯有過失,但過失可以教給你的,卻是你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學到的。反觀情商就是天生和后天環境兩方面相互影響得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點,有愛就要表達,沒錯愛我就抱抱我,愛她就抱抱她。
石地 ·現當代隨筆 ·7.1萬字
《讀札記》涉獵廣泛,文字簡約,觀點犀利,內容論及詩文鑒賞、典章考據、道德褒貶,以及對秦始皇、曹操、武則天等歷史人物的評價等眾多問題。書中的許多論點為學界所重視,這些見解已成為學術界中具有影響力的一家之言,同時也是認識研究作者學術思想發展的重要依據。本書為郭沫若《讀隨園詩話札記》的手稿,每頁手稿背后有楷體釋文。
郭沫若 ·名家作品 ·4.2萬字
本書共收入17篇文章,分為上、下兩編。上編“讀外國經典”,主要是閱讀部分外國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下編“讀中國經典”,主要是閱讀部分中國著名作家的經典作品。本書有別于一般評點式的讀書筆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既是全面解讀17部中外經典名著,又是作者個人獨特的閱讀經歷和體驗。既有鮮為人知的細節描述,又有思想深度的詳細分析,還有藝術手法的精準解讀。既是與讀過這些名著的讀者進行閱讀交流,又是為還沒有來得及閱讀這些名著的讀者作導讀。作者以一本書引導我們發現經典的力量。
王曉陽 ·文學評論 ·17.3萬字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人間詞話經典鑒賞》的賞析部分,是編者對《人間詞話》的一家之見,其中難免有不足或不對的地方,但其目的是為了拋磚引玉,引起讀者自身對《人間詞話》的思考和理解,希望對廣大讀者朋友有所補益。
小橋流水 ·文學評論 ·9.2萬字
本書是感悟文學大師經典,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圖書格調高雅,知識豐富,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權威性和系統性,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4.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