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1949年1月,東北野戰軍以34萬兵力發動天津戰役。劉亞樓指揮部隊采取“東西對進、攔腰斬斷”戰術,經29小時激烈攻堅,于1月15日全殲守敵13萬人,俘獲國軍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此役摧毀國民黨軍精心構筑的堡壘化城防,以火炮、坦克協同突破深溝高壘,切斷北平守軍海上退路,迫使傅作義接受和平談判。天津解放成為解放軍現代化城市攻堅的典范,為北平和平解放奠定勝局。
林可行 ·紀實文學 ·19.8萬字
這是一本記錄了作者過往數年旅行和成長經歷的“筆記”,作者除了分享旅途,還配上了多幅手繪旅行線路圖。作者每次出游歸來,都會按比例尺繪制一幅旅行線路圖,注明時間、方向、交通工具、事由和旅伴,一部分旅行線路圖也會在本書中隨文呈現,作者至今已畫滿八個大小不一的筆記本。而更有趣的是,本書收納了7條20世紀70年代外國元首訪華的線路行程圖,也均為作者親筆繪制。最早的一張是理查德·尼克松首次訪華線路,當年8歲的作者密切關注并手繪了這位美國前總統的訪華行程圖,之后他又按照報紙上的新聞報道,記錄下那個年代多位外國元首的訪華行蹤。
蔡天新 ·現當代隨筆 ·12.1萬字
1948年10月,東北野戰軍對長春實施150天軍事圍困。通過經濟封鎖與政治瓦解,迫使守軍分化,10月17日,第60軍軍長曾澤生率部2.6萬人起義;10月19日,東北“剿總”副總司令鄭洞國率余部4.7萬人投誠。此役兵不血刃解放首座省會城市,保全偽滿皇宮、第一汽車廠等設施,殲敵9.6萬,切斷沈陽國軍北逃退路,創“久困長圍”戰略典范。
林可行 ·紀實文學 ·21.7萬字
天氣越來越舒服了,我們就盡量不做沒有意義的事情!作為“人魚調查中心”的一員,我們應當橫渡太平洋,去復活節島賣雞蛋餅,或者研究亞特蘭蒂斯消失之謎,反正工作一點都不好玩,不如聊聊瑪格麗特和盾牌座紅色超巨行星的神秘生命吧,發一下午呆也行。但我最想做的其實是駕駛朋友的二手車,一路向南開到野沙灘,貝塔星人就要來了,像我這么酷的人必須拯救地球——你確定不來?那借我點錢好嗎!
趙挺 ·現當代隨筆 ·10.3萬字
1948年10月,華北野戰軍發動太原戰役,對閻錫山經營38年的“碉堡城”展開攻堅。徐向前指揮20萬大軍,歷經半年血戰,掃清外圍據點百余座。1949年4月24日總攻發起,僅4小時破城,全殲守敵12.4萬人,終結閻錫山在山西的統治。此役為解放戰爭最慘烈城市攻堅戰,解放軍傷亡4.5萬人,摧毀國軍“模范要塞”,拔除華北最后反共堡壘,為西北戰場解放奠定基礎。
林可行 ·紀實文學 ·21.6萬字
《過夜》以蕭紅在哈爾濱的寒冬夜流浪為線索,刻畫了底層女性的生存困境。主人公在寒夜輾轉寄人籬下,目睹老婦人為生存逼一個十三歲的幼女賣身。貧困對人性的扭曲、寒夜的雪、煎熬的個體、人際間的冰冷功利,交織成一幅凄厲的社會畫卷。本集另收錄《蹲在洋車上》《家族以外的人》,主要表達親情,人和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底色是刺骨的冰冷、悲傷。
蕭紅 ·名家作品 ·2.4萬字
本書是一部關于“夢”的散文作品。科學研究表明,人一生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睡眠,而睡眠中有很多時候在做夢。本書作者以“夢”為切入點,站在“夢境的觀察記錄者”的視角,將自己的上百個夢境以戲劇化的表現手法描繪出來,試圖探索夢境與內心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潛在聯系。書中既記錄了看似光怪陸離的夢,令人費解的荒誕的夢,奇幻瑰麗的夢,也有連續出現、記憶深刻的夢……這些五彩斑斕的夢境,呈現出如春夏秋冬般四季輪轉的氣象,它們是發現真實的自己、通往內在世界的冒險旅程,也是一次感悟生活的自我對話,更是一場文化血脈基因的覺醒之旅。
翀子 ·現當代隨筆 ·16.7萬字
百萬暢銷書作家李夢霽全新力作!她筆下的南極是一段重寫人生坐標的冒險,也是一場沒有終點的精神遠征。她看到企鵝在暴風雪中笨拙起舞,像極了我們面對生活重壓時,踉蹌前行。她目睹冰裂處,企鵝群落無聲遷徙,明白了自然的生存法則——不過是接受變化、持續進化。她在暴風雪中,領悟沙克爾頓的精神密碼:真正的勇敢,不是征服冰川,而是征服內心的恐懼。她不是科考隊員,卻有比儀器更敏銳的感知力:在烏斯懷亞的燈塔下,她讀懂了“舊我”的沉沒;在巴雷尼群島的暴雨中,她讀懂了地球寫給人類的情書;在利馬水道的浮冰掠影里,她明白“妥協是自由最大的敵人”。她說,“人生永遠是曠野,如果你愿意,隨時可以啟程~”
李夢霽 ·現當代隨筆 ·4.6萬字
1947年2月,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指揮下發起萊蕪戰役。采取“誘敵深入”戰術,主動放棄臨沂,誘使國民黨李仙洲集團3個軍(5.6萬人)北進萊蕪。2月20日至23日,解放軍以“圍三闕一”戰法伏擊突圍之敵,全殲該集團于萊蕪以北山區,俘獲第二綏靖區副司令李仙洲。此役粉碎國民黨“南北夾擊”計劃,首創解放軍單次戰役殲敵5個整師的紀錄,使山東戰場攻守易勢。
林可行 ·紀實文學 ·16.6萬字
1948年4月,西北野戰軍經青化砭、羊馬河等戰役消耗敵軍后,乘勝追擊潰退的胡宗南部。4月22日,解放軍未發一槍收復延安,終結國民黨對陜北解放區長達1年1個月的占領。毛澤東提出“用一個延安換全中國”的戰略構想實現,極大鼓舞全國解放戰場士氣。
林可行 ·紀實文學 ·16.9萬字
《竇娥冤》是元代關漢卿的雜劇代表作。講述了竇娥含冤被斬的悲慘故事。她遭無賴陷害,昏官錯判,臨刑發下三樁誓愿皆一一應驗。作品深刻揭露社會黑暗,歌頌竇娥抗爭精神,以震撼人心的悲劇力量流傳千古,成為元雜劇的不朽經典。
關漢卿 ·戲劇 ·1.5萬字
這是一部與光陰為伍的散文集,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撥動時光的琴弦,在鄉愁、節氣、風物、親情、旅途中體悟生命的韻律。叩開時光之門,撲面而來的是對歲月深情的低吟與告白,仿佛讓人聆聽到萬物本真的音色,沉思于人生百味的恬靜與澎湃。
青荷 ·現當代隨筆 ·10.7萬字
20世紀德語文壇最重要的聲音之一,畢希納獎、奧地利國家文學獎獲得者英格博格·巴赫曼詩合集。英格博格·巴赫曼是20世紀最獨特的詩歌聲音之一,她與保羅·策蘭一同被認為是戰后德語文學中最重要的兩個詩人。她的詩歌將哲學洞察力與文學抒情性緊密結合在一起,用語言探索自然與世界的本質,創造出了獨一無二的韻律與節奏,影響了包括托馬斯·伯恩哈德、埃爾夫麗德·耶利內克、克里斯塔·沃爾夫在內的一眾名家。巴赫曼生前幾乎拿遍德語文學界所有重要文學獎項,包括德語文學的最高榮譽畢希納獎。《大熊座的呼喚》收錄了巴赫曼生前發表過的所有詩集的內容,涵蓋了詩人一生的代表作。
(奧)英格博格·巴赫曼 ·外國詩歌 ·3.3萬字
為了抓捕毒梟霍學范,林志祥假扮欲購毒品的商人來到西南邊境某省。在與霍學范的接觸中,林志祥發現了霍學范背后更大的毒梟“老熊”。于是警方改變計劃,“老熊”成了“A行動”的主要目標。林志祥費盡千幸萬苦見到“老熊”。意外發現“老熊”竟是自己兒時的摯友辛甫。林志祥順理成章地取得了辛甫的信任承擔了為辛甫運輸毒品的任務。由于大宗毒品在運輸途中“失手”,辛甫對林志祥產生懷疑,他默許受到損失的貨主除掉林志祥,林志祥死里逃生。不久以后,林志祥請命再次來到境外,辛甫念及舊情,打算與林志祥見面。本書展開了當前我國禁毒戰場上波瀾壯闊的場面,把禁毒斗爭中的波譎云詭、爾虞我詐描寫得淋淳盡致,同時塑造了一批禁毒英雄的形象。
牛伯成 ·紀實文學 ·27.5萬字
《滑竿》是一篇很有趣的文字,以黃河驢子與四川轎夫為意象,勾勒抗戰時期底層民眾的生存圖景。黃河驢子馱負軍糧在荒原跋涉,四川轎夫在險峻山道負重攀爬,二者皆以佝僂身軀承載時代重壓。作者通過與轎夫對話,展現其樸素的愛國情懷。該集另收錄《無題》《一條鐵路的完成》《來信》《骨架與靈魂》等幾篇優秀文字,都彰顯了愛國即愛家愛人、民族覺醒的精神內核。
蕭紅 ·名家作品 ·1.5萬字
父母是子女最堅實的倚靠。他們盼你長大,又怕你長大;希望你能乘風破浪,又擔心你被風吹雨打。長大后才慢慢明白,所謂的長大成人,其實就是你一天比一天接近天空,父母一寸又一寸地歸于土地。來日并不方長,別等,別讓“子欲養而親不待”成為永恒的遺憾。這本書收錄了史鐵生、豐子愷、蕭紅等近20位文學大家寫給親人的經典散文,飽含了他們最深沉的愛與愧疚、溫馨與離別、感恩與遺憾。
史鐵生等 ·現當代隨筆 ·9萬字
伊莉莎·瑪麗安·巴爾特是20世紀英國著名批評家,《希臘對德意志的暴政》是她的代表作,也是她最有影響力的著作。本書通過對溫克爾曼、萊辛、歌德、席勒、海涅等德國作家在藝術和詩歌領域與古希臘的糾纏的描述與分析,研究了希臘的藝術與詩歌對德國18世紀以來的偉大作家的影響,揭示了一段極為詭異的、微妙的、決定性的德意志民族靈魂之歷程。
(英)伊莉莎·瑪麗安·巴特勒 ·文學理論 ·27.4萬字
本書選取了三部“王爾德式悲劇美學”經典作品。第一部《王爾德童話集》:只此九篇童話,就將王爾德送上世界童話大師的殿堂,《夜鶯與玫瑰》的故事和隱喻舉世皆知。第二部《道林·格雷的畫像》:既是王爾德唯一一篇長篇小說,也是將王爾德送進監獄的罪證。第三部《自深深處》:寫給情人的刮骨削肉般袒露靈魂的長信,也是王爾德人生中最后一部作品,被評為“100部最偉大的非虛構類作品”。這三部作品,不僅是文學意義上的王爾德代表作,也是串聯起王爾德一生的“命運般的”作品。請各位讀者伴隨每部作品之間前后穿插的導讀小序和譯后記,就這樣從童話讀到長信,循序漸進、逐漸深入其思想世界,用一本書,閱盡他一生的心碎。
(英)奧斯卡·王爾德 ·名家作品 ·32.9萬字
1948年12月1日,淮海戰役第二階段,國民黨杜聿明集團棄守徐州南逃。華東野戰軍趁勢進駐,兵不血刃解放這座“五省通衢”戰略樞紐。此役繳獲火炮1700余門、坦克裝甲車250輛及海量軍需,切斷國軍最大兵團陸上退路。徐州解放使華東、中原解放區連成一片,為合圍杜聿明集團于陳官莊奠定基礎,加速淮海戰役勝利進程,毛澤東譽其為“南線決戰的總鑰匙”。
林可行 ·紀實文學 ·19.3萬字
本書作者曾親赴新疆,掌握了第一手資料,以真實細膩的筆觸再現了馬漢慶的罪惡人生。
牛伯成 ·紀實文學 ·13.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