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關系就是一切,一切皆為關系。意思是,我們的一切言語、行為和想象等,都是發生在關系中,而且都是為了獲得關系中的認可。我們很容易將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活在別人的觀感里。為了迎合他人,我們給自己帶上面具,它如一堵高墻,曾保護過我們,同時也擋住了所有關系中的美好體驗,讓自己走進了孤獨。我們最終會發現,我們與父母的關系、我們與孩子的關系、我們與戀人的關系,都是我們的心在外部的映現,關系中令我們喜悅和令我們痛苦的,都可以在我們的心中找到答案。
吳在天 ·心靈療愈 ·10.5萬字
本書以作者擔任心理咨詢師數十年來的經驗為基礎,聚焦于婚戀關系內習慣性欺騙的現象,對其分門別類地做了總結,是一本自我診斷與療愈手冊。本書通過一件件真實案例,不僅對習慣性欺騙的行為與原因做了分析與歸類,更為受害者提供了應對欺騙與背叛的方法,包括與說謊者溝通的技巧,以及判斷是否放棄一段關系的依據。這些方法建立在實踐基礎上,能夠幫親密關系中欺騙行為的受害者擺脫欺騙—容忍—再欺騙的惡性循環,恢復積極心態,或挽救岌岌可危的關系,或找到開啟新生活的可能。
(美)蘇珊·福沃德 唐娜·弗雷澤 ·心靈療愈 ·14萬字
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各種不如意的事,無論是老板的批評還是沉重的人生災難,我們都必須靠自己挺過去。這本書將告訴我們如何直面生活中的危機與挑戰,運用何種技巧來減輕痛苦、調節身心狀態、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并通過訓練來使自己的心理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或許這個世界充滿麻煩,但只要擁有心理韌性,就能克服困難,走出黑暗,迎接屬于自己的輝煌時刻。
(美)琳達·格雷厄姆 ·心靈療愈 ·16.5萬字
本書的誕生源于一場蛻變。故事的主角正是作者本人。她是一個從孩童時期就一點點陷入抑郁的女孩,一個在悲傷、脆弱、低自尊、無力、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中受傷的女孩,最后蛻變成了一個每天忙著讓自己快樂起來的熱愛生活的女孩。在作品的前半部分,作者用平靜、柔緩的文字講述著抑郁癥如何侵蝕她的世界,配以夸張、抽象的繪畫,微妙地表達了抑郁如何控制她的身體與心理,絆住她,使她無法向前。而在作品的后半部分,作者的文字與畫風開始變得睿智而活潑,累積的痛苦讓她有所頓悟:憤怒與悲傷源自過去,焦慮與恐懼指向未來,只有快樂屬于當下!在她整合身心、過好每一個當下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她成功地治愈了自己,更能發現:只有放下執念與怨念,才有資格看清生活的真相。對現在的她來說,抑郁已經被她視作生命饋贈,因為抑郁給了她更飽滿的人生體驗,也給了她從更多的角度看待人生的機會。
(西)梅里特謝爾·杜蘭著繪 ·心靈療愈 ·1.4萬字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完整性體現為覺醒,體現為全然的覺知。覺知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暫停一刻,就一刻,然后“墜入”覺醒。就在此刻,“當下”的永恒時刻,是我們能夠真正擁有的時刻,你都已經足夠好、足夠完美。
(美)喬恩·卡巴金 ·心靈療愈 ·8.2萬字
你是否收到類似的評價?太情緒化、太感性、過度反應、想得太多......甚至是“玻璃心”。而你也發現自己似乎比較內向、比較挑剔、不夠自信、偶爾渴望獨處......總之,難隨大流。法國冥想大師法布里斯·米達勒從小受到這種困擾。多年后,直到一位神經科學家告訴他“這只是高敏感”,他才意識到:誤解或使具有高敏感特質的人難以真正認識自己。為此,他開啟了一場自我發現之旅。他與神經科學家、哲學家、人類學家、心理學家等專家跨界交談,并讓自己沉浸在經典作品的閱讀和思考中,最終他意識到高敏感是一種普遍存在但未被認可的天賦。當你卸下心理包袱接納高敏感,會發現自己因它而變得強大,生活因它而變得更鮮活、更幸福。作為冥想大師,作者在書中為高敏感者量身定制了34個不同方面的思維練習,幫助高敏感者發掘天賦,將其轉化為幸福的力量。
(法)法布里斯·米達勒 ·心靈療愈 ·9.5萬字
本書是個體心理學奠基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晚期的重要作品。全書從自卑這一基礎情感出發,深入剖析其對個人家庭、教育、職業、婚姻、交際等多個領域的影響,以及對童年、青春期、成年等不同人生階段的阻礙。作者詳細分析了影響人格形成的內外因素,為個體的自我認知、興趣發展、未來規劃提供了具體可行的指導性方法。幫助個人發掘潛在能力,擺脫自卑情結與自我局限,成就更有價值的人生。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心靈療愈 ·15萬字
知名心理咨詢師周小寬重磅新作,幫你重建核心自我,成就內心強大的自己。73%的聽眾表示每晚要聽著課程入眠。年輕人的心靈成長必修課,寫給每天都很焦慮的你。停止逞強,放過自己,你要相信,你值得擁有美好。50次心理療愈,緩解內心的焦慮、自卑、抑郁和壓力,走出負面情緒;讓成年人放下壓力,用心理學與自我和解。你不是不夠好,是不必去討好。你值得被認真對待。寫給內心焦慮的你。
周小寬 ·心靈療愈 ·12.2萬字
你是否也曾因為自己的叛逆念頭、矛盾心理、沖動行為、負面情緒而感到無所適從?其實這些痛苦都事出有因。自成長初期以來,那些被壓抑的情緒、沒有被滿足的需求以及有失偏頗的自我價值感,使我們的內在形成一個被隱藏的敏感脆弱空間,如同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當我們遭遇挫折時,這個內在小孩就會變成那根脆弱敏感的神經,讓我們面臨諸多問題時感到困擾,并陷入掙扎與痛苦。有時,我們甚至會沉溺于痛苦中,不愿改變現狀。因為熟悉的痛苦會讓我們產生安全感——在我們的潛意識里,和受到陌生的對待而產生的不安相比,盡管已經熟悉的對待會讓自己很痛苦,但也會產生一種安全感。而這也恰恰表明了,我們的內在小孩受到了傷害。受傷狀態下的內在小孩,會令我們無法如愿地表達需求和拒絕,極度缺乏安全感,并因此不敢做出改變。在本書中,知名心理咨詢師冰千里將陪伴你了解自己內心脆弱的來源,識別自己內在小孩的類型,并通過建立家庭邊界、緩沖空間、深度關系等手段來滋養受傷的內在小孩,以脫離困境,學會溫柔對待自己的全部。
冰千里 ·心靈療愈 ·7.4萬字
有辦法能擺脫討好型人格嗎?我想攢錢,又不想太吃苦,有沒有什么辦法?一想到老了還要上班我就很煩躁。長假后第一天太痛苦了!我領導整天對我挑三揀四的真受不了!我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有沒有分手的訣竅?性無能有辦法治好嗎?……2017年起,無數網友向岸見一郎尋求幫助,他們的問題直白而尖銳:不想工作、沒錢、一事無成、延遲退休、暴躁的領導、傲慢的同事、老去的年歲、無望的戀情……岸見一郎針對他們的問題作出分析,提供建議,并從中選取了30個高頻問題集結成冊,也就是這本書。東亞共通的忙碌與焦慮,老齡化國民早已面對的惶恐和擔憂,很多經驗值得借鑒。這不是一本你要從頭看到尾的書,你需要找到你的問題,才能理解之后的答案。
(日)岸見一郎 ·心靈療愈 ·4.5萬字
當代正念大師、正念減壓療法創始人卡巴金,帶你入門和練習正念,安頓我們焦慮、混沌和不安的內心的解藥。正念永遠是當下,無論你在何時,何地。把此刻抱持在覺知中,溫柔地對待自己,并且不去強求,此刻就已然完美
(美)喬恩·卡巴金 ·心靈療愈 ·11.6萬字
當卡里亞德只有十五歲的時候,她成了那個失去父親的人。哀痛如潮水般反復襲來,她選擇向悲傷“五階段”模型尋求幫助,卻發現這一理論難以涵蓋她混亂的悲傷體驗。十多年后,仍走在自救路上的卡里亞德開始做《悲傷播客》,與更多的悲傷者一起反思各自的經歷,談論死亡。在傾聽與被傾聽的過程中,她逐漸獲得了解放。本書分享了卡里亞德從對談中得到的關于悲傷的知識,記述了她一路負重前行學到的一切。書中談到不存在正確的悲傷姿態,談到別因“做錯了”而感到羞恥,談到如何圍繞悲傷建立新的生活秩序,談到還有許多人也在經歷這一切。
(英)卡里亞德·勞埃德 ·心靈療愈 ·11.6萬字
這是一本寫給遭遇焦慮和精神內耗問題讀者的自助療愈手冊。作者朱迪博士是澳大利亞是臨床心理學專家,焦慮治療診所創始人,長期專注于焦慮、心態和韌性領域。從業以來,她幫助過成千上萬的來訪者擺脫焦慮,掌握與焦慮和平共處的方法。依據這些臨床經驗和實踐經驗,結合經典心理學治療方法,朱迪博士開創了“心力訓練法”,從理解焦慮的本質,到認識自己的價值觀,再到使用心理工具調節,最后到將焦慮轉化為具體,向著人生目標前進,用四個步驟有效緩解和治愈焦慮情緒,增強韌性。本質上,焦慮源于我們對不確定性的抗拒,翻開這本書,用心力訓練法避開模糊的恐懼,擁抱具體和當下,將價值觀作為燈塔,就能將焦慮轉化為一種超能力,走出內耗的牢籠。
(澳)朱迪·洛因格 ·心靈療愈 ·11萬字
當毆打發生,我們能夠反應過來,這是暴力;當針對某人的侮辱性言論發表,我們同樣能反應過來,這也是暴力……正是因為這些暴力可見,我們的感官才能迅速接收到訊息,意識到這樣的行為會對人的身體或精神造成傷害。可事實上,除了有跡可循的暴力行為,還有許多看不見的心理暴力潛藏在我們身邊。你可曾想過,愛、善良、委婉的言辭、沉默與無視等行為都可能是被忽視的暴力?作者認為心理暴力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或他人的病態自戀機制,即自戀者的個體自尊或自我價值受到傷害時的自我保護行為,往往呈現出過度、病態的攻擊性,但是由于其表現形式看似正常、普遍,甚至是溫和,所以人們忽視了其背后的心理原因和已經造成的負面影響。在多數情況下,心理暴力是有害的,它不僅沒有任何積極意義,還會讓遭受暴力的人陷入難以言說的低迷、痛苦與自我懷疑中。由此,作者寫下了本書,希望能夠引導人們借由心理學的視角洞悉潛藏在身邊的心理暴力,去正視觸發暴力的原因、場景及后果,從而意識到自己是否遭遇過或正處在毒性關系中,并從現在開始遠離其的影響。
(法)讓-夏爾·布舒 ·心靈療愈 ·6.6萬字
你是否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一個行為或是一個在你腦海中閃過的畫面、場景而感到痛苦、無助、不知所措?也許是“創傷”在操控著這一切。很多人對這個詞不屑一顧,或是對其感到恐懼。創傷其實是人類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并不是一種功能障礙。我們不應逃避或消除心理創傷,而應嘗試與心理創傷和解。本書的作者不僅是一名研究型心理學家和創傷專家,也是一個曾經苦苦掙扎于創傷反應但重獲新生的普通人。我們將在本書中了解創傷的概念,認識到它是如何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從而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行為的;我們將學會發現和辨認那些如同細小裂紋般,卻能使我們的身心崩塌的創傷,并嘗試個性化地修復它們。治愈創傷的過程緩慢而艱難,但只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終將坦然面對痛苦,擁抱真實的自我。
(英)薩拉·伍德豪斯 ·心靈療愈 ·10.3萬字
在這個絢麗多彩的世界中,高敏感者就像一群擁有奇妙觸角的精靈,他們能夠捕捉到生活中最微小的美麗和最細膩的情感。但有時,這份特殊的天賦也會給他們帶來困惑和壓力,甚至讓他們在喧囂中迷失方向。作為一位高敏感者,本書作者卡羅琳·科昂·林將用她那支充滿魔力的溫暖畫筆,陪伴著我們走入高敏感者與眾不同又豐富細膩的內心王國。
(法)卡羅琳·科昂·林 ·心靈療愈 ·1.1萬字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條通往康復和幸福的道路,請繼續閱讀。恢復和繼續前進并非玩笑,也并不總是最快或最不容易完成的事情。這是一個路線圖,幫助你在一個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開始。這本書將包含一個簡單的、定制化的計劃(這不會占用你所有的時間)來觸及你的問題的核心,讓你21天后接近于一個更快樂的你,你將擁有更強大和更積極的關系,并幫助你找到難以尋覓的靈魂伴侶。不管你的處境如何,請記住,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應該是羞恥之源。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會從最佳生活中迷失自己,也都需要找到自己的歸路。這本書旨在幫助你做到這一點。使用一些簡單的知識,可以使過程非常容易。
瑪莎·麥克道威爾 ·心靈療愈 ·4.4萬字
精神疾病往往帶有神秘的面紗,讓人難以捉摸。我們總想一窺來訪者的精神世界,但現實令我們望而卻步。精神科醫生弗朗索瓦·勒洛爾將打破這層壁壘,帶你走進來訪者不為人知的隱秘世界。幽禁的大提琴手、與上帝對話的“黃金男孩”、叛逆的兒子、不肯脫下手套的姑娘、總在受傷流血的“小王子”……看勒洛爾醫生如何悉心陪伴10位來訪者走出人生困境,回歸正常生活。
(法)弗朗索瓦·勒洛爾 ·心靈療愈 ·15.9萬字
本書為《天生敏感》的系列書,介紹了高敏感特質人如何在工作環境中挖掘潛能,應對挑戰,如何既保持自己的特性,又能和環境融入,同時也介紹了高敏感特質的人適合的工作環境,告訴高敏感特質人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如何與工作團隊合作。本書針對擁有高敏感特質的人群,從心理學角度引導這類人群重新審視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從而重塑自己的性格以及人生態度。本書作者一直強調:高敏感不是一種缺陷,而是一種天賦!正確看待自己的高敏感特質,并最大化發揮其優勢,是高敏感人群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須具備的必備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正確解碼高敏感特質所帶來的種種獨特能量。
(美)伊萊恩·阿倫 ·心靈療愈 ·15.5萬字
你的生活是否因焦慮和壓力失去了控制?你是否常常被恐懼、憤怒等負面情緒困擾?你是否經歷了重大的負面事件與變故?本書作者在人生的艱難時期發現,速寫將她的思想、情感和想法以一種有形的形式表現出來,進而使她能有效地處理自己的情緒、應對消極想法并改變生活。藝術并不令人生畏,任何人都可以拿起一支筆,開始一種變革式的創作實踐,它將改變你表達和體驗內心深處完整自我的方式。速寫的本質是一種創造性的表達方式,它已發展成一種治療工具,幫助我們識別自身情緒、處理個人經歷、實現預期結果。這種自我表達與自我反省的日常過程將幫助我們應對焦慮與創傷,重建欣欣向榮的內心圖景。本書包含20個話題,如希望、信念、勇氣、表達、進步、反思等,每個話題包含兩個速寫練習,指導我們進行實操演練。本書適合任何希望找到平靜、實現自我療愈、重塑心理健康的讀者閱讀。
(美)希拉·達西等 ·心靈療愈 ·12.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