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中榮格介紹了共時性的理念,擯棄掉圍繞在令人吃驚,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些互相關聯的事件周圍的幻想和迷信,它們只是“有意義的巧合”。榮格還介紹了使人困惑的實驗:他引用了J.B.Rhine的研究以支持自己的論點。Rhine對意念力實驗的統計分析使榮格找到了實驗者對卡片上號碼的猜測與卡片上實際號碼之間的關系,并分析了建立在統計基礎上的深層心理與外部事件的關系,拓展了心理學研究的視野。
(瑞士)榮格 ·經典著作 ·7.1萬字
我們每個人都會焦慮,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焦慮,我們總想避免焦慮,總想消除焦慮。我們對焦慮的描述如此負面,加劇了我們的恐懼與擔憂,但沒有人停下來去理解焦慮的真正含義。其實,一旦我們正確認識了什么是好的焦慮以及如何利用它,我們就能幫助自己和家人化焦慮為動力,達成目標。在這本書中,特蕾西·丹尼斯-蒂瓦里博士分享了來自心理學和神經學的前沿研究、真實故事和應對焦慮的實用方法,來破除我們對焦慮的錯誤認知。這本書將向讀者闡述焦慮是人類進化出的主要情緒,也是人類成功的核心。它從生理機制、歷史淵源、心理現象等幾個方面,讓你學會冷靜而客觀地面對自己的焦慮。蒂瓦里博士還提出了應對焦慮的3條實用原則。幫你積極應對焦慮情緒,將焦慮轉化為行動力、可能性、創造力,治好你的精神內耗。
(美)特蕾西·丹尼斯-蒂瓦里 ·百科 ·10.8萬字
《不要挑戰人性》作者潘楷文全新力作,用腦科學解鎖自律密碼!一本人類的大腦說明書,用12個真實案例探索大腦規律,揭秘人性,拆解教育、職場、情感困境!人性是一門科學,有規律可循。實現認知覺醒,就能重塑天性,用順應人性的方式實現爆發式成長!人性中有許多無法克服的弱點,比如想要成功,先要自律,而自律這件事情似乎是反人性的,怠惰才是更輕松的選項。教育子女、學生應試、職場打拼,都要求人們克服“弱點”才能達成目標。難道順應天性,只會得到變壞、變墮落的結局嗎?其實這些所謂的“弱點”,往往和我們的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相關。了解了人腦的特性,這些困境也就迎刃而解了。本書是心理學科普作者潘楷文關于人性的第二部作品。延續了上一部《不要挑戰人性》的寫作方法之外,本書更聚焦在學習和生活認知層面的弱點和解法,以腦神經科學數據為佐證,通過大量的心理學實驗,深入探究人腦的運作機制,幫助我們去探索那些撲朔迷離的主觀體驗背后真正的科學解釋。
潘楷文 ·百科 ·12.2萬字
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看這本書就對了“德國心靈教練”席薇雅發現內在人格的運作模式,她用幽默的擬人化筆調介紹26個自我,教我們透視這些內在朋友的心理與恐懼,奪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本書詳盡說明26種人格形成的原因、特征和想法,就好像在敘述26名個性迥異的朋友:渴望關注的戲劇女王、期待完美童話的浪漫姐,還有挑剔妹、潑冷水哥、沖動哥……
(德)席薇雅·恩格爾 ·百科 ·8.1萬字
為何我總是不開心?只有你才能給我快樂!我沒有資格享有美好生活。你怎么就是不聽我的呢?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自己和別人發出類似的聲音,其實這是個人的信念系統、溝通方式和情緒管理出現了問題。
李中瑩 ·百科 ·16.2萬字
本書是一本心理學通俗讀物,旨在向大眾讀者介紹心理學的知識。本書內容豐富,包括奇葩的心理學實驗、有趣的心理學家、生活中的心理學、顛覆常識的心理學、兩性間的心理學、家庭中的心理學、色彩心理學。本書通過54堂輕松有趣的案例課,教給讀者心理學核心知識,教會讀者用心理學改變生活、提升生活品質。這54堂心理課包括心態、情緒、人格、職場、經營等方面,可以讓讀者輕松讀懂心理學。
心靈花園 ·百科 ·11.7萬字
在過去的20年里,作者研究過說謊者的心理動機,探索過出生月份對個性的影響,發掘出了快速約會和征友廣告背后的科學的秘密,還研究過什么樣的行為會引發內在的正能量。本書的每一章都將向讀者揭示隱藏在人生各個不同層面的秘密心理,其中包括欺騙、決策、自私和迷信等。在此過程中,你會看到一些不可思議的古怪研究。比如說,拖延車輛在有紅綠燈的路口停留的時間,測試會有多少司機不耐煩地按喇叭;暗中分析買的商品超過10件卻到超市快速通道結賬的是哪一類人;甚至叫人用菜刀砍下活老鼠的頭,以進行暗黑心理測試;雖然各種質疑看似不無道理,但實驗證明“黑色星期五”的確對人的健康不利。
(英)理查德·懷斯曼 ·百科 ·14.8萬字
本書是弗洛伊德將精神分析和釋夢理論運用于實踐的經典案例。18歲的少女杜拉不知為何突然變得脾氣古怪,并聲稱鄰居K先生對她非禮。而K先生則堅決否認,并告訴杜拉的父親,說杜拉沉迷于關于性的書籍中,可能產生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到底是K先生真的行為不軌,還是杜拉心存幻想?隨著分析的逐漸深入,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被揭示了出來,故事也由此變得跌宕起伏,猶如一部懸疑小說,讓人出其不意,又痛快淋漓地戳穿了一個接一個謊言,于是我們看見了一個真實的杜拉,她在原生家庭中歇斯底里地掙扎。讀這本書不僅可以領略到精神分析強大、誘人的魅力,還可以從中尋找到走出原生家庭,獲得治愈的路。
(奧)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心靈療愈 ·8.1萬字
以心理學、營銷學的觀點解析身份和影響力的內在邏輯。吸引高層次人群的人際關系法則。越是好的越多人搶,越多人搶就越是好的,你明白這種不成邏輯的邏輯背后的心理秘密嗎?場面大了,會嚇跑人群中的絕大部分;場面小了,有實力的人又看不上。你明白這個“面子”問題背后的心理秘密嗎?形象代表人的本質,影響力就是一種生產力,你了解這種名與實之間互相轉化背后的心理秘密嗎?外表漂亮者比不漂亮者更為成功,你知道這種視覺效應背后的心理秘密嗎?
亞瑟 ·百科 ·9.9萬字
也許你因為挫折與不被愛,將自己的人生停滯在看不到希望與幸福的牢籠里。你沮喪、夜不成眠,甚至必須求助藥物或醫師的協助。你渴望抓住一根浮木,帶給你勇氣,去面對人生中各種困難的課題。敢與人生的課題一決勝負的人,內心反而不會感到焦躁。而不管現實狀況如何,只要面向未來,同時活在此時此刻,就越來越沒有必要擔心未來的事。樹木不會移動,若隔壁的大樹擋到它,它便難以獲得足夠的日照,無法長得高大。但人可以移動,只要我們愿意,我們可以離開陰影,移動到有日照的場所。
(日)岸見一朗 ·心靈療愈 ·11.9萬字
恐懼是人一生中面對最多的一種情緒。如果說,人生有一個情緒是必須要克服的,那一定是恐懼,恐懼多的話,人活著都很困難。本書以恐懼這一令人最為“棘手”的情緒為專題,有總論、有分論,在前半部分,通過“恐懼不在外面”、“是恐懼讓人活得如此累”、“向恐懼宣戰”、“穿越恐懼”、“摧毀犯錯感”、“清除情緒是王道”等幾大方面,全面呈現了恐懼的特點、恐懼對人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重點引出如何穿越和清除恐懼。在書的后半部分,結合恐懼在人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表現,從“別和自己過不去”、“讓你的內心變得有力量”、“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修復你的情感關系”、“財富心經”、“連接內心的靈感”、“順其自然地生活”、“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等方面,全方位地拆解和掃清了人內心深處的恐懼。
李英杰 ·理論研究 ·4.3萬字
這本書圍繞如何幫助兒童形成一個正常、健康的人格這一問題,提出了要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難的品質,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健全的人格,才是教育孩子的首要目標。全書分為14章,系統而全面地闡述了兒童教育心理學導論、人格具有統一性和整體性、兒童都有對卓越和成功的追求、最卓越的教育:培養兒童的社會情感、兒童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正視兒童思維和行為上的偏差、人格具有發展的聯系性、學校教育是糾正家庭教育失誤的關鍵場所、外在環境對兒童的影響、青春期教育、如何給孩子面對困難的勇氣、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教育心理 ·11.8萬字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無法控制情緒,亂發脾氣或感到崩潰?莫名感到壓抑、憤怒或悲傷?認為自己過于敏感,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不敢說“不”,討好型人格?總是唯唯諾諾、小心翼翼?在親密關系中沒有安全感,患得患失……多年前,看似一帆風順的臨床心理學家妮可·勒佩拉博士在剛過完30歲生日后,卻經歷了人生的至暗時刻——她的身體出現了很多癥狀,還因原生家庭、童年創傷及個人情感等問題陷入了焦慮與抑郁的泥淖。于是,勒佩拉博士開啟了改變自我的療愈旅程。她創建了一種將身心整合的整體療愈法,通過身體訓練(呼吸練習和身體運動)、心理訓練(改變你與現有思維和過往經歷的關系)、心靈訓練(聯結真實的自我),提高內在自愈力,進行自我修復,達到身體和神經系統的平衡,撫平來自原生家庭的情感創傷,全然接納過往的一切。2018年,勒佩拉博創建了線上平臺“整體心理學家”(theHolisticpsychologist.com),將自己創建的自我療愈法與所有人分享,目前已得到460多萬粉絲的關注與實踐。正如作者本人所說:“這本書提供的是一個自我導向的學習模式,其中的信息和指南將幫助你開啟自我療愈,讓你真正地理解自己的過去,去傾聽、去觀察,并從中學習。這是一個能夠為你的生活帶來深刻轉變的過程,一個能讓你的生活發生本質改變的過程。”
(美)妮可·勒佩拉 ·心靈療愈 ·16.8萬字
本書以快速讓自己的心情變好為主旨,以心理學為依據,圍繞快樂主題,結合生活實際和事例,引導人們在生活中學會掌控情緒,管理心情,用理智駕馭情感,進而獲得成功和陽光人生。本書闡述了生活中最常見的心理和情緒問題,并提供了有效的改善方法。例如,什么是情緒,情緒對健康的影響,如何擺脫情緒障礙,怎樣做情緒的主人;心情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我們為什么要快樂地活著,我們為什么會莫名地憂郁和煩惱,好心情由誰決定,如何創造和堅持好心情;在職場如何調節情緒,以及在生活中如何自我管理情緒等。希望本書能夠幫助你走出心情的低谷,擺脫煩惱的困擾,徹底地改變你的精氣神,用熱情、積極、樂觀和快樂的心情擁抱美好人生。"
牧之 ·百科 ·19.1萬字
家庭代際創傷目前越來越被大家感興趣,隨著科學越來越深入的探索,我們知道創傷的影響可以從一代傳到下一代,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嚴重問題,其原因并不在于我們個人,而是由我們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甚至很多代以前傳遞而來,深入骨髓。即使經歷了初的創傷的人已經死去,或他的故事已經隨風而逝,但這些創傷會潛伏在記憶和感受里,傳遞給他的后代。遺傳學上的身體特征很容易被覺察到,而這種情感的遺產通常是十分隱蔽的。作為核心語言療法的創造者,作者花了20年的研究語言和創傷病人的表現癥狀之間的關系,特別是他們所使用的語言,可以讓我們看到根源問題,一般創傷是家族傳遞或者發生在童年早期。核心語言可以讓我們從不屬于我們的錯誤中釋放出來。
(美)馬克·沃林恩 ·心靈療愈 ·12.3萬字
我們的大腦曾被證實由140億個腦細胞組成,它的存儲空間不容小覷,完全可囊括50億本書的內容,相當于500個美國國會圖書館(世界藏書之最)的藏書量。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具有無限潛能的大腦,人人都能通過鍛煉成為記憶高手。“世界記憶力之父”托尼布贊的思維導圖、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聯想記憶法、記憶宮殿……就讓這些記憶方法幫助我們激發大腦潛能,成為記憶達人!
陳泊菡 ·理論研究 ·10.9萬字
你知道性格與色彩有什么秘密嗎?翻看《別笑,我是色彩心理學》,你將學會如何發現自己的天然力量,并不加壓抑地充分展現出來,同時還可學會了解自己的局限,并知道它們是如何成為你個人發展的攔路虎;你將通過對每種性格內心的剖析,看到別人如何思考和行事,真正理解你與他人的差別;你將能夠檢查自己理解他人的方法是否正確,以便擁有你希望的健康的人際關系。最重要的是,你將知道自己是誰!
萬生彩 ·色彩心理 ·12.5萬字
在這個充滿喧囂與誘惑的現實生活中,用正向的價值觀和積極的生活理念,去克服攀比心、虛榮心和嫉妒心,從而凈化內心獲得自由,活出自然輕松的自我,擁有自尊自愛的品位生活度過幸福的一生。我們將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是困頓在攀比、嫉妒和虛榮之中?還是要打破束縛,讓生活充滿無限可能?其實,我們應該理智面對當下浮躁的社會,走出攀比和虛榮誤區,才能多一些平和、多一些淡泊、多一些知足,從而獲取更多的幸福。
李少聰 ·百科 ·12.8萬字
大眾普遍遭受著至少一種焦慮癥的困擾,這已成為日益嚴重的問題。作者謝麗爾·保羅在書中分析了焦慮的根源,指出焦慮是一種明確的身體信號,可以幫助我們療愈。她將實踐練習、榮格分析和個人故事相結合,從四個領域引領讀者認識焦慮,并提供了治愈焦慮的關鍵方法。她還在書中分享了自己和來訪者的人生經歷,幫助讀者理解如何將焦慮轉化為智慧,并將其應用于自己和孩子、家人、好友等的親密關系中。本書非常適合長期伴有擔憂、侵入式思維、執念、強迫癥、失眠、軀體化障礙等癥狀的人閱讀。
(美)謝麗爾·保羅 ·心靈療愈 ·12.2萬字
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是有蹤跡可尋、有端倪可察的。就算他掩蓋得再嚴實,各種微動作、微反應、微表情也會悄悄地泄密。《微行為解讀學》的目的,就是以“客觀地觀察”為指導原則,發現隱藏在人們的微行為背后的秘密,了解對方的心理活動。通過閱讀本書,你可以輕松捕捉到他人各種日常小動作、小習慣、細微表情、隨口而出的三言兩語,從而輕松讀懂身邊的人,也更了解自己。
馬智鋒 ·認知心理 ·1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