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不生病的智慧5:來自佛道武藥中的養生保命真法》是“國醫健康絕學系列”的第十五本。與之前的經絡、穴位養生法不同,《不生病的智慧5:佛道武藥中的養生保命真法》從醫佛、醫道、醫武、醫藥四個角度,分別講述強體祛病的獨家秘訣,令人耳目一新。翻開此書,不用找經絡、穴位,只需選取適合自己的佛道武功法,同時搭配家用中草藥配方,就為自己開出最簡單、最實用、最有效的復方調理方。
李軍紅 ·中醫養生 ·8.4萬字
本書共分44章,涵蓋呼吸科、心血管科、消化道科、血液科、內分泌科、神經精神科、風濕病科、普通外科、骨傷科、婦科、兒科等科室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以及部分少見病,對每一種疾病列舉了多種家庭必備名方,最后還提出了名醫指導建議。
熊繼柏 ·中醫養生 ·16.4萬字
人生活于天地之間,時時刻刻都受到天地之氣的影響。懂得順時而活、應時而食的人,才能讓自己活得健康順遂。知名中醫專家羅大倫博士根據《黃帝內經》春、夏、秋、冬的養生原則——“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結合不同體質之人在當季的養護、調理,以及當季易發身體癥狀的預防,如春季經常上火、夏季心煩失眠、秋季皮膚干燥、冬季心腦血管等問題,均給出了對應調理的食養方。這本書不僅可以幫助普通人自查自檢,還可以幫您辨別自身體質,有針對性地進行食養——找到適合自己的調養方法,徹底從根兒上解決種種長期困擾自己的身心問題,從而獲得健康和快樂。
羅大倫 ·中醫養生 ·9.7萬字
在崇尚自然療法的今天,操作方便、效果顯著的刮痧療法成了大眾爭相推崇的熱點?,F代的刮痧療法在繼承了傳統醫學精華的基礎上,又結合了現代醫學的科學理論,使得這枝醫學奇葩更加光彩奪目。在我們苦苦尋覓一種健康良法的時候,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其實健康的途徑就在我們的經絡穴脈之中,在這個龐大的人體系統里蘊藏著祛病愈疾、保健強身、美容養顏的強大能量,而刮痧療法就是將這些能量發揮到極致的途徑。本書由高級醫師親自示范,針對大眾最常見的疾病、急癥、亞健康與美容美體問題推薦豐富且科學的家庭刮痧方法。在每一種方法下還列舉了最搭配的食補方,讓刮痧效果能夠更加顯著。
陳波 ·中醫養生 ·7.9萬字
中醫有“胖人多痰濕”的說法。痰濕體質者體形多肥胖,即使非常注意控制食量,但體重還是居高不下,尤其是腹部肥滿松軟,肉如棉絮、軟塌塌的。不僅影響外貌,還對健康造成威脅。
孔繁祥 ·中醫養生 ·10.6萬字
《壽康寶鑒》最早成書于清代,原名《不可錄》,編者不詳,匯編了關于戒淫節欲的格言警語以及正反兩方面的例證,集儒釋道三家思想之精華,教育人們認識戒淫節欲對于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民國釋印光將《不可錄》一書增訂,改編成《壽康寶鑒》最早在蘇州弘化社刊行流通,廣受社會歡迎。本書以釋印光民國版《壽康寶鑒》為基礎,對原文重新標點分段,進行了校訂和今譯,對難于理解的詞語與典故進行了注釋,重點是對原文的要義做了必要的解說,旨在傳承書中圣賢智慧之精華,從一個獨特的視角為讀者的健康長壽提供指南。本書不僅是一種有關大眾養生保健、健康長壽的經典讀本,對青少年健康人格的養成和家庭倫理教育都有特殊的價值。
釋印光編訂 曾琦云注解 ·中醫養生 ·17.4萬字
《本草綱目》是一本經得住歷史和時間考驗的藥物學巨著,它是由明朝著名的醫藥學家李時珍為修正古代醫書中的錯誤而耗費畢生精力,跋山涉水,親嘗百草,歷時29年編成的。全書共有190多萬字,記載了1892種藥物,被譽為“東方藥學巨典”。本書是在深入研究《本草綱目》的基礎上,選取了傳統中藥中具代表性、常見、有效的中藥,并對其功效、適應證進行分析說明的情況下編纂而成的。書中還針對不同的體質推薦了不同的中藥,針對每種中藥也推薦了幾種常見的家庭養生藥膳。希望無論是小孩、男性、女性還是老人都可以通過我們的指導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讓全家人吃飯香、身體棒,讓我們都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去享受美好的生活。
張俊莉 ·中醫養生 ·7.9萬字
便秘雖不屬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礙人們正常生活和健康,引起或加重直腸疾病,如直腸炎、肛裂、痔等。因此,便秘的防治對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本書以防病為重,從專業的角度,以科普的方式介紹了便秘的未病先防與既病防變的相關內容。書中重點介紹了便秘的預防及調養,包括食療、藥茶、藥粥、保健菜肴、中藥方劑及按摩、艾灸、刮痧、拔罐等調養方法,廣大失眠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使用。
趙春杰主編 ·中醫養生 ·8.3萬字
本書借針灸名家之手,精挑細選出30個養生保健特效穴位,以最簡易、最有效的方法來教會讀者穴位保養之道。書中穴位全部由名家精講,配以精簡的取穴方法,力求將取穴做到真正的快、準、穩。本書內容詳細,層次分明,每個穴位的功效都配合病例加以詳細闡述,方便讀者查閱。穴位所治疾病多為常見病,配合治療手法圖示手把手教會讀者不同疾病的具體穴位療法。
王啟才 ·中醫養生 ·10.1萬字
《認清體質再養生》編者根據古今中外的文獻及多年的臨床實踐,綜合、歸納、總結出不同體質與養生防病的具體方案,其目的是使每個熱愛生命、注重養生的朋友從此不會再盲目跟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愿愛好養生的廣大讀者能學有所成養有所得。
李增黌 李光旭 ·中醫養生 ·7.6萬字
健康的體魄、美麗的容顏、充沛的精力皆來源于充盈的氣血。氣血就是生命的根本,其他的東西全部是需要圍繞著這個氣與血的根本而進行運行的。本書通過中醫的要領來詮釋氣血的重要性,從多個方面解決氣血虧損的問題,結合現代養生理論,從飲食、按摩、運動、生活起居等方面調養臟腑,充沛氣血,使其濡養人體各部位。本書引導讀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氣血養生關懷您一生。
張霆主編 ·中醫養生 ·14.8萬字
本書是北京電視臺科教頻道《養生堂》欄目同步推出的重磅新書,由京城四大名醫施今墨傳人祝肇剛教授和協和醫科大學心理專家楊霞教授聯手打造,將傳統中醫與現代心理學完美結合,以獨特的視角解讀16種常見疾病的實用養護方法。
祝肇剛 ·中醫養生 ·7.9萬字
《國學養生密碼:國學精粹與百姓養生》取國學中養生文化的精髓,編錄成一套可運用于實際的養生方案,使之成為您身邊的保健醫生和養生導師,使您真正做到內修外煉,在壓力和忙碌中運用國學并學會養生。“養生”一詞,始見于道家的《莊子·內篇》。我國是一個非常注重養生的國度,儒、釋、道等國學在形成過程中,養生文化都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
薛慧 ·中醫養生 ·18.2萬字
《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書四大經典之首。2006年曲黎敏的《黃帝內經·養生智慧》電視講座創下養生欄目收視奇跡。積淀12年,曲黎敏首次逐字逐句,以全新視角解讀這一國醫典籍。本書涉及《黃帝內經》中《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兩大篇章,深挖人體五臟、氣血經脈中蘊藏的秘密,破解人與世界的相處之道。從具體養生方法到解析生命大道,進行多角度跨學科闡述,涉及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豐富知識,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深入淺出,用詩意、風趣的語言將深奧的古籍化繁為簡,讓每一位讀者既能領略《黃帝內經》的智慧與玄妙,學習養生知識,又能尋找到破除自身迷惘的良方。
曲黎敏 ·中醫養生 ·14.2萬字
吳中朝老師歷經臨床實踐檢驗數十年,選取生活中最易困擾老百姓的常見病,但不同于其他相關書籍,首次將根據病癥分型取穴的心得告之讀者,將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癥、感冒、咳嗽等等病癥的不同分型逐一講解清楚,然后搭配人體骨骼圖、真人取穴圖和簡單快速的取穴法,讓廣大讀者不僅能輕松取對穴位,關鍵還能對癥對型并正確操作,只要讀者照書學習,選對、取準穴位,就能成為自己的養生專家。隨書附贈《簡易取穴掛圖&國家標準針灸穴位掛圖》,貼在墻上對著取,直觀、方便、準確,就像名老中醫吳中朝面對面教你取穴治病養生。
吳中朝 ·中醫養生 ·4.4萬字
不起眼的小病如果不能及時發現、治療就會發展成大病甚至重病,影響身體健康。本書從面、耳、手、足四個方面介紹了身體在患病的時候如何向我們發出信號,讓讀者隨時了解自己身體所發生的變化,了解了這些就可以防微杜漸,將疾病扼殺在萌芽狀態。
《書立方·養生館》編委會 ·中醫養生 ·5.6萬字
全書共七章。第一章從總體上來講《傷寒論》里邊蘊藏的陰陽大象,陰陽是根本;第二章從時辰上來探討各類疾病的最佳緩減時機,同時也給予了在各個時辰如何養生的良好建議;第三章、第四章告訴人們一定要多多關注自己的身體,仔細觀察身體發出的各種信息,這是預防疾病的一個最好的方法;第五章重點講述《傷寒論》里邊的經典方劑;第六章講一些平時大家都不以為然的疾病,其實這些病在幾千年前的《傷寒論》里邊就早有記載了,為大家一個提醒和警醒;第七章講病愈后以及平時的保養,有句話叫“三分吃藥七分養”,要想身體好,必須得注重平時的保養。
武國忠 ·中醫養生 ·11.2萬字
《黃庭經》以臍后腎前的黃庭為主要修行場所,以存思內神及引氣行身來進行修煉。其書匯集了周秦以來的眾多修煉法門,猶如宋代《云笈七簽》的廣包眾類,堪稱為道教修煉方面的小道藏。本書包括“黃庭經闡微”“黃庭內景玉經詳解”“黃庭外景玉經詳解”三部份,上篇討論了兩部《黃庭經》的撰成年代、相互關系,探討了它們的修行法門及其對漢代《太上靈寶五符序》《周易參同契》、東晉上清派存思內神守一法、金代全真教以黃庭為主等修行法門的影響。中篇下篇以全文注、譯及校正經文為主。本書既有助于對中國古代道家,尤其是上清派丹道實修理論的學術研究,又可作為道家丹道養生廣大愛好者深入研習參考。
蕭登福 ·中醫養生 ·31.9萬字
繼暢銷十年的徐文兵、梁冬對話《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天年》《異法方宜》《金匱真言》之后,徐文兵、梁冬再創經典輝煌,聯袂推出《徐文兵、梁冬對話》,講述人與天地、疾病、生命之間的重大關系。我們為什么要學習《黃帝內經·靈樞·通天》,是為了了解別人,但最關鍵的是了解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然后才能去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饵S帝內經·靈樞·通天》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告訴你什么叫“正?!?。也就是說,我們做不了真正的圣賢,但我們可以變成一個“陰陽和平之人”,這是我們追求的最好的狀態。書中根據人的稟賦不同、陰陽屬性差異,將人劃分為太陰、少陰、太陽、少陽、陰陽和平等五種不同類型,并分別描述了他們在意識、性格上的特征,提出了因人施治的法則。
徐文兵 梁冬 ·中醫養生 ·10.6萬字
治病不如防病。對于中老年人自身來說,在晚年患上的疾病基本上都是會留下后遺癥的,它會使原本美好的夕陽蒙上一層陰影。所以預防疾病的發生,是對中老年人十分重要的事情。
陳振濤 ·中醫養生 ·12.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