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部政治幻想小說寫于1907年。作者通過一位投身革命的富家小姐視角,虛構出了當時社會發展的風云變幻,也借此準確預見到了資本主義集權制度的興起。盡管該書出版于100年前,但對當今社會仍有警示作用,發人深省。
(美)杰克·倫敦 ·社會 ·14.4萬字
費米娜外國小說獎獲獎作品,入圍布克獎短名單作品,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熱劇原著小說——浪蕩貴公子的反英雄史詩,難以擺脫的童年陰影,代價高昂的自救之路。梅爾羅斯一家面臨險境。破滅的前景、育兒的責任、通奸、自殺裹挾著帕特里克的人生。他發現為人母的重負折磨著妻子瑪麗,他的母親則成了一家新世紀基金會的奴隸,而他年幼的兒子羅伯特懂的東西遠比他應該懂的多。可即便這個家庭要同揮之不去的過往斗爭,新一代成員的出現還是孕育了全新的溫情,帶來了峰回路轉的可能。
(英)愛德華·圣奧賓 ·社會 ·12.8萬字
人生這種東西,絕非全都是花好月圓。有好的時期,也有壞的時期;有最棒的一年,當然也有最壞的一年。十八歲從長崎小城到東京求學的橫道世之介,大學畢業遇上“就業冰河期”沒能順利找到工作,二十四歲的他依舊靠打零工和玩小鋼珠度日。這一年里,他和立志成為壽司師傅的女孩在小鋼珠店搶椅子;和“社畜”新人小諸一起體驗人生中的第一次海外旅行;他有了一段新戀情,走入了一個帶著三歲兒子的美麗單身母親的生活……就算失意,世之介也從未改變!他的單純、善良和發自內心的對生活的愛,繼續感染所有與他相遇的人。
(日)吉田修一 ·社會 ·15.1萬字
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繆代表作,文學史上的不朽名作。一位尋常的年輕職員,終日生活在漫無目的慣性中,某日因殺人而被法庭指控,最終卻因“在母親的葬禮上沒有哭泣”,而被判處死刑。本書根據法文直譯,無刪節完整收錄,糾正其他版本翻譯硬傷與邏輯錯誤數十處。再現了原著冷靜、克制而又漫不經心的敘述風格。
(法)加繆 ·社會 ·6萬字
青年作家哥舒意的首部短篇小說集,包括《知更鳥女孩》《祈雨娘》《一瞬之光》等九篇中短篇小說。這些故事中有敏感卻堅定的知更鳥后代;有因為孤獨的主人學會打字,卻因為主人的逝去學會孤獨的狗;有擁有與生俱來的祈雨能力,也因此身不由己無法離開雨城的祈雨娘;有看透世間虛幻繁榮,筆下只存真實的流浪畫師;有在被病毒侵襲的地球上艱難求生的人類;還有無意掉落地球而并沒有隕落、保住生命的流星女孩……
哥舒意 ·社會 ·10.1萬字
《箱男》是一部充滿實驗精神的長篇小說。“箱男”是都市流浪者,他們頭部到腰部嚴嚴實實罩在紙箱內,僅從窺視窗中觀察世界。作品以“箱男”的手記為軸線,穿插不同時空下的碎片記錄:作者不詳的文章、突兀的寓言、報紙上的新聞、詩、照片等。小說的主人公“我”,游蕩在都市里,在紙箱里記錄一切。“我”的記錄中,有“我”成為箱男的經過、冒牌醫生C與染上毒癮的軍醫的糾葛、用自制的多角窺視鏡偷窺隔壁女教師如廁被抓個正著的少年D……整部作品形散而神不散,通篇充斥著超現實主義色彩,卻是現代生活荒謬性的真實寫照。
安部公房 ·社會 ·8.1萬字
菲茲杰拉德曾這樣描述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這是一個奇跡的時代,一個藝術的時代,一個揮金如土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嘲諷的時代。”作為菲茲杰拉德的首部短篇小說集,《爵士時代的故事》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的含義。這部小說集里匯集的故事,情節生動、寓意深刻、藝術感強。在這些故事里,美國青年都有著和蓋茨比一樣的夢想:出身名門名校,娶個漂亮的富家小姐,在上流社會呼風喚雨;如果沒能天生擁有這一切,那就扮成社會精英的模樣,出入社交舞會,以尋求進入上流社會的機會。再或者干脆加入淘金大軍發一筆橫財。然而,這些浮華喧鬧甚至離奇的故事背后,卻透著許多荒謬悲涼之感。
(美)菲茨杰拉德 ·社會 ·17.7萬字
此書是傅雷的經典譯作之一。夏洛是電影大師卓別林虛構的人物,法國作家菲列伯·蘇卜在《夏洛外傳》里介紹了這么一個令人笑,更令人哭的人物,同時也介紹了卓別林的藝術創造。書中的夏洛是一個卑微而又高貴的英雄,是這個社會中一切弱者的影子,以其卑微的高貴,成為眾多讀者心中的英雄。
(法)蘇卜 ·社會 ·4.2萬字
民國出軍閥,更出黑道人物。如果說天下功夫出少林,那么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黑道人物出身青幫。不必說青幫是清初以來流行最廣的幫會,也不必說青幫是清初以來影響最深遠的民間秘密結社之一,只要隨便一數,就有一串耀眼的名字:蔣介石、汪壽華、楊宇霆、張宗昌……名字耀眼,但在青幫的歷史中,這些人卻只是不起眼的蠟燭,淹沒在傳奇的光芒中。
蔣斌 ·社會 ·13萬字
這部描寫一個猶太青年浪蕩生活的小說讓祖克曼從此告別窮苦歲月(和多年的伴侶),開始和女影星出雙入對,還時常遭受路人的騷擾。祖克曼的老鄉佩普勒,來路詭異,揮之不去,是個讓人過目難忘的喜劇創造。在《卡諾夫斯基》一書所引起的呼嘯之中,最讓祖克曼無法釋懷的,是他成名作中的“半自傳體”為其家庭所招致的“惡名”。羅斯在本書引入自傳元素,繼而深入探討了虛構與真實的邊界。其詼諧、辛辣的筆法精湛圓熟之至,已完全見出“美國文壇第一人”的宗匠氣度。
(美)菲利普·羅斯 ·社會 ·10.7萬字
本書是作者已發表的短篇小說選集。故事生動,文筆流暢。反映了人的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波瀾壯闊的內心景觀。讀其小說如同在心靈世界旅游,也有美不勝收的內心景觀。這些作品大都發表過,如舞步翩翩,分別,黑色的音樂,自我折磨,老周的故事,見證,感情的迷茫,警鐘早鳴,家,離開,雪雪,誰做飯誰當家,老劉的策略,一份盒飯,人之初……等。
韓娟 ·社會 ·13.9萬字
歌德(1749-1832),德國文豪。《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他早年最重要的作品。這是一部書信體小說,作者創作它時年僅二十五歲。小說描寫進步青年對當時鄙陋的德國社會的體驗和感受,表現了作者對封建道德等級觀念的反應以及對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少年維特的煩惱》于一七七五年問世,它的出版被認為是德國文學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
(德)約翰·歌德 ·社會 ·8.1萬字
埃米爾·辛克萊從小生活在溫暖而美好的光明世界,一個謊言讓他陷入黑暗的世界。深感絕望與無助的辛克萊渴望解脫,卻無法向任何人開口。德米安的出現,幫助他克服了內心的恐懼。之后辛克萊每每感到不安、遭遇困惑之時,德米安總會及時出現,幫他走出困境。德米安不僅是辛克萊的朋友,也是他的引路人,帶領他克服恐懼,找到真正的自己。辛克萊從此不再彷徨,越來越堅定地朝著自己的內心前行……
(德)赫爾曼·黑塞 ·社會 ·9.6萬字
《李家莊的變遷》描寫了李家莊激烈尖銳的階級大搏斗。主人公鐵鎖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是李家莊的外來戶,一個勤勞、忠厚、憨直的貧苦農民。他安分過日,卻遭到地主李如珍、小喜、春喜等人的欺壓迫害,以致破產,為養家糊口去太原做工,又受到軍閥欺凌。在共產黨員小常的幫助下,他提高了覺悟,團結群眾,與地主展開正面斗爭,并在斗爭中逐漸成長,后來參加了八路軍,走向了武裝斗爭的道路。通過鐵鎖的個人生活的線索寓于整個李家莊的變化之中,將抗日戰爭作為大背景,敘述了農民與地主的斗爭取得的階段性的勝利。
趙樹理 ·社會 ·7.9萬字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廉·福克納最著名的作品,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經典。講述的是美國南方沒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劇,演繹了一場黑暗、迷亂的倫理劇。最為人稱道的就是書中多視角、意識流手法的經典運用。本書名取自莎士比亞《麥克白》一句臺詞:“生活就像傻子講的故事,滿是聒噪和狂怒(喧嘩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小說的主題也在被這句臺詞說中。
(美)威廉·福克納 ·社會 ·18.7萬字
《喻世明言》主要收集了以宋、元、明三代的民間現實生活為藍本的故事或話本故事,主題涵蓋愛情、婚姻、朋友情義等,展現了當其時的社會百態。其中多數為宋元舊作話本,例如“史弘肇龍虎君臣會”、“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少數為明朝擬話本,例如“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其題材也都和城市生活聯系密切,如其中“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譴責了負心男子對愛情的不忠;“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描寫了對失身妻子舊情難忘而破鏡重圓;“羊角哀舍命全交”、“吳保安棄家贖友”、“范巨卿雞黍死生交”等則歌頌了不計生死利害而忠于友情的精神;而“楊思溫燕山逢故人”、“木綿庵鄭虎臣報冤”、“楊八老越國奇逢”則觸及了異族入侵、權臣誤國等現實政治題材。另外還收錄和改編了一些歷史傳奇故事,例如“晏平仲二桃殺三士”等。
(明)馮夢龍 ·社會 ·6.8萬字
本書在大量采訪看守所里的管教、犯人、醫生、武警后寫成,是看守所里正在真實上演的警匪故事。殺人犯、女毒梟、跨國人販、黑幫大佬……他們身上背負的驚人真相,在本書中將被一一揭開……手刃丈夫和情人的數學老師;對偷竊上癮的家庭主婦變成毒梟的鄰家“女神”;相比于社會,更適應牢獄生活的“神偷”;苦苦尋找人販母親的雙胞胎姐妹;只能在木箱里安眠的強奸犯;浪子回頭、自愿伏法的黑幫大佬……
米可 ·社會 ·17萬字
本書以《一九八四》作者喬治·奧威爾早年真實的駐緬經歷寫就,也是奧威爾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我要寫的是自然主義風格的鴻篇巨制,以悲劇為結局,而且要有語出驚人的譬喻和細致入微的描寫,還要辭藻華麗,追求文字音韻的美感。事實上,我第一部完整的小說《緬甸歲月》就是這么一本書。”——喬治·奧威爾
喬治·奧威爾 ·社會 ·18.1萬字
《教堂尖塔》是戈爾丁重要的代表作,是一部深入探討人類信仰與絕望、理想與現實錯綜混雜的佳作。圣母馬利亞大教堂的喬斯林教長真切地感覺到主的召喚,要他為了主的榮光去建造一座高達四百英尺的教堂尖塔。他天真地以為,只要“虔誠”,只要有堅定的“意志”,上帝就一定會助他平地建起上達天庭的尖塔,結果當然是一敗涂地。戈爾丁在《教堂尖塔》中寄予了人類尋求理想境界的希望,也揭示了理想終歸走向破滅的現實生存狀況;崇高的企求與丑惡的現實、向善的奮爭與罪惡的欲望相互交織;通過荒誕與現實交錯的畫面,象征與隱喻并用的藝術手法,作者深刻揭示了人性與社會的真相。
(英)威廉·戈爾丁 ·社會 ·11.4萬字
1942年4月,斯洛伐克猶太人拉萊被強行送往奧斯維辛集中營。會說多門語言的拉萊被迫當上集中營里的文身師,他不得不在成千上萬個囚犯的皮膚上留下永久的印記。在集中營里,拉萊目睹過可怕的暴行,也見證了人性的善良。他冒著生命危險,利用自己的特權,靠著從被殺害的猶太人身上搜羅來的珠寶和金錢換取食物和藥品,來延續他幸存同胞的生命。一日,拉萊在等候文身的隊伍中邂逅了一名年輕女子,他不得不將編號“4562”文在她的手臂上。那一刻,拉萊默默發誓,他們一定要活下來,在自由的天空下享受幸福的人生……《奧斯維辛的文身師》取材于真人真事,講述了一個關乎人性與希望的故事。在納粹的陰霾下,見證奇跡與愛情的永恒。
(澳)希瑟·莫里斯 ·社會 ·1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