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控力:掌控情緒提高效率的31條法則
- 張為娜
- 1244字
- 2019-01-04 15:55:33
如何增強自我效能感?
李昌鈺被譽為“現代的福爾摩斯”、“物證鑒識大師”,同時也是華人的驕傲。他是全世界犯罪現場調查、重組的最有權威的專家。他現在是美國康涅狄格州科學咨詢中心的名譽主席、紐黑文大學法醫學的全職教授,并協助該大學設立了“李昌鈺法醫學研究所”。他鑒識過幾個重大的案件,如辛普森殺妻案、“9·11”恐怖襲擊事件的鑒識工作等。在一連串光環的背后,他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艱辛。他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時間至少是16個小時,他憑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今天令世人感嘆的成就。
他出生在江蘇的一個富有家庭里,但幼年時父親在郵輪上遇難,家里唯一的經濟支柱沒有了。一家十二個孩子當中,還有十個孩子未成年,全由從未外出工作、年過半百的母親養大。他當時考上了海洋大學,但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便選擇了警官學校,因為警官學校不用交學費。
從警官學校畢業后,他到了印度尼西亞,在一家華文報社工作。按一般人的想法,他已經成家,此后應該安安穩穩過日子。但他卻放棄了穩定的收入、安逸的環境,帶著全家到美國打拼。初到美國的李昌鈺同多數赴美留學的人一樣囊中羞澀,要靠他與太太起早摸黑打小工、做餐館服務生維持生計。在每天都為最基本的生計奔波的同時,他還堅持著大學的課程,靠半工半讀的方式,一步步拿到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進而成為終身教授。
即使是在他成名以后,依然保持著超出一般人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量。李昌鈺憑著自己的艱苦奮斗,成為美國警界職位最高的亞裔人士。從江蘇到印尼,再從印尼到美國,他一直沒有停止過自己的追求。如果他當初不能接受家道中落的現實而怨天尤人,或是甘于在報社做安逸的工作,又或是到美國時吃不了那種邊端盤子邊攻讀學位的苦,那么他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只要生活態度積極,完全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即使遇到非常大的打擊,都要有天塌下來當被蓋的豁達心態,這樣才能不被當前的困境嚇倒。幸運只屬于那些不斷與命運進行抗爭的人。
人生難免會遇到打擊,重要的是在受到打擊之后,能否還有積極的心態。心態積極,對生活仍然充滿熱愛,才能有力量去微笑;把不如意的事情踩在腳下,才能繼續奔向美好的未來。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許多人沒有成功,并不是因為他們不具備成功的能力和機會,而是心態消極。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小的改變也能增加你的自我效能感。
在工作環境方面,自己可以選擇是否需要綠植、養什么樣的綠植;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不同樣式的椅子;根據自己的喜好,布置自己的辦公桌。
在上班時間方面,對于具體的工作安排,你可以根據工作進度、項目管理情況,按照自己的習慣去安排工作。最好不要因工作的拖延而減少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業余時間,下班后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一般來說,企業給予一個人的選擇權越多,他體驗到的控制感就越強,越有可能產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一些業余愛好也可以提升你的自我效能感。例如,喜歡養花種草,就多從事這方面的活動,這會幫助你獲得控制感、增強自我效能感。對于感興趣的事或是做得好的事情,人們更容易從中獲得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