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平定抱怨情緒——“不公平”是生活的分(1)

心懷不滿、憤怒等情緒時,人就容易抱怨。但不得不說,抱怨是一種情緒失控的行為,不僅會縱容那些負面情緒的增長,對人的身心也會造成不良影響;而且不利于問題的解決,還有破壞人際關系的可能。因此,抱怨是我們應該避免的。

究竟是要抱怨還是不要抱怨

不停地抱怨生活的“不公平”:抱怨沒有好的工作、抱怨老板不講理、抱怨待遇低、抱怨運氣不夠好……如此這般,只會讓人陷入抱怨的漩渦之中而無法自拔,人生也會越來越灰暗。

其實,人應該相信,上帝給你關了一道門,必定會給你打開一扇窗。

再者,生活中的波折不可避免,抱怨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傷害,因此,請停止毫無意義的抱怨,勇敢地面對各種問題,用理智、堅毅的心態來平定抱怨的情緒,如此一來,我們的心靈才能變得寧靜、明朗。否則,便會沉淪在痛苦的深淵中。

吉姆和羅斯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但是公司經過業務重組之后,他們同時成為了裁員的對象,這件事對他們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

吉姆失業后,在多次找工作未果的情況下,自己做起了小生意,開啟了自己創業的歷程。他選擇做的是他以前想都沒想過的事情,雖然困難、挫折不斷,但他沒有抱怨,始終堅信這些事情富有挑戰性,自己終有一天會成功。

與吉姆相比,羅斯丟了工作之后,意志消沉,不但不去積極找工作或者像吉姆那樣自謀職業,反而整天在酒精的麻醉中抱怨連連,總覺得上帝真的太虧待自己了。十年過去,吉姆和羅斯再次相遇。這時的吉姆已經身價百萬,看到路邊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他伸手遞過去20美元,而那個跪著行乞的人正是羅斯。

從上面這個事例,我們得知兩個人同時沒有了工作,然而最后兩人的命運卻截然不同。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遭遇挫折后,兩個人分別以不同的情緒和心態來面對,他們的人生因此相差懸殊。

本杰明·富蘭克林曾經說過,任何愚人都會批評、指責和抱怨——而且大多數愚人也正是這么做的。一般來說,當我們遭遇困難、不順、矛盾等時,才會心生怨恨。但是,抱怨也要有一個限度。倘若通過抱怨,可以將內心的負面情緒排解,進而以一種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去面對人生,適當有所抱怨也未嘗不可。

然而,如果對所有的事情都抱怨,而且不厭其煩地抱怨,接連不斷地發泄自己內心的情緒,那么,只能使自己離正面情緒越來越遠,使憤怒、沮喪、失落等負面情緒充斥于內心,變得郁郁寡歡,喪失獲取成功的動力與機會。另外,抱怨會將內心的負面情緒擴散到周圍,給他人帶來不快樂,會引起他人的反感與排斥,這樣一來,和諧的人際關系就被破壞了,生活會變得更加糟糕。

抱怨會讓我們喪失勇氣,讓我們的情緒變得更糟。抱怨耽誤了我們寶貴的時間,浪費了我們美好的青春,對解決問題也沒有任何幫助。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抱怨是人生路上的絆腳石!那么,我們為什么不放棄抱怨呢?與其抱怨,不如平定情緒思考一下:事情為什么會變成這樣;要如何解決現實的困難;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如何踏踏實實地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張剛來這家公司的時候,和其他的新人一樣,不僅拿著低工資,而且每天煩瑣的工作令其疲于應付。當他第一次領到微薄的薪水時,非常不滿,回到家就向父親不停抱怨公司老板太吝嗇,付給自己的薪水太少。

父親聽完張剛的抱怨,不緊不慢地問道:“這段時間,你在公司里共簽了幾張單子,做出了多少業績呢?與你給公司創造的財富相比,你拿到的工資是不是合理呢?”

其實,由于張剛是新人,缺少經驗,一筆生意都沒談成。面對父親的質問,張剛無言以對,若有所悟。

從那以后,他不再滿腹牢騷,不再抱怨,開始早出晚歸,心里想的是如何為公司創造更多財富。在張剛的不懈努力下,他積累了很多客戶,隨之而來的便是大幅度提升的業績。

很快,張剛就因業績突出被破格提拔為公司的業務主管,工資與待遇也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張剛雖然有過抱怨,但沒有一味地抱怨,而是對自己的情緒進行了合理的調節,變消極為積極,從而創造了精彩的人生。

生活中,我們都是平凡的人,不可能沒有抱怨,但我們一定要像張剛那樣及時平定內心的消極情緒,如此才有可能做好自己的工作,走好自己的人生。

自我調節

面對逆境,一味地抱怨他人,抱怨社會,對解決問題不僅沒有任何幫助,而且會使問題更復雜、更糟糕。只有善于平定內心的負面情緒,戒除抱怨的惡習,化消極為積極,敢于面對困難,敢于拼搏,才能更接近幸福。

從容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

在漫長的人生中,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總會經歷很多坎坷,遇到很多困難,面對很多不如意。

在大多數情況下,很多事情的發生和發展與我們的意愿之間都有著一定的距離,甚至差之千里。然而,當事情真正發生時,一味地選擇逃避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勇敢、堅強、從容地去面對不如意的事實,理智地平定情緒,正確地處理問題,才能讓自己從困境中解脫出來。

有一個人在森林里打獵,不幸迷了路。當他在森林里尋找歸途的時候,突然迎面走來一只正在覓食的老虎。他頓時驚慌失措,饑餓的老虎大吼一聲就向他撲來。他見狀撒腿就跑,但后面的老虎緊追不舍。

他拼命地跑,竟然慌不擇路,無奈之下被老虎逼上了懸崖。在前有懸崖后有老虎緊逼的危險情況下,他想:“前進后退橫豎都是一死,與其被老虎撕碎,還不如跳崖留個全尸,或許還有一線生還的希望?!?

于是,他狠下心來縱身跳下了懸崖。幸運的是,他被一棵梅子樹的樹枝掛住,樹上結滿了梅子,那些梅子看上去似乎已經熟了。他十分高興,喃喃自語道:“幸虧我選擇了這一步,現在只要我從這里爬下去就安全了。順便還能摘些梅子帶給家人?!?

就在此時,他聽到一聲巨吼。朝樹下一看,只見一只饑餓的獅子正在樹底下來回打轉盯著他。

他苦笑了一下,安慰自己說:“擺脫了老虎又來了獅子,被老虎吃也是死,被獅子吃也是死,幸好我現在在樹上,它們都夠不著我,我又何必擔心呢?”

剛回過神來,他又聽見頭上傳來一陣異響。仔細一看,原來是幾只老鼠正啃咬掛著他的樹枝。

他頓時又陷入了驚慌之中,然而很快又想通了:“與其被獅子生生吃掉,還不如掉下樹枝被摔死?!边@樣一想,他心里輕松多了。他還從樹上摘了一些梅子來填飽肚子,吃完后,他又想:“終究難逃一死,何不在死前睡個好覺呢!”

沒想到一覺醒來,他發現老鼠、獅子和老虎都不知所蹤,他終于擺脫危險了。

原來在他睡覺時,上面的老虎忍不住饑餓也跳了下來。于是兩只猛獸為了爭奪即將到手的食物進行了激烈的廝殺,它們的打斗聲將幾只老鼠嚇走了,結果獅子和老虎兩敗俱傷,倉皇逃走了。這個人最后就這樣脫離了險境。

故事中的這個人的情緒可謂一波三折,從遇到老虎時的驚慌失措,到后來果斷跳崖,從逃生后的慶幸到看見獅子后的自我勸慰,以至于到最后選擇不去為這些事情煩惱而干脆睡覺,結果卻是皆大歡喜??梢哉f,任何人遭遇這樣的事情,都是不如意的,面對這些,有人會怨天尤人,有人會忐忑不安,當然,也有人會從容面對。故事中的這個人正是意識到了擔心、害怕、抱怨都是無濟于事的,所以干脆不去考慮了。恰恰在很多時候,很多所謂的不如意的事情又往往如此,當你不去在意它時,它竟然于不知不覺間煙消云散了。

所以,如果不如意的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又沒有能力加以改變,大可不必擔心這抱怨那,這樣除了會加重心理的負擔外,沒有絲毫好處。何不像故事中那個獵人一樣,接受現實呢?或許還能引導事情向好的方面發展呢!

比如汶川和玉樹的地震,很多人接受不了這個事實。要知道,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是微不足道的。當災難發生了,任何行為都顯得蒼白無力,可是既然逃過這一劫,就是不幸之中的萬幸。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就是淡定從容。房子沒了還可以重建,車子沒了還可以再買,錢沒了還可以另賺,至少還活著,因為活著就有希望。

20世紀美國著名小說家和劇作家布思·塔金頓,曾經總是說:“我能接受人生加諸我的任何事情,只除了一樣,就是瞎眼。那是我永遠都無法忍受的?!?

可是,命運往往喜歡與人開玩笑,布思·塔金頓在60歲的時候,患上了白內障,視力開始減退。起初,他的一只眼睛幾乎全瞎了。隨后,他最怕的事情終于發生了,他雙目失明。

然而,布思·塔金頓并沒有因此抱怨不止,也沒有從此一蹶不振,他仍然非常開心,甚至還能善用他的幽默感,這是他之前想都沒有想到的。

塔金頓在完全失明后曾幽默地說:“我發現我竟然可以承受失明,即使我的五種感官全喪失了,我還能繼續生存在我的思想里,在思想里觀看,在思想里生活。”

布思·塔金頓之所以沒有因失明而害怕,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辦法逃避,唯一能減輕自己痛苦的方法就是承認現實,包容痛苦,并爽快地去接受它。他盡力告訴自己是多么的幸運。他對自己說:“現在科學已經如此進步,或許我的眼睛可以通過做手術治療好?!?

正如富爾頓所說:“瞎眼并不令人難過,難過的是你不能忍受眼瞎?!彪p眼失明這件事使布思·塔金頓了解到生命所能帶給他的沒有一樣是他不能忍受的,他所要做的就是接受不如意,包容不如意,并學會忍受生活帶給他的不如意。

事實上,要接受不如意的事,首先要做的就是適應它。適應的過程就是一個逐漸接受的過程。人的天性是遠離困難,趨向安逸。一旦不如意的事情發生了,我們的本能就會驅使自己停止,在內心里不想向前走,拒絕接受這種變差的環境,拒絕現實的變化而不想放棄。拒絕其實是對曾經擁有的事物的一種不放棄。然而,事實就是事實,你不接受它也改變不了它,任何人都不能改變。

時間還在流逝,生活也要繼續。無論面對怎樣的不如意之事,無論肯不肯,我們最好的選擇就是從容地面對和努力地適應與接受。

何為接受呢?

接受就是要從心理上認同、在情感上容納那些不如意。接受就是放下那種過去安逸舒適的生活,就是要從過去走出來,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未來。

這個適應與接受的過程可能會很痛苦,也可能非常艱難,更可能漫長,但只要我們在內心里真正放下自己那些不合時宜的思想、觀點,不再依賴和留戀過去的成功,那些不如意的事也就變得渺小,不值得一提了。

自我調節

誠如著名音樂家舒伯特所說的:“只有那些能安詳忍受命運之否泰者,才能感悟到真正的快樂。”在不如意的事實面前,只有從容面對的人,知道如何“適應”和敢于“適應”的人,才是睿智的,才能徹底地平定抱怨情緒,從而擁有美好的人生。

不完美帶我們遇到人生美景

我們每個人自身都會有缺憾、不完美,這是人生的常理,然而可怕的是,我們會因為這些缺憾和不完美而抱怨不已。抱怨自己為什么會不完美?自己為什么會有缺憾?久而久之,抱怨情緒充斥心中,使自己舉步維艱,如此怎能使自己遍覽人生的風景?

因此,在缺憾、不完美面前,我們要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客觀看待自己的不完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平定因不完美而產生的抱怨情緒,最終不完美也會使我們遇到美麗的人生風景。下面這則寓言故事或許能給大家一點啟發。

有個人幸運地得到了一顆碩大而美麗的珍珠,但那并不是一顆完美的珍珠——珍珠上面有個小瑕疵。他想如果能將珍珠上的瑕疵磨掉,珍珠不就更完美了嗎。于是,他磨掉了珍珠的表層,瑕疵卻還在;接著他又磨去了一層,瑕疵依舊頑固地留在上面……就這樣,他磨掉了一層又一層。最后,那個瑕疵沒有了,珍珠也不復存在了。

可見,珍珠的美麗與它的瑕疵是捆綁存在的。沒有了瑕疵,美麗也就無形了,其實,生活亦同此理。沒有誰會有自己想象的完美人生。不管是身體的不足,還是經歷的遺憾,都是生活的不完美,然后,正是因為這種不完美,才會讓我們看到更加豐富多樣的人生,正是因為這種不完美,才會讓我們更深切地體會到人生的豐富多彩。

然而,面對不完美或瑕疵,大多數人都想去掩飾。但是,很多時候,越是刻意掩飾自己,自己活得越累,有時甚至還會出現尷尬。不完美是客觀存在的,掩飾往往欲蓋彌彰。把自己的不完美袒露人前,也就意味著把自己的真誠毫無保留地呈現在了人們面前,反而擺脫了心中的羈絆,平定了自己的抱怨情緒,讓自己的生活多了一些輕松和快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娱乐| 高邮市| 凤山县| 铜梁县| 南通市| 上犹县| 甘孜| 铜梁县| 陕西省| 武威市| 凌海市| 河曲县| 肇州县| 新和县| 介休市| 阿尔山市| 兴宁市| 霍山县| 南陵县| 日喀则市| 万荣县| 罗田县| 汤原县| 青州市| 枝江市| 舞阳县| 沈丘县| 金华市| 荥经县| 郴州市| 穆棱市| 基隆市| 朝阳市| 太湖县| 鄂伦春自治旗| 萝北县| 织金县| 扎兰屯市| 西安市| 宝兴县| 中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