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想掌控自己的命運,先掌控好自己的情緒(2)
- 情緒平定術:不失控的人生
- 文成蹊編著
- 4243字
- 2016-05-06 10:51:45
法拉第細細品味,悟出了其中的奧妙。從此,他在科學研究之余,經常抽空去看喜劇、馬戲等,時常被逗得哈哈大笑。他還到野外度假,調節身心。后來,他的健康狀況大為好轉,一直活到76歲,為人類做出了許多卓越的貢獻。
“一個小丑進城,勝過一打醫生”這句話究竟藏著什么玄機呢?答案就是平和、積極的情緒。正是心緒平定、好心情使得法拉第告別了羸弱,逐步擁有了健康。
無論是對于一個健康的人來說,還是對于身體虛弱的人來說,情緒都是非常重要而關鍵的。只有保持良好的情緒,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擁有美好的生活!否則,只會與健康漸行漸遠。
自我調節
保持好心情、心緒平定,身體才會健康!生活中,我們要盡可能地遠離負面情緒,因為當負面情緒占據內心的時候,健康就會拉響紅色警報;相反,我們更要盡量保持心態的平和、心緒的平定,給自己一份好心情,這樣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平定情緒,激發潛能
每個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潛能未被開發出來。從生理學角度講,人的身體潛能存在一個限度;但是從心理學角度講,人的心理潛能卻有著無法想象的極限。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才能讓自己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
而潛能能否被激發的關鍵性因素就是——情緒!
消極情緒是阻礙潛能發揮的最大敵人!當情緒消極時,想到的多是世界或自己最糟糕的一面,我們不再會相信自己可以成功,也不再去爭取成功,甚至不再渴求成功。這樣一來,自然無法獲得成功。
相反,如果情緒積極,內心就會充滿自信且信念堅定,做任何事都會積極主動。這樣一來,在克服困難做事的過程中,潛能便會自然而然地被挖掘出來并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每個人的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只要我們保持積極的情緒,就能將之挖掘出來,獲得巨大的力量,成功便不請自來。
有個農夫有一塊土地,生活過得還算安穩。但是,當他聽說有人因為無意中挖到一顆鉆石而成了富翁后,他便動起了尋找鉆石的心思。不久,農夫賣了自己的地,四處尋找鉆石。農夫走了很多地方都未能發現鉆石。最后,花光了賣地的錢也無以為生的他在海灘自殺身亡。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那個買下農夫土地的人,為了讓作物長得更好,每天都在辛勤地翻地,翻得很深。一天,他像往常一樣使勁兒地揮著鋤頭挖著地,突然,一顆晶瑩剔透的石頭躍入眼簾。仔細察看后,他發現這是一顆鉆石。而這正是那位農夫一直以來竭力尋找的。
這個故事是發人深省的,它向我們昭示:奔走四方并不一定能找到財富,它需要我們往深處挖掘。同樣的道理,潛能、成功的力量也需要挖掘才能獲得。只有相信并依靠自己能力的人,只有具備良好心態和情緒的人,才能將它挖掘出來。
戴爾·卡耐基曾說:“多數人都擁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機會,都有可能做到曾經夢想的事情。”堅信自身擁有實現夢想的能力,擁有良好的心態和情緒,則是我們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自己夢想的鑰匙。
遺憾的是,生活中,很多人都遺失了這把鑰匙。比如,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一步一個臺階走出來的。于是,他們急于求成,一旦初試未成,就會認為自己沒有這方面的能力,為此自暴自棄,產生消極情緒,甚至徹底否定自己,不肯再努力,半途而廢。殊不知,不是他們沒有能力,而是因他們沒有平定好自身的情緒,因而讓自己的潛能受限,無法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當然,最終也就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出版社的小王剛剛參加工作,因為業務不熟悉,做什么都做不好。因此他很郁悶,并逐漸變得自暴自棄,認為自己無法勝任編輯的工作,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提升。就這樣,盡管已經在出版社工作很長時間了,但他的工作效率依然很低,工作態度消極。不久,他便被辭退了。
事例中的小王因工作不順利產生沮喪的情緒是可以理解的,但他應該及時平定自己的消極情緒,并客觀評價自己,看到自身所擁有的優勢、潛能,從而不斷提升自我以勝任工作,而不是任由自己沮喪、自暴自棄,否定自身的才能。
自我調節
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你相信自己能做到,擁有良好、積極的情緒,踏踏實實地去努力,你就能夠跨越困難,獲得成功,甚至創造奇跡。
別被他人的不良情緒所左右
在生活中,人們無時無刻不在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比如,你可能不止一次地看到過這樣的現象:在公交車上,一個人打了哈欠以后,接下來他周圍的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這種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會使你產生自我認知的偏差。在情緒方面也是如此,人們同樣很容易受到外界和他人的影響,從而使自己沾染許多他人的不良情緒,造成自己的心緒不寧。
受他人不良情緒的影響,往往意味著自己失去控制情緒的主動權,失去了對自己的真實判斷。而一旦判斷出現了偏差,就很容易導致情緒失控。
而情緒失控的后果我們是知道的,那就是所謂的“沖動是魔鬼”,這個“魔鬼”會奪走你的快樂,會把你推向厄運的深淵……
因此,我們必須擺脫他人不良情緒的影響,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這就需要我們調整自己的情緒,時刻以平常心去面對眼前發生的一切。比如,有人對你惡言相加,不要試圖馬上反擊,而應該做幾個深呼吸,在心里告誡自己不要沖動,要三思而后行,或者嘗試著用數數法,在心里默默地從一數到十,讓自己慢慢平靜下來,告訴自己生氣是拿他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當你想通了,你就不會再有那么大的情緒波動了,也就不會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了。
一天,著名作家哈里斯和他的朋友在街上閑逛。
哈里斯看見一家賣報紙的小攤,就前去買了一份報紙,并且很有禮貌地說了一聲“謝謝”,沒想到這個攤主竟給了哈里斯一個厭惡的表情。朋友很氣憤,當哈里斯跟他的朋友又走了一段路后,朋友終于忍不住問道:“你不認為剛才那個攤販的態度很差嗎?對此你不感到氣憤嗎?”
哈里斯笑笑說:“我每天來他這里買報紙,他都是這樣的,這沒什么啊!”
朋友更驚訝了:“他每天對你的態度都是這樣差,你為什么每次都很有禮貌地跟他說謝謝呢?”
哈里斯笑著對朋友說:“何必讓他人來影響自己的心情呢!”
是啊!情緒是自己的,何必讓他人來左右呢?快樂是自己的,何必讓他人來掌控呢?
生活在他人的眼光中是很累的。生活是自己的,何必那么在意他人的看法呢?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倘若都斤斤計較,便永遠得不到平和從容。不如學會多一點豁達,多一分寬容,多一些理性,以掌控自己的情緒,讓他人的負面情緒像滴落在旱地上的一滴水,瞬間消逝。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受他人情緒左右的人,其實就是失去自我的人,他們已成為他人情緒的附庸。
心理學家指出,一個成熟而心理健康的人,通常都對“自我”有一個清晰而完整的概念,能夠做到比較客觀地認識自我。倘若一個人缺乏對自己的清晰而完整的概念,那么,這個人“自我”的各個部分便是松散的、含糊不清的,他也會因此而缺乏生活目標,從而喪失生存的價值感和充實感。如此一來,他便很難應付復雜的社會生活,難以掌握自己的命運,而這也是追求不失控人生的人應該規避的問題。
自我調節
我們要做的是:客觀認識自己。自我認知能力提高了,對外界事物的認知能力自然也會隨之提高,從而使自身情緒化減少,理智性增強,使情緒活動聽從理智和意志的安排,也就能基本保持情緒的平靜和穩定,最終使自己的情緒不再受他人的主宰,不再被他人的不良情緒所左右。
努力做情緒的主人
生活中,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任由它暴躁、惡劣,往往會產生很嚴重的后果——或者失去和諧的人際關系,或者導致日子硝煙彌漫,又或者致使事業被毀掉。
時間定格在1965年9月7日,對劉易斯·福克斯來說,那一天是他期望獲得世界臺球冠軍爭奪賽的一天。從一開場他就一路保持領先,只要再得幾分他便可以實現冠軍夢了。可是這個時候,一個小意外發生了。
他看見在主球上有一只蒼蠅,他忙揮手將那可惡的蒼蠅趕走。但是,在他俯身準備擊球的一剎那,該死的蒼蠅又飛了回來,在場的觀眾開始笑了起來,無奈的他只得再一次起身轟走蒼蠅。這只蒼蠅就像在和他玩捉迷藏,只要他俯下身去,它就飛回來。現場的觀眾都被逗得哈哈大笑起來。面對此種情況,劉易斯·福克斯越來越惱火,終于再也無法控制內心的怒火,他不顧一切地用球桿去打蒼蠅。蒼蠅被驚走,球桿碰動了主球。裁判判劉易斯·福克斯擊球,因此他失去了這一輪的機會。
在隨后的比賽中,劉易斯·福克斯變得越來越急躁,他開始連續失利。而他的對手約翰·迪瑞卻抓住了這個絕佳的機會,將比分追平并最終超越了劉易斯·福克斯,奪得冠軍。
更為不幸的是,比賽過后的第二天早上,因為這次失利,劉易斯·福克斯投河自殺了!
因為無法做情緒的主人,劉易斯因一只蒼蠅而暴躁、沖動,與世界冠軍失之交臂;更嚴重的是,因為無法控制內心的沮喪、悲觀、抑郁,他自殺了,永遠地失去了生命。多么令人惋惜!然而日常生活中又確實存在太多因為情緒失控而導致功敗垂成的例子。其實,偶爾出現情緒失控是很正常的現象,不過不可因為這種現象正常就掉以輕心。否則就可能像案例中的劉易斯那樣,鑄成大錯。那么,究竟怎樣才能平定和掌控自己的情緒呢?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覺得自己的情緒快要失控的時候,馬上綻放一個笑臉,微笑是平復壞情緒的有效方法。一定不能讓我們臉上那八十多塊肌肉被心中的沮喪、焦慮、憤怒、憂郁、悲傷等操縱,做出相應的表情,否則,我們便可能失去對情緒的控制權,在壞情緒中越陷越深。
(2)用動作來掌控情緒。肢體動作可以引導人的思維,進而引導人的感受、情緒,當然這種體內的變化,我們往往不能察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直習慣低頭走路,雙肩下垂,背部彎駝,雙腿無力,那么,這種肢體狀態很難讓人擁有好情緒。相反,如果把腰桿挺起來,面帶笑容,走路鏗鏘有力,那么,情緒自然就會好起來。此外,我們還可以學習孩子們蹦蹦跳跳的走路方式,這會使我們感覺自己又回到活力四射的年紀……用積極的、熱情的、充滿活力的動作來掌控情緒,我們會發現自己的情緒趨于寧靜或如同陽光般明朗。
(3)用轉移法控制情緒。當壞情緒猛烈襲來時,我們不妨采取“情緒轉移法”,暫時不去想那些事情,把注意力、精力和興趣投入到其他事情中去,這樣就降低了不良情緒的影響。能夠轉移情緒的方法有很多,不妨依照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制定一個壞情緒的轉移方案,喜歡音樂的就聽聽音樂,愛好繪畫的就用畫筆舒緩情緒,喜好象棋的就在下棋的過程中淡化不良的情緒……這些都是很有效的辦法。值得一提的是,轉移情緒的關鍵在于主動性與及時性,發現有不好的苗頭時,就馬上抽身,避免沉溺太久,無法自控。
自我調節
其實,所有的情緒都是自然存在的,只有好情緒沒有壞情緒是不可能的,問題的關鍵在于你能否運用自身的力量把壞情緒驅逐。學會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進而避免自己的人生失控,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