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8章

  • 儀禮注疏
  • 鄭玄
  • 4752字
  • 2015-12-26 15:10:39

釋曰:云“其數(shù)各視其命之等”者,案《周禮大行人》云:上公貳車九乘,侯伯貳車七乘,子男貳車五乘,故知視命數(shù)也。云“君出,使異姓之士乘之在後”者,《禮記坊記》云:“君不與同姓同車,與異姓同車?!北酥^與君同在一車為御,與車右者也。此經(jīng)云“貳車畢乘”,明亦使異姓之上乘之在後可知。云“君吊,蓋乘象路”者,案《周禮巾車職》王有五路:玉、金、象、革、木。諸侯,則同姓金路已下,異姓象路已下,四衛(wèi)革路已下,蕃國唯有木路。若然,唯王與同姓異姓得吊乘象路。今云蓋乘象路者,以諸侯言之,唯據(jù)上公與侯伯於王有親者,得用象路吊臨其臣以巾車。又云象路以朝,釋曰王以朝及燕出入,雖不言吊臨,然吊臨亦是出入之事,故云“蓋”以疑之。若四衛(wèi)、諸侯、侯伯已下,與王無親者,亦各乘己所賜之車,革路、木路之等。今鄭於貳車之下言所乘車者,以其言貳車,其飾皆與正車同,故於貳車以下,言君之所乘車也。引《曲禮》者,乘君之乘車,則貳車是也。以其與君為副貳,即是君之乘車也,彼注云:“君存惡空其位?!眲t此乘車亦居左,以其人君皆左載,無御者在中,鄭注《周禮》亦有車右也,云“左必式”者,不敢立相視常為式耳。

襲,入即位。眾主人襲。拜大夫之后至者,成踴。(後至,布衣而後來者。)

[疏]注“後至”至“來者”。

釋曰:知布衣而後來者,若未布衣時來,即入前卿大夫從君之內(nèi),今承上君大夫之下,別君拜大夫之後至者,明布衣後來,不得與前卿大夫同時從君入者,故鄭以布衣之後解之。

賓出,主人拜送。(自賓出以下,如君不在之儀。)

[疏]注“自賓”至“之儀”。

釋曰:上經(jīng)君在之時,卿大夫士從君者,不得與主人為禮。君出後,有賓來,即乃得別與主人為禮,故云“自賓出以下,如君不在之儀”也。

三日,成服,杖。拜君命及眾賓,不拜棺中之賜。(既殯之明日,全三日,始ヱ粥矣。禮,尊者加惠,明日必往拜謝之。棺中之賜,不施己也?!肚Y》曰:“生與來日?!保?

[疏]注“既殯”至“來日”。

釋曰:云“既殯之明日”者,上厥明滅燎者,是三日之朝行大斂之事。今別言“三日成服”,則除上三日,更加一日是四日矣。而言三日者,謂除死日數(shù)之為三日也。云“全三日,始ヱ粥矣”者,謂成服日乃食粥,除此日已前,是未全三日,不食,至四日乃食也。案《喪大記》云“三日不食”,謂通死日不數(shù)成服日,故云三日不食,《孝經(jīng)》“三日而食”者,是除死日數(shù),故云三日而食也。云“禮尊者加惠,明日必往拜謝之”者,案《既夕》記云“主人乘惡車”,注云“拜君命”是也。引《曲禮》者,彼注云:“與猶數(shù)也,生數(shù)來日,謂成服杖以死明日數(shù)也。死數(shù)往日,謂殯斂以死日數(shù)也。此士禮貶於大夫者,大夫以上皆以來日數(shù)?!币宰C此《士喪禮》與大夫已上異也。

朝夕哭,不辟子卯。(既殯之後,朝夕及哀至乃哭,不代哭也。子卯,桀、紂亡日,兇事不辟,吉事闕焉。)

[疏]注“既殯”至“闕焉”。

釋曰:云“既殯之後,朝夕及哀至乃哭”者,此據(jù)殯後阼階下朝夕哭,廬中思憶則哭。云“不代哭也”者,決未殯以前,大夫以上以官代哭,士以親疏代哭,不絕聲。云“子卯,桀紂亡日”者,《詩》云:“韋顧既伐,昆吾夏桀?!薄蹲髠鳌吩埔颐?,“昆吾稔之日”,昆吾與夏桀同時誅,則桀以乙卯亡。案《尚書牧誓》序云“時甲子昧爽”,武王伐紂之日,是紂以甲子日死,王者以為忌日。云“兇事不辟”者,即此經(jīng)是也。云“吉事闕焉”者,《檀弓》云:“子卯不樂?!笔羌玛I也。

婦人即位于堂,南上,哭。丈夫即位于門外,西面北上。外兄弟在其南,南上。賓繼之,北上。門東,北面西上。門西,北面東上。西方,東面北上。主人即位。辟門。(外兄弟,異姓有服者也。辟,開也。凡廟門有事則開,無事則閉。)

[疏]注“外兄”至“則閉”。

釋曰:《喪大記》云“祥而外無哭者”,則此外位皆有哭。今直云婦人哭,則丈夫亦哭矣,但文不備也。案下注云“兄弟,齊衰大功者,主人哭則哭。小功緦麻,亦即位乃哭”是也。云“外兄弟,異姓有服者”,謂若舅之子,姑姊妹從母之子等,皆是有服者也。云“凡廟門有事則開,無事則閉”者,有事謂朝夕哭及設(shè)奠之時,無此事等則閉之,鬼神尚幽ウ故也。

婦人拊心,不哭。(方有事,止ん囂。)

[疏]注“方有事止ん囂”。

釋曰:云“方有事”者,謂下經(jīng)徹大斂奠、設(shè)朝奠之事也。

主人拜賓,旁三,右還,入門,哭,婦人踴。(先西面拜,乃南面拜,東面拜也。)

[疏]注“先西”至“拜也”。

釋曰:知先西面、後東面者,以經(jīng)云“旁三右還入門”,故知先西面,後乃東,遂北面。入門以一面,故云“旁”。

主人堂下直東序,西面。兄弟皆即位,如外位。卿大夫在主人之南。諸公門東,少進。他國之異爵者門西,少進。敵則先拜他國之賓。凡異爵者,拜諸其位。(賓皆即此位,乃哭盡哀止。主人乃右還拜之,如外位矣。兄弟,齊衰大功者,主人哭則哭。小功緦麻,亦即位乃哭。上言賓,此言卿大夫,明其亦賓爾。少進,前於列。異爵,卿大夫也。他國卿大夫亦前於列,尊之,拜諸其位,就其位特拜。)

[疏]注“賓皆”至“特拜”。

釋曰:既云“如外位”,又案外位,主人之南有外兄弟,其南乃有賓,此內(nèi)位。主人之南即有卿大夫,不言兄弟者,以外兄弟雖在主人之南,以少退,故卿大夫繼主人而言也。云“諸公門東,少進”者,謂門東有士,故云少進,少進於士。此所陳位不言士之屬吏者,案大夫家臣位在門右,則士之屬吏亦在門右,又在賓之後也。云“賓皆即此位,乃哭盡哀止,主人乃右還拜之,如外位矣”者,以其云外位,明拜之亦右還如外位也。云“兄弟,齊衰大功者,主人哭則哭”者,以其大功已上親無門外內(nèi)位,但主人哭則亦哭矣。小功緦麻疏,故入即進前於士之列也。云“異爵,卿大夫也”者,以主人是士,明異爵是卿大夫也。云“他國卿大夫亦前於列”者,以經(jīng)云他國之異爵者,門西少進,亦當(dāng)前於士之位也。云“拜諸其位,就其位特拜”者,以其異爵則亦卿大夫,故知特拜,一一拜諸其位也。

徹者盥于門外。燭先入,升自阼階。丈夫踴。(徹者,徹大斂之宿奠。)祝取醴,北面,取酒立于其東,取豆、籩、俎,南面西上。祝先出,酒、豆、籩、俎序從,降自西階。婦人踴。(序,次也。)

[疏]注“序次也”。

釋曰:序次者,次第人,使相當(dāng)。此經(jīng)所言先後,則祝執(zhí)醴在先,次酒,次豆籩,次俎,為次第也。

設(shè)于序西南,直西榮。醴酒北面西上。豆西面錯,立于豆北,南面?;e、俎既錯,立于執(zhí)豆之西,東上。酒錯,復(fù)位。醴錯于西,遂先,由主人之北饌。(遂先者,明祝不復(fù)位也。饌,新饌,將復(fù)奠。)

[疏]注“遂先”至“復(fù)奠”。

釋曰:云“遂先”者,明祝不復(fù)位也者。以其云遂先,先即祝不得復(fù)位,遂東相新饌也。

乃奠。醴、酒、脯、醢升,丈夫踴。入,如初設(shè),不巾。(入,入於室也。如初設(shè)者,豆先,次籩,次酒,次醴也。不巾,無菹、無栗也。菹、栗具則有俎,有俎乃巾之。)

[疏]注“入入”至“巾之”。

釋曰:注云“入,入於室也”者,以其設(shè)奠在室中故也。云“如初設(shè)者,豆先,次籩,次酒,次醴也”者,以其大斂有俎,籩豆又多,今言如初設(shè),直豆籩酒醴見用者,先後次第耳。云“不巾,無菹,無栗也”者,以大斂奠,兼有菹栗,則巾之。是以《檀弓》云:“喪不剝,奠也與?祭肉也與?”其大斂皆有俎,俎有祭肉,故巾之也。若然,朝廟之奠,亦是宿奠,無菹栗有巾者,為在堂而久設(shè),塵埃故也。

錯者出,立于尸西,西上。滅燭,出。祝闔戶,先降自西階。婦人踴。奠者由重南,東。丈夫踴。賓出,婦人踴,主人拜送。(哭止乃奠,奠則禮畢矣。今文無拜。)

[疏]注“哭止”至“無拜”。

釋曰:云“祝闔戶,先降”者,以其出戶時,祝闔戶在後,故須云祝先降也。云“哭止乃奠”者,謂朝夕哭止,拜賓乃奠,奠則禮畢矣。是以《檀弓》云“朝奠日出”是也。

眾主人出,婦人踴。出門,哭止。皆復(fù)位。闔門。主人卒拜送賓,揖眾主人,乃就次。

朔月,奠用特豚、魚、臘,陳三鼎如初。東方之饌亦如之。(朔月,月朔日也。自大夫以上,月半又奠。如初者,謂大斂時。)

[疏]注“朔月”至“斂時”。

釋曰:知“大夫以上月半又奠”者,下經(jīng)云“月半不殷奠”,士不者,大夫以上則有之。謂若下文云“不述命”,大夫已上則有之。又若《特牲》云士“不諏日”,大夫已上則諏。諸士言不者,大夫已上則皆有之,故知大夫以上,又有月半奠也。云“如初者,謂大斂時”者,以其上陳大斂事,此言如初,故知如大斂時也。

無籩,有黍、稷。用瓦敦,有蓋,當(dāng)籩位。(黍稷并於С北也。於是始有黍稷。死者之於朔月月半,猶平常之朝夕。大祥之後,則四時祭焉。)

[疏]注“黍稷”至“祭焉”。

釋曰:云“於是始有黍稷”者,始死以來,奠不言黍稷,至此乃言之,故云於是始有黍稷也。云“死者之於朔月月半,猶平常之朝夕”者,謂猶生時朝夕之常食也。案《既夕》記云:“燕養(yǎng)饋羞,湯沐之饌?cè)缢铡!弊⒃疲骸把囵B(yǎng),平常所用供養(yǎng)也。饋,朝夕食也。羞,四時之珍異?!比羧?,彼謂下室中不異於生時,殯宮中則無黍稷,今至朔月月半乃有之。若朔月月半殯宮中有黍稷,下室則無。故《既夕》記云“朔月若薦新,則不饋于下室”,注云“以其殷奠有黍稷也。下室如今之內(nèi)堂”是也,是以云猶平常朝夕決之也。云“大祥之後則四時祭焉”者,《士虞禮》礻覃月,“吉祭猶未配”,是大祥之後,得四時祭,若虞祭之後,卒哭之等,雖不四時,亦有黍稷,是其常也。

主人拜賓,如朝夕哭,卒徹。(徹宿奠也。)舉鼎入、升,皆如初奠之儀。卒匕,釋匕于鼎。俎行,匕者逆出。甸人徹鼎,其序:醴酒、菹醢、黍稷、俎。(俎行者,俎後執(zhí),執(zhí)俎者行,鼎可以出,其序,升入之次。)

[疏]注“俎行”至“之次”。

釋曰:云“俎行者,俎後執(zhí),執(zhí)俎者行,鼎可以出”者,案下文設(shè)時,豆錯、俎錯,黍稷後設(shè),則俎宜在黍稷前。今在黍稷後而言俎行者,欲見俎雖在黍稷前設(shè),以執(zhí)之在後,欲與鼎匕出為節(jié),故云俎行,即匕鼎出也。云“其序,升入之次”者,謂如經(jīng)醴已下次第也。

其設(shè)于室,豆錯,俎錯,臘特。黍稷當(dāng)籩位。敦啟會,卻諸其南。醴酒位如初。(常籩位,俎南黍,黍東稷。會,蓋也。今文無敦。)

[疏]注“當(dāng)籩”至“無敦”。

釋曰:知“當(dāng)籩位,俎南黍,黍東稷”者,依特牲所設(shè)為之也。

祝與執(zhí)豆者巾,乃出。(共為之也。)主人要節(jié)而踴,皆如朝夕哭之儀。月半不殷奠。(殷,盛也。士月半不復(fù)如朔盛奠,下尊者。)

[疏]注“殷盛”至“尊者”。

釋曰:云“下尊”者,以下大夫以上有月半奠故也。

有薦新,如朔奠。(薦五若時果物新出者。)

[疏]注“薦五”至“出者”。

釋曰:案《月令》仲春“開冰,先薦寢廟”,季春云“薦鮪于寢廟”,孟夏云“以彘嘗麥,先薦寢廟”,仲夏云“羞以含桃,先薦寢廟”。皆是薦新如朔奠者,牲牢籩豆,一如上朔奠也。

徹朔奠,先取醴酒,其馀取先設(shè)者。敦啟會,面足。序出如入。(啟會,徹時不復(fù)蓋也。面足執(zhí)之,令足鄉(xiāng)前也。敦有足,則敦之形如今酒敦。)

[疏]注“啟會”至“蓋也”。

釋曰:以前設(shè)時即不蓋,至徹亦不蓋。今經(jīng)云“敦啟會”,嫌先蓋,至徹重啟之,故云“不復(fù)蓋”也。

其設(shè)于外,如於室。(外,序西南。)

筮宅,冢人營之。(宅,葬居也。冢人,有司掌墓地兆域者。營猶度也?!对姟吩疲骸敖?jīng)之營之?!保?

[疏]注“宅葬”至“營之”。

釋曰:案《周禮》有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此士亦有冢人掌墓地兆域,故云“冢人營之”也。

掘四隅,外其壤,掘中,南其壤。(為葬將北首故也。)

[疏]注“為葬”至“故也”。

釋曰:云“為葬將北首”者,解掘中南其壤,為葬時北首,故壤在足處。案《檀弓》云:“葬於北方北首,三代之達禮也。”是葬時北首也。

既朝哭,主人皆往,兆南北面,免。(兆,域也,所營之處。免者,求吉不敢純兇。)

[疏]注“兆域”至“純兇”。

釋曰:案《雜記》云:“大夫卜宅與葬日,有司麻衣、布衰、布帶,因喪屨,緇布冠不蕤;占者皮弁。”下又云:“如筮,則史練冠、長衣以筮、占者朝服。”彼有司與占者之服,不純吉,亦不純兇,此乃主人之服,不純吉,免,亦不純兇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水县| 十堰市| 县级市| 甘肃省| 丹巴县| 孟村| 濮阳市| 旬阳县| 安塞县| 武川县| 交城县| 奇台县| 天门市| 化州市| 井冈山市| 永宁县| 江陵县| 罗源县| 丹江口市| 葫芦岛市| 深州市| 外汇| 客服| 格尔木市| 庆云县| 定襄县| 蒙山县| 白玉县| 五寨县| 安西县| 桃江县| 吉木萨尔县| 华阴市| 天柱县| 偏关县| 万年县| 霍林郭勒市| 常宁市| 巩留县| 班玛县| 东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