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7章

  • 儀禮注疏
  • 鄭玄
  • 4676字
  • 2015-12-26 15:10:39

釋曰:云“執燭者先升堂照室”者,以其設席于奧,當先照之為明也。云“自是不復奠于尸”者,鄭欲解自始死已來襲奠,小斂奠皆在尸旁,今大斂奠,不在西階上,就柩所,故於室內設之。則自此已下,朝夕奠、朔月奠、新奠皆不於尸所,總解之。知“執燭南面”者,以其燭先入室,南面照之便故也。云“巾委於席右”者,以巾為神,故知委於席右也。

祝反降,及執事執饌。(東方之饌。)士盥,舉鼎入,西面北上,如初。載,魚左首,進,三列,臘進柢。(如初,如小斂舉鼎、執匕俎扃、匕載之儀。魚左首設而在南。,脊也。左首進,亦未異於生也。凡未異於生者,不致死也。古文首為手,為耆。)

[疏]注“如初”至“為耆”。

釋曰:云“左首進亦未異於生也”者,案《公食》右首進,此云左首,則與生異,而云亦未異於生者,下文注“載者統於執,設者統於席”,彼《公食》言右首,據席而言,此左首,據載者統於執,若設於席前,則亦右首也。云“不致死也”者,《檀弓》云:“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為也。”今進魚不異於生,則亦是之死不致死之,故引為證也。

祝執醴如初,酒豆籩俎從,升自阼階。丈夫踴。甸人徹鼎。(如初,祝先升。)

[疏]注“如初祝先升”。

釋曰:以其小斂祝執醴,醴在先,此云“如初”,故知祝先升也。

奠由楹內入于室,醴酒北面。(亦如初。)

[疏]注“亦如初”。

釋曰:以其小斂之醴酒先升,北面西上,此經亦言“北面”,明與小斂同,故云“亦如初”。謂如初,小斂經不言如初,文略也。

設豆,右菹,菹南栗,栗東脯,豚當豆,魚次,臘特于俎北。醴酒在籩南,巾如初。(右菹,菹在醢南也。此左右異於魚者,載者統於執,設者統於席。醴當栗南,酒當脯南。)

[疏]注“右菹”至“脯南”。

釋曰:云“設豆,右菹”者,凡設醢菹常在右,今特言之者,此從北鄉南而陳,嫌先設者在北,故言右。言右菹,則醢自然在左,是以鄭云右菹菹在醢南也。注云“此左右異於魚者,載者統於執,設者統於席”者,鄭以上文魚言左首,據載者統於執,故云左首,及設則右首,此言設豆右菹,據設者統於席,前若執來即左菹也。云“醴當栗南,酒當脯南”者,以其陳饌要成,尊者後設,故先設栗脯於北,乃於南設醴酒,酒在東,故醴在栗南,酒在脯南也。

既錯者出,立于戶西,西上。祝後,闔戶。先由楹西,降自西階,婦人踴。奠者由重南,東。丈夫踴。(為神馮依之也。)

[疏]注“為神”至“之也”。

釋曰:鄭解丈夫見奠者,至重即踴者,重主道,為神馮依之,故丈夫取以為踴節也。

賓出,婦人踴。主人拜送于門外。人,及兄弟北面哭殯。兄弟出,主人拜送于門外。(小功以下,至此可以歸,異門大功亦存焉。)

[疏]注“小功”至“存焉”。

釋曰:云“北面哭殯”者,案《喪大記》云:“大夫士哭殯則杖,哭柩則輯杖。”注云:“哭殯,謂既涂也。哭柩,謂啟後也。”此哭不言杖者,文略也。云“小功以下,至此可以歸”者,案《喪服》記云“小功以下為兄弟”,則此兄弟可以兼男女也。云“異門大功亦存焉”者,大功容有同門,有同財,故《喪服》以小功以下為兄弟。但大功亦容不同門,不同財之義,以異門疏,至此亦可以歸,故云亦存焉,謂存在家之注也。既殯雖歸,至朝夕朔奠之日,近者亦人哭限也。若至葬時,皆就柩所,故《既夕》反哭,云“兄弟出主人拜送”,注云“兄弟小功以下也,異門大功,亦可以歸”是也。

眾主人出門,哭止,皆西面于東方。闔門。主人揖,就次。(次,謂斬衰倚廬,齊衰堊室也。大功有帷帳,小功緦麻有床笫可也。)

[疏]注“次謂”至“可也”。

釋曰:凡言“次”者,廬、堊室以下總名,是賓客所在,亦名次也,故引《禮記傳》為證。案《傳》云:“父母之喪居倚廬,寢苫枕塊,不說帶。齊衰居堊室,芐翦不納。大功寢有席,小功緦麻,床可也。”齊衰既居堊室,故大功以下有帷帳也。

君若有賜焉,則視斂。既布衣,君至。(賜,恩惠也。斂,大斂。君視大斂,皮牟服,襲裘。主人成服之後往,則錫衰。)

[疏]注“賜恩”至“錫衰”。

釋曰:案《雜記》云:“公視大斂,公升,商祝鋪席,乃斂。”注引《喪大記》曰:“大夫之喪,將大斂,既鋪絞纟今衾,君至”,此君升乃鋪席。則君至為之改,始新之。此經上下不言改新者,文不具也。云“斂,大斂”者,案《喪大記》云:“君於士,既殯而往,為之賜,大斂焉。”此經云“若有賜”,明君於士視大斂也。云“君視大斂皮弁服襲裘”者,案《喪服小記》云:“諸侯吊,必皮弁錫衰。”言諸侯不言君者,以其彼是吊異國之臣法。案《服問》云:“公為卿大夫錫衰以居,出亦如之,當事則弁。”不見君吊士服。案《文王世子》注君為同姓之士緦衰,異姓之士疑衰,并據成服後。今大斂未成服,緣吊異國之臣有服皮弁之法,則君吊士未成服之前,可服皮弁襲裘。襲裘之文出《檀弓》,子游吊,小斂後,“襲裘帶而入”,此小斂後,亦宜然也。云“成服之後往則錫衰”者,亦約《服問》君吊卿大夫之法。若然,《文王世子》注同姓之士緦衰,異姓之士疑衰,不同者,彼謂凡平之士,此士於君有師友之恩,特賜與大夫同也。

主人出迎于外門外,見馬首,不哭,還,入門右,北面,及眾主人袒。(不哭,厭於君,不敢伸其私恩。)

[疏]注“不哭”至“私恩”。

釋曰:案《喪大記》云“男子出寢門見人不哭”,平常出門時,此迎君宜哭。

巫止于廟門外,祝代之。小臣二人執戈先,二人後。(巫,掌招弭以除疾病。小臣,掌正君之法儀者。《周禮男巫》:“王吊則與祝前。”《檀弓》曰:“君臨臣喪,以巫祝桃執戈以惡之,所以異於生也。”皆天子之禮。諸侯臨臣之喪,則使祝代巫,執居前,下天子也。小臣,君行則在前後,君升則俠阼階北面。凡宮有鬼神曰廟。)

[疏]注“巫掌”至“曰廟”。

釋曰:云“巫掌招彌以除疾病”者,《周禮春官男巫職》文。彼注云:“招,招福也。彌讀為敉,敉,安也,謂安兇禍也。”云“小臣掌正君之法儀”者,《夏官小臣職》文。云男巫“王吊則與祝前”者,亦《男巫職》文。云“祝”者,則《周禮春官喪祝職》云“王吊則與巫前”是也。引之者,證經巫祝小臣之事也。引《檀弓》者,證彼與此經異,故云“皆天子之禮”也。以其巫祝桃具,故為天子禮也。云“諸侯臨臣之喪,則使祝代巫執居前下天子也”者,此據《喪大記》而言。案彼云:“大夫既殯,而君往焉。巫止于門外,祝代之先,君釋菜于門內,祝先升自阼階,負墉南面,君即位于阼,小臣二人執戈立于前,二人立于後。”文與此經同,文有詳略耳。云“小臣君行則在前後”者,非直為吊喪,則凡平行,皆有此小臣從,以其與君為儀衛者。云“君升則俠阼階”,案《顧命》云二人雀弁,夾階,是其類也。云“凡宮有鬼神曰廟”者,以經云廟,謂寢為廟,故云有鬼神曰廟。

君釋采,入門,主人辟。(釋采者,祝為君禮門神也。必禮門神者,明君無故不來也。《禮運》曰:“諸侯非問疾吊喪,而入諸臣之家,是謂君臣為謔。”)

[疏]注“釋采”至“為謔”。

釋曰:引《禮運》者,證君無故而入臣家,故將入必禮門神也。彼注引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數如夏氏,以取弒焉,是君臣相謔,致禍之事也。

君升自阼階,西鄉。祝負墉,南面,主人中庭。(祝南面房中,東鄉君。墻謂之墉。主人中庭,進益北。)

[疏]注“祝南”至“益北”。

釋曰:祝必負墉南面鄉君者,案《喪大記》云:“君稱言,視祝而踴。”鄭注:“視祝而踴,祝相君之禮,當節之也。”故須鄉君也。云“主人中庭進益北”者,前主人先入門右,中庭之南,今云中庭,明益北至庭也。

君哭,主人哭,拜稽顙,成踴,出。(出,不敢必君之卒斂事。)君命反行事,主人復位。(大斂事。)君升主人,主人西楹東,北面。(命主人使之升。)升公卿大夫,繼主人,東上。乃斂。(公,大國之孤,四命也。《春秋傳》曰:“鄭伯有耆酒,為窟室,而夜飲酒擊鍾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伯有者,公子子良之孫良霄。)

[疏]注“公大”至“壑谷”。

釋曰:案《典命》云:“公之孤四命。”故云“大國之孤四命”也。引《春秋》者,襄三十年《左氏傳》文。鄭為伯爵,不合立孤,但良霄鄭之公族大夫貴重之極,以比大國之孤,故臣子尊其君,亦號為公。引之者,證經公是公之孤也。以其天子有三孤,副貳三公,大國無公,唯有孤,亦號為公,是以《燕禮》亦謂之為公也。

卒,公卿大夫逆降,復位。主人降,出。(逆降者,後升者先降,位如朝夕哭吊之位。)

[疏]注“逆降”至“之位”。

釋曰:卒者,謂卒斂也。云“主人降出”者,亦是不敢久留,君先出。下文君反主人,主人反鄉中庭,君乃撫尸,主人乃拜稽顙,踴出,出謂主人出鄉門外立。

君反主人,主人中庭。君坐撫,當心。主人拜稽顙,成踴,出。(撫,手案之。凡馮尸興必踴。今文無成。)

[疏]注“撫手”至“無成”。

釋曰:云“凡馮尸興必踴”者,《喪大記》文。此經直云“君坐撫,當心”,主人直踴,又不言馮尸,而鄭云凡馮尸興必踴者,欲見撫即馮之類,興亦踴,故得與主人拾踴也。是以《喪大記》:“君於臣撫之,父母於子執之,子於父母馮之,婦於舅姑奉之,舅姑於婦撫之。馮尸不當君所。”又云:“凡馮尸,興必踴。”是馮為總名,故君撫之亦踴也。

君反之,復初位。眾主人辟于東壁,南面。(以君將降也。南面則當坫之東。)

[疏]注“以君”至“之東”。

釋曰:云“君反之復初位”,初位即中庭位。知者,以其文承中庭位故也。云“以君將降也,南面則當坫之東”者,下文“君降,西鄉,命主人馮尸”,則君降當在阼階下,西面命之,故眾主人辟君東壁南面,南面則西頭為首,者當堂角之坫,故云當坫之東也。

君降,西鄉,命主人馮尸。主人升自西階,由足,西面馮尸,不當君所,踴。主婦東面馮,亦如之。(君必降者,欲孝子盡其情。)奉尸斂于棺,乃蓋。主人降,出。君反之,入門左,視涂。(聿在西階上,入門左,由便趨疾,不敢久留君。)

君升即位,眾主人復位。卒涂,主人出,君命之反奠,入門右。(亦復中庭位。)

[疏]注“亦復中庭位”。

釋曰:經云“入門右”,注復中庭位,謂在門右,南北當中庭也。

乃奠,升自西階。(以君在阼。)

[疏]注“以君在阼”。

釋曰:以其凡奠皆升自阼階,是為君在阼,故辟之而升西階也。

君要節而踴,主人從踴。(節,謂執奠始升階,及既奠由重南東時也。)

[疏]注“節謂”至“時也”。

釋曰:云“節謂執奠始升階,及既奠由重南東時也”者,案上文大斂奠,升時丈夫踴,降時婦人踴,由重南而東,丈夫踴。此注不云降時踴者,以經直有君與主人丈夫踴節,故不言降時踴節也。

卒奠,主人出,哭者止。(以君將出,不敢ん囂聒尊者也。)君出門,廟中哭,主人不哭,辟。君式之。(辟,逡遁辟位也。古者立乘,式,謂小亻免以禮主人也。《曲禮》曰:“立視五,式視馬尾。”)

[疏]注“辟逡”至“馬尾”。

釋曰:君入臣家,至廟門乃下車,則貳車本不入大門,下云“貳車畢乘主人哭拜送”者,明出大門矣。云“辟,逡遁辟位也。者,案《曲禮》云:“君出就車,左右攘辟。”則此云辟,亦是主人攘辟,故云逡遁辟位也。云“古者立乘”者,以其坐乘則不得式而小亻免,故云古者立乘也。知式是“禮主人”者,《曲禮》云“式宗廟”,《曾子問》卿大夫見君之尸,“皆下之,尸必式”,是凡式皆是禮前物為式。引《曲禮》者,欲見式小亻免。彼注:“猶規也。”車輪轉之一匝為一規。案《周禮冬官》輪崇六尺六寸,圍三徑一,三六十八,一匝則一丈九尺八寸,五規則五個一丈九尺八寸,總為九丈九尺,六尺為一步,總十六步半。凡平立視,視前十六步半。若小亻免為式,則低頭視馬尾,故連引《曲禮》云“式視馬尾”也。

貳車畢乘,主人哭,拜送。(貳車,副車也。其數各視其命之等。君出,使異姓之士乘之,在後。君吊,蓋乘象路。《曲禮》曰:“乘君之乘車不敢曠左,左必式。”)

[疏]注“貳車”至“必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嫩江县| 宣威市| 阳朔县| 峨山| 钟祥市| 普格县| 陕西省| 宾阳县| 自治县| 德保县| 宾阳县| 西昌市| 昌都县| 浪卡子县| 汶川县| 绵阳市| 望谟县| 化州市| 正镶白旗| 尚志市| 鄂尔多斯市| 绥滨县| 天峨县| 泰兴市| 舟曲县| 保康县| 新营市| 剑川县| 浏阳市| 荔波县| 共和县| 望都县| 黄冈市| 屯门区| 嘉兴市| 宁远县| 南涧| 西盟| 多伦县| 铅山县| 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