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9章

  • 儀禮注疏
  • 鄭玄
  • 4789字
  • 2015-12-26 15:10:39

命筮者在主人之右。(命尊者宜由右出也。《少儀》曰:“贊幣自左,詔辭自右。”)

[疏]注“命尊者自右”。

釋曰:云“命尊者宜由右出也”者,對贊幣卑者在左,故引《少儀》為證也。

筮者東面,抽上賣,兼執之,南面受命。(賣,藏之器也。兼與執之。今文無兼。)

[疏]注“賣藏”至“無兼”。

釋曰:云“抽上賣”者,則下賣未抽,待用筮時乃并抽也。

命曰:“哀子某,為其父某甫筮宅。度茲幽宅兆基,無有後艱?”(某甫,且字也。若言山甫、孔甫矣。宅,居也。度,謀也。茲,此也。基,始也。言為其父筮葬居,今謀此以為幽冥居兆域之始,得無後將有艱難乎?艱難,謂有非常若崩壞也。《孝經》曰:“卜其宅兆,而安厝之。”古文無兆,基作期。)

[疏]注“某甫”至“作期”。

釋曰:云“某甫,且字也”者,謂二十加冠時且字。云“若言山甫、孔甫矣”者,此亦二十加冠所稱,故《士冠禮》云“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當。鄭亦以孔甫之字解某甫,則孔甫之等是實字,以某甫擬之,是且字也,是以諸侯薨,復者亦言某甫。鄭云某甫且字,是為之造字也。引《孝經》卜其宅兆者,證宅為葬居。又見上大夫以上,卜而不筮,故《雜記》云“大夫卜宅與葬日”,下文云“如筮,則史練冠”,鄭注云:“謂下大夫若士也。”則卜者謂上大夫。上大夫卜,則天子諸侯亦卜可知。但此注兆為域,彼注兆為吉兆,不同者,以其《周禮》大卜掌三兆,有玉兆、瓦兆、原兆,《孝經》注亦云“兆,塋域”,此文主人皆往兆南北面,兆為營域之處,義得兩全,故鄭注兩解,俱得合義。

筮人許諾,不述命,右還,北面,指中封而筮。卦者在左。(述,循也。既受命而申言之曰述。不述者,士禮略。凡筮,因會命筮為述命。中封,中央壤也。卦者,識爻卦畫地者。古文述皆作術。)

[疏]注“述循”至“作術”。

釋曰:云“不述者,士禮略”者,但士禮,命筮辭有一,命龜辭有二。大夫已上,命筮辭有二,命龜辭有三。士命筮辭有一者,即上經是直有命筮,無述命,又無即席西面命筮辭,是命筮辭唯有一也。下文卜日有族長蒞卜,為事命龜。直云“哀子某”以下,又有“即席西面一命龜”,注云:“不述命,亦士禮略”,是士命龜辭有二。又知大夫以上命筮辭有二,命龜辭有三者,案《少牢》是大夫筮禮,彼上文云“主人曰孝孫某來日丁亥”以下,是為一事命筮,下又云“遂述命曰假爾大筮有常”,是直云“孝孫某來日丁亥”已下,將即西面命筮,冠於述命之上,共為一辭,通前為事命筮有二。若卜則有為事命龜,通述命,又有卿當席西面命為三。知大夫龜亦有述命,士云不者,《士喪禮》士之卜筮皆云“不述命”,士云不者,大夫已上皆有,謂若士“月半不殷奠”,大夫則殷奠之類。知大夫命龜不將述命,與即西面命龜共為一命龜,亦只有二者,案此《士喪》注述命,命龜異龜,重威儀多也。對《少牢》述命與命龜為二,通前命龜為三。若然,則天子諸侯亦命筮辭有二,命龜辭有三可知也。知士不述命,非為喪禮略者,《特牲》之吉禮亦云不述命,故知士吉兇皆不述命,非為喪禮略也。

卒筮,執卦以示命筮者。命筮者受視,反之。東面旅占,卒,進告于命筮者與主人:“占之曰從。”(卒筮,卦者寫卦示主人,乃受而執之。旅,眾也。反與其屬共占之,謂掌《連山》、《歸藏》、《周易》者。從猶吉也。)

[疏]注“卒筮”至“吉也”。

釋曰:經云“卒筮,執卦以示命筮”者,不言主人,注云“寫卦示主人”,不言命筮者,其實皆示。經直云“命筮者”,以命筮人於卦吉兇審,故據而言之。是以下覆告命筮,與主人二人并告,明與前不異也。云“與其屬共占之”,謂掌《連山》、《歸藏》、《周易》者,案《洪范》卜筮云“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注云:“卜筮各三人。”大卜掌三兆、三《易》,以其龜有三兆:玉兆、瓦兆、原兆;筮有三《易》:《連山》、《歸藏》、《周易》。《連山》者,夏家《易》以純艮為首,艮為山,象山之出云,連連不絕,故《易》名《連山》。《歸藏》者,殷之《易》以純坤為首,坤為地,萬物歸藏於地,故《易》名《歸藏》。周以十一月為正月,一陽爻生為天統,故以乾為首,乾為天,天能周匝於四時,故《易》名《周易》也。

主人,哭,不踴。若不從,筮擇如初儀。(更擇地而筮之。)歸,殯前北面哭,不踴。(易位而哭,明非常。)

[疏]注“易位”至“非常”。

釋曰:朝夕哭當在阼階下西面,今筮宅來北面哭者,是易位,非常故也。

既井槨,主人西面拜工,左還槨,反位,哭,不踴。婦人哭于堂。(既,已也。匠人為槨,刊治其材,以井構於殯門外也。反位,拜位也。既哭之,則往施之中矣。主人還槨,亦以既朝哭矣。)

[疏]注“既已”至“哭矣”。

釋曰:自此盡“亦如之”,論將葬,須觀知槨材與明器之材善惡之事。案《禮記檀弓》云:“既殯,旬而布材與明器。”注云:“木工宜乾臘。”則此云井槨及明器之材,布之已久,故云“既,已”也。又須作之,豈今始獻材也。但至此時將用,故主人親看視,是以云既哭之則往施之中也。云“匠人為槨,刊治其材”者,此解經主人拜工之事,以其《冬官》主百工,百工之內,匠人主木工之事,所云者拜匠人,以其為槨刊治其材有功,故主人拜之也。云“以井構於殯門外也”者,以下文“獻材於殯門外”,則此亦在殯門外。此不言,下言者,以明器之材多,并有獻素、獻成之事,故具言處所也。“反位,拜位”者,謂反西面拜位。知既哭施之中者,以其文承筮宅以下,見其即入廣故也。知“主人還槨,亦以既朝哭矣”者,以其筮宅與卜日皆在朝哭訖,明還槨亦既朝哭。言“亦”者,亦彼二事也。

獻材于殯門外,西面北上纟青。主人遍視之,如哭槨。獻素、獻成亦如之。(材,明器之材。視之,亦拜工左還。形法定為素,飾治畢為成。)

[疏]注“材明”至“為成”。

釋曰:上經已言槨,此經言材,故鄭言“明器之材”也。《檀弓》云:“既殯,旬而布材與明器。”明器與材別言,故彼言材為槨材也。又此下別言素與成,則此明器之材,未斫治,先獻之,驗其堪否也。云“形法定為素,飾治畢為成”,知義然者,以其言素,素是未加飾名,又經言獻材是斫治,明素是形法定,斫治訖可知。又言成,成是就之名,明知飾治畢也。此明器須好,故有三時獻法。上槨材既多,故不須獻,直還觀之而已。

卜日,既朝哭,皆復外位。卜人先奠龜于西塾上,南首,有席。楚享置于ㄡ,在龜東。(楚,荊也。荊享,所以鉆灼龜者。ㄡ,炬也。所以然火者也。《周禮氏》:“掌共ㄡ契,以待卜事。凡卜,以明火ㄡ,遂灼其契,以授卜師,遂以役之。”)

[疏]注“楚荊”至“役之”。

釋曰:云“楚,荊也”者,荊本是草之名,以其與荊州之荊名同,楚又是荊州之國,故或言荊也。“荊享所以鉆灼龜”者,古法鉆龜,用荊謂之荊享也。云“ㄡ,炬也”者,謂存火者為炬,亦用荊為之,故鄭云“所以然火者也”。《周禮氏》“掌共ㄡ契,以待卜事”者,案彼下注:“杜子春云:明火,以陽燧取火於日。玄謂讀如戈之,謂以契柱ㄡ火而吹之也。契既然,以授卜師,用作龜也。役之,使助之。”是楚享與契為一,皆謂鉆龜之荊,讀為戈之者,取其銳頭為之灼龜也。

族長蒞卜,及宗人,吉服立于門西,東面南上。占者三人在其南,北上。卜人及執ㄡ、席者在塾西。(族長,有司掌族人親疏者也。蒞,臨也。吉服,服玄端也。占者三人,掌玉兆、瓦兆、原兆者也。在塾西者,南面東上。)

[疏]注“族長”至“東上”。

釋曰:云“族長,有司掌族人親疏者也”者,以其言族長,故知掌族人親疏也。云“吉服,服玄端也”者,案《雜記》云“大夫卜宅與葬日,有司麻衣”,又云“如筮則史練冠長衣”,此宗人直云吉服,不言服名,則士之吉服,祭服為吉服,士之祭服為玄端而已。宗人掌禮之官,非卜筮者著玄端,則筮史亦服練冠、長衣。《雜記》所云是求吉,故筮者不純兇也。云“占者三人,掌玉兆、瓦兆、原兆”者,案《周禮大卜》“掌三兆之法”,注云:“兆者,灼龜發於火,其形可占者。其象似玉、瓦、原之璺罅,是用名之焉。上古以來,作其法可用者有三原。原,田也。杜子春云:玉兆,帝顓頊之兆,瓦兆,帝堯之兆,原兆,有周之兆。”此三兆者,當代之別名。及占之又有體、色、墨、坼之等,故《占人》云:“君占體,大夫占色,史占墨,卜人占坼。”注云:“體兆,象也。色兆,氣也。墨兆,廣也。坼兆,璺也。體有兇吉,色有善惡,墨有大小,坼有微明。尊者視兆象而已,卑者以次,詳其馀也。周公卜武王,占之曰體,王其無害,凡卜體吉,色善、墨大、坼明,則逢吉。”是其卜專據此三兆也。云“在塾西者南面東上”者,以其取堂南行事,明不得背之北面,故知南面取近為尊,故知東上也。

闔東扉,主婦立于其內。(扉,門扉也。)席于西閾外。(為卜者也。古文作{執木},閾作蹙。)宗人告事具。主人北面,免,左擁之。蒞卜即位于門東,西面。(蒞卜,族長也。更西面,當代主人命卜。)

[疏]注“蒞卜”至“命卜”。

釋曰:云“蒞卜,族長也”者,上文所云是也。以其改鄉西面,下文受龜、受視、受命訖,則云“命曰哀子某”,則族長非直視高,兼行命龜之事也,故云“當代主人命卜”也。《周禮》天子卜法,則與士異,假使大事,則大宗伯蒞卜,小宗伯陳龜、貞龜、命龜,大卜視高作龜,次事小事以下,各有差降也。

卜人抱龜ㄡ,先奠龜,西首,ㄡ在北。(既奠ㄡ,又執龜以待之。)

[疏]注“既奠”至“待之”。

釋曰:云“卜人抱龜ㄡ”者,謂從塾上抱,鄉閾外待也。先奠龜於席上,乃復奠ㄡ在龜北。云“既奠ㄡ,又執龜以待之”者,鄉時先奠龜,次奠ㄡ,既奠ㄡ,又取龜執之以待,待者,下經授與宗人,宗人受之是也。

宗人受卜人龜,示高。(以龜腹甲高起所當灼處,云蒞卜也。)

[疏]注“以龜”至“上也”。

釋曰:凡卜法,案《禮記》云“禎祥見乎龜之四體”,鄭注云:“春占後左,夏占前左,秋占前右,冬占後右。”今云“腹甲高”者,謂就龜之四體腹下之甲高者部之處鉆之,以示蒞卜也。

蒞卜受視,反之。宗人還,少退,受命。(受蒞卜命。授龜宜近,受命宜卻也。)命曰:“哀子某,來日某,卜葬其父某甫,考降,無有近悔。”(考,登也。降,下也。言卜此日葬,魂神上下得無近於咎悔者乎?)

[疏]注“考登”至“者乎”。

釋曰:云“某甫”者,亦上孔甫之類且字也。云“魂神上下”者,總指一切神,無所偏指也。云“咎悔”者,亦謂冢墓有所崩壞也。

許諾,不述命,還即席,西面坐,命龜,興,授卜人龜,負東扉。(宗人不述命,亦士禮略。凡卜,述命,命龜異,龜重,威儀多也。負東扉,俟龜之兆也。)

[疏]注“宗人”至“兆也”。

釋曰:云“宗人不述命,亦士禮略”者,以《少牢》述命,此云“不述命”,故云士禮略。云“凡卜,述命,命龜異,龜重,威儀多也”者,言“凡”非一,則大夫已上皆有述命,述命與命龜異,故知此不述,而有即席西面命龜。若大夫以上有述命者,自然與西面命龜異可知。言凡卜述命命龜異龜重威儀多,對筮時述命、命筮同,筮輕,威儀少。云“俟龜之兆也”者,下文“告于主婦,主婦哭”是也。

卜人坐,作龜,興。(作猶灼也。《周禮卜師》:“凡卜事,示高,揚火以作龜,致其墨。”興,起也。)

[疏]注“作猶”至“起也”。

釋曰:《周禮卜師》凡卜揚火以作龜致其墨者,此據小事,故不使大卜視高作龜。

宗人受龜,示氵位卜。氵位卜受視,反之。宗人退,東面。乃旅占。卒,不釋龜,告于氵位卜與主人:“占曰‘某日從’。”(不釋龜,復執之也。古文曰為日。)

[疏]注“不釋”至“為日”。

釋曰:云“不釋龜”者,似元執不釋。注云“復執之也”者,似釋後重執之。二疑之,謂宗人退東面,旅占之時,授人傳占,占訖,授宗人,宗人復執之,與本不釋相似,故經云不釋龜也。

授卜人龜。告于主婦,主婦哭。(不執龜者,下主人也。)告于異爵者。使人告于眾賓。(眾賓,僚友不來者也。)

[疏]釋曰:上云既朝哭,皆復外位,外位中有異爵卿大夫等,故就位告之。云“使人告于眾賓”者,既言使人告,明不在此,故鄭云“不來者也”。

卜人徹龜。宗人告事畢。主人,入,哭,如筮宅。賓出,拜送。若不從,卜宅如初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安县| 丰镇市| 革吉县| 裕民县| 临夏县| 平潭县| 四会市| 通山县| 稻城县| 鲁甸县| 大连市| 锡林浩特市| 郁南县| 镇安县| 莎车县| 板桥市| 读书| 吉林省| 安福县| 明溪县| 三明市| 迁安市| 牟定县| 罗江县| 亳州市| 遵化市| 思南县| 北票市| 萨嘎县| 福州市| 乌审旗| 射洪县| 利津县| 北京市| 华宁县| 红安县| 庄河市| 塔城市| 胶州市| 南木林县| 原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