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一月 給心靈解密——心理學與生活智慧(2)

興趣拓寬助你好心情

(1)讀書

在忙碌而焦躁的生活里,在寂寞的風雨的夜里,書籍可以給我們的心靈以溫暖和充實。當你遇到煩惱、憂愁和不快的事時,應首先學會自我解脫,去讀一讀或翻一翻你喜歡的書籍和雜志,分散心思,改變心態(tài),冷靜情緒,減少精神痛苦。

(2)音樂

音樂療法是治療心理疾病的一種有效方法。古今中外都有音樂能療疾之說。音樂可以陶冶情操,人可從音樂中獲得力量。聽歌不僅是一種美的享受,它還能調節(jié)人的情緒。當心情沮喪,悶悶不樂時開唱機,聽聽歌曲,不僅可享受到一種美的藝術,而且可陶冶情操,激發(fā)熱情,興奮大腦,使你從中獲得生活的力量和勇氣。

(3)賞花釣魚

賞花是用心靈的窗戶進行心理“按摩”的好方法?;ú菔敲赖南笳鳎匝圪p花的同時,這種美也通過心靈的窗戶被攝進了心靈深處。

也有許多人偏好釣魚。他們認為:釣魚可以培養(yǎng)人的耐心和忍耐力。在河邊一動不動,一坐就是半天,這本來就是一種修身養(yǎng)性的好方法。再加上釣魚的地點往往是山清水秀的地方,也是一種很好的享受。

(4)旅游

遠離鋼筋混凝土的城市,抽時間與自然進行交流。有時也不需要專門的花錢,精心策劃整個旅游時間。找個周六周日的時間,開著車子,與幾個好友或妻子兒女一塊到外面去玩。一路上,可以唱歌,說說笑話,打打鬧鬧,將不愉快的事情和壓力完全拋在腦后。相信你一定會得到無與倫比的樂趣。

學會遺忘的八大妙招

心理學家認為:要想學會生活,就要學會積極地遺忘。不是有那么一句俗語么:“要想活到老,遺忘不可少?!?

(1)忘掉年齡,保持旺盛活力

人的生理年齡是客觀的,但心理年齡則不同,它反映了人的精神狀態(tài)。有人剛過花甲之年,就不斷暗示自己老了。這種消極心理是健康長壽的大敵。人說“人不思老,老將不至”是有道理的。

(2)忘掉怨恨,寬容對事對人

一旦人種下怨恨的種子,就想報復,甚至千方百計琢磨報復的方法、時機,使人一生不得安寧。忘掉就能心平氣和,對長壽大有裨益。

(3)忘掉悲痛,從傷心中解脫出來

如親人遇到天災人禍或死亡,常使人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時間過長即損害人的身心健康。因而遇到此類事時應想開一些,從中解脫出來。

(4)忘掉氣憤,想得開忘得快

人一遇到急事,容易急躁,氣血堵塞,血壓升高,甚至因氣憤而死亡。其實因一時之氣而病死又有何益呢?

(5)忘掉憂愁,減少病痛纏身

多愁善感難免疾病抬頭,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憂愁是抑郁癥的主要根源。一生多愁善感會導致多種疾病纏身,最終讓病魔奪去生命。

(6)忘掉悔恨,過去的已過去

凡是使人后悔的事都隨著歲月流逝而成歷史,應該提得起,放得下,總去想追悔莫及的事情,日久,只能傷心傷神,不利于健康長壽。

(7)忘掉疾病,減輕精神壓力

人得了病多數(shù)被疾病困擾,總想身上的病,甚至日子不多,這樣毫無益處。因為精神專注于病,會使免疫力下降,反而使疾病加重。得了病,要泰然處之,先從精神上戰(zhàn)勝疾病。

(8)忘掉名利,活得更加瀟灑

名利是人們一生都追逐的,必須正確對待。尤其是老人,只有忘掉名利,知足常樂,做個樂天派,才能健康長壽。

生活輕松的七大絕招

(1)適度調整自己的生活目標

對自己不能苛求,按照自己的能力制定目標,能在短期內實現(xiàn)目標為好。

(2)在適當?shù)臅r候放松自己

比如說在假期里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出去旅游,或者是和朋友一起去野炊釣魚等活動,盡量讓自己的身體和心靈都得到放松。

(3)一心不可二用

集中自己的精力做好一件事情,以后再做另一件事情,這樣會有成就感,挖掘自己的潛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4)消除緊張

比如說放慢說話的語速,盡量讓對方聽明白自己的意思,這樣,在進行一段時間的交流后,你會發(fā)現(xiàn),你成熟了許多,緊張也逐漸消除了。

(5)合理安排時間

要知道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工作,人不是機器,不僅需要休息,而且需要很好地休息,最好能做到工作、學習、休息三不誤。

(6)經(jīng)常往好的方面去想

生活中的不順利是難免的,遇到什么不順,你就要多想想這個不順會給你帶來的好處。

(7)經(jīng)常往后看看

在你自信心不足的情況下,多往后看看那些不如你的人,然后再想想你的優(yōu)勢,這樣,你的自信心會很快恢復。當然在你自信心增強的時候,也要向前看,畢竟這個世界每天都在突飛猛進不停地發(fā)展。

平常心態(tài)的八大好處

真正的平常心就是享受生活中的平凡和簡單,只要能把心態(tài)放平穩(wěn),不要被外界的動亂干擾,就是擁有一顆真正的平常心。

平常心在適當?shù)臅r候所產生的心理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一般來講,保持一顆好的平常心可以有以下幾種好處:

(1)增加個人魅力

擁有一顆平常心的人往往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對待別人的錯誤或者是誤解往往都是淡然一笑,不予理睬,他們并不是看輕對方,而是一種無聲的諒解,他們在無形中維護了自己的形象。

(2)給人誠信的印象

擁有平常心的人,做人光明磊落,做事坦坦蕩蕩,不虛假也不掩飾,也不會在名利面前亂了手腳,去做一些有損名譽的事情。他們把名譽看得比什么都重,更不會有意去損毀自己的名聲,因此這類人往往會給對方留下誠信的印象。

(3)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并時時進行反省

擁有平常心的人并不會掩飾自己的缺點,相反他們會把一個真實的自己擺在周圍人眼前,希望周圍人能給他們挑出不足和欠缺的地方,他們懂得要時時進行自我反省,才是真正對得起自己,換句話說,就是能把自己看得很清楚,并不斷地進行自我審查,做到誠懇無私地了解自己。

(4)讓你的生活充滿快樂

總經(jīng)理們馳騁在生意場上,有時虧損,有時賺錢,甚至會遭逢逆境,這并不完全是環(huán)境的緣故,也不一定是運氣的原因,僅僅是經(jīng)營方法上出了問題,如果我們沒有平常心去對待這種局面,相信這樣的生活肯定沒有陽光。

(5)讓你正確地對待失去的東西

曾經(jīng)有句話說得好“不要為碰翻的牛奶哭泣”,說的就是我們應該如何去面對已經(jīng)失去的東西,失去的終究是失去了,不管如何為它們哭泣都不會再回來了。平常心在這個時候往往扮演的是一種協(xié)調劑的作用,能讓我們很快地從失去的“陰影”中走出來,去追求下一個目標。

(6)減少憂慮

現(xiàn)代人的疾病不僅僅是生理上的疾病,更嚴重的是心理上的疾病,而心理上的疾病大多數(shù)由憂慮所引起,有些醫(yī)生指出,醫(yī)院里一半以上病人的病情都是憂慮引起的,或者因憂慮而加重了病情。而過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先前我們所憂慮的事情簡直是小題大做,甚至是荒謬可笑的,只是因為當時缺乏這種平常心的調節(jié)而導致心不平氣不和。

(7)減少我們心中的仇恨

人生在世,很大一部分不快樂是因為別人對自己不尊敬,或者不欣賞所引起的。如果我們具備了平常心,做到“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那么我們哪里來的這么多的煩心事?沒有這么多的煩心事又哪來這么多的仇恨?

(8)讓你更好地走向成功

一個人成功往往少不了別人的幫忙,俗話說的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因此一個人的成功其實是一個團體的成功,特別是在企業(yè)里面,一個總經(jīng)理的成功,必定少不了手下的幫忙,因此如何做一個好領導,成為了一個日益尖銳的問題。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那些經(jīng)常跳槽的員工最主要的跳槽理由并不是薪水的問題,而是領導的問題,領導無方,甚至是不識賢人而任用庸人,導致最后的失敗,這類領導也往往是被小人諂媚,輕信讒言而誤了大事,不管什么原因,歸咎到底就是這些領導沒有一顆平常心,在小人的蠱惑下,虛榮心膨脹,最終導致賢人不用。

人無完人,如果總經(jīng)理們能有一顆真正的平常心,讓下屬們暢所欲言,讓部屬了解自己的缺點,并請他們彌補自己的不足,試想這又會是什么結果呢?

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

因為工作的繁忙,很多總經(jīng)理無暇顧及孩子的心理成長。在這里要告訴所有的總經(jīng)理,孩子是未來、是希望,無論工作多么繁忙,您一定要抽出時間來關注孩子的成長,尤其是心理成長。

由于受生物、社會、心理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兒童期就可能會出現(xiàn)心理問題或障礙,因此了解有關兒童心理障礙的知識,及時識別心理問題是很重要的。幼兒期或學齡前期就出現(xiàn)的異常,由于表現(xiàn)比較輕微,沒有引起家長的注意,孩子上學讀書后,這些心理疾病影響了學習成績,家長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多動癥的起癥年齡多在六歲以前,而來心理門診就診的兒童大多六歲以上,造成這個時間差的原因就在于此。

一般來說,兒童出現(xiàn)心理問題將會在情緒、行為及生理方面出現(xiàn)異常變化,這些外在表現(xiàn)可以看做心理求助信號。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1)情緒表現(xiàn)

恐懼,焦慮,不愿上學,容易生氣,敵意,想輕生(認為活著沒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覺,興趣減少或多變、情緒低落)等。

(2)行為表現(xiàn)

離群獨處,不與同年齡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語,少動,精神不集中,過分活躍,暴力傾向,逃學,偷東西等。

(3)生理表現(xiàn)

頭部腹部疼痛、惡心、嘔吐、厭食或貪食、早醒、入睡困難、耳鳴、尿頻甚至全身不適,而軀體檢查及實驗室檢查又沒有軀體疾病。

總經(jīng)理要盡可能多地了解兒童心理特點及有關心理疾病的知識,并對孩子的智力水平、興趣愛好等有更全面的了解,不能盲目攀比、模仿,還要根據(jù)自己孩子的氣質類型及特長興趣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對孩子的期望應有適當?shù)乃?。其次,對心理障礙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正視孩子存在的心理問題,及時請教專業(yè)人員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

兒童心理健康五個標準

獨生子女一代,家長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都極為關注,但對于兒童的心理健康,現(xiàn)代的家長關注多少,又了解多少?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緒良好,個性健全,能適應環(huán)境,人際關系協(xié)調,這些都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關系重大,兒童心理不健康,未來就有可能會產生人格缺陷和行為障礙。

兒童心理健康主要有五個標準:

(1)情緒基本上是愉快、穩(wěn)定的

不經(jīng)常發(fā)怒,不無故摔打玩具與其他物什;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時入睡,睡眠安穩(wěn),少夢魘,無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習慣;基本上能聽從成人的合理囑咐,不過分地挑食、揀穿,不經(jīng)常無理取鬧。

(2)求知欲較強

喜歡提問題并積極尋求解答;學習時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務時,注意力集中,記憶力正常;愛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同年齡相符,無口吃情況;生活中對力所能及的事,樂于自己做,不過分依賴別人的幫助,能比較認真地完成別人委托的事。

(3)能合群

愛與小同伴交往,對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為,不隨便打人罵人,不妒忌同伴;在集體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導下,愿意干力所能及的好事。

(4)誠實而不說謊

很少說不符合現(xiàn)實的話;不私自拿別人的東西或損壞別人的東西;做錯事不隱瞞,肯承認錯誤。

(5)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

對稱贊感到高興,對批評、指責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歡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責罵的事;不過分地畏難、膽怯等。

兒童心理健康十個大忌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有一個健康活潑、聰明可愛的下一代是每位做父母的追求。可是做家長的通常對孩子的頭痛腦熱等生理上的健康關心頗多,而對孩子的一些心理上的障礙卻重視不夠。很多時間,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有些“怪怪”的,但孩子吃得下,睡得好也就不在意了。殊不知這些心理上的障礙如不及早矯正治療,可能導致孩子心理發(fā)育不健全,從而影響他們今后成人后的社交及工作能力。

所以,作為父母親要了解生活中的哪些行為是對孩子心理健康不利的,并盡量避免。據(jù)研究,以下十個方面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有嚴重影響:

(1)缺乏撫愛

由于離婚或喪失父母等原因,得不到關心與照顧。

(2)態(tài)度不一

父母雙方對待兒童的態(tài)度不一致;或前后態(tài)度不一致,忽冷忽熱。

(3)兒權至上

父母視為“小皇帝”,有求必應。

(4)經(jīng)常懲罰

為一點小事就對孩子施以身體或心理上的懲罰。

(5)不良誘惑

有意無意地用不良行為或感情誘惑兒童,造成不良行為習慣或心理。

(6)過分苛求

讓孩子學這學那,提出不現(xiàn)實的過高要求。

(7)角色混亂

要求兒童扮演與其年齡、性別和能力不相稱的角色,如男扮女裝。

(8)欲求挫折

對兒童的生理欲求做出抑制性的反應。

(9)弄虛作假

經(jīng)常對兒童說假話,不守諾應。

(10)父母操縱

強迫兒童站在父親或母親一邊,或企圖控制兒童。

多動與頑皮兒童的區(qū)別

活潑好動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健康兒童的一個重要標志。那么。所謂兒童“多動癥”又是怎么回事呢?它是“多功能綜合癥”的簡稱。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其患病率約為5%-10%,一般以男孩較為多見。

很多家長對兒童多動癥不以為意,認為只是孩子頑皮而已。其實,兒童多動癥和頑皮兒童是有很多區(qū)別的:

(1)注意力方面的區(qū)別

多動癥兒童在任何場合,都不能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即使是看“小人書”、動畫片時,也不能專心致志;但頑皮兒童卻不同,在看自己喜歡的“小人書”、動畫片時,能全神貫注,還討厭其他孩子的干擾。

(2)行動目的性方面的區(qū)別

頑皮兒童的行動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計劃及安排;而多動癥患兒卻無此特點,他們的行動較沖動,且雜亂,有始無終。

(3)自控能力方面的區(qū)別

頑皮兒童在嚴肅的陌生的環(huán)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胡吵亂鬧;多動癥患兒卻無此能力,常被指責為“不識相”。

兒童多動癥的實際發(fā)病時間多半是在幼兒時期,有的甚至在嬰兒時期,但其求醫(yī)就診年齡多數(shù)是在6歲至12歲。

據(jù)調查資料,半數(shù)以上的患兒早在新生兒時期就有興奮、多動和睡眠障礙(如不易入睡、易驚醒等)等表征;到幼兒時期,往往表現(xiàn)出異乎尋常的活躍,成天不停地活動,但多半無目的性,且其情緒不穩(wěn)定,常帶有沖動性,因而需要大人密切觀察與監(jiān)督。

上小學以后,絕大多數(shù)患兒的注意力集中短暫,學習困難,成績較差。他們在課堂上常常坐不安寧,不能專心聽講;小動作不斷,常做怪聲,挑逗鄰位的同學,破壞課堂紀律,不能按時完成課堂和家庭作業(yè),情緒常易沖動,常易與同學爭吵,甚至發(fā)生斗毆,很少有知心朋友。

到中學階段(少年時期),一般表征大體同前,但其“多動”癥狀從12歲開始有逐漸減少的趨勢。

兒童多動癥的形成原因

兒童多動癥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種,簡單歸納如下,已為父母的總經(jīng)理們可以認真學習,正確地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

(1)腦神經(jīng)遞質數(shù)量不足

有人認為,多動癥的發(fā)生,可能是由于腦神經(jīng)遞質數(shù)量不足,不能及時傳遞而造成的一種病態(tài)。

腦內神經(jīng)遞質(如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濃度降低,可降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抑制活動,使孩子動作增多。而治療多動癥的藥物,其化學結構與去甲腎上腺素相似,服藥后,可通過各種途徑,增加去甲腎上腺素的含量,使患兒動作減少,因此,多動癥患兒必須服藥治療。

(2)腦組織器質性損害

大約85%的患兒是由于額葉或尾狀核功能障礙所致,包括:

[1]母親孕期疾?。焊哐獕?、腎炎、貧血、低熱、先兆流產、感冒等。

[2]分娩過程異常:早產、鉗產、剖腹產、窒息、顱內出血等。

[3]出生后1-2年內,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感染及外傷的患兒,發(fā)生多動癥的機會較多。

(3)遺傳因素

大約40%的多動癥患兒的父母,其同胞和其他親屬,在其童年也患此病,單卵孿生兒中多動癥的發(fā)病率較雙卵孿生兒明顯增高,多動癥同胞比半同胞(同母異父、異母同父)的患病率高,而且也高于一般孩子,上述幾點均提示遺傳因素與多動癥關系密切。

(4)其他因素

近年,許多獨生子女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由于教育方法不當及早期智力開發(fā)過量,使外界環(huán)境的壓力遠遠超過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是當前造成兒童多動癥(注意力渙散、多動)的原因之一。另外,吃了食物中的人工染料,攝入含鉛量過多的食品(不一定達到鉛中毒)也會導致多動。

此外,國內資料表明,在多動癥患兒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所謂的“嚴格管教者”占61.7%,放任不管者占3.5%,過分溺愛者占7.05%。國外亦有學者認為,暴力式的管教,會使患兒癥狀加重,并增加新的癥狀,如口吃、擠眉、眨眼。而對患兒漠不關心、放任自流和過于溺愛等,??赡艽偈拱Y狀出現(xiàn),或使已有的癥狀加重。

兒童多動癥的綜合治療

以往認為,多動癥是一種兒童自限性疾病,隨年齡增長,可自然消失?,F(xiàn)經(jīng)心理學家長期追蹤觀察發(fā)現(xiàn):僅部分多動癥患兒可治愈,大多數(shù)患兒的癥狀可延續(xù)至成年。而治與不治,早治與晚治,在療效上有顯著的差異。因此,心理專家的一致看法是:多動癥應及早治療、綜合治療。

家長和老師應統(tǒng)一以下幾點認識:

第一,兒童多動癥是病態(tài),不應歧視,不應打罵,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創(chuàng)傷。

第二,對兒童多動癥必須進行藥物治療,但藥物不能代替教育。藥物可為教育提供良好的條件,并應正確理解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

第三,要取得良好的療效,必須四方面(患兒、家長、教師、醫(yī)生)的互相配合。

綜合治療的方法如下:

(1)藥物治療

據(jù)研究,兒童多動癥患兒的腦干網(wǎng)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tǒng)內,可能缺乏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經(jīng)遞質的某一種,故臨床上常用促進這類神經(jīng)遞質釋放的中樞神經(jīng)興奮劑治療。這類藥物以利它林為代表,近期療效十分顯著,但注意下午4時以后禁服,星期日、節(jié)假日應停藥。本藥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食欲減退、淡漠、抑郁,家長不可自行濫用,即使??漆t(yī)生應用時也必須密切觀察。

(2)行為教育

從小培養(yǎng)孩子一心不二用的習慣,如吃飯時不看圖書、不看電視,做作業(yè)時不玩玩具等。應根據(jù)患兒年齡及病情實施注意力集中訓練。對注意力嚴重不集中者,開始可讓其每日1-2次定時聽故事,或讓其自己讀書,每次5分鐘,并逐漸延長時間。學齡期以后能每次集中注意力聽故事或閱讀45分鐘以上者,即達到了正常兒童的標準。

對精力過剩的患兒,可讓其多參加球類、跑步等戶外活動,不應要求這類兒童變?yōu)橐粋€十分文靜溫順的孩子。

(3)飲食療法。

近年來,研究表明,大量進食含有醋氨酸、水楊酸鹽的食物以及進食加入調味品、人工色素和受鉛污染的食物,均可使具有發(fā)生多動癥遺傳素質的兒童發(fā)生多動癥,或者使多動癥狀加重。相反,多動癥的患兒只要限制這類食物,癥狀可明顯減輕,因此,多動癥患兒的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應少食含醋氨酸的食物,如掛面、糕點等。少食含甲基水楊酸的食物,如西紅柿、蘋果、桔子等。飲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調味晶,如胡椒之類,也不宜使用酒石黃色素,如貝類、橄欖等食物。

第二,應多食含鋅豐富的食物。因為鋅是人體內的微量元素,與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密切相關。鋅缺乏常使兒童食欲不振,發(fā)育遲緩,智力減退。研究發(fā)現(xiàn),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大多數(shù)頭發(fā)中鋅含量較高。所以,常吃含鋅豐富的食物,如蛋類、肝臟、豆類、花生等對提高智力有一定作用。

第三,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因為鐵是造血的原料,缺鐵會使大腦的功能紊亂,影響兒童的情緒,加重多動癥狀。因此多動癥孩子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肝臟、禽血等。

第四,應少食含鉛食物。因為鉛可使孩子視覺運動、記憶感覺、形象思維、行為等發(fā)生改變,出現(xiàn)多動,所以多動癥患兒應少食含鉛的皮蛋、貝類等食品。

第五,應少食含鋁食物。因為鋁是一種威脅人體健康的金屬,食鋁過多可導致智力減退,記憶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動癥患兒應少吃油條,因為制作油條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礬,而明礬的化學成分為硫酸鉀鋁。因此,吃油條對小兒的智力發(fā)育不利。

兒童孤獨癥的癥狀表現(xiàn)

有的孩子到了該說話的年齡仍不會講話,對什么都很淡漠,不能與人交往,不會模仿,學習有障礙,并且有刻板的動作,喜歡長時間地做一種單調的游戲,心理醫(yī)生稱這種孩子可能得了“孤獨癥”。這是一種常見于兒童的廣泛性發(fā)育障礙。

兒童孤獨癥又被人們稱為兒童自閉癥,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fā)育障礙,刻板重復動作和對環(huán)境奇特的反應為特征的精神疾病。通常發(fā)生于三歲之前,一般在三歲以前就會表現(xiàn)出來,從嬰兒期開始出現(xiàn),一直延續(xù)到終身,是一種嚴重情緒錯亂的疾病。

(1)早期表現(xiàn)

極度孤獨,不會對親人微笑。喂奶時,患兒不將身子緊貼大人。伸手去抱時,患兒無迎接姿勢,不會伸手做被抱的準備,不會將身子貼近母親,眼睛也不看抱他的人。

(2)社交困難,特別孤獨

與人缺乏交往,缺乏感情聯(lián)系,即使對父母也毫不依戀,如同陌生人。但與陌生人相處,又感到畏縮。正常兒童常以凝視對方表達自己的感情與要求,而患兒缺乏與人眼對眼的凝視,不會以這種方式表達感情與要求。不愛玩,不愛做游戲?;純旱轿鍤q左右,還無朋友,很少與小朋友一起玩耍,缺乏情感反應,常常說出或做出一些不合社交禮儀的事情來。

(3)語言發(fā)育遲緩或障礙

患兒通常不喜歡說話,或說話呈模仿語言,像鸚鵡學舌似地模仿別人的語言。對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低下,無法理解稍微復雜一點的句子,不會用手勢表示“再見”。不會理解和運用面部表情、動作、姿態(tài)及音調等與人交往。缺乏想像力和社會性模擬,不能像正常兒童一樣去用玩具“做飯”、“開火車”、“造房子”。有的患兒語言刻板,代詞錯用,如“我要”說成“你要”,或將自己稱為他。與外界交流困難,不能將生詞與其含義相聯(lián),用手勢而不是語言與人交流。

(4)儀式性和強迫性行為

由于缺乏變化與想像力,患兒常常堅持重復刻板的游戲模式,重復相同的生活,如反復給玩具排隊,總要玩弄自己的腳趾,穿衣順序相同,堅持某些物件的擺置形式,不能變動。一旦有所變化,他們會極為祖喪,別人變動,患兒便大吵大鬧。對自己房間的任何變化也都會表示反對和不安,如家具的移位、裝飾品的變化等。

(5)腦部智力大多低于正常孩子

(6)對某些物件,表示出特殊興趣

對一只杯子、一塊磚,都有可能產生依戀,面對親人卻不產生依戀。

此外,有的患兒還可能有感知障礙,對視、聽、觸等多種感覺遲鈍或過敏。有的存在認知障礙,智力低下,抽象思維能力很差,少數(shù)患兒可能伴有癲癇發(fā)作?;脊陋毎Y的孩子有時會聾,對聲音沒反應。正常孩子會被聲音例如狗叫驚嚇,而孤獨癥小孩會無動于衷。他們對疼痛、冷熱也不太敏感,不愛交朋友,寧肯獨自玩耍。

兒童孤獨癥的三個病因

兒童孤獨癥的起因尚不太清楚,病因尚無定論。最近調查認為,孤獨癥與腦部生理結構或神經(jīng)病學有關,是幾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與遺傳因素、器質性因素以及環(huán)境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

患兒的同胞發(fā)生本病的同病率較其他人為高,單卵雙生子的同病率較高。41%的患兒為長染色體,他們的父親和兄弟也發(fā)現(xiàn)有長染色體,從而提示與遺傳因素有關。

(2)器質性因素

如腦損傷、母孕期風疹感染,生下后患過腦膜炎、腦炎等。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本癥患兒腦室左顳角擴大較多見,提示顳葉內側結構的病變,可能是由于腦組織的變態(tài)反應所致。最近的研究證明,患幼年孤獨癥的兒童,其免疫系統(tǒng)可能將一個基本的腦蛋白誤以為異體,而將其吞噬掉。因此導致腦損傷,可能造成孤獨癥特征。此病同時出現(xiàn)情緒、智力和交際的缺陷,亦是與腦病變有關。

(3)環(huán)境因素

過去有人認為早年生活環(huán)境中冷淡的和過分理智化的撫育方法,缺乏豐富和適當?shù)拇碳?,沒有教以社會行為,是發(fā)病學重要因素。長期處在單調環(huán)境中的兒童,會用重復動作來進行自我刺激,對外界環(huán)境就不發(fā)生興趣。本癥患兒的父母大多是商業(yè)人員,受過高等教育,比較聰明,但做事刻板,并有強迫傾向,對孩子冷淡和固執(zhí),家庭缺乏溫暖。現(xiàn)在,否定了這種看法。經(jīng)研究證實,是由于某種腦病變的關系,其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病毒還是代謝失調,目前尚無定論。

多方面預防兒童孤獨癥

預防兒童孤獨癥的發(fā)生,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1)別把孩子過分封閉于一味學習的小圈內

城市居住的現(xiàn)代化使許多人搬進了高樓,而一戶一門的高樓容易給孩子造成封閉的環(huán)境,因此,應允許或鼓勵孩子從高樓走下來到庭院中,與鄰居或附近小朋友玩耍、交往,建立友誼。

(2)注重情商培育

情商即社會適應的綜合能力。孩子僅僅學習成績優(yōu)良是不夠的,還須懂得接受別人并讓人接受自己,這也是愛的基本含義。在培育孩子良好品德的同時,要教導孩子形成好的性情和情感。

(3)盡量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包括鄰居小朋友相邀的游戲、做作業(yè);包括學校、班級統(tǒng)一組織的文體活動;包括祝賀同學生日、歡送老師等等。從集體活動中培育孩子的性格,從集體活動中體驗友誼、智慧與溫暖。

(4)為孩子的交友創(chuàng)造條件

不僅應允許孩子走下高樓、走出家門,也應允許把小朋友請進家門。為孩子提供交朋友的機會,教給它們交朋友的藝術、方法和技巧。

(5)培育孩子的自立能力,切忌父母事事包辦

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有意讓孩子碰碰釘子、嘗嘗苦頭,以磨練孩子。

用關愛治療兒童孤獨癥

孤獨癥患兒家長的心理狀態(tài),可想而知。但淚水不能治療孤獨癥,悲傷過后,還是要振作精神,采取行動來協(xié)助孩子擺脫孤獨。

(1)要克服兒童的孤獨癥,家長必須具備足夠的信息

要戰(zhàn)勝敵人,必須先了解敵人的情況。因此家長應先學習和吸收更多的有益信息以協(xié)助克服兒童孤獨癥。家長之間應互相交流經(jīng)驗,以便在處理各自面對的孤獨癥時,能有更多的選擇。

(2)多學習

主要是學習有關行為治療、如何為孤獨癥兒童安排特別飲食及專業(yè)治療的知識。書籍是學習處理兒童孤獨癥主要方式的源泉。此外,也要靠家長、心理治療學家、醫(yī)生的精心觀察和醫(yī)療。然而,家長必須注意的是每個孤獨癥患兒的情況各異,不能一概而論。

(3)除此之外,家長應按部就班地給兒童提供必要的治療

每個家長應盡最大努力給予應有的治療以協(xié)助兒童擺脫孤獨癥。

(4)治療孤獨癥的方式、種類繁多

在眾多處理兒童孤獨癥的信息中,醫(yī)生和家長所需要的信息,其中一些來自化驗室報告。通過化驗報告,醫(yī)生和家長可準確地了解兒童的問題并決定最佳的治療方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牡丹江市| 广灵县| 岚皋县| 新营市| 百色市| 自治县| 赤城县| 新竹市| 天柱县| 鄂州市| 大名县| 兴义市| 上林县| 鄂尔多斯市| 依兰县| 漳平市| 仁寿县| 巴马| 略阳县| 大埔县| 色达县| 涪陵区| 嘉兴市| 锡林浩特市| 海安县| 周口市| 逊克县| 通州区| 陆川县| 淮阳县| 大荔县| 广饶县| 株洲县| 和平区| 乐山市| 宣化县| 宁安市| 古丈县| 阿勒泰市| 兖州市| 深水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