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湖里的戰爭
- 水中之屋
- (加拿大)查爾斯·羅伯茨
- 4338字
- 2015-07-26 01:15:51
山林里的早晨清新宜人,小溪上輕籠著一層淡淡的霧氣。營地上的篝火讓人覺得暖意融融。吃早飯的時候,男孩宣稱自己有所發現,杰布卻沒問他有何發現。杰布這個山林居民從不好打聽,然而他此時的沉默卻滿含著質疑的意味。男孩吃著炸鱒魚和玉米面包,嘴里塞了一半的食物,邊吃邊說道:
“杰布,昨晚我們聽到的聲音可不是樹意外倒了那么簡單!”
“那又如何?”山林人淡然地咕噥道,似乎沒多大興趣。
山林人冷淡的反應當然不足以讓男孩說出他的秘密。隨后男孩又夾了一片粉紅色的鱒魚肉,似乎吃得很專心。沒過多久,山林人再度開口了。他之前一直在想事情,并意識到自己在男孩面前的威信有所動搖。
“當然不是意外,”山林人帶著嘲諷的口氣悠悠說道,“我那么講,只不過是不想在犯困的時候被問題糾纏。我自然知道是河貍在行動!”
“沒錯,杰布,”男孩贊同道,“就是河貍。我已經找到一口有河貍棲息的大湖,就在小溪的上頭,里面有兩個很大的河貍房子。是我發現那湖的,所以它是我的,我不允許別人在那里捕獵。那些河貍也是我的。杰布,里面每一只河貍都是我的,絕不可以用槍用夾子獵捕它們!”
“我不知道你的禁令會有多少人遵守,”杰布不動聲色地說著,一邊從平底鍋中戳起一塊咸肉放到盤中,“但起碼我會。我想今年冬天要來這扎營伐木的伙計們也會這么做,只要我跟他們說清楚那口有河貍的湖是你的。”
“真是太感謝了,杰布!”男孩說道,“那也正是我所希望的。我想周邊還有很多河貍可供你那老古董的鐵夾捕食。”
“是的。”杰布表示認同,他站起身來細說道,“昨天我往營地西邊巡視時發現了三個湖,里面應該也有河貍。所以我們應該可以放過‘男孩的湖’里那十六或二十只河貍。”
聽到山林人給湖取的名字,男孩覺得那是賜予他的無上光榮。他感激地咧嘴一笑,雙頰也因興奮而愈加通紅。他知道那個名字會長存下來,終會印在地圖上,因為伐木工人們敬重他們自己的傳統,堅持原則。
男孩只對杰布道了聲謝謝,然后問道:“你怎么知道我的湖里只有十六或二十只河貍呢?”
“你說到湖里有兩所河貍房子,”林人回答道,“一般而言,一個河貍屋里有八到十只河貍:一對老年河貍夫婦,三到四只還未被趕出家門自立門戶的幼貍,還有三到四只春天新下的幼崽。河貍父母非常慈愛,它們的孩子在家可以想住多久住多久。現在我要走了,中午回來吃飯時再見!”杰布拿上他的斧子,朝著營地的西南方闊步前進,去進一步研究他昨天發現的一個山谷。
現在只剩男孩一人。他快速地整理營地,卷起鋪蓋,擦完盤子,又將快要燃盡的篝火熄滅。然后,拿上他的小型溫徹斯特步槍,沿著昨晚的路線往小溪上游走到河貍棲息的湖泊。男孩總是隨身帶著獵槍,盡管他并未用槍傷過任何生命。
男孩很清楚,河貍的大部分工作,至少大部分的水上工作都是在夜間進行的,所以此行他并不奢望能在日光之下看到河貍。盡管如此,他還是小心翼翼地靠近水壩,不讓自己發出聲響。這已經成為了男孩山林生活的一個習慣,他也因此得見了這林中的許多居民,體味到了山林無窮的趣味。而在那些較為鬧騰的行者眼中,這里不過是一片空蕩蕩的林子,生機全無。男孩悉心研究野外生活,從中學到了重要的一點,即大自然的生物絕不會總按人的意志行事,而是似乎更樂于做和自然學家的理論相悖的事。
他走到濕地邊上,目光越過水壩向前方凝視。只見四下晨光閃耀,一片寧靜,沒有什么能將其打破。清澈的日光下,水壩和那邊的兩個河貍之家看起來比昨晚更大,更為引人注目。湖泊附近看不到生物活動的跡象,除了一只在湖上盤旋搜尋獵物的魚鷹,它那兇猛的頭往下伸直,想要找到湖面下正沐浴日光的鱒魚或白鮭。
“一只搜尋獵物的魚鷹在上空盤旋”
男孩一動不動地躲在稀疏的灌木叢后。他遵照野生動物行動的習慣,在完全將自身暴露于空地之前,起碼要先靜靜地呆上好一會兒。他耐心觀察,卻一無所獲。就在他即將向前移步時,他的眼角捕捉到后面小溪淺淺的河床上有一絲動靜,于是他馬上躲藏起來。他一向謹慎,并沒有轉過頭去看。片刻之后,一只褐色的小家伙便扭動著身子進入了他的視野。原來是一只水獺正沿著小溪上游走去。
這只水獺行動異常謹慎,左顧右盼,似乎是要將沿途所見詳細地記在腦中。走到水壩時它停了下來,細細地對水壩結構進行研究,一副從來沒見過的神情。它的神色如此特別,男孩立馬斷定它是初來乍到——或許它之前住在南邊距這兒十五英里的奧坦努斯河[1]的源頭處。有一隊伐木工人為了建造一個大型木材營地,正在那扎營施工,或許因此它才不得已背井離鄉,流浪至此。不管情況怎樣,可以確定的是這個褐色的流浪者是新來的。它的神色舉止全然沒有野生動物在巡視領地時的從容自信和鄭重其事。
水獺繞著水壩底部靜悄悄地走了一圈,用鼻子嗅了嗅每一條溢出來的小水流。看到它跟其它河貍水壩并無不同,水獺似乎放下心來。接著,它爬上水壩的頂部,對著身前的那片水域觀察良久。一切看來都很正常,水獺便干凈利落地潛入湖中。據男孩猜測,它的潛入點應該是相對水壩水位最深的地方。顯而易見,它是想徑直朝著湖泊入口游去。在途中,它要經過小島,跟島上的河貍主屋相距范圍會在二十五到三十碼[2]之間。水獺跳入水中消失不見后,男孩立即往前沖向壩頂,在樹蔭的掩映下盯著湖面,看是否能追蹤到它的行徑。
“水獺小心翼翼地行動”
幾分鐘過去了,從湖面上仍然看不出水獺的行蹤。突然,就在島上的河貍主屋對面的水域里傳來一陣喧騰,引得湖面波浪起伏。接著水獺露出水面,看樣子十分激動,它隨即又潛入水中。此時,一只身形巨大的河貍將頭伸出湖面,大口地呼吸著空氣。待它們都進到水下,湖面立刻一片沸騰。男孩看著這場不同尋常的神秘斗爭,興奮不已,差點在脆弱的壩頂上失衡掉了下去。頃刻之后,兩位對手又浮出水面激戰起來,雙方勢均力敵。隨后又有一只河貍加入戰斗,身形比第一只要小。它氣勢洶洶地朝著水獺瘋狂地撲將過去。明顯可以看出河貍是進攻方。水獺不時地想要逃脫避開戰斗,卻只是徒勞。男孩十分同情水獺,甚至一度舉起了獵槍。但他又想到,不管水獺的意圖何在,它終究是入侵者,并且河貍理所應當有權捍衛自己的湖泊。他記得一位上了年紀的印第安人告訴過他,河貍跟水獺之間總是有著化解不掉的血海深仇,何況,他又如何知道這場爭端究竟是哪邊在理,問題的嚴重性到底有多大?于是他放下獵槍,熱切地注視著,幾乎透不過氣來。
事實證明,水獺足有能力照顧好自己。只見它突然立起身來,露出半截光滑扭動的身體,飛速地撲到小河貍身上,用牙緊緊咬住了它的耳朵下方。水獺的牙齒很長,有致命的殺傷力,是專門對付鮭魚的。不管多大多滑的鮭魚如何猛烈地掙扎翻動,水獺總能將其擒住。小河貍瘋狂地翻轉著身體,想要掙脫這致命的攻擊。但水獺就是死咬著不松口。它像獵狗咬住老鼠那般,使勁甩動著它的受害者,全然不管另外一只河貍對它發起的猛烈進攻。湖水被攪作一團,整個湖面都不平靜。水花四處飛濺,濺到壩頂,打到了男孩的腳上;濺到水中的小島,弄得河貍住所周圍銅綠色的草葉輕搖。毋庸置疑,湖區的其它居民也在觀戰,甚至比男孩看得還要專心致志,但男孩卻連其它觀戰者的一耳一鼻都沒能看到。其實它們就在附近,躲在隱蔽的草叢里或是睡蓮的葉子下面。
“水獺突然立起身來在水面上露出半截光滑扭動的身體”
頃刻間,小河貍在一陣抽搐后便僵住不動,仰肚朝天地躺在湖面上,隨著波浪晃動著然后開始下沉。水獺隨即放開了它,從另外一個更危險的對手的糾纏中掙脫開來,拼命地朝著最近的岸邊游去。存活下來的河貍明顯受傷了,它并沒乘勝追擊,而是慢慢地游向島上的房子,爾后消失不見。不久水獺就到達了岸邊,拖著身子前行。它那富有光澤的褐色皮膚劃傷了,鮮血直流,而男孩認為它的傷并不致命。男孩轉過身,對著河貍的房子注視了十多秒鐘,便穿過樹叢悄悄離開。他似乎不愿意就這么放棄,他想要去找尋更加友善好客的水域。看著河貍消失不見,看著它如此驅趕虐待一個外來者,男孩第一次意識到即使是單純的大自然對一個陌生來客也會如此滿懷敵意。動物世界正如人類世界一樣,大部分值得擁有的東西都是先占先得。
男孩對于這場奇特爭斗的興奮靜息后,便饒有興趣地觀察起水壩。他知道現在湖里的每一只河貍都已經知曉了他的存在,它們必定會小心行事避免暴露,因此男孩也沒有必要再隱藏自己了。他沿著水壩頂部踱步,估算它的長度約為一百英尺。水壩的中間部分,有一長段水壩略高于三英尺,其兩端逐漸沒入自然凸起的水岸。據男孩觀測,水壩底部的厚度約為十二英尺,它上方部分表面的坡度比下方的要緩些。整個水壩由樹枝、灌木、石頭和泥巴建成,看起來十分結實,是一件非常堅固耐用的手工制品。然而不足一點五英尺寬的頂部卻建得比較松散,富有彈性,男孩也解釋不清水壩為什么會建成這樣。然而,隨后他便觀察到,水壩在疏散水流時,沒有一處地方會有流水泛濫。湖水經流到水壩時能達到壩頂部分三到四英寸[3]處。男孩看到,處于這樣一個水位時,水流能先從由細枝樹棍編織的松散而牢固的結構中慢慢滲透下去,并且不會帶來多大的沖擊力。這樣,傾瀉而來的流水就能疏散到各處,其力量被大大削弱,對整座水壩的影響也變得微乎其微。水流層層滲透,幾乎沒有聲響,一直往下流淌直到從水壩的底部流出,流到小溪后再重新匯聚在一起,朝著大海的方向繼續燦爛的旅程。
水壩長長的斜坡上方涂了一整層泥巴,表面因而顯得特別光滑。這樣,水壩里面的結構便不會顯露出來,除了個別直徑約三到四英寸的樹苗底端零星地伸出了表面,而它們則充分說明了底層的堅固。斜坡下方部分的結構頗讓人費解,由樹枝和樹桿織就而成。初看之時,它們像是隨意堆積的,而細查之下,男孩發現其實里面搭建的結構十分緊實,要想從中抽出一根木棍還得費些力氣。男孩對水壩的結構了解愈深,就愈加敬佩它的建造者,愈加欣賞建造者們的思維和智慧。若是用人類稱之為本能的東西來解釋這樣一件精美之作,該是多么牽強。想到這一點,男孩不由得展露出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
然而最讓他印象深刻的還是水壩的布局,它充分表現了湖區小人的施工技巧和縝密考量。水壩的布局使得其在以下兩種極端情況下都能有效工作。若碰上暴雨或融雪,而水流依舊很淺甚至近乎斷流時,流水就可以從壩中以最短的路程穿過;而當水流與小溪主流相交,洶涌襲來時,水壩向上突出的彎曲部分則可以抵擋住洪流兇猛的推力。男孩對著水壩彎曲而又堅固的部分沉思了一段時間,隨后他看了一眼太陽,才知道已經接近正午時分。于是男孩向著水中低矮的圓頂小屋脫帽致敬,然后匆忙地趕回營地吃中飯。
注釋
[1]Ottanoonsis,加拿大有一個叫Ottanoonsis的大峽谷,里面的一條河也是此名,其發源地有一群湖和沼澤,叫做Ottanoonsis群湖。(譯注)
[2]碼為英制長度單位。1碼=3英尺=36英寸=0.9144米(譯注)
[3]英寸為英美制長度。1英寸=2.539999918厘米(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