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控力:如何有效掌控自己的情緒
- 高杰
- 3916字
- 2019-01-01 13:36:57
自卑也是一種力量
自卑的意義首先在于它能促使我們對自我做出一種冷靜的剖析;其次,自卑還能讓人敬畏國家的政策、法律,避免沒有道理的“自信”毀了人生。人生自然不能過分自卑,過分自卑會打倒一個人的毅力和勇氣,使我們自己消滅自己;但也決不可盲目自信,一個人盲目地自信容易變得狂妄,自己擋住前進的道路。最理想的是把兩者結合起來,將自卑與自信的正面力量全部發揮出來,用自卑照探自己性格、知識、才華的黑洞,用自信尋找走出迷途的道路。
⊙⊙⊙
及時識別自卑心理
小亮大學畢業后,在一家有名的企業里找到了一份很有發展前途的工作,讓很多同學羨慕不已。小亮自己也十分興奮,暗下決心要在這個圈子里出人頭地。
懷著要高人一等的夢想,小亮開始了自己玩命般的工作。早上,他總是第一個到達辦公室,給自己制訂計劃,生怕工作落在起跑線上;晚上,他通常最后一個離開辦公室,目的就是要讓自己在時間上不輸給別人。一段時間后,小亮的工作成績嶄露頭角,獲得了上司和許多同事的好評。但是讓同事不解的是,在這之后,小亮的行為變得有點兒奇怪。在公司例會上,當上司讓大家總結自己的工作經驗時,他總是很積極地發言,主動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雖然這在經驗豐富的同事眼里幾乎不值一提。而在別人發言的時候,他卻一句話也聽不進去,還在背地里冷嘲熱諷,似乎只有自己的經驗才是制勝的法寶。
慢慢地,這種情況發展得越來越嚴重。有一次,小亮的一個同事簽了一份合同,給公司帶來很大收益,上司在例會上表揚了他。小亮覺得自己的榮譽受到了挑戰,不服氣地站起來說:“這算什么?換了我,能做得更好!”之后,只要有類似的工作,他一定要和別人搶,幾乎撕破臉皮。而一旦別人得到表揚,他就像是切身利益受到損害一樣不能控制情緒。
很多人說,小亮太傲慢了,簡直是目中無人。但是心理醫生經過仔細分析后給出的解釋,卻讓包括小亮在內的所有人感到不可思議:“小亮現在有嚴重的自卑傾向,建議休息一段時間。”
面對眾人的不解,心理學家進一步解釋道:兩個人比個頭兒的時候,挺胸抬頭、渾身肌肉緊張的那個人,一般不是自信,而是出于自卑。他之所以這樣做,是想讓自己顯得比實際高一些。小亮就像那個挺胸抬頭的人,正是由于對自己經驗不足、能力尚待提高的自卑,小亮才每天裝作自信滿滿的樣子,不想讓別人覺得自己無能;也正因為這種自卑,別人得到表揚時,他顯得十分緊張,生怕自己被別人看不起。這個真實的故事給了我們一項很重要的啟示,那就是:外表強勢、傲慢、好強的人,內心往往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自卑。這也就是說,自卑往往有著表里不一的特點。所以,當你發現自己突然變得非常好強的時候,應該冷靜地分析一下自己的心理,因為這時,你很有可能有了自卑傾向。而及時識別表里不一的自卑心理,是戰勝甚至利用自卑的第一步。
別讓自卑壓垮精神
不能否認,自卑是一種很可怕的負面情緒。如果得不到正確對待和處理,一個自卑的人很可能會逐漸地否定自己的一切,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很多人就這樣郁郁而終。甚至很多人有了自卑心理之后,會變得異常敏感,難以忍受別人的言行,甚至走上不歸路。
一個新婚的推銷員,一直想著努力工作,多掙一些錢,讓妻子過上幸福生活。但是事與愿違,推銷員在剛開始工作的幾個月里處處碰壁,沒有推銷出一件商品。看著曾經和自己一起工作的人都小有成績,推銷員頓時生出了強烈的自卑感:“為什么別人可以做到,而我就不行?難道我的能力真的不如別人嗎?”在這種情緒影響下,推銷員郁郁寡歡,逐漸地否定了自己的一切:能力、學歷、相貌……終于有一天,在又一次被拒絕之后,想著家中等米下鍋的妻子,推銷員再也忍受不了這種壓力,自殺身亡。
無獨有偶,曾有一位大學生阿峰以極其殘忍的手段殺死了自己的舍友。警方經調查發現,阿峰家庭貧困,生活拮據;而遇害的舍友家里很有錢,吃穿都是名牌。這讓阿峰感到非常自卑,總覺得舍友在炫耀。終于有一天,舍友在給女朋友打電話時說:“一部名牌手機值不了多少錢,你爸不給你買我就給你買!”阿峰聽到這里,想想自己連手機都買不起的尷尬處境,認為舍友是在嘲笑自己,失去控制的他拿起水果刀狂捅舍友13刀,導致舍友失血過多而死亡。

在第一個案例中,推銷員自卑的根源在于自己的業績比較差,和別人相比,自慚形穢。但可惜的是,他沒有把這種自卑化作努力工作的動力,而是一味地郁郁寡歡,否定自己,給自己憑空添加了很大的壓力,因此最終不堪重負自殺身亡。
而在第二個案例中,大學生阿峰自卑的根源在于自己家里沒有錢,不能像舍友那樣可以享受生活。同樣讓人感到惋惜的是,他沒有把這種差距化為努力學習的動力,而是任憑自己的心理變得越來越敏感,最后毀了兩個家庭。
自卑心理具有巨大的負面能量。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邁出了利用自卑的第二步。
超越自卑
可以這樣比喻,自卑就是一股形式不定的能量,如果沒能正確處理,這股能量就會像炸彈一樣瞬間爆發,摧毀自己,傷害他人,就像推銷員和大學生阿峰一樣;而如果我們正確面對自卑,這股能量就會以正面的形式釋放,讓我們在自卑中汲取前進的動力,超越自己的極限,得到其他人無法企及的成就。
身殘志堅的張海迪用她的行動感動了一代人。1960年,年僅5歲的張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身體致殘后的她,不能像正常人那樣走進課堂快樂地學習。而她又不甘落后,于是開始了自學的艱難歷程。在將近20年的時間里,她不僅讀完了小學和中學的課程,而且自學了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四種語言,并攻讀了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在此期間,張海迪還攻讀了十幾本醫學專著,自學針灸,成了當地的“名醫”。同時,她還抽空閱讀無線電文獻,當起了無線電修理工。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她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了100萬字。
讀到這里,可能大家都以為張海迪非常開朗樂觀,“自卑”與之是掛不上鉤的。但是,張海迪在一次訪談節目中坦言,自己曾有嚴重的自卑心理,然而也恰恰是這種自卑心理讓她奮發圖強。“知道自己站不起來后,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敢出門,怕同學笑話。在我奮斗的過程中,有時難免會出現自卑心理,因為自己身體的缺陷讓我和正常人很不一樣。但是也正是這種自卑,讓我看到了和別人的差距,讓我有了一直向前的不竭動力。”
全國人民都很熟悉的舞蹈演員邰麗華身為聾啞人,不能感受音樂的魅力,這讓酷愛舞蹈的她十分自卑。但是,這種自卑給了她強大的動力,學舞再苦,她也從不抱怨,“要用身體表現音樂的魅力”,最終她領舞的《千手觀音》震撼了世界。
所以,自卑心理有時候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如果能夠正確地處理,它就能成為前進的動力。當識別到自己出現自卑傾向后,應當馬上冷靜地審視自己,找出自卑的根源,進而加倍努力,彌補自己在有關方面的不足,從而在根本上打敗自卑,汲取前進的力量。
自卑的力量
其實,適度的自卑有很大的力量。如果正確地加以利用,會對自身的成長、成熟有很大的幫助。
第一種力量——自卑是謙和的母親。也許你已經發現了這樣的現象:當別人贊美你的時候,即使你知道這是毫無意義的奉承,也會舒舒服服地接受;但是當別人指正你的錯誤,對你好言相勸時,你卻不樂意接受,全然不顧“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古訓。這正說明,人總是會或多或少地有些自大心理的,這種自大心理通常會阻礙我們前進的步伐。相反,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能讓我們冷靜地剖析自身的不足,找到自己的短處,從而激勵我們不斷地努力。
有一位在軍隊里不可一世的軍官經常對下屬吆三喝四,對別人的意見也置之不理。后來,由于種種原因,軍官轉業了,到家鄉的電力部門任職。當地人對他在部隊自高自大的表現都有所耳聞,猜測他在電力部門仍然會很高傲,他的同事對他更是避而遠之。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軍官到電力部門任職后,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為人謙和有禮,經常讓同事幫忙尋找自己身上的不足;工作認真負責,甚至經常加班到深夜。就這樣,軍官在單位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后來有人對此十分不解,壯著膽子問他為什么變化會這么大,軍官說:“我在部隊這些年沒有好好讀書,沒多少文化,工作技能和同事差距很大,這讓我有些自卑,哪里還有資格對別人大喊大叫呢?為了不讓別人笑話,自己加班加點完成工作也是應該的。”
在這個案例中,軍官感到自卑后,冷靜地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而后緊接著努力彌補,因此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
第二種力量——自卑是敬畏的源泉。很多時候,我們都對別人的一句話、一種行為耿耿于懷:“他以為自己是誰呀?憑什么這么說我?”“我都沒有這么做過,他有什么資格這么做?”這說明,我們很多時候不懂得尊重別人,總是把自己放在中心的位置。而適當的自卑,會讓人從這種自我膨脹中解脫出來,懂得如何敬畏別人。美國曾經有一位一夜走紅的演員,自認為很了不起,于是肆意地在公眾場合攻擊他人的演技,仿佛自己是最優秀的演員。然而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指責他,很多專欄作者和評論家紛紛撰文,認為他不懂得敬畏別人,將葬送自己的演藝生涯,甚至為他送上外號“傲慢王子”。不久,他的經紀人因承受不了輿論的壓力,辭了職。離開之前,經紀人給演員留下了一封信。信中,經紀人把這位演員和很多有名的甚至名不見經傳的演員做了比較,指出了他演技的二十大缺陷,并忠告他要敬畏別人,適度自卑。
演員看過信后,仔細地思考了信中的內容,認為很有道理。于是他自此提醒自己,要正確評價自己,懂得敬畏他人。在拍戲時,他會主動為劇組的演職人員買零食;參加走秀時,他會為資格老的演藝界前輩讓路;在公共場合講話時,他也變得謙遜有禮。乃至有評論家驚呼:“當年的‘傲慢王子’如今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隨著輿論環境的好轉,他的演藝事業也登上了新的高峰。
可見,自卑心理中潛藏著巨大的能量。我們如果可以主動尋找自卑的根源,把握自己的心理,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自卑這股潛藏的能量,助力自己的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