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控力:如何有效掌控自己的情緒
- 高杰
- 4139字
- 2019-01-01 13:36:57
不抱怨的人生
不抱怨命運的人,才不會被命運所擺布,抓住機會求得改變;不抱怨他人的人,才不會被短暫的惡所迷惑,在理解和合作中尋求成功;不抱怨逆境的人,才不會因為失落而一蹶不振,懷著感恩在困窘中奮進;不抱怨失敗的人,才不會被沮喪所影響,在失敗中尋找成功的途徑;不抱怨過去的人,才不會在留戀中錯失眼前的美景。
⊙⊙⊙
試著計算抱怨的次數
希金斯先生剛剛被一家企業聘為總經理助理。但是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后,他覺得這份工作與自己的預期相差太遠,每天除了給總經理端端茶倒倒水,整理一下文件,就是跑跑腿,簡直像個打雜的。于是,希金斯的心態不像最初那樣積極了,漸漸地產生了抱怨情緒。而且這種抱怨情緒影響很嚴重,他幾乎看到什么就要抱怨什么。
希金斯覺得自己心態出了問題,于是去看心理醫生。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他記錄了自己一天的生活,想看看自己每天抱怨的內容,以下便是該日記的內容節選。
“早上一起床,陽光就刺得我睜不開眼睛,幾只笨鳥吵來吵去,煩死人了……
“到了公司,又得給老板打雜,人家都坐在辦公桌前,想喝水就喝水,想聊幾句就聊幾句,我卻得抱著一摞一摞的文件來回穿梭。保潔阿姨總是在我眼前晃來晃去,搞得我頭都暈了。那個叫吉爾的英國女郎,不知道是不是吃了興奮劑,不停地說啊說啊,吵得頭都大了……
“晚上回來,雞米花已經賣光了,回家做飯又很難吃,真不知道這種生活什么時候才能到頭……”
這篇日記完成后,希金斯照著心理醫生的要求,統計了一下自己一天抱怨了多少次,結果他自己都嚇了一大跳:在短短的一天時間里,他竟然抱怨了160多次。原本在工作中產生的抱怨情緒,已經深深影響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接著,按照心理醫生的指導,希金斯先生重新審視了自己抱怨的事情,并用紅筆勾掉那些自認為不必要的抱怨,結果仍然叫人大吃一驚:只有工作是他自己認為可以抱怨的,其他方面都是可以一笑而過的。換句話說,希金斯一天有了160多次不必要的抱怨。
從這之后,希金斯先生開始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情了,抱怨的次數也大大減少了。
這個小故事給了我們很多啟示。首先,我們所抱怨的事情往往不是什么多嚴重的事,而是一些瑣碎的事情。如果稍微改變一下我們看事情的角度,這些抱怨大都可以忽略;其次,抱怨對自身的情緒有著很強烈的負面感染力,如果一事不順心,往往就會事事不順心。那么具體來講,抱怨究竟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影響呢?
抱怨的三大危害
現代社會,很多人越來越愛抱怨。究其原因,并不是他們有很多值得抱怨的事情,也不是因為他們內心存在著強烈的不滿,而是這些人把抱怨當成了裝飾自己的“口紅”。著名學者于丹曾說,這些愛抱怨的人“會刻意地去渲染一種感傷,一種‘我生活中的失落’”,向別人訴說自己生活的不如意,達到一種“楚楚動人”的效果,或者將抱怨作為自己向人示弱的裝飾,作為保護自己的武器。
但是,經常抱怨能達到這種效果嗎?答案是否定的。科學的分析以及翔實的案例都告訴我們,抱怨絕不是可以裝飾自己的“口紅”,而是人見人厭的“口臭”。它不僅會大大影響自己的形象,而且會破壞他人的情緒,是一大“污染源”。
首先,經常抱怨的人,在別人心中的印象往往會很差。英國某著名研究機構曾經就抱怨這個課題做過調研,研究發現,60%的人討厭愛抱怨的人,30%的人表示“不能忍受”愛抱怨的人,只有10%的人“可以暫時忍受”別人抱怨。這說明抱怨會損害自己的形象,就像口臭一樣,不會受到歡迎。劉瀟從國外學習現代舞蹈歸來,應聘到一家知名舞蹈學校擔任舞蹈教練。他不僅具有一流的舞蹈水平,而且樂于助人。別人請他代課,他總是一口答應,從不推諉。但是,劉瀟在同事中的口碑并不好,尤其是下班后或者午休吃飯的時候,劉瀟總是一個人,沒有誰愿意跟他做伴,這讓他很苦惱。原來,劉瀟業務能力和人品都挺不錯,但就是愛抱怨。班里的學生學得慢,他要跟同事抱怨;今天上班沒趕上班車,他也會跟同事抱怨;就連自己做飯時飯燒煳了這種私事,他也要向同事大倒苦水,搞得同事們很不耐煩,但也不好說什么,只能盡量躲開他。所以,經常抱怨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
其次,經常抱怨會讓自己的情緒變得比較低落,原本很開心的事情也會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變得讓人生厭。本節的引例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希金斯先生本來是對自己的工作有抱怨情緒,但是在這種情緒影響下,他開始抱怨同事、保潔阿姨,甚至會抱怨清晨的陽光、清脆的鳥鳴這些美好的事物。有一位小學生每天回到家中第一句話就是:“老師留的作業太多了,根本寫不完!”吃飯的時候更是對作業抱怨個不停。有一天,他放學回家后說:“煩死人了,老師讓我們描寫小動物,還讓我們在暑假爭取養一只寵物!”媽媽聽見后很驚訝地說:“你不是早就想養一只小貓了嗎?老師給你們這么好的機會,你怎么還抱怨呢?”這個小故事中,小學生對老師有了很強烈的抱怨情緒,這種情緒影響了自己判斷的準確性,似乎老師所說的話、所安排的任務都必須要抱怨,所以才會對老師鼓勵養寵物這種“好事”抱怨了。因此,抱怨會影響自己的正常情緒表達。
最后,抱怨就是一大污染源,往往影響周圍人的情緒,使一個集體變得消極,不思進取。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情緒的負面能量,而抱怨則很容易將他人的這種負面能量激發出來。如果公司里有幾個人喜歡抱怨,就很容易引發一群人聚在一起“嘴上討伐”公司、領導的現象。這會極大影響公司的安定與團結。
某高中有兩個文科重點班,分班的時候為公平起見,兩班實力劃分得比較平均。一開始,兩個班的同學表現都很優秀:上課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平時的作業和考試都認真對待,結果兩班成績不相上下。但是后來,兩個班出現了差距,一班表現依舊優秀,但是二班卻有些遜色了。這種差距越拉越大,以致高考結束后,一班考入重點大學的人數遠遠超過了二班。
心理學家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細節:二班有幾位同學,抱怨情緒很重。很多同學都表示,當時受這幾個人的影響比較大,導致老師布置作業的時候,自己也習慣性地出現了抱怨情緒,作業更是應付了事;上課時對老師的講解也會抱怨兩句,聽不懂的地方都歸結于老師講得不好。這樣看來,最終結果出現差距是在所難免的了。所以,抱怨一般不會給人帶來積極的影響,它只會破壞自己的形象,影響自己的情緒,而且會損害集體的積極性。
相反,不抱怨的人,往往會享受更加快樂、更加受人尊重的人生。
海倫·凱勒受世人矚目多年。她19個月大的時候,就被一場猩紅熱奪去了視力和聽力,從外界獲取信息的途徑幾乎被掐斷了。但是,在黑暗和無聲的世界中,海倫·凱勒沒有抱怨自己的命運,而是把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認真學習和無私奉獻上。在老師安妮·莎莉文的幫助下,她學會了寫字、說話,并出版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在常人看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在一次演講過后,一位記者問她:“夫人,您從小就遭受了命運沉重的打擊。在奮斗的過程中,您有沒有抱怨過自己的命運呢?”“在我下定決心要奮發圖強之后,我從來沒有抱怨過命運,一次也沒有。因為我知道,抱怨不會給我帶來任何好處。更嚴重的是,一旦我抱怨自己的命運,我就很可能開始抱怨周圍的一切了,即使它們是那么美好。”海倫·凱勒精彩的回答博得了在場所有人熱烈的掌聲。可見,抱怨絕大多數情況下會給你帶來不必要的煩躁和麻煩,只有停止抱怨才能真正享受美好的生活,才能改變自己的處境。那么,什么樣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擺脫愛抱怨的惡習呢?
幾句值得你記住的話
第一句:“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差,相反,在別人眼中你可能就是受膜拜的對象。”
有統計顯示,很多人愛抱怨的習慣源于自己不平衡的心理,也就是說,當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別人的時候,心里不容易接受。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別人抱怨:“為什么別人表現得那么好,我就做不到呢?”這種心理要及時擺脫,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這種比較往往沒有必要。即便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別人,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會受到很多人的羨慕。
曾經馳騁在網壇上的一對姐妹花有一次會師大滿貫決賽。當時實力明顯占優勢的姐姐在決賽中一點兒都不講姐妹情分,前后不到一個小時,以2∶0輕松取勝。在賽后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妹妹,會不會抱怨姐姐打得太好了,不給自己留機會。妹妹的回答則充滿智慧:“我覺得沒什么好抱怨的,現在我還處于上升期,雖然目前打不過姐姐,但是過幾年情況可能就會發生變化。再說,她還老抱怨我身材好,讓她沒面子呢!”最后一句話讓會場爆發出了會心的笑聲。
妹妹的回答其實正是關鍵所在:不要拿自己一時不占優勢的地方和別人去比,這樣只能讓自己不開心,要時常告誡自己:“東邊不亮西邊亮。”
第二句:“你開心的時刻,你周圍快樂的人,都是你值得收藏的財富;同時記得忘卻不愉快的記憶,那只是你前進途中的一個包袱。”
我們一直在強調負面情緒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同理,在一定條件下,正面情緒于人于己同樣有很強的感染力。當你看到周圍的同事很開心時,試著詢問一下快樂的根源,這很可能會讓你自己也快樂起來,打消抱怨情緒;當自己遇到開心的事情時,試著放大快樂的情緒,同樣可以擠走抱怨情緒的空間。
有一位出租車司機,每天總是樂呵呵的,從來沒見他抱怨自己的工作或者是生活。一天,他的同事向他詢問快樂的秘訣,出租車司機說:“很簡單,自己如果遇到開心的事,就跟乘客聊一聊,這樣乘客受感染就會跟我聊他的開心事;如果遇到不開心的事,就馬上忘記,找開心的事情跟乘客聊,這樣乘客開心的情緒就會感染到我,哪里還有心思抱怨工作和生活呢?”簡單地說,不抱怨的秘訣就是“給點兒陽光就燦爛,給多少雨水都不泛濫”。
第三句:“常懷感恩之心,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看作理所當然。事實上,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理所當然的。”
2010年,《中國達人秀》冠軍劉偉以他的奮斗歷史打動了所有人。劉偉10歲的時候因意外觸電,不幸失去了雙臂,但是他并沒有讓自己的生活充滿抱怨。他19歲開始練習鋼琴,克服沒有手臂的諸多困難,現在已經憑借優美動人的旋律征服了海內外眾多觀眾。他曾說:“我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養活自己,雖然我體會不到擁抱別人的幸福感,但我能夠在琴聲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有人問他有沒有抱怨過命運,他干脆地給予了否定的答案:“相反,我很感激命運,它讓那場災難只奪去了我的雙臂,但沒有奪去我的生命。”有了這種心態,懷著這樣一顆感恩的心,誰還會為生活中的小事而抱怨不休呢?
不抱怨命運的人,命運也不會虧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