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醫生在身邊健康生活常識
- 任菁菁主編
- 2530字
- 2025-03-15 01:15:43
第二節 家庭消毒方法有哪些
小案例
媽媽:我家小孩到了喜愛玩耍的年紀,整天弄得臟兮兮的,我很擔心他接觸太多的細菌而生病,平時在家應該怎么消毒呢?
全科醫師:相信不光是有小孩的家庭,當今社會的很多家庭都十分注重日常衛生。那么平時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消毒滅菌呢?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家庭常用的消毒方法。
小課堂
一、什么是消毒
消毒是指殺死病原微生物(不能殺死細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學的方法來達到消毒的目的,用于消毒的化學制劑叫消毒劑。
二、消毒有什么意義
傳染病傳播的三大基本要素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及易感人群。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消毒方法,能夠消滅媒介物品上的病原菌,以達到切斷傳播途徑、阻止疾病傳播的目的。有時僅靠消毒還不能達到消滅病原菌的目的,還需通過滅菌,即把物體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細菌芽孢在內)全部殺死的方法來阻斷傳播。

三、常用的消毒劑有哪些
1.酸堿類消毒劑
包括硝酸、氫氧化鈉、生石灰等。在食品加工行業的應用較廣。
2.氧化類消毒劑
包括二氧化氯、過氧乙酸、雙氧水等。該類消毒劑均為高效、廣譜類滅菌劑,安全、快速、殺菌效果好、無殘留、使用方便,但個別產品不穩定、易分解,使用成本高。氧化類消毒劑主要應用于設備、器具、空氣、食品、手的消毒和滅菌。
3.醛類消毒劑
包括甲醛、戊二醛、環氧乙烷等,主要用于醫療行業的器械表面和空氣的消毒,該類消毒劑不能用于食品的消毒。
4.醇類消毒劑
包括乙醇、異丙醇等,醇類消毒劑的優點是使用方便、安全、快速、易揮發,缺點是使用成本高。醇類消毒劑主要應用于食品加工、醫療行業的器械、手等表面的消毒。
四、家庭常用消毒方法
1.機械除菌法
是指通過沖洗、刷、掃、通風和過濾等方法除掉病原微生物。這些方法雖不能殺滅病原體,但可大大降低其數量,減少感染的機會。比如開窗通風,可增加氣體交換,減少室內病原體數量。經過認真洗滌后的物品至少可清除90%以上的病原體。日常生活中,勤洗手,每次1~2分鐘,能夠有效地預防病毒性腹瀉、痢疾、傷寒、肝炎和寄生蟲病等傳染病。
2.煮沸消毒法
依靠高溫消滅病原體,是目前我國普通家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之一。通過高溫蒸煮能使細菌體的蛋白質凝固變性,從而達到消毒的目的。煮沸法適用于毛巾等棉布類、某些兒童玩具、食具等耐高溫物品的消毒。消毒時加水浸沒物品,用火燒開后再煮15~30分鐘,可殺滅大多數的病原體。
3.紫外線照射法
可利用日光照射,也可使用紫外線燈照射,在家庭中最常用的是日光照射消毒法。將衣服、被褥等物品置于陽光下暴曬,消毒的物品需鋪開,并經常翻動,以確保暴露充分。每次需曬4~6小時,連曬幾天效果更好。
4.食醋消毒法
食醋中含有醋酸等多種成分,具有一定的殺菌能力,可用作家庭室內空氣消毒。約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可用食醋100~150g,加水2倍,放入碗中,用小火慢蒸30分鐘,熏蒸時切記要關閉門窗。
5.酒精消毒法
酒精能使細菌的蛋白質變性凝固,家庭常用75%的酒精消毒皮膚,或將食具在酒精中浸泡30分鐘消毒。
五、家庭消毒中常被忽略的地方
1.飲水機
許多家庭都有飲水機,但飲水機的清潔消毒問題卻常常被忽略。純凈水雖然常喝常換,但飲水機盛放冷熱水的兩個桶卻一直存有1 000ml水,極易滋生細菌。所以,要經常對飲水機進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的部位包括盛放冷熱水的兩個桶、與純凈水桶相接的接口、冷熱水流出的兩個出口等。
2.電冰箱
許多人認為,冰箱本身的冷藏環境就是“保險箱”,可以不用擔心細菌滋生。但研究表明,家用電冰箱冷藏室上層細菌總數合格率僅14.29%,且發現冰箱內有大量嗜冷菌,這種菌在冰箱內的冷環境中仍然大量繁殖。所以每星期至少應進行一次徹底的冰箱清洗消毒。冰箱中的生熟食物應分開存放,彼此隔離,從冰箱中取出的熟食要經加熱或微波消毒后再食用。
3.洗衣機
洗衣機用久了縫隙間會生長細菌,洗衣時應內衣外衣分開洗,洗凈后的衣物最好放在陽光下晾曬,以達到消毒效果。洗衣機每次用后應用自來水將桶內壁沖洗干凈,必要時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沖洗,再用自來水沖凈,用畢干燥保存。同時定期用專用的洗衣機清潔劑進行清洗消毒。
知識拓展
一、醫院常用手清潔方式:“六步洗手法”
在醫院中,接觸細菌的機會遠大于在家中,六步洗手法是醫院最常用的手清潔方式。在流動的水下,使雙手充分淋濕,取適量洗手液,均勻涂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及指縫,分為以下六步清洗雙手: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一手握住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將5個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每個步驟不少于15秒,整個洗手過程不少于2分鐘。
二、醫院常用消毒滅菌方式
醫院環境復雜,清潔力度直接關系患者健康,所以簡單的消毒方式已不能滿足要求,醫院多采用高溫高壓、臭氧、環氧乙烷等消毒方法。
誤區解讀
一、消毒劑在使用時越濃越好嗎
不是。消毒劑濃度過高會刺激人的口腔、呼吸道、肺部等,時間久了可能危害健康。因此,在使用消毒劑前應根據說明書適當稀釋。
二、在家中噴灑消毒劑可以保持空氣清新
不可取。保持空氣清新的最佳方式是開窗通風,而不是噴灑消毒劑,如果有消毒液水汽滯留在空氣中,被人吸入后反而會損害呼吸道。
三、用消毒劑洗內褲更衛生
錯誤。很多人會用消毒液浸泡、清潔內褲,但其實,用消毒液浸泡內褲,不僅不能完全有效殺滅內褲上面殘留的有害細菌,同時還有可能因為清潔不到位,造成化學物質的殘留,從而引發各種健康問題和疾病。而且,一些強效消毒液有著很強的刺激性,即使清洗過也極容易殘留,反而危害健康。
四、鹽能殺菌,所以咸肉、腌魚等不用加熱就能食用
實際上,“沙門氏菌”能夠在含鹽量高達10%~15%的肉類中生存好幾個月,只有用沸水煮30分鐘才能將其全部殺死。因此,食用腌制食品時,也需要嚴格消毒。
小貼士
日常生活中應勤洗手、勤換衣物、少吃生冷食物,床上用品使用久了會滋生大量的螨蟲,應多在陽光下暴曬以達到殺菌效果。只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就能和大多數的病原體說“再見”。
(陳 紅)
參考文獻
[1]成鷹.醫院常用消毒滅菌設備質量控制方法初探[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8,24(6):137-139.
[2]曾克儉.家庭消毒常用八法[J].農家科技,2009(10):51.
[3]于杰.家庭消毒首選物理方法[J].河北農機,2009(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