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糖生活:我想和你談談內臟脂肪
- (日)栗原毅
- 1310字
- 2024-07-18 18:07:52
內臟脂肪是中老年健康的危險信號
雌激素以及肌肉量減少
內臟脂肪的另外一個特點是,隨著年齡的增加,它更容易積累。
據說,女性在45~55歲閉經后,內臟脂肪的積累速度是之前的2倍。在閉經之前,女性體內的雌激素(estrogen)會促使皮下脂肪堆積在腰部,以此來保護骨盆內與妊娠以及分娩有關的內臟。但是閉經之后,雌激素的分泌量就會減少,于是皮下脂肪不易積累,本應變成皮下脂肪的部分脂肪,更容易變成內臟脂肪。
而對于男性來說,年齡增長會導致肌肉流失與基礎代謝量降低,從而使內臟脂肪更易蓄積。基礎代謝量是指維持生命活動(例如驅動心臟跳動、保持呼吸以及維持體溫等)所消耗的能量,這種能量主要靠肌肉燃燒脂肪和其他物質產生。但是,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量減少,人體無法將大量脂肪變成能量,所以脂肪更易積累起來。
有些女性以過度限制熱量以及糖攝入量的方式來減肥,這種減肥方式會導致肌肉量減少,基礎代謝量降低,從而造成內臟脂肪增加。
另外,在40歲以上人群中,體重正常但體脂率高的人的比例會有所增加,這是因為他們更容易由于內臟脂肪堆積而發生隱性肥胖。

糖是導致內臟脂肪增加的罪魁禍首
糖比脂質更易轉化為體脂
很多人一聽到“導致身體發胖的食物”就會聯想到脂質吧。毋庸置疑,攝取過多的脂質當然會導致體內脂肪蓄積,但過量攝取糖更易引發此類問題。脂肪的原料是脂質和糖,但實際上糖更容易變成體內的脂肪。
當你吃了一餐富含糖的美食,比如米飯、面包、意大利面,血液中的含糖量就會升高,也就是血糖會上升。隨后,一種叫作胰島素的激素就會從胰腺中分泌出來,將血液中的糖帶入肌肉細胞,降低血糖。雖然被帶入肌肉細胞的糖會被轉化為糖原儲存起來,以備在日后完成提供能量的工作。但是沒有被消耗完的糖會被轉化為甘油三酯(在體內提供能量的脂肪)。如果甘油三酯增加過多,就會被轉化為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
另外,被身體吸收的糖和脂質,會被運送至肝臟轉化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流經血液被送至各個器官,作為能量被消耗,但沒消耗完的甘油三酯也會被儲存起來。
也就是說,如果你攝入了過多的糖和脂質(尤其是糖),并且持續過著不怎么運動、不怎么消耗能量的生活,脂肪就會持續不斷地蓄積起來。

在意熱量的人往往會攝取更多的糖
全年齡段的男性及女性都攝入了過多糖
下頁上圖是札幌啤酒株式會社對日本1000名20~69歲男性及女性進行的飲食習慣和糖攝入量調查的結果。
栗原診所推薦的每日糖攝入量為男性250克、女性200克。圖中將該推薦值作為糖攝入量的標準值,我們可以看出,無論男女老少,其糖攝入量都超過了標準值,也就是說他們的日常飲食出現了糖攝入過多的情況。總體來看,糖攝入量超標的人數占比為73.5%。62.4%的男性糖攝入量超標,84.7%的女性糖攝入量超標。可見,女性有更明顯的糖攝入過量的情況。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問卷調查中回答“日常飲食中會注意避免攝入過多熱量1”的人中,糖攝入量過多的人所占的比例較高。從下頁下圖中可以看出,越是在意熱量的人,越有可能攝入過多的糖。
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很多人認為脂肪增長的原因不是糖攝入過多,而是熱量攝入過多。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為了避免脂肪蓄積,我們應該重點避免攝取過多的糖,而不是只看重熱量。我建議大家留意日常飲食中的糖攝入量,并加以適當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