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覺得很難”是受害者意識的表現
- 高情商說話
- (日)谷厚志
- 1806字
- 2023-11-27 18:05:09
消極的語言讓人身心俱疲
我接到過很多企業的投訴咨詢。
在首次登門拜訪時,我一定會觀察現場員工的表情。這是因為找我做咨詢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些企業里的員工似乎并不快樂,沒有一個人是面帶笑容的。甚至讓我不禁想要調侃,他們是不是在玩什么“一笑就輸”的游戲,每個人的表情都非常陰沉,看起來都很疲憊。
而且,在碰頭會上,企業的負責人更是說出一連串的消極的話,比如“只知道投訴的討厭顧客很多”“都是一些難纏的顧客”。
我聽著這些消極的話,自己的心情也變得沉重起來。一個小時的會議結束后,我真的是身心俱疲。
在這里,我希望作為讀者的你能知道,正是因為員工在工作時經常使用“討厭的顧客太多”“盡是難纏的顧客”等消極的話,所以現場的投訴才會增加。換句話說,正是消極的語言讓員工身心俱疲。
因此,請養成使用積極語言的習慣吧。
其實本來就是他們因為認為“投訴等于麻煩”,所以才會產生厭煩的心情。
那么,不妨換個說法:“投訴等于建議。”
如果能像這樣改變想法,那么“麻煩的顧客”就會變成“提建議的顧客”,是“值得感謝的顧客”。遇到投訴的時候,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接到了麻煩的投訴”,但遇到麻煩的難道不是顧客嗎?顧客因為遇到麻煩而感到為難,所以才會投訴,如果能這樣想,自己的想法也會轉變成“我想要盡自己所能幫助顧客解決問題”。
不過你是否注意到,使用消極的語言就等于無意中給自己植入了受害者的意識呢?使用消極的語言,會讓自己身心俱疲。
也就是說,“討厭的顧客”和“麻煩的顧客”都是你自己用消極的語言創造出來的。
說話方式影響對事物的理解方式
實際上,我在一家企業的顧客咨詢室工作的時候,也曾經歷過認為“處理投訴的工作太難了”的疲憊時期。那段時期,在同事的邀請下,我參加了一個跨行業交流會的活動。在活動會場,我遇到了一位非常漂亮的從事信息技術(IT)工作的女士,她在與我互換名片時,用一種同情的眼神看著我,問道:“每天都要處理投訴的工作,不會感到很辛苦嗎?”當時的我確實覺得“每天都像地獄一樣”,所以我差一點就脫口而出:“是的,每天都煩透了!”但是在女士面前我又想裝裝樣子,于是我原封不動地借用了顧客咨詢室的行動指南中的內容,像自己的信念一樣自信滿滿地回答道:“不,我的工作不是處理投訴,而是認真對待每一位顧客,把他們培養成我的粉絲!”于是,那位女士佩服地說:“太厲害了!確實是這樣,學習了。”這件事讓我非常感動。
原本這句話和我的本意完全相反,但我改變了這位女士“處理投訴的工作看起來很辛苦”的認識。
與此同時,我還清楚地記得,這些積極的話語仿佛成了一種自我暗示,讓我可以積極地思考自己的工作。我的話語不但感動了眼前的人,而且使自己對事物的理解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在此之前,我總是把“處理投訴很難”這句消極的話當作口頭禪,并由此產生了畏難心理,讓工作變得更困難。
而且,我心中總會想:“為什么明明不是自己的錯,卻非得道歉不可!”腦子里總是浮現出“這份工作很難”的想法,不情不愿地處理顧客的投訴。說到底,我把顧客當成了“討厭的人”。
那么,該怎么做才好呢?
怎樣才能讓自己說的話變得更積極正面呢?
也許你可以用“處理投訴很簡單!”這樣牽強的話來解決一切,但這樣說是沒有任何根據的,當在處理投訴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你依然會覺得“果然還是很難”,曾經的想法又會復蘇。
這里最重要的是不要因為“難”而停止思考,而是要積極地去想“怎樣才能做到”。也就是說,要把逃避問題轉變為“學習如何解決問題”。讓人生變得充實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通過學習使自己成長,從而解決問題。
積極的話語雖然不能馬上解決問題,但能幫助我們向前邁進。為了向前邁進,就應該使用“這件事有意義”“這個問題很深奧”這樣的話。
只要把消極的話轉換成積極的話,人人都能向前邁進一步。
只要你說出積極的話,原本你以為是巨大障礙的事情就會變成前進的階梯。如果你能將障礙變成戰勝困難的階梯,心情也會輕松很多。
使用積極的語句,自己和對方都不會心生疲憊,精力會更加充沛。
低情商說話
“太困難了。”“對我來說難度太大了。”
當被委以不喜歡的工作時,消極的人會說:“太難了,我做不到。”其實他們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因為他們不想學習,所以永遠都做不好。
高情商說話
“這件事有意義。”“這個問題很深奧。”
要試著轉換成“正因為難才有趣”這樣的積極的話。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抱著“我想要做到”的心態積極地去做,總有一天你會自然地說:“試一試,說不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