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弛感:把能量從敏感焦慮中釋放出來
- (日)加藤諦三
- 1280字
- 2023-04-23 20:38:19
1.2 心靈空間不足,無法活出松弛感
普通人的心靈空間都有一定的富余,因此即使他人說了一些自己不太贊同的話,他們也不會突然不開心;即使他人說了一些批評他們的話,他們也不至于當場翻臉。
這是因為,富足的心靈有能力消化此類無關緊要的話語。
而自戀者看似自我陶醉,心底卻充滿孤獨與恐懼。他們總是強烈地渴望得到他人認可,不然心情便會瞬間從晴空萬里轉為烏云密布。
這使得他們時刻緊繃著,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才能維持正常的情緒狀態,所以他們很難擁有從容的松弛感。
當聽到別人說出不甚中聽的話時,自戀者無法告訴自己“對方現在可能有什么煩心事”,他們往往對這些話難以釋懷。
自戀者的內心貧瘠,沒有能力體諒他人的心情。
據說,有人對紐約家庭法院的數千起離婚訴訟案做過調查,結果發現,丈夫離家出走的主要原因是“妻子嘮叨”。
或許,其中有些妻子并不比其他已婚女性更嘮叨,只是自戀型丈夫厭煩了另一半平淡的日常表達而已。
總之,自戀者渴望得到表揚,只要他人未對其觀點表示贊成,他們便會覺得受傷,然后就突然不開心。
如果有人對自戀者說“請你這么做”,他們會很不開心;而帶有批評性的話語,更是會令他們“如鯁在喉”。對于過度渴望被贊美的人而言,即使根本算不上批評的話,在他們聽來也會變成批評。
小孩子會表現出強烈的退行欲。我們不妨把自戀者當成某一類小孩子——他們總是渴望被人夸獎。如果母親要求這類小孩子“你要這么做”,他們通常會當場撒潑打滾、號啕大哭。
因此,自戀型丈夫無法容忍妻子對其言行發表不同意見。嚴重的自卑感導致他們需要時刻確認自身的優越感,而妻子的不同意見無疑會擊碎其幻想。
可見,丈夫離家出走的主要原因之所以是“妻子嘮叨”,其背后隱藏著自戀問題——妻子的話語破壞了丈夫的優越感。
心理健康的人,心理狀態穩定,擁有堅定的自我存在感,不依靠別人的評價來定義自己。他們既能對不中聽的話置若罔聞,也有能力自我完善。與之相反,自戀者的心理狀態極不穩定,很容易因微不足道的瑣事突然崩潰。
同樣的話語或事件,對心理健康的人和自戀者而言,意義可能截然不同。因此,前者完全無法理解,自戀者為何會突然不開心。
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在于與他人的心靈溝通,也就是交流。人們在相互的心靈觸碰中體驗自我的情感。用心理學家羅洛·梅(Rollo May)的話說,就是“自我體驗”,然而自戀者從未有過這種體驗。
我們在討論“自我體驗”時所涉及的“與他人的聯結”,指的是心靈溝通。
心靈溝通既不是利害關系中形成的聯結,也不是因血緣關系,結婚、收養等法律關系而形成的聯結,而是在與人溝通時體驗到的情感聯結。
心靈溝通是人類生存的基礎。自我體驗能力強的人擁有牢固的生存基礎,而自我體驗能力弱的人則缺乏牢固的生存基礎。讓擁有可靠自我體驗的人,去理解從未擁有過可靠自我體驗的人,簡直難于上青天。
所以,自戀者嚷嚷“沒有人理解我”,也是理所當然的。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沒有人能理解我這種無法進行自我體驗之人的虛無縹緲的心情。”
抗震性能良好的建筑物和完全沒有抗震能力的建筑物,即使是在輕微的地震中,表現也會大不相同。
自戀者就如同毫無抗震能力的建筑物,日常無關緊要的談話也會使他們突然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