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弛感:把能量從敏感焦慮中釋放出來
- (日)加藤諦三
- 1532字
- 2023-04-23 20:38:18
1.1 看似自信強勢,其實不然
說起“自戀”,大家都會想到自我陶醉。
的確如此,一個自戀的人,明明毫無建樹也會自認為才華橫溢,覺得自己很體面。
然而,這終究只存在于自戀者的意識世界。事實上,在無意識的世界里,自戀者深受糟糕的自我形象的困擾。
自戀者哪怕沒有經(jīng)歷殘酷現(xiàn)實的洗禮,也會膚淺地認為“我能行”,這是因為他們深陷自我陶醉,很多想法不切實際。
自戀者不去探究無意識中的想法,僅僅在意識層面上堅信自己充滿魅力。或許他們不這么想,便無法生存下去。可實際上,他們的心底始終惴惴不安,害怕他人無視自己。
自我評價高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我們不能直接將自我評價高的人視為自戀者。
另外,我們也不能將自戀者的“自我陶醉”簡單地理解為“自我評價高”。因為,即使自戀者在意識層面自我評價極高,其無意識中仍飽受空虛感的折磨,甚至自我輕蔑。
總之,自戀者極度自卑。當一個人所標榜的自己與真實的自己不一致時,其靈魂深處其實是知道這一點的。于是,他們整天提心吊膽,生怕露餡兒。
“自戀者的高自我評價是病態(tài)的,并且具有不穩(wěn)定的傾向”,因此“自我評價高的人并非自戀者”
。而且,“自戀者的高自我評價具有自我防御的性質(zhì)”
。這類人在“無意識中自我唾棄,在意識層面卻優(yōu)越感十足”
。
換言之,只有意識與無意識相背離的人,才是自戀者。
很多人是認同這一觀點的,但也有人會以自我評價的高低,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自戀者。
真正自我評價高的人,能夠認可對手的實力,并對其做出正面評價。而自戀者的高自我評價卻源自“與他人的比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識別自戀者。
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很高,但暴躁易怒,那么基本上可以確認這個人是自戀者;同樣,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很高,但總是悶悶不樂,那么這個人也很可能是自戀者。
自戀者由于其無意識中的自我輕蔑,無論他外表如何堅強,都可能會因他人的只言片語深受打擊。
即使是常人看來順風順水的生活,自戀者也會莫名地生出怒意,他們會莫名其妙地不開心,難以感受普通生活的樂趣。
歸根結(jié)底,他們需要時常得到表揚,緊繃的神經(jīng)才能稍微松弛,不然就會焦慮、敏感。
即使一切順遂,自戀者也時常憤憤不平,總是指責他人。不僅如此,他們還會對一些普通人完全不會在意的日常對話過度敏感,感到受傷,甚至會因此暴跳如雷。
自戀者之所以會一言不合就翻臉,是因為他們經(jīng)常處于情緒飽和狀態(tài)。
心理學(xué)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把這種狀態(tài)稱為神經(jīng)癥,并將其描述為“被高度強化的情緒”狀態(tài)
。
被認為屬于神經(jīng)癥的心理狀態(tài)有焦躁、多疑、害羞等。簡而言之,任何帶有負面性質(zhì),帶有對人生的不適,似乎充滿情緒的表現(xiàn)行為,都會被看作神經(jīng)癥狀態(tài)。
阿德勒還提出,神經(jīng)癥患者所表現(xiàn)出的過度敏感性正是神經(jīng)癥的特征。自戀者的這種過度敏感性,造成了他們對外在的不適應(yīng),以及寧愿受苦也不愿個人的價值感遭到破壞的性格。
對個體而言,如何消除自戀才是人生最大的課題。
“過度敏感實則是自卑的表現(xiàn)。”
自戀者想要遠離痛苦,活出松弛感,必須深入了解自我:“原來我只不過是太自卑而已”。
神經(jīng)癥患者的特征是缺乏直面人生問題的勇氣。而所謂直面人生問題的勇氣,指的是能夠接納“現(xiàn)實中的自己”。
正如我在其他作品中多次指出的那樣,阿德勒也認為神經(jīng)癥患者在面臨諸多人生問題時,往往表現(xiàn)得極其軟弱。
如果個體在面對諸多人生問題時無法采取適當?shù)膽B(tài)度,其根源往往可以追溯到其幼年時期。
神經(jīng)癥患者之所以無法接納“現(xiàn)實中的自己”,是因為他們“現(xiàn)實中的自己”從小就沒有得到周圍重要人物的接納。
正如阿德勒所說,神經(jīng)癥患者與自戀者在幼年時期就已經(jīng)不幸地形成了錯誤的觀念,他們必須在理解這一點的基礎(chǔ)上,重新培養(yǎng)與人交往的能力。
只要明白幼年時自己周圍的重要人物并不代表所有人,自戀者便可以通過人格重建,形成新的人生觀。
- 自我的覺醒:擁抱真實自我的力量
- 家庭系統(tǒng)排列:重建家庭秩序 讓愛自然流動
- 敢于品嘗苦澀人生(指導(dǎo)學(xué)生心理健康的經(jīng)典故事)
- 滋養(yǎng)和安頓我們的心靈(全新修訂版)
- 減壓其實很簡單
- 為何越愛越孤獨(2023版)
- 自我治愈心理學(xué):別讓你的自尊無藥可醫(yī)
- 如何戰(zhàn)勝強迫癥:體悟療法自助指南
- 為心靈減壓:寫給教師的心理保健書
- 幸福生活的秘密
- 為何家會傷人(2025版)
- 告別低自尊,重建自信
- 做一名優(yōu)秀的心理咨詢師:心理咨詢面談培訓(xùn)手記(第二版)
- 讓往事隨風而逝:找回平靜、自信和安全感的心靈創(chuàng)傷創(chuàng)傷療愈術(shù)
- 丘吉爾的黑狗:抑郁癥以及人類深層心理現(xiàn)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