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看似自信強勢,其實不然

說起“自戀”,大家都會想到自我陶醉。

的確如此,一個自戀的人,明明毫無建樹也會自認為才華橫溢,覺得自己很體面。

然而,這終究只存在于自戀者的意識世界。事實上,在無意識的世界里,自戀者深受糟糕的自我形象的困擾。

自戀者哪怕沒有經(jīng)歷殘酷現(xiàn)實的洗禮,也會膚淺地認為“我能行”,這是因為他們深陷自我陶醉,很多想法不切實際。

自戀者不去探究無意識中的想法,僅僅在意識層面上堅信自己充滿魅力。或許他們不這么想,便無法生存下去。可實際上,他們的心底始終惴惴不安,害怕他人無視自己。

自我評價高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我們不能直接將自我評價高的人視為自戀者。

另外,我們也不能將自戀者的“自我陶醉”簡單地理解為“自我評價高”。因為,即使自戀者在意識層面自我評價極高,其無意識中仍飽受空虛感的折磨,甚至自我輕蔑。

總之,自戀者極度自卑。當一個人所標榜的自己與真實的自己不一致時,其靈魂深處其實是知道這一點的。于是,他們整天提心吊膽,生怕露餡兒。

“自戀者的高自我評價是病態(tài)的,并且具有不穩(wěn)定的傾向”Roy F.Baumeister,Jennifer D.Campbell,Joachim I.Krueger,and Kathleen D.Vohs,DOES HIGH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INTERPERSONAL SUCCESS,HAPPINESS,OR HEALTHIER LIFESTYLES?,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copyright?2003 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VOL.4,NO.1,MAY 2003,p.6,因此“自我評價高的人并非自戀者”同上,第6頁。而且,“自戀者的高自我評價具有自我防御的性質(zhì)”同上,第6頁。這類人在“無意識中自我唾棄,在意識層面卻優(yōu)越感十足”Julian Walkera and Victoria Knauerb,Humiliation,Self Esteem and Violence,The Journal of Forensic Psychiatry & amp;Psychology,Vol.22,No.5,October 2011,724-741,Routledge,p.729

換言之,只有意識與無意識相背離的人,才是自戀者。

很多人是認同這一觀點的,但也有人會以自我評價的高低,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自戀者。

真正自我評價高的人,能夠認可對手的實力,并對其做出正面評價。而自戀者的高自我評價卻源自“與他人的比較”同上,第728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識別自戀者。

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很高,但暴躁易怒,那么基本上可以確認這個人是自戀者;同樣,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很高,但總是悶悶不樂,那么這個人也很可能是自戀者。

自戀者由于其無意識中的自我輕蔑,無論他外表如何堅強,都可能會因他人的只言片語深受打擊。

即使是常人看來順風順水的生活,自戀者也會莫名地生出怒意,他們會莫名其妙地不開心,難以感受普通生活的樂趣。

歸根結(jié)底,他們需要時常得到表揚,緊繃的神經(jīng)才能稍微松弛,不然就會焦慮、敏感。

即使一切順遂,自戀者也時常憤憤不平,總是指責他人。不僅如此,他們還會對一些普通人完全不會在意的日常對話過度敏感,感到受傷,甚至會因此暴跳如雷。

自戀者之所以會一言不合就翻臉,是因為他們經(jīng)常處于情緒飽和狀態(tài)。

心理學(xué)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奧地利精神病學(xué)家,人本主義心理學(xué)先驅(qū)、個體心理學(xué)的創(chuàng)始人,著有《自卑與超越》等。——譯者注把這種狀態(tài)稱為神經(jīng)癥,并將其描述為“被高度強化的情緒”狀態(tài)Arfred Adler,Social Interest:A Challenge to Mankind,translated by John Linton,M.A.,and Richard Vaughan,Faber and Faber LTD,p.159

被認為屬于神經(jīng)癥的心理狀態(tài)有焦躁、多疑、害羞等。簡而言之,任何帶有負面性質(zhì),帶有對人生的不適,似乎充滿情緒的表現(xiàn)行為,都會被看作神經(jīng)癥狀態(tài)同上,第158頁

阿德勒還提出,神經(jīng)癥患者所表現(xiàn)出的過度敏感性正是神經(jīng)癥的特征同上,第158頁。自戀者的這種過度敏感性,造成了他們對外在的不適應(yīng),以及寧愿受苦也不愿個人的價值感遭到破壞的性格。

對個體而言,如何消除自戀才是人生最大的課題。

“過度敏感實則是自卑的表現(xiàn)。”同上,第159頁

自戀者想要遠離痛苦,活出松弛感,必須深入了解自我:“原來我只不過是太自卑而已”。

神經(jīng)癥患者的特征是缺乏直面人生問題的勇氣同上,第160頁。而所謂直面人生問題的勇氣,指的是能夠接納“現(xiàn)實中的自己”。

正如我在其他作品中多次指出的那樣,阿德勒也認為神經(jīng)癥患者在面臨諸多人生問題時,往往表現(xiàn)得極其軟弱。

如果個體在面對諸多人生問題時無法采取適當?shù)膽B(tài)度,其根源往往可以追溯到其幼年時期。

神經(jīng)癥患者之所以無法接納“現(xiàn)實中的自己”,是因為他們“現(xiàn)實中的自己”從小就沒有得到周圍重要人物的接納。

正如阿德勒所說,神經(jīng)癥患者與自戀者在幼年時期就已經(jīng)不幸地形成了錯誤的觀念,他們必須在理解這一點的基礎(chǔ)上,重新培養(yǎng)與人交往的能力同上,第160頁

只要明白幼年時自己周圍的重要人物并不代表所有人,自戀者便可以通過人格重建,形成新的人生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勒县| 分宜县| 高台县| 桑日县| 万源市| 财经| 繁昌县| 文昌市| 阿克| 公安县| 宁陕县| 南汇区| 石城县| 建宁县| 阳春市| 拜城县| 临洮县| 绥德县| 商南县| 灌阳县| 景德镇市| 阳东县| 临邑县| 九江县| 辽源市| 黑龙江省| 九江县| 同仁县| 兴海县| 宣恩县| 桐城市| 通江县| 林西县| 长宁县| 富阳市| 屏山县| 琼中| 焦作市| 涿鹿县| 新蔡县|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