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從事體力勞動的人認為,自己在工作中身體活動的強度、體力消耗都已很大,與那些坐辦公室,長時間缺乏體力活動的人們不一樣。如果在體力勞動之后進行體育鍛煉會使機體的疲勞更加嚴重,因此,可以不必再進行什么體育活動了。其實,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
李珍是一家紡織廠的織布工人,她的工作不很累,但是有些單調。她每天奔走于幾十臺織布機之間,查看它們的工作狀態,以便及時發現故障進行處理。廠房雖然不大,但是不停地走動,算下來一天要走十幾公里的路。剛進入廠子時,李珍有些吃不消,一天下來,累得腰酸背疼,小腿浮腫,腳也起泡了。
時間長了,她習慣了這樣的工作方式,并且掌握了很多的工作技巧,所以不感到工作有多累。工作之余,幾個姐妹們可以聊聊天、談談心,為單調無聊的工作增添了不少的樂趣。有一次,一個姐妹說:“其實,咱們這樣的工作也不錯,一舉兩得,在工作的同時也鍛煉了身體,不用特意去運動、去健身房。”李珍也有同感。以前她還經常和朋友一起去健身,自從從事了這份工作,她就不再進行體育鍛煉了。她認為,自己每天站著并且走那么長的路,就等于在進行體育鍛煉了,如果工作之余再鍛煉無異于浪費時間。
在紡織廠工作一年后,一切還算順利,李珍常會感到疲勞,體力不如以前。最近,她的腿部時不時地酸疼難忍,一開始,她強撐著繼續上班,幾天后,她實在受不了,就請假去了醫院。經過一系列的檢查,醫生告訴她,身體沒有什么大礙,只是腿部肌肉有些受損,以后要注意鍛煉。
李珍不明白,自己幾乎每天都是在鍛煉,怎么還要鍛煉。醫生解釋說,她的工作是一種單一的局部運動,只能使一個或幾個肌肉群進行活動,并且長年累月單一重復的勞動,容易使人感到疲勞。醫生建議她在工作時,可做些放松四肢的活動,緩和一下機體的緊張程度,使機體得到必要的放松和休息。
這時,李珍才恍然大悟,原來勞動不能代替體育鍛煉。
不少人認為,“天天都從事體力勞動,再進行體育鍛煉沒啥意思。”也就是說“勞動能替代體育運動”。其實,單純的體力勞動并不能使身體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體力勞動可以起到一定的鍛煉身體的作用,但是,勞動與體育鍛煉終究是兩回事,體力勞動不能代替體育鍛煉,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體力勞動多是一種局部負荷,而體育鍛煉是一種有意識的全身活動。
2.長時間進行某種勞動,而不注意體育鍛煉,就會使身體的某一部分肌肉負擔過重,而使身體的另一部分肌肉的活動減少造成肌肉力量間的不平衡。
3.勞動的直接目的是創造物質財富,現代社會的勞動過程中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同職業,限于工作特點和勞動方式,人們所從事的多是一種簡單的或單一的重復運動,比如,紡織工人整天在機臺前走動;計算機操作者、縫紉工人總是坐著;繪圖員、車工總是站著等。這些運動大多是限于身體局部的反復活動和固定姿勢的動作,身體范圍和性質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對身體的影響只能局限在某些部位的組織和器官,往往只能有一個或幾個肌肉群進行活動,長年累月單一重復的勞動會使人感到疲勞。
4.長時間局部勞動的結果很可能造成職業病。比如,長期單調的彎腰動作,容易引起腰肌勞損;長時間站立會使下肢血液回流障礙,導致下肢靜脈曲張;而長時間坐著工作,則會使腹壓增高,引起消化不良等疾病,嚴重的甚至會引起身體的畸形發展。
研究表明:人們在體力勞動后進行一些輕松的體育活動,身體疲勞的恢復速度要比靜坐或靜臥的休息效果更好。就短期效果而言,體育鍛煉有助疲勞消除;就長期的效果而言,體育鍛煉可以改善體質,提高勞動效率,長久減輕勞動活動中的疲勞。所以,對于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來說,還是應該經常因地制宜地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例如,在勞動過程中做幾節生產操、工間操,伸伸腿、彎彎腰,或者有意識做幾節與自己勞動姿勢相反或改變體位的活動,如持續弓身彎腰的,可做些后仰伸展的動作;搬運裝卸重物后,可做些放松四肢的活動等,緩和一下機體的緊張程度,使機體得到必要的放松和休息。
總之,體力勞動不同于體育鍛煉,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就不用進行體育鍛煉的觀念是錯誤的。在體力勞動后,適度的體育鍛煉很必要,需要注意的是,應講究方式方法。
一般講,在強度較大的體力勞動之后,不宜進行劇烈的體育活動,因為在重體力勞動中機體已經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物質,機體已經很疲勞了,這時如果繼續進行大負荷的體育鍛煉就會使疲勞加重、恢復速度減慢,影響第二天的工作。
在重體力勞動后可進行一些強度較小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游泳、交誼舞等活動,使神經中樞的興奮轉移,使代謝產物的排除加快,使參與勞動活動的肌肉得到充分放松和休息,使疲勞的消除速度加快,使機體的恢復更充分。
指南一 對于體力勞動者來說,進行體育鍛煉很必要。
指南二 勞動后參加體育鍛煉,還要注意活動的多樣化,以避免局部負擔過重。
指南三 體育鍛煉可以調節體力勞動者的精神狀態,提高工作效率。
指南四 體力勞動后的鍛煉宜選擇運動量小、緩和的運動。
為了我們有更健康的身體,為了提高勞動效率,在勞動之余,我們應更積極主動地去參加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