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各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生理特點,健身也必須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而有所不同。可是,很多人都忽視了這一點,不管是否適合自己只要能鍛煉身體就勇于參加,結果健身不成反而傷身。
李老師年輕時很熱愛運動,每天到學校的操場上鍛煉身體。他最喜歡跑步,幾乎每天早上跑3000米的路程,還喜歡在課余時間打籃球。現(xiàn)在,李老師已經40多歲了,對運動的熱愛程度不減當年,還是每天都進行體育鍛煉。在他看來,年輕時進行體育運動是出于興趣,現(xiàn)在是為了健身,更應該加強運動。所以,長跑、舉重、籃球等運動,他幾乎都有所涉獵。
畢竟年齡不饒人,每次運動后,李老師都會感覺體力不支、呼吸困難,可他還是堅持每天運動。有一個朋友勸他說,人上了年紀,適當?shù)捏w育運動對健康有好處,但應該選擇適合自己年齡的運動項目,否則會適得其反。朋友還特別提醒李老師,40多歲的人每周運動兩三次就可以了,沒必要天天進行大量運動。李老師卻不以為然,認為多鍛煉身體才能更健康。
沒想到,不久之后,他就因為運動不當傷了身體,住進了醫(yī)院。
體育運動對身體健康有益,毋庸置疑。李老師的錯誤就在于無視自己的年齡,選擇了不當?shù)慕∩矸绞健τ诮∩碚邅碚f,選擇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很重要,這需要綜合考慮健身者自身的身體狀況、年齡、性別、職業(yè)、所處環(huán)境等諸方面因素。
要保持健康而有活力的體魄,就要了解一下各年齡段進行健身運動的要領。
1.20歲左右。這個時段人的身體功能處于旺盛時期,心率、肺活量、骨骼的靈敏度、穩(wěn)定性及彈力等各方面均達到最佳點。20歲的人能為今后的身體健康儲備“資源”。因此,這個階段一定要堅持健身,以保持體重,否則30歲以后再去減肥就很吃力了。
20歲左右的人健身可隔天進行一次,每次要進行大約30分鐘增強體力的健身運動,方法是試舉重物,負荷量為極限肌力的60%,一直練到覺得疲勞為止(每次做10~12次);必須使主要肌群(胸肌、肩肌、二頭肌、三頭肌、腹肌、腿肌)都得到鍛煉。還要進行20分鐘的心血管系統(tǒng)的健身運動,方法是跑步、游泳或騎自行車,強度為脈搏150~170次/分鐘。
2.30歲左右。此年齡段的人身體功能已超過了頂峰,為了使關節(jié)保持較高的柔韌性,應多做伸展運動。
30歲左右的人健身仍是隔天一次。每次要做20分鐘增強體力的健身運動,與20歲時相比,試舉的重量要輕一些,但次數(shù)可多一些。還要做20分鐘的心血管系統(tǒng)健身運動,強度不像20歲時那樣大。最后是5~10分鐘的伸展運動,重點是背部和腿部肌肉。久坐辦公室的人,更要做好伸展運動。方法是:仰臥,盡量將兩膝提拉到胸部,堅持30秒鐘;仰臥,兩腿分別上舉,盡量舉高,保持30秒鐘。
3.40歲左右。與20歲相比,40歲以上的人體力逐漸下降,肌肉逐年萎縮,身體開始發(fā)福。超過40歲的人選擇運動項目不僅應有利于保持良好的體型,而且能預防常見的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血管病等。
40歲左右的人健身減少為每星期兩次,內容包括10~15分鐘的體力健身活動,最好不使用啞鈴而選用健身器;25~30分鐘的心血管健身活動,中等強度;5~10分鐘的伸展運動,尤其要注意活動各關節(jié)和那些易于萎縮的肌肉,網球、游泳、慢跑、跳舞、散步等是可選的運動項目。
每個健身者都應該根據(jù)自己的年齡、身體狀況、性別等決定如何健身,使體育運動更好地為健康服務。
指南一 久坐的人平時應多做伸展性運動。
指南二 女性適宜選擇滑冰、慢跑、騎自行車和排球等運動。
指南三 40歲以上的人最好不要進行劇烈運動。
不同年齡段的人應該選擇不同的健身方式。